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复活(节选)—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时分层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1、易错字音。
①( )水涨船高 ( )涨啮城郭
②( )遗臊撒粪 ( )臊眉耷眼
③( )监守自盗 ( )监生
④( )插圈弄套 ( )把鸡圈起来 ( )圈养
2、下列各项中,省略号的用法与“我想请求您……给些钱”中省略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王大瑞带着一脸的困惑问:“这位马小姐是……?”
B.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C.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D.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复活》是晚年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作品,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一个为自己和本阶级的罪恶而忏悔的形象。
B.针对农产品价格步步攀升的状况,政府制订了打击囤积居奇、投放紧缺商品的措施,对抑制价格过快上涨起了很好的作用。
C.托尔斯泰的记忆力和观察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迅速捕捉形象并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呼”即出。
D.博物馆里,有些参观者衣衫不整,高声喧哗,在展厅里吃东西、乱丢垃圾和不文明行为,对博物馆里的其他参观者和展品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二、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枢纽般的、着力塑造的在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
托尔斯泰塑造玛丝洛娃的确是煞费苦心的。小说一开始,作者就让她进入一个①___________的生活的万花筒。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跟她联系起来,有的用语言,有的用目光,有的用行动,有的用意念。这种②___________的联系,不仅烘托出人物的形象,而且浓郁地透射出时代特征和社会气氛。一方面是令人窒息的无穷苦难,一方面是灵魂糜烂的荒淫与无耻!
玛丝洛娃的苦难不断加深,她性格的复杂特征也愈益显露出来。她处身于社会的最下层,却又自认为高出于其他的苦难人。她天资聪颖,阅历丰富,能看清许多残酷的社会现象,识透上层人物的丑恶灵魂,但有时又天真得要命,容易轻信别人的③_________,因此受骗上当。她在苦难的深渊中感到绝望,以致自暴自弃,但这样也只是为了麻痹自己,否则她就无法生活下去。这一情况也说明天性纯洁的玛丝洛娃并没有完全毁灭,一旦时机成熟,她在精神上就会“复活”。托尔斯泰塑造的迷人的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极其真挚的感情,因此小说能那么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从而使他们对暗无天日的旧俄社会发出“我控诉!”。
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5、请以“托尔斯泰”为开头,把文中画框线的句子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八五五年八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列夫·托尔斯泰
①八月底,在杜万卡亚和巴赫奇萨赖之间的那条塞瓦斯托波尔的崎岖的大路上,在浓密、灼热的尘土中,一辆军官乘坐的马车正在慢吞吞地行进(这是一种在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特别的马车)。
②在马车前面蹲着的是个勤务兵,他穿一件黄色土布上衣,戴着一顶人家戴过的、现在软瘪得不成样子的军官的帽子,手上拉着缰绳;后面,坐在用马披盖着的包袱和驮包上的,是一位穿着夏季军大衣的步兵军官——科泽尔佐夫中尉。这位军官,从他坐着的样子可以推断,他个子不高,但是身体非常宽厚,并不是说肩膀很宽,而是说胸部很厚;脖子和后脑勺都很发达,有弹性;至于所谓腰身,就是说,躯干中部比较窄的地方——他没有,不过,他的肚子也不大,相反,他是比较瘦的,尤其是脸,又黄,又黑,还带病容。其实,要不是他的脸有点浮肿和脸上的柔和的、宽阔的、并不是因为年老而有的皱纹,使他的脸显得轮廓不分明和粗大,并且使整个的脸带有一种萎靡不振和粗鲁的表情的话,他的脸应该是漂亮的。他的眼睛不大,呈深棕色,非常灵活,甚至蛮横;他的唇髭很密,但是不宽,看得出来,他有咬胡子的习惯;他的下巴上,尤其是颧骨上,长满了两天没有刮过的又硬又密的黑胡子。这位军官在五月十日被弹片打伤了头部,至今头上还缠着绷带,他觉得自己完全复原已经有一个来星期了,现在是从辛菲罗波尔军医院动身回团部去。
③迎面来了一长列俄国农民的车队,他们把军粮运到塞瓦斯托波尔,现在又从那儿满载着病号和伤员往回走。车上有穿灰色军大衣的陆军,穿黑大衣的水兵,戴着红色非斯卡的希腊志愿兵,还有留着大胡子的民兵。军官的马车只好停下来,路上扬起的停滞的密云似的尘土飞进这位军官的眼睛和耳朵,粘在他那汗涔涔的脸上,他便眯起眼睛,皱紧眉头,带着恶狠狠的冷冷的神情瞧着从他身边过去的病号和伤员的脸。
