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9 09:0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弗洛伊德“我们相信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冲动的满足,将文化创造起来,而文化之所以不断的改造,也由于历代加入社会生活的各个人,继续地为公共利益而牺牲其本能的享乐”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弗洛伊德:“我们相信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冲动的满足,将文化创造起来,而文化之所以不断的改造,也由于历代加入社会生活的各个人,继续地为公共利益而牺牲其本能的享乐。”
弗洛伊德“我们相信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冲动的满足,将文化创造起来,而文化之所以不断的改造,也由于历代加入社会生活的各个人,继续地为公共利益而牺牲其本能的享乐”
“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没有早期的物质财富,就无法产生后来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考察中华文明的起源,首先要看看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在哪里。”
葛剑雄《黄河与中华文明》
“文明”何解
结合中国考古学的实践,学者们一般认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的城市的出现,金属工具的使用和文字的出现等,应当作为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在社会组织方面的文明时代的标志,则是氏族制度解体,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上出现了国家。在大量考古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多元一体的中国文明起源模式。
晁福林《中国文明起源的若干理论问题新探》
“满天星斗”
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
山东及邻居省一部分地区
陕豫晋邻境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湖北和邻近地区
以鄱阳湖-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
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直至夏商时期,都同时存在着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散布在中国的四面八方,犹如天上群星之星罗棋布。
苏秉琦《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

夏朝
商朝
西周
父系氏族社会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距今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
距今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
距今约1万年前
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距今约5000年前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约公元前2070年
世袭制;
二里头遗址
约公元前1600年
内外服制度;
殷墟;
甲骨文;
青铜器
约公元前1046年
分封制;
宗法制;
井田制;
国人暴动;
共和行政;
犬戎破京
打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
山顶洞人
北京猿人
元谋人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石锤,1936年北京房山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出土。
打制石器
已会用火
渔猎采集
群居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距今约7000-5000年
龙山文化
距今约5000年
大汶口文化
距今约6500-4500年
仰韶文化
距今约7000-5000
河姆渡文化
距今约7000年
良渚文化
距今约5300-4500年
新石器时代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仰韶
文化
红山
文化
龙山文化
大汶口
文化
河姆渡
文化
良渚
文化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1.农业产生
2.动物的驯养
3.陶器的制作
4.磨制石器的使用
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提高生产力
青铜工具
8000年前
7000年前
6000年前
4000年前
5000年前
3000年前
3800 3600年前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二里头
陶寺
齐家坪
马家窑
埃及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夏商周)
青铜小刀
陶寺 铜铃
苏美尔 青铜牛头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我们没有办法用细节证明,人类的青铜我们是如何通过交流来传递的,但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人类的交流都必然会发生。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夏商周)
青铜器具:兵器-农具-钱币
钱币
青铜铲
钱,铫(diao)也。古田器。从金戋(jian字)声。
《说文解字》
春秋时期青铜箭镞
商 铃首青铜刀
战国青铜斧
青铜爵
商代青铜锛
青铜不仅仅是王室器具,还是人类制造的第一代金属工具
大量的城邑进入农耕和定居时代,道路和信息网络形成。一旦开启了定居模式,点对点的连接路径就会变得稳定,城邑之间通商与交往的需要推动了道路的形成。这些连接城邑的道路网络,让信息和商品的流动便捷起来。
定居—城市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夏商周)
固定居所带来的是财富的聚集与增量
保护财产——修固城墙
中原社会进入了永久定居的城邦时代。大量的城邑进入农耕和定居时代,道路和信息网络形成。一旦开启了定居模式,点对点的连接路径就会变得稳定,城邑之间通商与交往的需要推动了道路的形成。这些连接城邑的道路网络,让信息和商品的流动便捷起来。
在商代就有了划分细致的多级加工市场,这是典型的初级工业化生产和市场销售的证明。
经济发展--私有制
以所有易所无
以所工易所拙
《淮南子·齐俗训》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夏商周)
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
南海则有羽翮(he)、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
东海则有紫紶(qu一声和三声)、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牦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
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斵(zhuo)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shu)粟(su)。故虎豹为猛矣,然君子剥而用之。
《荀子·王制》
在商代就有了划分细致的多级加工市场,这是典型的初级工业化生产和市场销售的证明。
国与王——夏商周
甲骨文的国字是由兵器和城墙组成,它的意思是有武力和围墙护卫的城邑。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夏商周)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说文解字》
青铜斧钺
私有制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分化——国家产生
单纯的分封可能只是统治驾驭的权术,分封加上了朝贡,就好像下属公司要上缴利润的经济关系的创新了,正是朝贡赋税制度的发明和完善为后世的私家王朝提供了占有天下最大份财富的方式。让王位具有了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致命诱惑力。
分封与朝贡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夏商周)
分封是在殷商时代的中后期逐步创设的。
天大雾三日,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十年,大飨于太庙。
《竹书纪年》
单纯的分封可能只是统治驾驭的权术,分封加上了朝贡,就好像下属公司要上缴利润的经济关系的创新了,正是朝贡赋税制度的发明和完善为后世的私家王朝提供了占有天下最大份财富的方式。让王位具有了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致命诱惑力。
乎师般取朋
盘庚名旬,元年丙寅,王即位,居奄。七年应候来朝。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竹书纪年》
克商以后,周的社会主题转变为如何构建周天下的治理体系。而构建周的治理体系的核心又是如何接纳商的政治、文化体系、如何解决商的遗民,从而实现整个华夏地区文明主体认同从商向周的转变,通过各种诰命向天下宣誓周的主权,阐述周的天命,文化上既向殷人学习,又注重保持周人的文化人格的独立性和自豪感,制度上承夏制袭殷制,问政箕子,自成《周礼》。
周的治理——分封与国家统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夏商周)
周的分封有何特点?对周的治理产生了什么影响?
