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复习与巩固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复习与巩固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8 20:54:29

文档简介

《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复习与巩固
1、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1. 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2. 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式的不同地貌。
3. 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4. 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5. 以山岳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6. 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7. 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8. 举例说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9. 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0. 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地表形态。
11. 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知识经纬
二、要点精析
(一)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概况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2.内力作用的分类——按表现形式
迅速剧烈的——火山喷发、地震等。
极其缓慢的——地壳运动等。
3.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区别与联系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它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运动形式 岩石运动方向 岩层变化 地表形态 举例 相互关系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表 水平位移、弯曲变形 绵长的断裂带、巨大的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 (1)相伴发生(2)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垂直于地表 隆起凹陷 高低起伏、海陆变迁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近代海岸的变化
4.外力作用的概况
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主要形式——风、流水、冰川、生物、海浪等。
5.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外力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受破坏,碎屑物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使坡面趋于破碎等
风力侵蚀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陡崖、海蚀柱等
搬运作用 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流水堆积 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风力堆积 形成新月形沙丘
冰川堆积 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地形
海浪堆积 形成沙滩
6.各种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人类活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改造地表形态。例如,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挖河修渠、修建水库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但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又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例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加速河流、湖泊、水库的泥沙淤积,诱发洪涝、滑坡等灾害。
【典型例题】
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
(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以前?
(3)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
(4)据图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
(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
内力作用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力作用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物质循环的内外力运用。(1)根据图例,可判断C层为砂岩,砂岩是河湖沉积的产物,故所处环境为陆地环境。E层为石灰岩,形成于深海,F层为砂岩,形成于陆地环境,说明从E层到F层发生了下降运动;G层为页岩,形成于浅海环境,说明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2)图中显示,N层及其以上岩层未发生弯曲,N层以下岩层发生了弯曲,说明褶皱形成于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3)对比图示,可以看出断层M的左侧与右侧相比缺失了H、I、J、K四个地层。(4)地层O发生了断裂,说明发生在断层之前。第11题,图示信息显示该地区地层发生了升降运动,形成了褶皱、断层,褶皱的顶部被外力侵蚀,使得断层左侧地层缺失。这些运动中,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发生于地球内部,属于内力作用,沉积岩的形成、地层被侵蚀甚至缺失属于外力作用。
答案:(1)C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2)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3)H、I、J、K地层缺失。 (4)地层O先形成,断层M后形成。 (5)内力作用表现: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任答两点即可) 外力作用表现:沉积地层、P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任答两点即可)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按成因的分类
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类。
类型 形成 特点(举例)
岩浆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石)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和气孔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成为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 层理构造、化石(石灰岩)
变质岩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 片理构造(大理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形成,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①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②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③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④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褶皱、断层的判断方法及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判断方法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较老
图示
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2.判断断层的主要依据
判断某一构造是否为断层,有两个依据:一是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即断层是岩层失去了连续完整性。如下图中的A、B、C三处岩石既受力破裂,又沿破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所以A、B、c都是断层,而D处岩石虽然破裂但无位移,故D不是断层而仅仅是断裂。
(四)地质构造与生产活动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以在向斜槽部打。(如下图A)
2.利用背斜找油气: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如图B)
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已经侵蚀搬运掉了。
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
在断层地带建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此处是雨水及地下水的汇集区,可能变为水道。
6.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的地区烈度会变大。
【典型例题】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在字母I、J和C处分别发现了三叶虫、恐龙和剑齿虎的化石。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处________,B处________,C处________,D处________。图中先成山地后又成谷地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先成谷地后成山地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图中D处成为山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B处成为洼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各地层中,可能有煤的是________,可能含石油的地层是________。
(4)按埋藏条件看,E处地下水应属于________水,如在C处打井,井水不会自动流出,原因是什么?
(5)由该地质剖面图分析,该地区受到哪些地质作用?产生了哪些类型的地壳运动?判断依据是什么?
