(共33张PPT)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以防弊之政,造传统集权治世
第一课时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选题立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邓小南:“活”的制度史
阎步克:制度史观
侯旭东:日常统治研究
“活”的制度史聚焦政治社会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制度,提出应从过程、关系、行为视角关注制度运作的路径和流程。
——选自孙正军《何为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三种理路》
制度史研究方法
立意:从宋朝制度的革新中体会制度选择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选题立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单元定位
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新阶段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大破坏与大重建”下的两宋政治
课程定位
政治体制的影响
官僚体系的重建
五代十国的政局
选题立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单元整合
第9课 两宋的政治
第10课 辽宋夏金元政权的并立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所谓视辽宋西夏金各王朝史为一个整体,不是让每一个研究者必须同时兼习辽、宋、西夏和金史,更主要的是指一种观察问题的视野与高度”。
——包伟民
科举制
选题立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授课对象 高一学生
知识储备
思维方式
宋朝建立背景
重文轻武政策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官僚体制的建立
科举制的新变化
政治体制的影响
历史逻辑思维
已知
未知
选题立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水平4】
能够从长时段角度理解宋朝采取防弊之政的历史必然性,概述宋朝建立的背景。
以多元史料为基础,阐述宋朝防弊之政的具体内容,多维度评价其对宋朝和华夏文明的影响。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
【水平4】
感受古代王朝以史为鉴,不断变革、调整政治制度的务实和创新精神。
家国情怀
【水平3/4】
概述防弊之政的具体内容;理解防弊之政的影响
(依据:课标、学情、教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归纳两宋政治制度的特点;
理解制度革新的深层次原因
(依据:学情、课标、教材)
突破: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以有争议性的学者言论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层层设问,使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宋朝政治制度选择的时代性和务实性。
选题立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
教法
创设情境
史料探究
问题教学
学法
归纳总结
史料研读
合作探究
选题立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主题:两宋的政治
防弊之政
制度选择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防弊安邦,革故鼎新
一.前代之弊,后世之忧
三.百年古制,何得其所
时代的选择,现实的需要
政权的稳定,制度的重建
朝代的更替,多元的影响
(注:“防弊之政”一词出自南宋学者叶适)
——以防弊之政,造传统集权治世
选题立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 入
——【宋】清波杂志
读尽文书一百担,
老来方得一青衫。
媒人却问余年纪,
四十年前三十三。
漫画——榜下捉婿
【设计意图】以新的婚姻现象引出本课的主题——“两宋的政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理解宋朝官僚体制构建的阶级和社会基础,即“士族社会的结束,平民社会的开启”。
环节一:前代之弊,后世之忧后梁(907年)朱温梁王、宣武节度使后唐(923年)李存勖晋王、河东节度使后晋(936年)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汉(947年)刘知远北平王、河东节度使后周(951年)郭威邺都留守北宋(960年)赵匡胤禁军统帅【设计意图】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以五代十国政局情况,说明前代之弊的内容;以北宋的疆域图,说明其建立之初面临的外部压力。使学生理解防弊之政实行的历史必然性。五个割据政权前后仅存53年,皇帝更换13个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环节一:前代之弊,后世之忧——司马光《涑水纪闻》……非他故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之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设计意图】史料实证使学生情境化的理解前代之弊的原因以及解决前代之弊的总体思路。材料一厢兵者,诸州之镇兵也。太祖鉴唐末方镇跋扈,诏选州兵壮勇者悉部送京师,以备禁卫,余留本城,本城虽或戍更,然罕教阅,类多给役而已。——马端临《文献通考》探究1:如何实现赵普的建议解决前代之弊的?材料二太祖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留之,而分命朝廷文臣出守列郡,号[知州军事]。——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各州又置转运使,处理各地方财政,除诸州度支经费外,悉输京,毋占留。——钱穆《国史大纲》环节二防弊安邦 革故鼎新【设计意图】以探究问题的形式,将史料和教材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理解北宋基于特定历史环境下收地方权力的独特方式。改造禁军架空节度使收地方财赋 探究2:宋朝中央权力的分配有何目的? 探究3:北宋地方“路”的设置有何独特之处?环节二防弊安邦 革故鼎新 探究1:如何实现赵普的建议解决前代之弊的?收权分权 探究2:宋朝中央权力的分配有何目的?三省六部二府三司【设计意图】微观史学——宏观史学1.二府权力格局不仅在于分割宰相事权,还在于以文制武,重建了中书宰相制度,使学生对二府权力格局有更为确切的认识;2.以军政权的分割,体会制度的延续性和创新性。制度设施中唐始设枢密使唐代宗永泰元年宦官上传下达后唐士人权侔宰相时间五代武将权倾朝野——据《文献通考》卷五八,《资治通鉴》卷二八二、二八九整理枢密院制度沿革历史长时段后汉枢密使郭威后周太祖枢密院三衙更戌法文官 探究2:宋朝中央权力的分配有何目的? 探究3:北宋地方“路”的设置有何独特之处?环节二防弊安邦 革故鼎新 探究1:如何实现赵普的建议解决前代之弊的?收权分权 探究3:北宋地方“路”的设置有何独特之处?