周王室贵族召(shao)公姬奭(shi)
殷商贵族微子启
周公长子
伯禽
武王弟康叔
成王弟叔虞
功臣吕尚
姬姓
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
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分封对象比较多元,同姓亲族是主体。
克商以后,周的社会主题转变为如何构建周天下的治理体系,其核心又是如何接纳商的政治、文化体系、如何解决商的遗民,从而实现整个华夏地区文明主体认同从商向周的转变,通过各种诰命向天下宣誓周的主权,阐述周的天命,文化上既向殷人学习,又注重保持周人的文化人格的独立性和自豪感,制度上承夏制袭殷制,问政箕子,自成《周礼》。
周代这种自上而下的分封制,还是造成了比夏商二代更为统一的国家,更为集中的王权。
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
单纯的分封可能只是统治驾驭的权术,分封加上了朝贡,就好像下属公司要上缴利润的经济关系的创新了,正是朝贡赋税制度的发明和完善为后世的私家王朝提供了占有天下最大份财富的方式。让王位具有了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致命诱惑力。
宗法制 礼乐制度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夏商周)
亲亲和尊尊
“亲亲”即亲其所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尊尊”就是尊其所尊,要求下级贵族服从上级贵族。
柉禁十三器
“礼乐”是从祭祀文化当中发展起来的。祭祀中的祭仪便是“礼”,祭乐便是“乐”。后引伸为,礼就是道理,乐即为节制。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方圆也,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无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
子曰:殷因于夏礼, 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 《论语·为政》
周王是全国最大的宗者,即最大一个家族之长,周人将王室举行的祭祀系统,(包括祭祀天、地、祖先)通过分封向全国推行开去,使礼乐成为周代统治性文化形态。
礼法合一 —— 家国同构
礼制思想的两项基本原则,亲亲和尊尊,要求人人必须遵守。“亲亲”即亲其所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强调按照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要相敬如宾,互相礼让,社会才能安定。“尊尊”就是尊其所尊,,反映了社会的政治关系,要求下级贵族服从上级贵族,不许犯上作乱,,遵从奴隶主的剥削,不许反抗。
青铜礼器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夏商周)
青铜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和灌溉.相反主要制造成各种造型的礼器和兵器,用于祭祀和战争,即与维护王权的政治、军事、宗教活动等密切联系。也就是说祭祀与战争作为王权不可分离的两大因素,是中国古代文明出现的关键所在。
张光直《宗教祭祀与王权》
商后母戊鼎
鼎(锅)
簋gui(盛食器)
爵(酒器)
盨xu(饮食器或盛食器)
四羊方尊(大型盛酒器)
礼制思想的两项基本原则,亲亲和尊尊,要求人人必须遵守。“亲亲”即亲其所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强调按照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要相敬如宾,互相礼让,社会才能安定。“尊尊”就是尊其所尊,,反映了社会的政治关系,要求下级贵族服从上级贵族,不许犯上作乱,,遵从奴隶主的剥削,不许反抗。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夏商周)
早期国家的特点 1、建立了世袭王朝
2、确立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3、血缘色彩浓重,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5、实现家国同构
生产力发展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陶器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
中华文明的起源 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统一性
多元一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