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备课参考--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精品课件+测试题+同步练习等,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备课参考--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精品课件+测试题+同步练习等,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1 19:51:14

文档简介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同步练习
选择:
1、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不包括( )
A.一党专政
  B.特务统治
C.保甲制度
  D.消极抗日
2、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蒋介石一再强调:“制裁共产党活动,应尽量用民众力量,党政机关要避免直接出面,尤其避免党派斗争之痕迹。”它表明国民政府对共产党政策的特点是( )
A.用阴谋手段打击共产党
  B.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
C.借民众力量限制共产党
  D.既要反共又要避免舆论
3、中国共产党为回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
A.组织撰写批判文章回击
  B.严正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的武装挑衅
C.皖南事变后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
  D.在延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4、国民政府在1943年出版的以蒋介石名义发表的小册子是( )
A.《中国之命运》
  B.《论联合政府》
C.《剿匪手谕》
  D.《实现民主政治》
5、下列对抗战时期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政权
B.几个革命阶级联合对汉奸、反动派专政的政权
C.中共巩固统一战线,反击国民党反共浪潮的重大举措
D.抗战时期中共坚持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6、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赶民主主义中国的具体方案是( )
   A.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B.解放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打倒日本侵略者,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
   D.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7、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抗战到底在哪里?是否是日本亡了或中国亡了才算到底?必须有一说法。现在要打到日本亡了, 那不可能。……我们不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就是死亡了,恢复了就是胜利。”

                —蒋介石《敌国必败与我国必胜》
材料二:国民政府军队第二期作战方针是:“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部队,加强敌后方之控制与扰袭,化敌人后方为前方……同时,抽出部队轮流整训……”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二期作战方针
材料三:“对中国共产党是要斗争的.不要怕它……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应采取不打它,但也不迁就它。现在对它要严加管束一教训一保育一现在要溶共一不是容共。”
                      —蒋介石《整顿党务要点》
材料四:国民党党务报告决议,要“溶共、防共、限共、反共”。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议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主要决定。
(2)这次会议对抗日战场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以史实来说明。
(3)这次会议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了什么影响?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
(4)综合分析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性质、作用.

8、阅读下列材料:
同胞们!将士们!
我们要:
坚持杭战到底—反时中途妥协!
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例退!
我们要继续杭战,杭战到把日寇胆逐至鸭绿江的对岸!
   我们要巩团团络团结成钢铁一般的强国!
我们要向前进步,进步到三民主义新中国的建立!
  拥护蒋委负长.拥护国民政府抗战到成!
   拥护三民主义,拥护国共合作精诚团结
              一中国共产党《为杭战两周年纪念时局宣言》
请回答”
《宜言》为什么提出“拥护蒋委员长”“拥护三民主义”的口号?能否说,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反共摩擦缺乏 清醒的认识?
9、关于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的标志这一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南京政府的建立,一种是宁汉合流”。 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A
7.参考答案:(1)确定了消极抗战的方针,准备牺牲东北、热河等地。会议还采取了敌视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确定了反共的方针。
(2)这次会议后,国民党采取了消极抗战的态度,由此造成国民党正面战场连连失败,如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
(3)国民党顽固派连续发动反共高潮,统一战线出现危机。1941年初,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
(4)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反动的会议,是一次历史的倒退。以此会议为标志,蒋介石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
8.参考答案:提出口号的目的在于争取蒋介石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尽可能维护统一战线。这三大口号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求将抗日战争真正进行到底的决心,又表示了维护国共合作的诚意和正确的策略,其出发点是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9.参考答案:(1)同意南京政府建立的观点:所谓一党专政,是指在一个政权中,排斥了其他党派,由一个党统治。成立于1927年4月的南京政府的第一号令就是“清党”,大肆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以及其他革命群众,彻底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很明显,这些措施就是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它已经体现了一党专政的特点,后来的“宁汉合流”只是这一特点的延续和扩大。
(2)同意“宁汉合流”的说法:“宁汉合流”结束了国民党的分裂局面,真正实现了国民党的政权合一,之后蒋介石才打出“以党治国”的旗号,正式实行国民党独裁统治。
历史:7.3《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
选择:
1、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不包括( )
A.一党专政
B.特务统治
C.保甲制度
D.消极抗日
2、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蒋介石一再强调:“制裁共产党活动,应尽量用民众力量,党政机关要避免直接出面,尤其避免党派斗争之痕迹。”它表明国民政府对共产党政策的特点是( )
A.用阴谋手段打击共产党
B.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
C.借民众力量限制共产党
D.既要反共又要避免舆论
3、中国共产党为回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
A.组织撰写批判文章回击
B.严正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的武装挑衅
C.皖南事变后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
D.在延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4、国民政府在1943年出版的以蒋介石名义发表的小册子是( )
A.《中国之命运》
B.《论联合政府》
C.《剿匪手谕》
D.《实现民主政治》
5、下列对抗战时期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政权
B.几个革命阶级联合对汉奸、反动派专政的政权
C.中共巩固统一战线,反击国民党反共浪潮的重大举措
D.抗战时期中共坚持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6、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赶民主主义中国的具体方案是( )
A.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B.解放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打倒日本侵略者,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
D.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7、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抗战到底在哪里?是否是日本亡了或中国亡了才算到底?必须有一说法。现在要打到日本亡了, 那不可能。……我们不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就是死亡了,恢复了就是胜利。”