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据《中外历史纲要》上)县府州军监路中央县 令知州通判帅司漕司宪司仓司 唐中后期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县府(州)道中央尹(刺史)县 令观察使节度使(边疆)未设置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首长【设计意图】通过宏观对比和微观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路”制对防前朝“藩镇之弊”的意义,感受其分权精神和地方运转体系的划时代转变。 探究2:宋朝中央权力的分配有何目的? 探究3:北宋地方“路”的设置有何独特之处?环节二防弊安邦 革故鼎新 探究1:如何实现赵普的建议解决前代之弊的?收权分权 探究3:北宋地方“路”的设置有何独特之处? 探究2:宋朝中央权力的分配有何目的?中央路漕司帅司仓司宪司文书政令地方知州/通判知县/县尉皇 帝御前会议三 司中书门下(政事堂)枢密院台谏三司使同平章事枢密使、副御史中丞知谏院参知政事【设计意图】以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突出独具特色的官僚体制,使学生直观的感知新体制产生的作用和潜在的问题。天子耳目,寄予台谏,而之为制,则有内台,有外台。外台即监司是也。——《宋会要 职官》 探究2:宋朝中央权力的分配有何目的? 探究3:北宋地方“路”的设置有何独特之处?环节二防弊安邦 革故鼎新 探究1:如何实现赵普的建议解决前代之弊的? 探究4:宋朝选官制度的新发展? 探究4:宋朝选官制度的新发展?(五代十国)后汉名将史弘肇说:“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毛笔),焉足用哉!”——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07《史弘肇传》《劝学诗》宋真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与五代十国时期相比,宋朝对读书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据《宋史》新发展1——科举规模扩大进士出身者,士族子弟尤多,高达71%,而小姓为30.1%,寒素中进士及第者仅占进士总额的15.9%。——毛汉光《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据《宋史》相关记载,北宋官吏出身平民者共845人,占总数的55.12%。——陈义彦《北宋统治阶层社会流动之研究》【设计意图】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突出科举制是在防前朝“武将、士族”之弊的情况下发展完善的,使学生意识到“新发展”促进了阶层流动,增强了社会活力,造就了平民社会,其变革的意义远远大于制度本身。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郑樵《通志》新发展3——取士阶层开放糊名制 锁院制新发展2——选拔程序严密 探究2:宋朝中央权力的分配有何目的? 探究3:北宋地方“路”的设置有何独特之处?环节二防弊安邦 革故鼎新 探究1:如何实现赵普的建议解决前代之弊的? 探究4:宋朝选官制度的新发展?环节二防弊安邦 革故鼎新重文轻武,文人治国枢密院长官由文人担当扩大科举制规模,取消门第限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分化事权,内外相制…………【设计意图】根据所学内容,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突破难点。 探究5:归纳宋朝“防弊之政”的特点。环节三百年古制 何得其所寻宋代制度变化之价值探士人官场活跃之现象*赏汴京平民社会之风气【设计意图】多角度解读宋朝革新制度所带来的的积极影响,体会政治制度的时代价值,认识到变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新阶段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新局面感市井民俗之韵味视角下移环节三百年古制 何得其所北 宋元 朝明清五代十国唐 朝秦 朝汉 朝魏晋南北朝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新阶段确立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受到冲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新发展强化并达到顶峰皇权不受威胁地方听命中央严重削弱【设计意图】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在宏观史学的指导下,对比宋政权前后集权体制发展情况,理解宋朝制度革新对大一统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环节三百年古制 何得其所苏 轼辛弃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方庭实司马光文天祥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新局面【设计意图】家国情怀体会“防弊之政”下士大夫们的精神觉醒,感受士大夫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环节三百年古制 何得其所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版)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瓦肆听书正 店久住王员外家街南桑家瓦子(瓦肆),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东京梦华录》感市井民俗之韵味【设计意图】解读宋朝政治新局面下社会文化和风气的变化。体会制度革新在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反映,认识政治与文化、经济的不可分割性。社会繁荣,市民文化兴起在我们要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专从政治制度上看来,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合作探究:为什么钱穆会这样说?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环节三百年古制 何得其所【设计意图】以学者的争议性评价,激发学生思维碰撞,形成对宋朝政治制度的历史解释,渗透辩证法思想,突破重点。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严复【设计意图】回扣主题以辩证思想为指导,突出宋朝制度革新对华夏文明发展演变的深远意义,渗透家国情怀。引申政治制度的问题,为下节课——“辽宋夏金元政权的并立”做好铺垫。环节三百年古制 何得其所【设计意图】升华主题以数字故事形式,展示自古至今具有重要意义的创造性制度变革和制度调整完善的史实,体会制度选择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培养学生世界视野。变革永远在路上板书设计
防弊之政
前代之弊,后世之忧
防弊安邦,革故鼎新
百年古制,何得其所
政治制度是时代的产物
制度革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设计感悟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回归历史教育的本真
感谢聆听,
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