解析:①找准切入点,充分利用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古生物化石,通过化石确定岩层的新老关系,因为它是判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其次,根据岩层的形态确定地垒、地堑等构造。最后,分析地形与构造不一致的现象。②根据已知条件给予的三种古生物化石,可以确定它们分别代表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这是判断地层中是否含有煤和石油等矿产的依据;向斜构造地层中的两个隔水层,是判断地下水类型的主要信息。
答案:(1)地垒,地堑,向斜,背斜,B,D,C,A;(2)D处为背斜构造,因其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易遭外力侵蚀而成为背斜谷地,B处所在岩块相对下沉,故成洼地(地堑);(3)I、J,J、C;(4)承压水,井口高于承压水位线;(5)先受水平挤压力产生水平运动,后受拉张力产生断层;在外力的长期作用下,使D处背斜成谷、C处向斜成山。
(五)板块构造学说
1.六大板块的划分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2.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板块的相对移动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板块相对移动方向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举例 形成边界的类型
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 生长边界
板块碰撞(相向移动)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 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等 消亡边界
(六)火山
1.火山岩浆流出类型
岩浆流出类型 形成的地貌类型
岩浆沿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 宽广的熔岩高原,如东非高原
岩浆沿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火山,如我国的长白山主峰白头山、日本的富士山
2.火山构造
构造 含义 特点
火山口 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 未被破坏的火山口为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有时积水成湖;被破坏的呈半封闭状态
火山锥 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形成的锥形体 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3.火山的利弊
强烈的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和熔岩流,常常破坏田园、建筑。火山喷发时,有时还引起地震,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火山活动也给人们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以及硫磺等有用矿物。
【典型例题】
该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与其3个链状火山岛屿的分布示意图。许多的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应该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方向)造成的。读图回答问题。
(1)此处应位于地球的哪一个位置( )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B.位于板块消亡交界
C.位于美洲板块 D.不位于板块交界处
(2)下列哪幅图最能代表从夏威夷群岛主岛(1)到链状火山岛屿(2、3、4)的年龄分布情形( )
解析:(1)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夏威夷群岛的地理条件非常特殊:全部由火山石组成,这在美国绝无仅有。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夏威夷到处都是七千多万年前就存在的火山,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因为这些火山,夏威夷可以说是深藏在海底几千英尺的火山群,人们看到的海面上的火山仅是大火山的一部分而已。每个夏威夷的岛屿其实是火山多次喷发后露出海面的部分。选择D项。(2)根据火山的特征可知,4离喷发岩浆的“热点”最远,山体形状最平缓,年龄最古老。正确的是B项。
答案:(1)D (2)B
(七)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原因是山地地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修建交通运输干线成本高、难度大,而公路与铁路相比,成本相对较低,难度较小。
1.山地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山地地区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这种状况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特点、建设条件以及人口和居民点的分布密切相关。
2.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交通线路的延伸方向即走向。山区的公路和铁路沿缓坡在山间盆地、河谷地带迂回前进,呈“之”字形。与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相比,其弯曲程度大,总长度也长。
3.图解山区公路选线原则及技术要求
注意:国家级干线公路或高速公路经过山区时,往往为了缩短距离,采用直达方式,运用“桥一隧”相连。
【典型例题】
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其目的是为了避开________。
(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________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在山地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________,在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 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铁路穿过的谷地,按山地的形成类型属于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发育而成。
解析:考查运用地形地质知识解决交通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山岳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成本高,难度大,所以建交通线要避开不利地形如陡坡,以减低工程建设的难度。
答案:(1)成“之”字形分布 陡坡(2)等高线 坡度小,工程难度小(3)公路 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4)断块山地 断层
(八)河流侵蚀地貌
1.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形式比较
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作用形式 概念 对地貌的影响
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下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侧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2.区分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的方法
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主要是在侵蚀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别。溯源侵蚀是指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其侵蚀方向为水平方向,指向河流上游;下蚀是指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其侵蚀方向为垂直方向;侧蚀是指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其侵蚀方向为水平方向,与河流流向大致垂直。河流的侵蚀一般都包含上述三种侵蚀形式,但在不同河段和不同时期,其侵蚀作用形式有明显差异。
