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实验中学2023年中考科学适应性测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实验中学2023年中考科学适应性测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7-28 17:30:28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实验中学2023年中考科学适应性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慈溪模拟)2023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是第8届“全民营养周”,其传播主题为“合理膳食,营养惠万家”。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三餐分配合理,零食要适当 B.不吃早餐,吃好午餐和晚餐
C.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D.食不过量,天天运动
【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人的一日三餐的饮食过程需达到膳食平衡,均匀摄入。
【解答】B选项中不吃早餐不利于身体的健康生长和发育,ACD均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3·慈溪模拟)面对新冠疫情,疫苗成了抗疫的希望。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从2021年9月1日开始,浙江省开放12~14岁人群的接种服务。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接种疫苗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珴措施为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解答】接种疫苗使在人体内产生相关的抗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D
3.(2023·慈溪模拟)生活中一些常见食物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汁显中性
B.上述食物中红豆汁的的酸性最强
C.胃酸过多的人不宜过量饮用苹果汁
D.苹果汁和西瓜汁混合液可能显中性
【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常温下在溶液中一般ph小于7为酸性,等于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
【解答】A.玉米汁大于7其为碱性;
B.苹果汁的ph最小,故其酸性最强;
C.苹果汁为酸性,故胃酸过多不能多喝;
D.苹果汁和西瓜汁均为酸性,故混合后为酸性。
故答案为:C
4.(2023·慈溪模拟)规范的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和安全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装固体药品
B.叶片脱色
C.浊液过滤
D.使用测电笔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操作中需遵循安全性和科学性原则。
【解答】A.装固体时试管一开始需平放;
B.叶片脱色时,需将带有酒精的烧杯水浴加热;
C.过滤指固液分离的操作;
D.使用测电笔时大拇指与笔尾金属体相互接触。
故答案为:C
5.(2023·慈溪模拟)人体器官中的某些结构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布满了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样的特点有利于物质交换。下列结构不符合以上特点的是
A.输尿管 B.小肠绒毛 C.肾小球 D.肺泡
【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在生物结构特点中,一般减小细胞的厚度,以增大吸收的效率。
【解答】B.小肠绒毛细胞只有一层,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C.肾小球处的细胞只有一层,有利于物质的滤过;
D.肺泡处毛细血管和单层细胞有利于气体的交换;
故答案为:A
6.(2023·慈溪模拟)如图甲所示是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先将一块浸有乙醚的棉花放入筒内,然后迅速压下活塞,会发现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下压过程中,能量发生了转化。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其中发生同样能量转化的冲程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热机
【解析】【分析】热机正常工作时的四个冲程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解答】 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 ,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属于压缩冲程。
故答案为:C
7.(2023·慈溪模拟)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C.丙是氧化物
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A.置换反应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过程;
B.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C.氧化物指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参与反应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之比。
【解答】A.反应后无单质,故其不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零价,反应后+1价;
C.丙有三种元素,故其不属于氧化物;
D.甲:乙=44:6=22:3
故答案为:D
8.(2023·慈溪模拟)小科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发明了一款智能头盔,只有戴上头盔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信号发射器才能发出信号,当电动车上的信号接收器(S 闭合)接收到信号,再启动电动车钥匙(S 闭合),车才能正常启动。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题意中要求两个开关均闭合时电路才能正常工作。
【解答】A.两开关闭合电动机才会工作;
B.任意闭合一个电动机就会正常工作;
C.S2闭合电动机不工作;
D.两开关同时闭合,电动机被短路无法工作。
故答案为:A
9.(2023·慈溪模拟)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用图示法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包含关系指小概念包含在大概念之中,并列关系指两个概念属于同一层次。
【解答】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其正确;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其错误;
C.卵生动物不一定是脊椎动物,故其正确;
D.三者关系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故其正确。
故答案为:B
10.(2023·慈溪模拟)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不符合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
A 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用冷开水漱口 防止口腔中食物碎屑干扰实验
B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C 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慢盖下 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D 在盖玻片在四周滴加稀碘液 使染液浸润到标本,观察更清晰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装片制作过程为: (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在口腔内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5)经稀碘液染色后把制好的装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解答】由实验步骤可知ABC均正确,D选项中只需在一侧滴加染液,另一侧用吸水吸即可。
故答案为:D
11.(2023·慈溪模拟)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动能杀伤武器。如图是其原理简化图,金属杆与导弹连接,平行轨道处于强磁场中,当金属杆内通以强电流时,炮弹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加速,从而达到打击目标所需的动能。电磁炮工作原理与下列设备或用电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A.电风扇 B. 手摇发电机
C.电饭锅 D.磁悬浮列车
【答案】A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解答】A.电风扇原理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B.发电机为电磁感应原理;
C.电饭锅为电流的热效应;
D.磁悬浮列车的原理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
故答案为:A
12.(2023·慈溪模拟)学校“护眼小分队”自制了一个水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实验器材如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将蜡烛适当靠近水凸透镜,像又变清晰,此过程模拟的眼睛及该眼睛的矫正方法是
A.近视眼 用凹透镜矫正 B.远视眼 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 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 用凸透镜矫正
【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时为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之后为远视眼。
【解答】 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此时晶状体凸度变大,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用凹透镜矫正。
故答案为:A
13.(2023·慈溪模拟)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A.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
C.滴入适量FeCl 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D.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 与Cl 的个数比为1:1
【答案】D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在反应后的溶质中只有氯化钠无其它溶质。
【解答】A.盐酸中的氯离子也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其不正确;
B. 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说明溶质中有盐酸;
C.若盐酸过量, 滴入适量FeCl 溶液,溶液变黄,也无沉淀生成;
D.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个数比为1:1,故只有氯化钠这一种溶质。
故答案为:D
14.(2023·慈溪模拟)如图所示为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的关系图,图中实曲线表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虚曲线表示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月球从位置①运行③时,经历的时间为27.3日
