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知识梳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知识梳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8 17:3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环境安全问题
1.环境安全
(1)含义: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2)两个角度
①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
②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2.环境安全问题
(1)界定: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
(2)主要类型
①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是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污染事件导致的。
②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它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
[特别提醒] 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这里的“某个临界值”主要是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影响而没有破坏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为标准来衡量的。
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1.环境安全的地位
2.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
(2)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3.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1)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的调节功能,减少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环境问题演变成为环境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2)人类要尽量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提高承受环境安全风险和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
探究点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新华社2018年7月17日报道,我国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截止到2018年中央已累计投入资金295.7亿元,累计增产鲜草8.3亿吨,约为5个内蒙古草原的年产草量,但据专业人士介绍,虽然当前我国草原生态明显改善,但草原生态保护与牧区经济发展的矛盾仍十分突出,草原退化、沙化、石漠化等问题还依然存在。
曾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大草原是多么让人心生向往。然而,如今草原美景在内蒙古的许多地方已再难以见到。有人调侃道现在的内蒙古高原“天苍苍,野茫茫,老鼠兔子没处藏”。
1.认识环境安全与环境安全问题的关系
2.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
两大方面 主要途径
从环境的角度看 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环境问题的发生
及时发现治理环境问题,避免其恶化为环境安全问题
积极应对已发生的环境安全问题,降低其伤害程度
从人类社会角度看 避免在环境高危地区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
提升人类社会对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
增强人类社会对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速度与善后处理能力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知识梳理
一、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1.概念: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2.特点:具有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成因与形成的多样性、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3.主要影响
(1)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或宜居性恶化、经济发展衰退乃至难以为继。
(3)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从而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1.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
(1)污染物跨国传输:可通过大气环流、河流径流等自然过程传输。
(2)废弃物跨国转移:通过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的手段,将在本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输送到其他国家。
(3)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通过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进入其他国家。
2.主要影响
(1)对输入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2)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对双方的国家安全均造成影响。
[特别提醒] 污染物的跨境转移,包括直接输出,也包括国际产业转移发生的间接输出。
三、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
1.重点关注的环节
2.主要应对措施
(1)对通过自然过程产生影响的跨国污染源
①要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
②一旦发生跨国污染事件,要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消除危害。
③做好生态恢复、赔偿损失等善后处理工作。
(2)对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类型的跨国污染问题
①需要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
②严格打击走私和私自夹带高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行为。
③对一些因国内经济发展、就业、资源短缺等原因必须进口的有污染的废弃物和产品,应加强无害化处理,积极发展国内替代以逐步减少进口。
④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要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3.应对国家间环境安全问题的两种方式
探究一  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2011年3月,里氏9.0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其中第一核电站中一座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汽泄漏,于3月14日地震后发生爆炸。在爆炸后,辐射性物质进入风中,通过风传播到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俄罗斯等一些地区。附近的海水受到严重的辐射污染,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一度紧张起来,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危机。
主要特点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典例
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成因与形式的多样性、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
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或宜居性恶化、经济发展衰退乃至难以为继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如今核心区仍然是荒无人烟的地带
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使环境安全问题转化为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接连引发日本民众的大规模示威游行
探究二  污染物跨境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莱茵河是欧洲最大的河流之一,流经了六个国家,莱茵河既为上千万人提供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用水,也接纳着沿岸排放的生活和工农业污水,同时承担重要的航运任务。20世纪莱茵河不断受到沿岸各国的污染,曾一度成为“欧洲下水道”,使沿岸各国的矛盾不断激化。1986年,瑞士桑多斯大火,导致大量农药进入莱茵河,从巴塞尔到德国科布伦兹之间的莱茵河全部被严重污染,鱼类几乎灭绝。下游40多家饮用水厂被迫停止取水,严重影响到两岸居民的日常生活。这起事件引发了欧洲公民的震惊和愤怒,人们走上街头举行抗议活动,从而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
1.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污染物通过河流、海洋或大气等自然环境中的介质进行转移,如大面积酸雨区的形成、海上石油泄漏、跨境河流的水污染等;另一种是污染物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转移,如污染物的直接出口,污染设备和产品的转移,以及污染行业的输出等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行为。
2.国际合作的应对措施
第一,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物,各国需要把危险废物的产生数量减到最低限度,并采用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就地储存和处理。
第二,如果出于环保考虑确有必要越境转移废物,出口国必须事先向进口国和有关国家通报废物的数量及性质;越境转移危险废物时,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书面批准书。
第三,发达国家依托在污染物管理、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知识梳理
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生态退化的主要表现及特点:如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生态退化通常是长期渐进的,不同区域表现各异。
2.生态退化的危害
(1)导致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
(2)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3.应对措施:需要根据各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条件、受人类影响与破坏程度的差异,设定不同的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及资源利用保护目标,并相应地采取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二、实施生态修复
1.概念:是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2.主要类型
(1)自然恢复:主要是通过消除或减少人为干扰,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恢复,维持其可更新能力。
(2)人工修复: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其中,工程治理措施见效快、成效好,是很多国家治理生态退化的主要方式。
3.我国的做法:我国是较早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国家之一,先后实施了一系列自然恢复、人工修复或两者相结合的重要生态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生态系统的恢复。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
1.概念: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保护对象: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3.保护要求