案例分析:以瀑布为例分析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瀑布是河流侵蚀作用强烈的表现之一。瀑布主要是河流对软硬不同的岩石产生的差异侵蚀而形成的。瀑布发育的地区,上部较坚硬的岩石,不容易遭受侵蚀,下部较松软的岩石容易遭受侵蚀,在河流下蚀作用下,瀑布逐渐形成,瀑布形成后,由于溯源侵蚀,瀑布逐渐向河流源头退缩,由于侧蚀,瀑布逐渐加宽。
3.河谷的形成与图解
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溯源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伸长,下蚀使河谷不断加深,侧蚀使河谷不断展宽。在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三种侵蚀作用同时进行,但所起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在河谷发育初期,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型;在河谷发育中后期,以侧蚀为主,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U”型。如下图所示:
(九)河流堆积地貌
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2.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比较
类型 分布 组成 成因
洪积—冲积平原 山谷口 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 水流流出谷口,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而成
河漫滩平原 中下游地区 多个河漫滩连接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继而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而成
三角洲平原 河口处 若干河口三角洲连接 河流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流水流速减缓处堆积而形成河口三角洲,由若干个三角洲连接而成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吸引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4.不同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的比较
地形区 聚落分布 原因 聚落形状
高原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多呈狭长的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有肥沃的土壤 呈明显的条带状
平原 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带状、团状
5.河流凹岸和凸岸的成因与利用图解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图所示)。
在a(凹岸)岸水深适宜建港,在b岸泥沙沉积可以挖沙。
【典型例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BC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
(2)沿着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Q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河流③和⑤两处中:河流横断面呈“V”型的是________处,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河流横断面呈“U”型的是________处,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A处等高线重叠,应为陡崖。第(2)题,由图知,①是背斜成谷,②是断层线附近侵蚀成河谷。第(3)题,P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水流慢。第(4)题,一般河流上游流水侵蚀切割作用强,河流横断面呈“V”型,下游流水沉积作用和侧蚀作用显著,河流横断面呈“U”型。
答案:(1)陡崖(2)①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②处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沿断层线发育成河谷(3)P 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河流落差小(4)③ 流水向下侵蚀切割河床 ⑤ 流水沉积作用和侧蚀作用显著。巩固练习
1、 选择题
1. 下列各组地貌,分布地区符合江河上游、海滨、沙漠地区排列顺序的是( )
A.“U”形谷、断崖或峰林、风蚀柱 B.“V”形谷、海蚀穴、沙丘
C.冲积平原、三角洲、风蚀蘑菇 D.峡湾、角峰、风蚀洼地
2. 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觉察
B.地壳运动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表现形式
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D.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而地壳的内部结构与地质作用无关
3. 雄伟壮丽的珠穆朗玛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B.由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4.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5. 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6. 下列地表形态中,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冲积扇、戈壁 B.沙丘、黄土高原崎岖地表
C.火山、断块山 D.黄土高原、溶洞
7.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中凹岸侵蚀属于( )
A.溯源侵蚀 B.下蚀 C.侧蚀 D.垂直地面的侵蚀
8. 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9. 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槽形
B.在发育初期,对河谷的侵蚀主要是以侧蚀为主
C.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V”字形
D.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槽形
10. 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
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
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
二、非选择题
11.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
(1)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是:甲________ ,乙 ________ 。
(2)甲、乙两地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上覆岩层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3)如果要寻找油气资源,最好在________处找;如果要寻找地下水,最好在________处找。
(4)在图中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甲、乙两处应选择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 。
12. 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还是B处好?理由是什么?
(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
(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4)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和特征如何?