B.图中月球位于②位置时,这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C.图中月球位于③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为新月
D.端午节这天,月球可能运行到图中②③之间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其公转周期等于自转周期等于27.3日,方向均为自西向东。
【解答】A.月球从位置①运行③时 ,为一个月相变化周期,即为29.5天;
B. 月球位于②位置时 ,月相为满月,即此时地球在中间故出现月食;
C.处于3位置时,此时月球位于三者之间,故月相为新月;
D.端午节为五月初五,此时月相接近上弦月,月球位于1和2之间;
故答案为:C
15.(2023·慈溪模拟)取1.4g铁粉于烧杯中,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AgNO 溶液100g,充分反应后,再不断缓慢加入锌粉,烧杯中相关量与所加锌的质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4g铁粉与10g硝酸银反应后,硝酸银过量,故剩余溶质为硝酸银和硝酸亚铁,加入锌粉后逐渐与这两种溶质反应。
【解答】A.加入锌粉时一开始先与硝酸银反应,故一开始铁的质量不增加;
B.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亚铁反应,故反应完之后溶质只有一种硝酸锌了;
C.一开始与硝酸银反应时,溶质质量减小,应下降;
D.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亚铁反应,最后硝酸亚铁反应完了。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16.(2023·慈溪模拟)2023年花滑世锦赛于3月20日在中国举行。
(1) 如图速度滑冰运动员穿的滑冰鞋下面带有冰刃,通过增大对冰面的压强,来降低冰的熔点,使得冰刀划过的冰面容易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减小运动员与冰面的阻力。
(2)运动员在滑冰过程中通过出汗来保持自身体温相对稳定,此时人体的产热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
【答案】(1)熔化
(2)等于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熔化与熔化现象
【解析】【分析】(1)熔化指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2)人体体温的控制主要通过调节产热量和散热量来实现的。
【解答】(1)冰的熔点降低使其更容易熔化;
(2) 保持自身体温相对稳定,此时人体的产热 等于散热。
17.(2023·慈溪模拟)智能手机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空间,可以由 用户自行安装软件、导航等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的接入。
(1)智能手机可以自动识别用户的声音,这主要是利用声音的   。
(2)如图是一个商品条形码,用手机扫描时是主要是通过   (选填“白色”或“黑色”)部分获取商品信息的,它反射光的能力较强。
【答案】(1)音色
(2)白色
【知识点】声音的特性;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声音的特性为音色,响度和音调;
(2)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
【解答】(1) 自动识别用户的声音 ,利用声音的音色不同;
(2)白色可以反射所有的色光,故其反射能力较强。
18.(2023·慈溪模拟)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清洁、无污染,是地球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1)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
(2)如图所示正午遮阳棚内太阳光射入后,棚内照亮面积S,若S 、S 、S 代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正午时棚内的照亮面积,且 S >S >S 。则S 是   日正午时棚内的照亮面积
(3)地形缓慢变化的外部力量主要是太阳能引起的,如气温变化、流水、风力等,下列地形的形成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填字母)
A.岩浆的喷发 B.风蚀蘑菇 C.长江三角洲
【答案】核聚变 ⑵如图所示正午遮阳棚内太阳光射入后,棚内照亮面积S,若S 、S 、S 代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正午时棚内的照亮面积,且 S >S >S 。则S 是 日正午时棚内的照亮面积
 
冬至 ⑶地形缓慢变化的外部力量主要是太阳能引起的,如气温变化、流水、风力等,下列地形的形成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填字母) A.岩浆的喷发 B.风蚀蘑菇 C.长江三角洲 A
(1)核聚变
(2)冬至
(3)A
【知识点】核裂变与核聚变;核电站及其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1)太阳内部中的氢氦等元素在发生反应;
(2)由图可知,太阳高度角越小,其照亮面积就越大;
(3)火山和地震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能量;
【解答】(1)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的核裂变;
(2)太阳高度角越小,其照亮面积就越大,故为冬至日;
(3)BC分别为风力侵蚀和流水沉积,A岩浆喷发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
19.(2023·慈溪模拟)2022年11月8日,可吸入式新冠疫苗在上海上市使用。使用专用设备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人体的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雾化的疫苗微粒进入人体呼吸道,激发粘膜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
(2)如图为心脏结构模型图,当新冠疫苗通过雾化进入人体呼吸道后,最先出现在心脏四个腔中的   (填序号)
【答案】特异性免疫 ⑵如图为心脏结构模型图,当新冠疫苗通过雾化进入人体呼吸道后,最先出现在心脏四个腔中的 (填序号) ③
(1)特异性免疫
(2)③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1)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
(2)心脏四个腔室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解答】 (1)激发产生了相应的抗体故其属于特异性免疫。
(2) 通过雾化进入人体呼吸道 ,先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再由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20.(2023·慈溪模拟)装置的选择与检查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
(1)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若观察到   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以下是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其中能用该装置制取的有   。(选填字母)
A.氢气: Zn+H SO =ZnSO +H ↑ B.氧气: C.二氧化碳: CaCO3 CaO+CO2↑
【答案】漏斗的玻璃管中有一段水柱不下降 ⑵以下是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其中能用该装置制取的有 。(选填字母) A.氢气: Zn+H SO =ZnSO +H ↑ B.氧气: C.二氧化碳: CaCO3 CaO+CO2↑ AB
(1)漏斗的玻璃管中有一段水柱不下降
(2)AB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
【解析】【分析】(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主要利用大气压的知识和气体体积与气压大小之间的关系。
(2)图中所示装置为固液反应装置,不能加热。
【解答】(1) 关闭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若观察到漏斗的玻璃管中有一段水柱不下降 ,说明其气密性良好。
(2)AB均为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而C需要高温加热。
21.(2023·慈溪模拟)逃生毯是由玻璃纤维等材料经过特殊处理编织而成的织物。在发生火灾时,将逃生毯披盖在自己身体或包裹住被救对象的身体,迅速逃离火场,为自救或安全疏散人群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1)请你推测,制造逃生毯的材料应具有   等特性。
(2)若家里的电器起火,也可以使用这种逃生毯,使用前应先   ,以防止电线绝缘层烧毁而
引起电源短路,造成二次火灾。
【答案】(1)隔热,不易燃烧
(2)切断电源
【知识点】氧化反应;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其温度不易升高,不易发生燃烧;
(2)若起火应首先切断电源避免二次伤害。
【解答】(1) 逃生毯的材料应具有隔热,不易燃烧等特性;
(2)电器起火,应首先切断电源,避免触电。
22.(2023·慈溪模拟)如图表示初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物质间的关系。(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已知X溶液呈现黄色,则X是   (写化学式)。
(2)请写出Y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种即可)
【答案】(1)Fe2(SO4)3
(2)3H2SO4+Fe2O3=3H2O+ Fe2(SO4)3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带有铁离子的溶液呈黄色;
(2)y为硫酸,x为硫酸铁。
【解答】(1) X溶液呈现黄色 ,故X为 Fe2(SO4)3;
(2)y为硫酸,x为硫酸铁,故方程式为: 3H2SO4+Fe2O3=3H2O+ Fe2(SO4)3
23.(2023·慈溪模拟)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9V,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左端,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5A,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   Ω,当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亮度    (选填“变亮”、“不变”或“变暗”)。
【答案】20;不变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图中电路为滑动变阻器和灯泡L串联在一起,当滑动滑片时,电流表示数大小不发生变化,电压表测的是p右端电阻两端的电压。
【解答】,滑片滑动过程中电流大小不发生变化,故灯泡亮度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4.(2023·慈溪模拟)小科为验证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做了如下实验:
(1)将锥形瓶中的水煮沸,其目的    。
(2)为排除加入①②试管内的金鱼藻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加入的金鱼藻应如何处理    
(3)②试管中金鱼藻在光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    。
【答案】(1)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和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2)放在黑暗的环境一个晚上
(3)氧气(O2)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故需排除原有二氧化碳的影响;
(2)暗处理可以消耗完原来的淀粉;
(3)植物光合作用作用会产生氧气。
【解答】(1) 将锥形瓶中的水煮沸,其目的 是温度升高,减小气体溶解度, 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和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