④“那个有气无力的小兵是咱们连的。”勤务兵说,一面转身对着长官,一面指着那辆满载着伤员、这时正走到他们跟前的大车。
⑤车上坐着五六个士兵,姿势各异,但都被颠簸得摇摇晃晃。有一个士兵用一根什么绳子吊着一只胳膊,在非常脏的衬衫外面披着一件军大衣,虽然脸色苍白、消瘦,可是很精神地坐在车子当中,他一看见军官,就想举手敬礼,但是后来,大概想起了自己是伤员,便装作他只是想搔搔头。挨着他的一个士兵躺在大车的底部,只能看到他那两只抓住车帮的瘦胳膊和那两个耸起的、像韧皮似的摇来晃去的膝盖。第三个士兵的脸肿着,头上裹着绷带,绷带上顶着一顶军帽,侧身坐在车沿上,两条腿垂下来,挨着车轮,胳膊肘支在膝盖上,好像在打盹。而这位过路的军官就是冲着他说话的。
⑥“多尔日尼科夫!”他喊道。
⑦“有!”那士兵睁开眼,摘下帽子回答,声音洪亮而急促,仿佛有二十个士兵在齐声呐喊。
⑧“你是什么时候负的伤,老弟?”
⑨那士兵的沉滞、浮肿的眼睛有了精神:显然,他认出了自己的长官。
⑩“您好,长官!”他用同样急促的低音叫道。
“咱们的团现在在哪儿?”
“在塞瓦斯托波尔,星期三要转移,长官!”
“转移到哪儿?”
“不知道……大概转移到北岸吧,长官!今天,长官,”他一面戴帽子,一面拖长声音接着说,“敌人已经全面开火了,用的多半是榴弹,甚至连海湾里都有炮弹落下,今天打得可厉害哪……”
士兵所说的话往下就听不清了,可是从他脸部的表情和姿势上可以看出:他带着受苦的人常有的牢骚,所说的都是不利的消息。
这位过路的军官,科泽尔佐夫中尉,是位出色的军官。他不是那种因为别人这么生活和这么做,他就这么生活和做什么、不做什么的人;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别人就照他那样去做,并且相信这样做好。他的天分很高,他不笨,而且很有才能,他唱歌唱得好,会弹吉他,能说会道,而且文笔非常流利,尤其是当他做团副官的时候,学会了一手好公文。可是最值得注意的是他那天赋的强烈的自尊心,虽然这种自尊心主要是建立在这些辁才小慧之上的,可是它本身就是一种显著而惊人的特征。他的这种自尊心已经完全和生活融成一片,而且多半在男性的尤其是军人的圈子里见得很多,因此,他认为不是第一,就宁愿死,舍此别无其他选择,自尊心甚至就是他那内在动机的推动力,所以,当他在心里把自己和别人比较时,总喜欢自居第一,压倒别人。
“哼,我才不理那小兵的胡言乱语呢!”中尉喃喃地说,心头感到十分淡漠,脑子里觉得模模糊糊。这种思想感情是在他看到车上的伤员和听了士兵的话之后产生的,而隆隆的炮声自然使这些景象和语言越发显得意味深长了。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对军官乘坐的马车的描述是“在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特别的马车”,说明战争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
B.军官科泽尔佐夫中尉只是自己觉着身体复原了就急于离开医院赶往团部,说明他是一位不惧流血牺牲的军官。
C.小说描写多尔日尼科夫回答的声音“洪亮而急促,仿佛有二十个士兵在齐声呐喊”,体现了多尔日尼科夫对军官的尊敬。
D.在小说中,作者真实地描绘了俄罗斯士兵和军官的优点与不足,这些默默无闻的士兵和军官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①段的景物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间上照应文题,为人物活动布设了场景,引出了下面对主人公的描写。
B.小说第②段通过描写勤务兵和科泽尔佐夫中尉的外貌,突出了人物在战争这一特定背景下的疲惫状态。
C.小说通过细节描写“他便眯起眼睛,皱紧眉头,带着恶狠狠的冷冷的神情瞧着从他身边过去的病号和伤员的脸”,刻画了他对伤兵的冷漠。
D.小说中除了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外,还运用了作者的叙述语言直接塑造人物,如第②段对科泽尔佐夫中尉的介绍。
9、本文主要从侧面来表现战争,试举例分析。
10、本文第②段主要描写科泽尔佐夫中尉的外貌,第 段主要写其精神。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四、材料作文
11、聂赫留朵夫是小说《复活》的男主人公,被认为是“忏悔贵族”的典型。你是否认同这个评价?写一个200—300字的文段。
参考答案
1、答案:①zh ng/zhàng;②sāo/sào;③jiān/jiàn;④quān/juān/juàn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B
解析:
4、答案:【示例】①五光十色;②千丝万缕;③花言巧语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处,结合后文“生活的万花筒”可知,此处应填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的成语,如“五光十色”等。②处,结合前文可知,此处表达的是形形色色的人都跟玛丝洛娃有联系,应填形容关系密切的成语,如“千丝万缕”。③处,根据前文“天真得要命”“容易轻信”和后文“受骗上当”可知,此处可填“花言巧语”之类的成语。
5、答案:【示例】托尔斯泰把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使她在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