—蒋介石《敌国必败与我国必胜》
材料二:国民政府军队第二期作战方针是:“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部队,加强敌后方之控制与扰袭,化敌人后方为前方……同时,抽出部队轮流整训……”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二期作战方针
材料三:“对中国共产党是要斗争的.不要怕它……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应采取不打它,但也不迁就它。现在对它要严加管束一教训一保育一现在要溶共一不是容共。”
—蒋介石《整顿党务要点》
材料四:国民党党务报告决议,要“溶共、防共、限共、反共”。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议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主要决定。
(2)这次会议对抗日战场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以史实来说明。
(3)这次会议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了什么影响?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
(4)综合分析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性质、作用.

8、阅读下列材料:
同胞们!将士们!
我们要:
坚持杭战到底—反时中途妥协!
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例退!
我们要继续杭战,杭战到把日寇胆逐至鸭绿江的对岸!
我们要巩团团络团结成钢铁一般的强国!
我们要向前进步,进步到三民主义新中国的建立!
拥护蒋委负长.拥护国民政府抗战到成!
拥护三民主义,拥护国共合作精诚团结
一中国共产党《为杭战两周年纪念时局宣言》
请回答”
《宜言》为什么提出“拥护蒋委员长”“拥护三民主义”的口号?能否说,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反共摩擦缺乏 清醒的认识?
9、关于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的标志这一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南京政府的建立,一种是宁汉合流”。 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A
7.参考答案:(1)确定了消极抗战的方针,准备牺牲东北、热河等地。会议还采取了敌视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确定了反共的方针。
(2)这次会议后,国民党采取了消极抗战的态度,由此造成国民党正面战场连连失败,如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
(3)国民党顽固派连续发动反共高潮,统一战线出现危机。1941年初,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
(4)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反动的会议,是一次历史的倒退。以此会议为标志,蒋介石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
8.参考答案:提出口号的目的在于争取蒋介石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尽可能维护统一战线。这三大口号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求将抗日战争真正进行到底的决心,又表示了维护国共合作的诚意和正确的策略,其出发点是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9.参考答案:(1)同意南京政府建立的观点:所谓一党专政,是指在一个政权中,排斥了其他党派,由一个党统治。成立于1927年4月的南京政府的第一号令就是“清党”,大肆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以及其他革命群众,彻底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很明显,这些措施就是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它已经体现了一党专政的特点,后来的“宁汉合流”只是这一特点的延续和扩大。
(2)同意“宁汉合流”的说法:“宁汉合流”结束了国民党的分裂局面,真正实现了国民党的政权合一,之后蒋介石才打出“以党治国”的旗号,正式实行国民党独裁统治。
课件36张PPT。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3课1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主要史实有哪些?问题探究21.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主要特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相互结合和渗透。31927年秋,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表现 (1)土地革命时期:41928年8月,国民党召开中央全会,蒋介石打出“以党治国”的旗号,实行国民党独裁统治。为巩固独裁专制,蒋介石建立了特务组织,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打击民主力量,实行恐怖统治。他还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反动法令,剥夺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对革命者、进步人士进行残酷迫害。1936年,国民政府用宪法的形式确立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1933年杨杏佛被特务杀害5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枪杀女共产党员61、1939年初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以“中统’,’’军统”为代表的特务组织专门从事迫害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的罪恶活动。戴笠杜月笙国民党特务搜捕嫌疑分子(2)抗日战争时期:72、国民党一手制造了“皖南事变”叶挺8皖南事变1941年1月910重建后的新四军军部组成人员代理军长:陈 毅副 军 长:张云逸政治委员:刘少奇参 谋 长: 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11叶挺在狱中写的《囚歌》手迹12133、皖南事变后,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民主人士在香港发起抗议运动。在国际上,苏联严厉斥责了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行为;英美当时也不同意蒋介石这样做。国民党政府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做法,使中间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深感联合起来争取自由民主、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并要求与共产党积极合作以反抗国民党的压迫。1941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正式成立,推动了民主力量的发展壮大。宋庆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4蒋介石一贯反共行经15从中国方面看:
中共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一天天发展壮大,使蒋介石坐卧不安。于是,蒋介石集团从其阶级本性出发,执行了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的原因探究延伸从日本方面看:
1938年秋抗战进人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战略方针,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把进攻矛头指向敌后抗日根据地。这样,正面战场的压力大大减轻;从英美方面看:
为推动日本去侵略苏联,谋求与日本妥协,极力对国民政府进行劝降活动;16 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的政策是政治诱降为主,但最终结果是要灭亡中国,包括国民政府,这就使蒋介石集团既想投降又不敢投降;
蒋介石的阶级立场决定了其反共反人民的本质不会因抗战爆发而改变,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发展壮大,又使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共产党彻底决裂。在政策转变后,蒋介石集团的政治态度表现为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的两面性。之所以这样的 原因是什么?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材料二: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自卫宣言》声明:“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材料三:1941年日本东条英机在两院报告战况时说:“昭和十五年(1940年),重庆敌军之特色为作战非常消极,迄今未进行主力之反攻。”
材料四: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的战役预备命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加……投降危险亦随之严重,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兴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严重的政治任务。”材料分析18 请回答:
(1)通过阅读材料一、二、三可以看出,蒋介石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不同时期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通过材料三、四可看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处在怎样的历史关头?日、蒋政策有什么变化?