(2) 放在黑暗的环境一个晚上消耗完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淀粉);
(3)合作用作用会产生氧气,故这些气体主要为氧气。
25.(2023·慈溪模拟)降落伞是让人或物体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工具,广泛用于应急救生、空投物资等。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开展了“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
【提出问题】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①纱布、棉布、防水布;②小沙包若干;③剪刀、刻度尺、透明胶带、绳子、天平
【建立假设】假设一: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材料有关
假设二: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
假设三: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和重物的总质量有关。
【收集证据】
(1)如图所示,将沙包挂在降落伞上,并使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器材中缺少一种测量工具    ,完善实验器材后继续实验,获得以下数据。
实验 序号 伞面材 料 伞面面积 (cm ) 伞和重物的 总质量(g) 降落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
1 纱布 1200 100 8.6 8.5 8.7 8.6
2 棉布 1200 100 9.3 9.5 9.4 9.4
3 防水布 1200 130 10.7 10.8 10.9 10.8
4 防水布 1500 130 13.1 13.4 13.4 13.3
(2)【得出结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通过比较实验序号   的两组实验,可以得出: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
(3)【交流与评价】小科指出针对建立的假设,所收集的证据并不完整。你赞同小科的说法吗 并说说的理由    。
【答案】(1)秒表
(2)3、4
(3)赞同,收集的证据中没有控制伞的材料、伞的面积相同,探究伞的下降速度与伞和重物的总质量关系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1)降落伞的下降速度通过测量降落时间来判断其速度的大小;
(2)研究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故变量应只有伞面面积织一个;
(3)控制变量法指研究多因素变量问题时应控制其余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解答】(1)通过测量降落时间来判断其速度的大小,故需要秒表;
(2)伞面面积为唯一的变量,故比较序号3和4;
(3) 赞同,收集的证据中没有控制伞的材料、伞的面积相同,探究伞的下降速度与伞和重物的总质量关系 。
26.(2023·慈溪模拟)使用甲醇(CH OH)作为汽车的燃料,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醇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将甲醇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点燃,再将燃烧后的混合气体通过如下的装置进行实验:
(1)为尽可能多地检验出甲醇的燃烧产物,如图所示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    →    →    →D→尾气处理(填写装置序号,装置不重复使用)。
(2)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①通入甲醇燃烧后的气体产物 ②加热
(3)该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正确的设计并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为:D和A中①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而A中③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根据实验结果并通过分析推理,得出这次实验中甲醇的燃烧产物为   。
【答案】C,A,B ⑵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①通入甲醇燃烧后的气体产物 ②加热 ① ⑶该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正确的设计并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为:D和A中①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而A中③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根据实验结果并通过分析推理,得出这次实验中甲醇的燃烧产物为 。 CO、CO2、H2O
(1)C;A;B
(2)①
(3)CO、CO2、H2O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氧化反应
【解析】【分析】(1)甲醇的燃烧产物可能有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为避免试管内爆炸,应排完试管内的空气;
(3)根据前后的澄清石灰水的浑浊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解答】(1)后面的装置中会带有水,故先检验水,在检验二氧化碳,最后检验一氧化碳,故为CAB。
(2)为排完试管内的空气,应先通入甲醇燃烧后的气体产物;
(3)D和A中①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故有 CO、CO2、H2O 。
27.(2023·慈溪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加在标有“2.5V 0.3A”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关系,所用电源为两节新的干电池,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小灯泡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2倍。
(1)实验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小科刚要闭合开关时,同组同学及时制止了他,这是因为闭合开关将会出现   的现象会损坏电路中的元件。
(2)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小灯泡两端不同的电压及对应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像。分析图像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这是因为   。
(3)根据图乙所示图像,阴影部分的面积S 表示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V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表示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
【答案】电流表指针反偏 ⑵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小灯泡两端不同的电压及对应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像。分析图像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这是因为 。 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⑶根据图乙所示图像,阴影部分的面积S 表示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V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表示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 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1)电流表指针反偏
(2)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3)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中应使电流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2)金属导体的电阻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的电流乘积。
【解答】(1)如图所示,电流表接线柱接反了,故指针反偏;
(2) 小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 ,原因为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
(3)P=(U-U灯)xI=U滑I,故为 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
四、解答题(本题共7题,第28、31、33小题各6分,第29题4分,第30小题5分,第32小题10分,第34小题8分,共45分)
28.(2023·慈溪模拟)“松花团子”是宁波有名的小吃,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添加松花粉,松花粉不仅增加了“松花团子”独特风味,而且营养丰富,它含有人体所必须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钙、锌等元素。其中维生素B 又被称为核黄素(,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1)松花粉中的钙、锌等元素是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2)核黄素分子中碳、氢、氧三个原子的个数比   。
(3)3.76g核黄素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g。
【答案】化合物 ⑵核黄素分子中碳、氢、氧三个原子的个数比 。 17:20:6 ⑶3.76g核黄素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g。 0.56
(1)化合物
(2)17:20:6
(3)0.56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分析】(1)单质指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在化学式中原子个数在原子的右下角;
(3)化学式中元素质量分数等于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解答】 (1)松花粉中的钙、锌等元素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由化学式可知)。
(2)由化学式可知:原子个数比为: 17:20:6 ;
(3)m(N)=
29.(2023·慈溪模拟)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农村开启“鱼菜共生”生态农业新模式,鱼塘中养着罗非、鳜鱼等鱼类,鱼的粪便经过排污管到荷花池经过自然净化,变成了自带有机肥的“营养液”供给蔬菜,种菜的水经过养分吸收后,又变成适合养鱼的水源,打造成一个零排放、可循环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
(1)荷花池中荷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输送到地下茎(藕)中贮存。
(2)该生态模式中的所有生物和   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筛管 ⑵该生态模式中的所有生物和 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非生物
(1)筛管
(2)非生物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茎中的筛管运输有机物,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和生物成分组成。
【解答】 (1)荷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至地下茎。
(2)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生态系统。