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题干要求以“托尔斯泰”为开头,可以让“托尔斯泰”作主语,同时还需注意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文中画框线句子的中心是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她写的。首先可将“被……定为”改为“把……定为”,由此可得“托尔斯泰把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和“在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也都指向女主人公,梳理即可得出答案。
6、答案:【示例】托尔斯泰塑造的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极其真挚的感情,因此小说能那么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从而使他们对暗无天日的旧俄社会发出“我控诉!”的呐喊。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多层定语排序应为先指示代词、数量词,然后是形容词,“迷人的这一艺术形象”应改为“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二是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发出‘我控诉!’”后面补充“的呐喊”。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说明战争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错误。文中第①段描写特别的马车——“军官乘坐的马车”,目的是塑造人物形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关。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C项,“刻画了他对伤兵的冷漠”错误。军官之所以不高兴,一是因为拉病号和伤员的车阻挡了他前进的路,二是照应下文他的“强烈的自尊心”。
9、答案:①军官科泽尔佐夫中尉头部缠着绷带就离开医院,要回到团部参战,表现战争局势紧张。②通过对运输病号和伤员的马车上的士兵的外貌描写,突出战争的残酷。③通过中尉与伤员的对话,表现战争的惨烈。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本文所要叙述、表现的对象是战争,从侧面来表现战争,就是通过与战争相关的人、事、物来表现战争。本文在表现战争时没有从战场战斗的激烈情况入手,而是通过中尉受伤后的表现、士兵的伤病情况、伤员和中尉的对话来表现,达到了从侧面突出战争局势紧张、残酷、惨烈的目的。结合文中内容概括分析即可。
10、答案:①第②段突出人物受伤后疲惫的状态,与第 段写他的强烈的自尊心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控诉了战争的残酷。②由外貌描写到人物内心、精神品质的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外貌、心理及言行等描写,更离不开对人物精神品质的塑造。从第②段中尉的外貌来看,“他个子不高……他的眼睛不大,呈深棕色,非常灵活,甚至蛮横”,他因为受伤而精神萎靡,但他那双眼睛却“非常灵活,甚至蛮横”;第 段写到他“不是那种因为别人这么生活和这么做……并且相信这样做好”“可是最值得注意的是他那天赋的强烈的自尊心……当他在心里把自己和别人比较时,总喜欢自居第一,压倒别人”,写他有一种桀骜不屈的精神,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分析这两段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两者之间形成了对比,这种对比丰富了中尉的人物形象,同时也突出了小说的主题,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11、答案:认同。聂赫留朵夫原是个正直、有美好道德追求的善良青年。贵族社会地位和环境的熏染,使他堕落成典型的自私自利者。他诱奸了农奴的私生女玛丝洛娃,随后又抛弃她。当他在法庭上再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在为玛丝洛娃申冤上诉过程中,他的思想开始升华,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聂赫留朵夫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聂赫留朵夫突破了贵族传统的道德观念,放弃了贵族特权的地位,最后跟贵族阶级决裂。他否定了土地所有制,提出了解决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必须把土地交给农民的看法。他对一切都表现出深厚的人性,对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和爱护之心;对革命者充满敬意;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对贵族非常的厌恶;他有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高尚理想,聂赫留朵夫性格发展的过程就是深刻认识社会和背叛贵族阶级的过程。所以,聂赫留朵夫这个形象在那个时代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列夫 托尔斯泰正是通过这一思想感情的载体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