答案与解析:
1. B 解析:“V”形谷由河流上游侵蚀作用形成,海蚀穴是海浪侵蚀产生的,沙丘因沙漠地区风力沉积而形成。
2. C 解析: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其造成岩石的变形、变位,即地壳运动的遗迹,称为地质构造。
3. C 解析:主要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隆起形成的。
4. C 解析:图示山体岩石为岩浆岩 ( https: / / www. / s wd=%E5%B2%A9%E6%B5%86%E5%B2%A9&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huhu9nvcznhmsPjKBmyR0IAYqnWm3PW64rj0d0AP8IA3qPjfsn1bkrjKxmLKz0ZNzUjdCIZwsrBtEXh9GuA7EQhF9pywdQhPEUiqkIyN1IA-EUBtdrjfkPW0vPjfzn1czn1bvrjR"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岩浆岩 ( https: / / www. / s wd=%E5%B2%A9%E6%B5%86%E5%B2%A9&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huhu9nvcznhmsPjKBmyR0IAYqnWm3PW64rj0d0AP8IA3qPjfsn1bkrjKxmLKz0ZNzUjdCIZwsrBtEXh9GuA7EQhF9pywdQhPEUiqkIyN1IA-EUBtdrjfkPW0vPjfzn1czn1bvrjR"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在地球的表层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 ( https: / / www. / s wd=%E6%B2%89%E7%A7%AF%E5%B2%A9&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huhu9nvcznhmsPjKBmyR0IAYqnWm3PW64rj0d0AP8IA3qPjfsn1bkrjKxmLKz0ZNzUjdCIZwsrBtEXh9GuA7EQhF9pywdQhPEUiqkIyN1IA-EUBtdrjfkPW0vPjfzn1czn1bvrjR"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
5. C 解析:A项内力作用 ( https: / / www. / s wd=%E5%86%85%E5%8A%9B%E4%BD%9C%E7%94%A8&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rjK-uHfkmWK9uHm4n1wb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WD1rHfdnjDvrjb1PWRYnWbYr0"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的能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错误。B项固结成岩是外力作用的表现之一;错误。D项内力作用 ( https: / / www. / s wd=%E5%86%85%E5%8A%9B%E4%BD%9C%E7%94%A8&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rjK-uHfkmWK9uHm4n1wb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WD1rHfdnjDvrjb1PWRYnWbYr0"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有激烈的,如火山喷发 ( https: / / www. / s wd=%E7%81%AB%E5%B1%B1%E5%96%B7%E5%8F%91&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rjK-uHfkmWK9uHm4n1wb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WD1rHfdnjDvrjb1PWRYnWbYr0"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也有缓慢的,如青藏高原 ( https: / / www. / s wd=%E9%9D%92%E8%97%8F%E9%AB%98%E5%8E%9F&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rjK-uHfkmWK9uHm4n1wb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WD1rHfdnjDvrjb1PWRYnWbYr0"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的隆起,故D项错误。
6. C 解析: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 ( https: / / www. / s wd=%E6%B2%89%E7%A7%AF%E4%BD%9C%E7%94%A8&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mhPBmHmsPHKWrjmzPH-b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Wfknj6YPj03n1T4nHRzPHcY"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形成的地貌、戈壁是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故不符合题意;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的地貌、黄土高原崎岖的地表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故不符合题意;火山是岩浆活动 ( https: / / www. / s wd=%E5%B2%A9%E6%B5%86%E6%B4%BB%E5%8A%A8&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mhPBmHmsPHKWrjmzPH-b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Wfknj6YPj03n1T4nHRzPHcY"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形成的地貌、断块山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属于内力作用 ( https: / / www. / s wd=%E5%86%85%E5%8A%9B%E4%BD%9C%E7%94%A8&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mhPBmHmsPHKWrjmzPH-b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Wfknj6YPj03n1T4nHRzPHcY"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形成的地貌,故正确;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 ( https: / / www. / s wd=%E6%B2%89%E7%A7%AF%E4%BD%9C%E7%94%A8&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mhPBmHmsPHKWrjmzPH-b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Wfknj6YPj03n1T4nHRzPHcY"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形成的地貌、溶洞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故不符合题意。
7. C 解析:河流凹岸与河流流向相垂直,故属于侧蚀。
8. B 解析: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 http: / / baike. / view / 28201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
9. D 解析:发育初期的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这时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这时河谷发育进入成熟期。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10. D 解析: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因此A答案的说法是正确的,故不符合题意;
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因此B答案的说法是正确的,故不符合题意;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内蒙古是我国的西北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因此C答案的说法是正确的,故不符合题意;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因此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得风积地貌,此答案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正确。
11. (l)背斜 向斜 (2)外力侵蚀 沉积 (3)甲 乙 (4)甲 甲地是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透,使隧道较干燥。
12. (l)A 因为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河床深 (2)粘土、粉砂、砂、砾石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3)与北岸(即左岸)相连 因为该河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侵蚀,北岸则泥沙堆积 (4)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堤等 它们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的情况下以及海潮的顶托下泥沙沉积形成的,其地形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