30.(2023·慈溪模拟)研究科学问题时,常需要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其简化为模型。在一支蜡烛中间垂直插入一枚大号缝衣针,把缝衣针的两端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上,制成一个蜡烛跷跷板。用小刀对蜡烛两端加工,使跷跷板保持平衡,先后点燃A、B两端,蜡烛跷跷板上下不断翘动起来,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该蜡烛跷跷板的模型。
(1)请在图乙中画出蜡烛OA段所受的重力示意图和力臂(重心在M点)。
(2)请解释蜡烛跷跷板两端上下翘动的原因。
【答案】 ⑵请解释蜡烛跷跷板两端上下翘动的原因。 若先点燃左端的蜡烛,蜡烛燃烧,同时因为温度升高,蜡逐渐熔化,蜡液滴下。左端蜡烛重力减小,即动力减小,同时蜡烛变短,动力臂也减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乘动力臂小于阻力乘阻力臂,跷跷板向右端转动。此时右端蜡烛处于低处,处于低处的蜡烛,向上的火焰能够给蜡烛未燃烧部分充分加热, 使其更易达到着火点,因此右端蜡烛燃烧的更快,阻力迅速减小,阻力臂也减小,当阻力乘阻力臂小于动力乘动力臂时,跷跷板向左端转动。如此往复,两端的蜡烛就会不断地上下翘动
(1)
(2)若先点燃左端的蜡烛,蜡烛燃烧,同时因为温度升高,蜡逐渐熔化,蜡液滴下。左端蜡烛重力减小,即动力减小,同时蜡烛变短,动力臂也减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乘动力臂小于阻力乘阻力臂,跷跷板向右端转动。此时右端蜡烛处于低处,处于低处的蜡烛,向上的火焰能够给蜡烛未燃烧部分充分加热, 使其更易达到着火点,因此右端蜡烛燃烧的更快,阻力迅速减小,阻力臂也减小,当阻力乘阻力臂小于动力乘动力臂时,跷跷板向左端转动。如此往复,两端的蜡烛就会不断地上下翘动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杠杆的应用
【解析】【分析】(1)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力臂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利用杠杆的平衡知识,分析左后蜡烛燃烧的快慢,判断两边力和力臂乘积大小的变化。
【解答】(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画出支点o到重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即可;
(2) 若先点燃左端的蜡烛,蜡烛燃烧,同时因为温度升高,蜡逐渐熔化,蜡液滴下。左端蜡烛重力减小,即动力减小,同时蜡烛变短,动力臂也减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乘动力臂小于阻力乘阻力臂,跷跷板向右端转动。此时右端蜡烛处于低处,处于低处的蜡烛,向上的火焰能够给蜡烛未燃烧部分充分加热, 使其更易达到着火点,因此右端蜡烛燃烧的更快,阻力迅速减小,阻力臂也减小,当阻力乘阻力臂小于动力乘动力臂时,跷跷板向左端转动。如此往复,两端的蜡烛就会不断地上下翘动 。
31.(2023·慈溪模拟)每年6月份的宁波杨梅季,本地慈溪杨梅在宁波人的心中是一种家乡的味道。如图所示为慈溪“荸荠种”杨梅,因果实成熟时呈紫黑色似荸荠而得名,它具有果形大,刺尖密,核微扁,味极甜等优良性状,被誉为“果中珍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杨梅果实是由   发育而来。
(2)“荸荠种”杨梅的这些优良性状主要是由   决定的。
(3)杨梅虫其实是果蝇的幼虫,成熟果蝇在杨梅上产卵,卵孵化 后幼虫钻入杨梅果肉中因此得名。果蝇的生殖发育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这种变态发育过程叫做   (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子房 ⑵“荸荠种”杨梅的这些优良性状主要是由 决定的。 基因 ⑶杨梅虫其实是果蝇的幼虫,成熟果蝇在杨梅上产卵,卵孵化 后幼虫钻入杨梅果肉中因此得名。果蝇的生殖发育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这种变态发育过程叫做 (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
(1)子房
(2)基因
(3)完全
【知识点】花的结构;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1)花中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
(3)昆虫的发育根据有无蛹期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1) 杨梅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2) 优良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
(3) 的生殖发育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 ,故为完全变态发育。
32.(2023·慈溪模拟)在“双碳”目标背景下,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350万辆。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品牌厂商生成的某款型号电动汽车,其部分参数如表:
汽车的整备质量 1900kg 电动机额定功率 90kW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40cm 电池的容量 43.2kW·h
每百公里耗电 9.4kW·h 快充至80%电量时间 40min
(1)若电动汽机车空载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若该电动汽车在额定功率下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10min,求该过程中电动车通过的距离和电动车受到的阻力各是多少
(3)在电动汽车快充过程中,充电桩的额定输出功率为多少
(4)规格相近的某燃油车每百公里耗油6.5L,与燃油车相比,电动车每行驶100km会向空气减少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已知使用1kW·h电平均排放二氧化碳0.785kg,每消耗1L汽油平均排放二氧化碳2.7kg)
【答案】(1) 1.1875×106 Pa;
(2)S=Vt= 20m/s ·10·60s=12000m=12km;;
(3)
(4)燃油车排放二氧化碳=6.5x2.7=17.55kg,电车排放二氧化碳=9.4x0.785=8.225kg,故少排放的二氧化碳质量为9.325kg。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对地面的压强大小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2)P=FV,故先求出速度,其功率与速度的比值为阻力大小;
(3)输出功率为充进去的总电能与时间的比值;
(4)分别算出电车和燃油车的释放的二氧化碳即可。
33.(2023·慈溪模拟)九年级某班利用稀硫酸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完成“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实验,实验后废液集中在一个废液缸中。为了探究废液的成分,同学们又进行如下实验:取上层废液于烧杯,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下表为生成沉淀总质量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关系。
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沉淀总质量/g 0.49 2.94 5.39 m n 9.8
(1)表中n=    。
(2)所取的废液中溶质是   。
(3)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9.8 ⑵所取的废液中溶质是 。 H2SO4,CuSO4 ⑶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0%
(1)9.8
(2)H2SO4,CuSO4
(3)2NaOH~Cu(OH)2
80 98
X 2.45
所以x=2g,故质量分数=x100%=10%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由表格信息可知,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后,稀硫酸过量,即前20g氢氧化钠需先与酸反应,故每20g的氢氧化钠溶与硫酸铜反应产生2.45g沉淀。
(2)由表格可知,氢氧化钠一开始与硫酸反应;
(3)每20g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产生2.45g沉淀。
【解答】(1)m=5.39+2.45=7.84g,若继续反应加入的氢氧化钠,n=7.84+2.45=10.29g大于9.8g,故在加入100g时,硫酸铜反应完了n=9.8g;
(2)氢氧化钠一开始与硫酸反应,故废液溶质为 H2SO4,CuSO4 ;
34.(2023·慈溪模拟)如图所示,水底有一块体积100cm 的铝块。现用一电源电压为6V的电动机把浸没在水中的铝块提出水面,离开水面后,铝块3s内匀速提升了1m,电路中的电流为0.2A。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 kg/m ,铝块提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绳子自重和摩擦等都不计。求:
(1)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铝块的重力。
(3)铝块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工作1s内产生的电热。
(4)电动机线圈阻值。
【答案】1N ⑵铝块的重力。 2.7 ⑶铝块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工作1s内产生的电热。 0.3 ⑷电动机线圈阻值。 7.5Ω
(1)F浮= ρgV排 =
(2)G=mg= ρgV=
(3)Q=W-W有用功=6V·0.2A·1s-·2.7×10×J=0.3J
(4)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热量的计算;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液体密度与浸入体积与g的乘积;
(2)物体重力等于物体密度x物体体积xg;
(3) 电动机工作1s内产生的电热 =总电能-输出的有用功;
(4)线圈电阻等于电热与电流的平方和时间乘积的比值。
1 / 1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实验中学2023年中考科学适应性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慈溪模拟)2023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是第8届“全民营养周”,其传播主题为“合理膳食,营养惠万家”。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三餐分配合理,零食要适当 B.不吃早餐,吃好午餐和晚餐
C.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D.食不过量,天天运动
2.(2023·慈溪模拟)面对新冠疫情,疫苗成了抗疫的希望。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从2021年9月1日开始,浙江省开放12~14岁人群的接种服务。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接种疫苗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3.(2023·慈溪模拟)生活中一些常见食物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汁显中性
B.上述食物中红豆汁的的酸性最强
C.胃酸过多的人不宜过量饮用苹果汁
D.苹果汁和西瓜汁混合液可能显中性
4.(2023·慈溪模拟)规范的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和安全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装固体药品
B.叶片脱色
C.浊液过滤
D.使用测电笔
5.(2023·慈溪模拟)人体器官中的某些结构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布满了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样的特点有利于物质交换。下列结构不符合以上特点的是
A.输尿管 B.小肠绒毛 C.肾小球 D.肺泡
6.(2023·慈溪模拟)如图甲所示是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先将一块浸有乙醚的棉花放入筒内,然后迅速压下活塞,会发现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下压过程中,能量发生了转化。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其中发生同样能量转化的冲程是