(3)材料四说明了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上有什么“显著的战绩,’?怎样“影响”了“全国的抗战局势”?而在这一年后,国民党顽固派做了什么有辱民族的耻辱事件?通过对比说明了什么?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蒋介石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奉行投降卖国的路线,鼓吹“亡国论”,目的是为了消灭共产党和红军。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蒋介石在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从“亡国论”转向抗日的积极态度,其原因是内受西安事变的敦促,外受英美帝国主义的左右。从材料三可看出蒋介石从片面抗战转向消极抗战,其原因是蒋介石受日本诱降政策的影响。相持阶段的艰难年代。日本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3)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皖南事变。说明了国民党为消灭共产党而出卖民族利益;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坚力量。19抗日战争的指导中心、革命圣地延安20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建设
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有何意义?问题探究1、延安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
(l)实行民主选举制度。(2)实行“二三制”原则.建立“三三制”政权。21一九四一年晋西北解放区群众参加政权选举22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中,增加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就是一例。23(2)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2.延安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1)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实现民主自由的强烈愿望,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调动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抗日积极性。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选出的9名常驻议员中,共产党员占3人;18名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占6人。
材料二:美国记者怀特写道:“共产党……让他决定自己应缴纳多少赋税,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他必然会拥护这个政党。”
材料三:抗战爆发后,来自海内外的捐款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延安。在许多国家的街道上,经常能看到华人为抗战募捐的场面。请回答:
(1)941-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依据上图和材料一、二、三概括陕甘宁边区能够战胜困难、坚持抗战的条件。