(1)对未经改造或轻微改造的生态系统,禁止人类活动干扰与破坏,使其继续保持自然状态。
(2)对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止继续破坏,将人为干扰降到最小,通过科学管理使其恢复到原生或次生的稳定状态,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4.划定要求:按照国际惯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分别执行不同的生态保护标准,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5.设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意义
(1)自然保护区涵盖的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在遏制生态恶化、维护自然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
(3)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
(4)自然保护区是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
[特别提醒]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探究一  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018年年末,有消息称,世界上又一处森林保护告急,位于肯尼亚东部印度洋沿岸的基利菲县阿拉贝科索科克森林,是东非地区最大的海岸森林,该森林正受到美国一家名为CAMAC的能源公司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计划的威胁。自从该公司获得了这一地区进行开发勘探的许可证之后,森林被采伐出了一条条宽阔的土路,并计划下一步将会在森林各处安装数百个爆炸装置以进行地震测试,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警告说,这有可能会导致东非地区的大规模物种灭绝。
1.破坏森林的危害
2.草地退化的原因、表现及危害
对草地退化的分析可以依逻辑顺序从原因、表现及危害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3.物种灭绝的原因
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及生活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
原因 表现
自然原因 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
人为原因 人类社会早期 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加剧物种灭绝,300万年的狩猎历史,是许多地区的野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
工、农业生产活动 ①大面积砍伐、火烧和开垦森林、草地,过度放牧和过度垦殖,以及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大量丧失,保留下来的也都支离破碎,对野生物种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②对物种的高强度捕猎和采集等,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③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使原物种受到严重威胁;④土壤、水和大气的污染,危害了森林,特别是给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
探究二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设立
自然保护区是近代人类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面对生态破坏挑战的一大创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中国在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中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里得到较好的保护。自然保护区作为宣传教育的基地,通过对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自然保护科普知识的宣传,使中国公民的自然保护意识得到很大提高。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截至1999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 146个,总面积8 815.2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8 450.9万公顷,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8.8%;海域面积364.3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5个,面积5 751.5万公顷。长白山、鼎湖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盐城、西双版纳、天目山、茂兰、九寨沟、丰林、南麂列岛、白水江、高黎贡山、黄龙、山口红树林共19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扎龙、向海、鄱阳湖、洞庭湖、东寨港、青海湖及香港米浦7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九寨沟、武夷山、张家界、庐山等4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与文化遗产。
1.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依据
(1)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5)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2.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1)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今后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
(2)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庇护所、贮备地,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它们的遗传基因和栖息地。
(3)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5)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知识梳理
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1.20世纪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特征:以变暖为突出特征。全球变暖趋势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密切相关。
2.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可以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球接收的太阳能不会马上散失掉,形成温室效应,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
3.碳循环
(1)含义:是指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迁移、转化所构成的循环。
(2)作用: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
4.大气温室效应不断增强的原因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使用化石燃料和改变土地利用两种方式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碳循环过程,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特别提醒] 温室气体不是单指二氧化碳,它还包括水汽、氧化亚氮(N2O)、氟利昂、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等。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全球变暖可通过多种自然过程对人类造成不利影响,危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甚至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生产活动和社会经济正常运转。
2.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生存空间的丧失是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最为严重的影响。
(2)加剧资源危机或自然灾害影响国家安全。
(3)激化国家间的资源争端而影响国家安全。
(4)受其他国家波及而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特别提醒] 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和社会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因此人类要加强对气候的保护,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采取减缓措施:主要包括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温室气体吸收两个方面,目的是通过有效控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减缓全球变暖速度,避免全球气温超过危险水平。
2.采取适应措施:以趋利避害为目标,根据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通过改变人类社会自身,降低全球变暖导致的不利影响或利用全球变暖带来的发展机遇。
3.世界各国开展有效和公平的国际合作
(1)各国都要基于“公平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采取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行动,特别是对全球变暖负主要责任的发达国家要率先减排,以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
(2)发展中国家需要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
(3)各国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协商解决各国对减排、适应与经济发展诉求的分歧,建立国际共同应对的机制。
[特别提醒] 国际减排合作中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人均消耗的资源远比发展中国家多,人均排放的碳也比发展中国家高很多。1850年以来,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4来自发达国家,而且发达国家还拥有治理环境的经验、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据公平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率先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承担治污费用,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这是发达国家应负的责任。
探究点  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据在南极考察的美国科学家考证,阿德利亚企鹅通常喜欢在海面浮动冰山的顶部群居生活。据统计,南极的平均气温近50年来升高了2.5 ℃,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融化,淹没了企鹅赖以产卵和孵化幼仔的地方,致使阿德利亚企鹅数量锐减。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已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了目前的9 000对左右。
1.全球变暖的原因
人为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人类大量地毁坏森林植被。
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影响 表现
极端天气 频繁发生 改变了水热时空分布,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加剧自 然灾害 气候变化对地表大气循环和水循环产生影响,会导致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
海平面上升 威胁到沿海低洼地区的安全
对国民经济 造成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气候变化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旅游业产生影响
威胁到公众 的身体健康 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