A. B.
C. D.
7.(2023·慈溪模拟)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C.丙是氧化物
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8.(2023·慈溪模拟)小科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发明了一款智能头盔,只有戴上头盔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信号发射器才能发出信号,当电动车上的信号接收器(S 闭合)接收到信号,再启动电动车钥匙(S 闭合),车才能正常启动。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9.(2023·慈溪模拟)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用图示法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B.
C. D.
10.(2023·慈溪模拟)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不符合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
A 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用冷开水漱口 防止口腔中食物碎屑干扰实验
B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C 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慢盖下 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D 在盖玻片在四周滴加稀碘液 使染液浸润到标本,观察更清晰
A.A B.B C.C D.D
11.(2023·慈溪模拟)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动能杀伤武器。如图是其原理简化图,金属杆与导弹连接,平行轨道处于强磁场中,当金属杆内通以强电流时,炮弹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加速,从而达到打击目标所需的动能。电磁炮工作原理与下列设备或用电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A.电风扇 B. 手摇发电机
C.电饭锅 D.磁悬浮列车
12.(2023·慈溪模拟)学校“护眼小分队”自制了一个水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实验器材如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将蜡烛适当靠近水凸透镜,像又变清晰,此过程模拟的眼睛及该眼睛的矫正方法是
A.近视眼 用凹透镜矫正 B.远视眼 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 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 用凸透镜矫正
13.(2023·慈溪模拟)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A.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
C.滴入适量FeCl 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D.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 与Cl 的个数比为1:1
14.(2023·慈溪模拟)如图所示为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的关系图,图中实曲线表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虚曲线表示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月球从位置①运行③时,经历的时间为27.3日
B.图中月球位于②位置时,这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C.图中月球位于③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为新月
D.端午节这天,月球可能运行到图中②③之间
15.(2023·慈溪模拟)取1.4g铁粉于烧杯中,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AgNO 溶液100g,充分反应后,再不断缓慢加入锌粉,烧杯中相关量与所加锌的质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16.(2023·慈溪模拟)2023年花滑世锦赛于3月20日在中国举行。
(1) 如图速度滑冰运动员穿的滑冰鞋下面带有冰刃,通过增大对冰面的压强,来降低冰的熔点,使得冰刀划过的冰面容易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减小运动员与冰面的阻力。
(2)运动员在滑冰过程中通过出汗来保持自身体温相对稳定,此时人体的产热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
17.(2023·慈溪模拟)智能手机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空间,可以由 用户自行安装软件、导航等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的接入。
(1)智能手机可以自动识别用户的声音,这主要是利用声音的   。
(2)如图是一个商品条形码,用手机扫描时是主要是通过   (选填“白色”或“黑色”)部分获取商品信息的,它反射光的能力较强。
18.(2023·慈溪模拟)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清洁、无污染,是地球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1)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
(2)如图所示正午遮阳棚内太阳光射入后,棚内照亮面积S,若S 、S 、S 代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正午时棚内的照亮面积,且 S >S >S 。则S 是   日正午时棚内的照亮面积
(3)地形缓慢变化的外部力量主要是太阳能引起的,如气温变化、流水、风力等,下列地形的形成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填字母)
A.岩浆的喷发 B.风蚀蘑菇 C.长江三角洲
19.(2023·慈溪模拟)2022年11月8日,可吸入式新冠疫苗在上海上市使用。使用专用设备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人体的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雾化的疫苗微粒进入人体呼吸道,激发粘膜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
(2)如图为心脏结构模型图,当新冠疫苗通过雾化进入人体呼吸道后,最先出现在心脏四个腔中的   (填序号)
20.(2023·慈溪模拟)装置的选择与检查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
(1)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若观察到   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以下是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其中能用该装置制取的有   。(选填字母)
A.氢气: Zn+H SO =ZnSO +H ↑ B.氧气: C.二氧化碳: CaCO3 CaO+CO2↑
21.(2023·慈溪模拟)逃生毯是由玻璃纤维等材料经过特殊处理编织而成的织物。在发生火灾时,将逃生毯披盖在自己身体或包裹住被救对象的身体,迅速逃离火场,为自救或安全疏散人群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1)请你推测,制造逃生毯的材料应具有   等特性。
(2)若家里的电器起火,也可以使用这种逃生毯,使用前应先   ,以防止电线绝缘层烧毁而
引起电源短路,造成二次火灾。
22.(2023·慈溪模拟)如图表示初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物质间的关系。(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已知X溶液呈现黄色,则X是   (写化学式)。
(2)请写出Y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种即可)
23.(2023·慈溪模拟)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9V,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左端,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5A,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   Ω,当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亮度    (选填“变亮”、“不变”或“变暗”)。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4.(2023·慈溪模拟)小科为验证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做了如下实验:
(1)将锥形瓶中的水煮沸,其目的    。
(2)为排除加入①②试管内的金鱼藻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加入的金鱼藻应如何处理    
(3)②试管中金鱼藻在光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    。
25.(2023·慈溪模拟)降落伞是让人或物体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工具,广泛用于应急救生、空投物资等。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开展了“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
【提出问题】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①纱布、棉布、防水布;②小沙包若干;③剪刀、刻度尺、透明胶带、绳子、天平
【建立假设】假设一: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材料有关
假设二: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
假设三: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和重物的总质量有关。
【收集证据】
(1)如图所示,将沙包挂在降落伞上,并使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器材中缺少一种测量工具    ,完善实验器材后继续实验,获得以下数据。
实验 序号 伞面材 料 伞面面积 (cm ) 伞和重物的 总质量(g) 降落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
1 纱布 1200 100 8.6 8.5 8.7 8.6
2 棉布 1200 100 9.3 9.5 9.4 9.4
3 防水布 1200 130 10.7 10.8 10.9 10.8
4 防水布 1500 130 13.1 13.4 13.4 13.3
(2)【得出结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通过比较实验序号   的两组实验,可以得出: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
(3)【交流与评价】小科指出针对建立的假设,所收集的证据并不完整。你赞同小科的说法吗 并说说的理由    。
26.(2023·慈溪模拟)使用甲醇(CH OH)作为汽车的燃料,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醇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将甲醇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点燃,再将燃烧后的混合气体通过如下的装置进行实验:
(1)为尽可能多地检验出甲醇的燃烧产物,如图所示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    →    →    →D→尾气处理(填写装置序号,装置不重复使用)。
(2)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①通入甲醇燃烧后的气体产物 ②加热
(3)该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正确的设计并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为:D和A中①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而A中③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根据实验结果并通过分析推理,得出这次实验中甲醇的燃烧产物为   。
27.(2023·慈溪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加在标有“2.5V 0.3A”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关系,所用电源为两节新的干电池,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小灯泡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2倍。
(1)实验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小科刚要闭合开关时,同组同学及时制止了他,这是因为闭合开关将会出现   的现象会损坏电路中的元件。
(2)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小灯泡两端不同的电压及对应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像。分析图像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这是因为   。
(3)根据图乙所示图像,阴影部分的面积S 表示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V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表示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
四、解答题(本题共7题,第28、31、33小题各6分,第29题4分,第30小题5分,第32小题10分,第34小题8分,共45分)
28.(2023·慈溪模拟)“松花团子”是宁波有名的小吃,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添加松花粉,松花粉不仅增加了“松花团子”独特风味,而且营养丰富,它含有人体所必须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钙、锌等元素。其中维生素B 又被称为核黄素(,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1)松花粉中的钙、锌等元素是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2)核黄素分子中碳、氢、氧三个原子的个数比   。
(3)3.76g核黄素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g。
29.(2023·慈溪模拟)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农村开启“鱼菜共生”生态农业新模式,鱼塘中养着罗非、鳜鱼等鱼类,鱼的粪便经过排污管到荷花池经过自然净化,变成了自带有机肥的“营养液”供给蔬菜,种菜的水经过养分吸收后,又变成适合养鱼的水源,打造成一个零排放、可循环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
(1)荷花池中荷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输送到地下茎(藕)中贮存。
(2)该生态模式中的所有生物和   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30.(2023·慈溪模拟)研究科学问题时,常需要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其简化为模型。在一支蜡烛中间垂直插入一枚大号缝衣针,把缝衣针的两端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上,制成一个蜡烛跷跷板。用小刀对蜡烛两端加工,使跷跷板保持平衡,先后点燃A、B两端,蜡烛跷跷板上下不断翘动起来,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该蜡烛跷跷板的模型。
(1)请在图乙中画出蜡烛OA段所受的重力示意图和力臂(重心在M点)。
(2)请解释蜡烛跷跷板两端上下翘动的原因。
31.(2023·慈溪模拟)每年6月份的宁波杨梅季,本地慈溪杨梅在宁波人的心中是一种家乡的味道。如图所示为慈溪“荸荠种”杨梅,因果实成熟时呈紫黑色似荸荠而得名,它具有果形大,刺尖密,核微扁,味极甜等优良性状,被誉为“果中珍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杨梅果实是由   发育而来。
(2)“荸荠种”杨梅的这些优良性状主要是由   决定的。
(3)杨梅虫其实是果蝇的幼虫,成熟果蝇在杨梅上产卵,卵孵化 后幼虫钻入杨梅果肉中因此得名。果蝇的生殖发育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这种变态发育过程叫做   (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32.(2023·慈溪模拟)在“双碳”目标背景下,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350万辆。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品牌厂商生成的某款型号电动汽车,其部分参数如表:
汽车的整备质量 1900kg 电动机额定功率 90kW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40cm 电池的容量 43.2kW·h
每百公里耗电 9.4kW·h 快充至80%电量时间 40min
(1)若电动汽机车空载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若该电动汽车在额定功率下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10min,求该过程中电动车通过的距离和电动车受到的阻力各是多少
(3)在电动汽车快充过程中,充电桩的额定输出功率为多少
(4)规格相近的某燃油车每百公里耗油6.5L,与燃油车相比,电动车每行驶100km会向空气减少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已知使用1kW·h电平均排放二氧化碳0.785kg,每消耗1L汽油平均排放二氧化碳2.7kg)
33.(2023·慈溪模拟)九年级某班利用稀硫酸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完成“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实验,实验后废液集中在一个废液缸中。为了探究废液的成分,同学们又进行如下实验:取上层废液于烧杯,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下表为生成沉淀总质量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关系。
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沉淀总质量/g 0.49 2.94 5.39 m n 9.8
(1)表中n=    。
(2)所取的废液中溶质是   。
(3)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4.(2023·慈溪模拟)如图所示,水底有一块体积100cm 的铝块。现用一电源电压为6V的电动机把浸没在水中的铝块提出水面,离开水面后,铝块3s内匀速提升了1m,电路中的电流为0.2A。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 kg/m ,铝块提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绳子自重和摩擦等都不计。求:
(1)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铝块的重力。
(3)铝块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工作1s内产生的电热。
(4)电动机线圈阻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人的一日三餐的饮食过程需达到膳食平衡,均匀摄入。
【解答】B选项中不吃早餐不利于身体的健康生长和发育,ACD均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珴措施为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解答】接种疫苗使在人体内产生相关的抗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D
3.【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常温下在溶液中一般ph小于7为酸性,等于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
【解答】A.玉米汁大于7其为碱性;
B.苹果汁的ph最小,故其酸性最强;
C.苹果汁为酸性,故胃酸过多不能多喝;
D.苹果汁和西瓜汁均为酸性,故混合后为酸性。
故答案为:C
4.【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操作中需遵循安全性和科学性原则。
【解答】A.装固体时试管一开始需平放;
B.叶片脱色时,需将带有酒精的烧杯水浴加热;
C.过滤指固液分离的操作;
D.使用测电笔时大拇指与笔尾金属体相互接触。
故答案为:C
5.【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在生物结构特点中,一般减小细胞的厚度,以增大吸收的效率。
【解答】B.小肠绒毛细胞只有一层,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C.肾小球处的细胞只有一层,有利于物质的滤过;
D.肺泡处毛细血管和单层细胞有利于气体的交换;
故答案为:A
6.【答案】C
【知识点】热机
【解析】【分析】热机正常工作时的四个冲程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解答】 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 ,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属于压缩冲程。
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A.置换反应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过程;
B.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C.氧化物指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参与反应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之比。
【解答】A.反应后无单质,故其不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零价,反应后+1价;
C.丙有三种元素,故其不属于氧化物;
D.甲:乙=44:6=22:3
故答案为:D
8.【答案】A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题意中要求两个开关均闭合时电路才能正常工作。
【解答】A.两开关闭合电动机才会工作;
B.任意闭合一个电动机就会正常工作;
C.S2闭合电动机不工作;
D.两开关同时闭合,电动机被短路无法工作。
故答案为:A
9.【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包含关系指小概念包含在大概念之中,并列关系指两个概念属于同一层次。
【解答】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其正确;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其错误;
C.卵生动物不一定是脊椎动物,故其正确;
D.三者关系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故其正确。
故答案为:B
10.【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装片制作过程为: (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在口腔内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5)经稀碘液染色后把制好的装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解答】由实验步骤可知ABC均正确,D选项中只需在一侧滴加染液,另一侧用吸水吸即可。
故答案为:D
11.【答案】A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 电磁炮的工作原理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解答】A.电风扇原理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B.发电机为电磁感应原理;
C.电饭锅为电流的热效应;
D.磁悬浮列车的原理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
故答案为:A
12.【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时为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之后为远视眼。
【解答】 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此时晶状体凸度变大,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用凹透镜矫正。
故答案为:A
13.【答案】D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在反应后的溶质中只有氯化钠无其它溶质。
【解答】A.盐酸中的氯离子也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其不正确;
B. 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说明溶质中有盐酸;
C.若盐酸过量, 滴入适量FeCl 溶液,溶液变黄,也无沉淀生成;
D.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个数比为1:1,故只有氯化钠这一种溶质。
故答案为:D
14.【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其公转周期等于自转周期等于27.3日,方向均为自西向东。
【解答】A.月球从位置①运行③时 ,为一个月相变化周期,即为29.5天;
B. 月球位于②位置时 ,月相为满月,即此时地球在中间故出现月食;
C.处于3位置时,此时月球位于三者之间,故月相为新月;
D.端午节为五月初五,此时月相接近上弦月,月球位于1和2之间;
故答案为:C
15.【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4g铁粉与10g硝酸银反应后,硝酸银过量,故剩余溶质为硝酸银和硝酸亚铁,加入锌粉后逐渐与这两种溶质反应。
【解答】A.加入锌粉时一开始先与硝酸银反应,故一开始铁的质量不增加;
B.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亚铁反应,故反应完之后溶质只有一种硝酸锌了;
C.一开始与硝酸银反应时,溶质质量减小,应下降;
D.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亚铁反应,最后硝酸亚铁反应完了。
故答案为:D
16.【答案】(1)熔化
(2)等于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熔化与熔化现象
【解析】【分析】(1)熔化指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2)人体体温的控制主要通过调节产热量和散热量来实现的。
【解答】(1)冰的熔点降低使其更容易熔化;
(2) 保持自身体温相对稳定,此时人体的产热 等于散热。
17.【答案】(1)音色
(2)白色
【知识点】声音的特性;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声音的特性为音色,响度和音调;
(2)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
【解答】(1) 自动识别用户的声音 ,利用声音的音色不同;
(2)白色可以反射所有的色光,故其反射能力较强。
18.【答案】核聚变 ⑵如图所示正午遮阳棚内太阳光射入后,棚内照亮面积S,若S 、S 、S 代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正午时棚内的照亮面积,且 S >S >S 。则S 是 日正午时棚内的照亮面积
 
冬至 ⑶地形缓慢变化的外部力量主要是太阳能引起的,如气温变化、流水、风力等,下列地形的形成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填字母) A.岩浆的喷发 B.风蚀蘑菇 C.长江三角洲 A
(1)核聚变
(2)冬至
(3)A
【知识点】核裂变与核聚变;核电站及其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1)太阳内部中的氢氦等元素在发生反应;
(2)由图可知,太阳高度角越小,其照亮面积就越大;
(3)火山和地震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能量;
【解答】(1)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的核裂变;
(2)太阳高度角越小,其照亮面积就越大,故为冬至日;
(3)BC分别为风力侵蚀和流水沉积,A岩浆喷发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
19.【答案】特异性免疫 ⑵如图为心脏结构模型图,当新冠疫苗通过雾化进入人体呼吸道后,最先出现在心脏四个腔中的 (填序号) ③
(1)特异性免疫
(2)③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1)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
(2)心脏四个腔室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解答】 (1)激发产生了相应的抗体故其属于特异性免疫。
(2) 通过雾化进入人体呼吸道 ,先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再由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20.【答案】漏斗的玻璃管中有一段水柱不下降 ⑵以下是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其中能用该装置制取的有 。(选填字母) A.氢气: Zn+H SO =ZnSO +H ↑ B.氧气: C.二氧化碳: CaCO3 CaO+CO2↑ AB
(1)漏斗的玻璃管中有一段水柱不下降
(2)AB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
【解析】【分析】(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主要利用大气压的知识和气体体积与气压大小之间的关系。
(2)图中所示装置为固液反应装置,不能加热。
【解答】(1) 关闭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若观察到漏斗的玻璃管中有一段水柱不下降 ,说明其气密性良好。
(2)AB均为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而C需要高温加热。
21.【答案】(1)隔热,不易燃烧
(2)切断电源
【知识点】氧化反应;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其温度不易升高,不易发生燃烧;
(2)若起火应首先切断电源避免二次伤害。
【解答】(1) 逃生毯的材料应具有隔热,不易燃烧等特性;
(2)电器起火,应首先切断电源,避免触电。
22.【答案】(1)Fe2(SO4)3
(2)3H2SO4+Fe2O3=3H2O+ Fe2(SO4)3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带有铁离子的溶液呈黄色;
(2)y为硫酸,x为硫酸铁。
【解答】(1) X溶液呈现黄色 ,故X为 Fe2(SO4)3;
(2)y为硫酸,x为硫酸铁,故方程式为: 3H2SO4+Fe2O3=3H2O+ Fe2(SO4)3
23.【答案】20;不变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图中电路为滑动变阻器和灯泡L串联在一起,当滑动滑片时,电流表示数大小不发生变化,电压表测的是p右端电阻两端的电压。
【解答】,滑片滑动过程中电流大小不发生变化,故灯泡亮度不变。
24.【答案】(1)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和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2)放在黑暗的环境一个晚上
(3)氧气(O2)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故需排除原有二氧化碳的影响;
(2)暗处理可以消耗完原来的淀粉;
(3)植物光合作用作用会产生氧气。
【解答】(1) 将锥形瓶中的水煮沸,其目的 是温度升高,减小气体溶解度, 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和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
(2) 放在黑暗的环境一个晚上消耗完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淀粉);
(3)合作用作用会产生氧气,故这些气体主要为氧气。
25.【答案】(1)秒表
(2)3、4
(3)赞同,收集的证据中没有控制伞的材料、伞的面积相同,探究伞的下降速度与伞和重物的总质量关系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1)降落伞的下降速度通过测量降落时间来判断其速度的大小;
(2)研究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故变量应只有伞面面积织一个;
(3)控制变量法指研究多因素变量问题时应控制其余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解答】(1)通过测量降落时间来判断其速度的大小,故需要秒表;
(2)伞面面积为唯一的变量,故比较序号3和4;
(3) 赞同,收集的证据中没有控制伞的材料、伞的面积相同,探究伞的下降速度与伞和重物的总质量关系 。
26.【答案】C,A,B ⑵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①通入甲醇燃烧后的气体产物 ②加热 ① ⑶该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正确的设计并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为:D和A中①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而A中③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根据实验结果并通过分析推理,得出这次实验中甲醇的燃烧产物为 。 CO、CO2、H2O
(1)C;A;B
(2)①
(3)CO、CO2、H2O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氧化反应
【解析】【分析】(1)甲醇的燃烧产物可能有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为避免试管内爆炸,应排完试管内的空气;
(3)根据前后的澄清石灰水的浑浊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解答】(1)后面的装置中会带有水,故先检验水,在检验二氧化碳,最后检验一氧化碳,故为CAB。
(2)为排完试管内的空气,应先通入甲醇燃烧后的气体产物;
(3)D和A中①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故有 CO、CO2、H2O 。
27.【答案】电流表指针反偏 ⑵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小灯泡两端不同的电压及对应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像。分析图像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这是因为 。 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⑶根据图乙所示图像,阴影部分的面积S 表示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V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表示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 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1)电流表指针反偏
(2)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3)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中应使电流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2)金属导体的电阻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的电流乘积。
【解答】(1)如图所示,电流表接线柱接反了,故指针反偏;
(2) 小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 ,原因为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
(3)P=(U-U灯)xI=U滑I,故为 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
28.【答案】化合物 ⑵核黄素分子中碳、氢、氧三个原子的个数比 。 17:20:6 ⑶3.76g核黄素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g。 0.56
(1)化合物
(2)17:20:6
(3)0.56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分析】(1)单质指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在化学式中原子个数在原子的右下角;
(3)化学式中元素质量分数等于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解答】 (1)松花粉中的钙、锌等元素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由化学式可知)。
(2)由化学式可知:原子个数比为: 17:20:6 ;
(3)m(N)=
29.【答案】筛管 ⑵该生态模式中的所有生物和 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非生物
(1)筛管
(2)非生物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茎中的筛管运输有机物,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和生物成分组成。
【解答】 (1)荷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至地下茎。
(2)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生态系统。
30.【答案】 ⑵请解释蜡烛跷跷板两端上下翘动的原因。 若先点燃左端的蜡烛,蜡烛燃烧,同时因为温度升高,蜡逐渐熔化,蜡液滴下。左端蜡烛重力减小,即动力减小,同时蜡烛变短,动力臂也减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乘动力臂小于阻力乘阻力臂,跷跷板向右端转动。此时右端蜡烛处于低处,处于低处的蜡烛,向上的火焰能够给蜡烛未燃烧部分充分加热, 使其更易达到着火点,因此右端蜡烛燃烧的更快,阻力迅速减小,阻力臂也减小,当阻力乘阻力臂小于动力乘动力臂时,跷跷板向左端转动。如此往复,两端的蜡烛就会不断地上下翘动
(1)
(2)若先点燃左端的蜡烛,蜡烛燃烧,同时因为温度升高,蜡逐渐熔化,蜡液滴下。左端蜡烛重力减小,即动力减小,同时蜡烛变短,动力臂也减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乘动力臂小于阻力乘阻力臂,跷跷板向右端转动。此时右端蜡烛处于低处,处于低处的蜡烛,向上的火焰能够给蜡烛未燃烧部分充分加热, 使其更易达到着火点,因此右端蜡烛燃烧的更快,阻力迅速减小,阻力臂也减小,当阻力乘阻力臂小于动力乘动力臂时,跷跷板向左端转动。如此往复,两端的蜡烛就会不断地上下翘动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杠杆的应用
【解析】【分析】(1)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力臂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利用杠杆的平衡知识,分析左后蜡烛燃烧的快慢,判断两边力和力臂乘积大小的变化。
【解答】(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画出支点o到重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即可;
(2) 若先点燃左端的蜡烛,蜡烛燃烧,同时因为温度升高,蜡逐渐熔化,蜡液滴下。左端蜡烛重力减小,即动力减小,同时蜡烛变短,动力臂也减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乘动力臂小于阻力乘阻力臂,跷跷板向右端转动。此时右端蜡烛处于低处,处于低处的蜡烛,向上的火焰能够给蜡烛未燃烧部分充分加热, 使其更易达到着火点,因此右端蜡烛燃烧的更快,阻力迅速减小,阻力臂也减小,当阻力乘阻力臂小于动力乘动力臂时,跷跷板向左端转动。如此往复,两端的蜡烛就会不断地上下翘动 。
31.【答案】子房 ⑵“荸荠种”杨梅的这些优良性状主要是由 决定的。 基因 ⑶杨梅虫其实是果蝇的幼虫,成熟果蝇在杨梅上产卵,卵孵化 后幼虫钻入杨梅果肉中因此得名。果蝇的生殖发育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这种变态发育过程叫做 (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
(1)子房
(2)基因
(3)完全
【知识点】花的结构;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1)花中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
(3)昆虫的发育根据有无蛹期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1) 杨梅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2) 优良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
(3) 的生殖发育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 ,故为完全变态发育。
32.【答案】(1) 1.1875×106 Pa;
(2)S=Vt= 20m/s ·10·60s=12000m=12km;;
(3)
(4)燃油车排放二氧化碳=6.5x2.7=17.55kg,电车排放二氧化碳=9.4x0.785=8.225kg,故少排放的二氧化碳质量为9.325kg。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对地面的压强大小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2)P=FV,故先求出速度,其功率与速度的比值为阻力大小;
(3)输出功率为充进去的总电能与时间的比值;
(4)分别算出电车和燃油车的释放的二氧化碳即可。
33.【答案】9.8 ⑵所取的废液中溶质是 。 H2SO4,CuSO4 ⑶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0%
(1)9.8
(2)H2SO4,CuSO4
(3)2NaOH~Cu(OH)2
80 98
X 2.45
所以x=2g,故质量分数=x100%=10%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由表格信息可知,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后,稀硫酸过量,即前20g氢氧化钠需先与酸反应,故每20g的氢氧化钠溶与硫酸铜反应产生2.45g沉淀。
(2)由表格可知,氢氧化钠一开始与硫酸反应;
(3)每20g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产生2.45g沉淀。
【解答】(1)m=5.39+2.45=7.84g,若继续反应加入的氢氧化钠,n=7.84+2.45=10.29g大于9.8g,故在加入100g时,硫酸铜反应完了n=9.8g;
(2)氢氧化钠一开始与硫酸反应,故废液溶质为 H2SO4,CuSO4 ;
34.【答案】1N ⑵铝块的重力。 2.7 ⑶铝块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工作1s内产生的电热。 0.3 ⑷电动机线圈阻值。 7.5Ω
(1)F浮= ρgV排 =
(2)G=mg= ρgV=
(3)Q=W-W有用功=6V·0.2A·1s-·2.7×10×J=0.3J
(4)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热量的计算;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液体密度与浸入体积与g的乘积;
(2)物体重力等于物体密度x物体体积xg;
(3) 电动机工作1s内产生的电热 =总电能-输出的有用功;
(4)线圈电阻等于电热与电流的平方和时间乘积的比值。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