(2)结合遵义会议与材料一、二信息的内在联系,分析当时广大人民“必然会拥护这个政党”的原因,由此得出什么结论?(1)开展大生产运动;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援助。原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党开始独立自主地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是此后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抗战爆发后,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行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博得广泛拥护。结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5抗战胜利前夕,中国面临哪两种命运的抉择?原因何在?问题探究 (1)发表《中国之命运》,掀起反共高潮: (2)召开国民党“六大”(2)召开中共七大:1.国民党企图在中国建立专制、独裁的反动政府2.共产党希望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联合政府(1)回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①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的反动实质和阴谋。②发动社会舆论,谴责其罪行。26中共“七大”的召开(1945)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七大方针: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劳动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27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中共七大会场28毛泽东在七大开幕词《中国之命运》毛泽东在七大作政治报告29右起李富春、彭真、陈毅
张闻天、彭德怀在七大主席台上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了《愚公移山》的闭幕词,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陈毅赋诗热情祝贺七大闭幕:“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大会会场在延安清凉山下)
------《中国革命史讲义》
材料二: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上,大会发表《对中共问题之决议案》提出:“采取政治解决之方针。……在不妨碍抗战、危害国家之范围内,一切问题可以商议解决。”在对内的《本党同志对中共问题之工作方针》中,又号召其党徒“均应提高警觉……努力奋斗,肃军肃政,加强力量”。大会报告指出:“党内许多同志常夸大中共力量……不知在某一定情况下,我们必消灭之!”
—《杭日战争大事集》材料分析31材料三:1945年8月10日延安总部第一号令:
(一)各解放区任何抗日武装部队均得依据波茨坦公告规定,向其附近各城镇交通要道之敌人军队及其指挥机关送出通碟,限其于一定时间向我作战部队缴全部武装……
(二)各解放区所有抗日武装部队,如遇敌伪武装部队拒绝投降缴械,即应予以坚决消灭。
---中共中央《关于苏联参战后准备进占城市及交通要道的指示》材料四: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给朱、彭电报:“延安第十八集团军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均鉴:……本委员长已经电令各部队一律听候本会命令……所有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地驻防待命。……各部队勿再擅自行动。”
-一一《中国现代史》下册32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一中“万众瞩目清凉山”的含义。

(2)材料二表明了国民党哪些政策?
(3)依据材料三指出此文件指示的基本精神和政策依据。
(4)材料四蒋介石要第十八集团军原地待命的原因是什么?其目的何在?
(5)材料二和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指中共七大给人民指明了抗战胜利后的光明前途,人民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在所谓“不妨碍抗战、危害国家之范围内”商谈解决;加强军事力量;消灭共产党。即主动出击,接受日军、伪军投降,如遇抵抗,坚决消灭。政策依据为波茨坦公告。因第十八集团军在抗战前线,而国民党军队远在大西南、大西北,
不利于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目的是阻止中共武装力量壮大,为内战作准备。说明早在抗战胜利前,国民党就制定了内战和独裁的反动策略。334.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论联合政府》报告的主要目标是( )
A.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B.建立反蒋联合统一战线
C.建立联合政府,实现民主政治 D.建立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府典题精练 抗战胜利前,针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争取民主的斗争。请回答1-4题。1.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独裁统治的特点是( )
①一党专政②保甲制度③特务统治④独断专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 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B.实行“三三制” C.实行减租减息 D.开展整风运动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斗争求团结、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典型事件有( ) ①中国共产党三大口号的提出②皖南事变后中共采取了坚决回击的方针③百团大战的进行④“三三制”原则的实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 BA C34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我最高统帅,已严令18集团军及新四军概于(民国)30年1月底以前遵照前令撤至冀察鲁北及晋北之一部……(如中共)置军纪国法于不顾,是即有意破坏抗战……中央必能以极周密之处置与严正之方式执行军纪……我各级党部团部各宣传机关……以泛指口吻影射中共违反军令军纪之行为,督促政府严肃军纪。 ……
1940年10月国民党中央给《上海报》的密令
材料二:国内一部分人士正在策动所谓新的反共高潮,欲以所谓中日联合“剿共”结束抗战局面。……兹奉电示,限期北移。德等考虑再三,认为遵行命令与俯顺舆情,仍请中央兼筹并顾。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等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尊令北移。
1940年11月9日,朱德、彭德怀等复何应钦电文
材料三:重庆对于中国共产党势力的不断增长确实感到担忧。……蒋介石集团现在应有所选择。……如果重庆不能镇压共产党,那么日本不得不考虑共产党势力增加的后果。
1940年12月10日,日本东京《国民新闻》报社社论材料分析35材料四:现在.我们对国民党政府对新四军所采取的行动表示了否定态度。这(皖南事变)有碍于抵抗日本的进攻。……如果日本人在中国感到吃紧,他们就会节制自己向南方和北方扩张的野心。
------1940年1月底,美国驻华代理武官巴雷特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国民党政府蓄意制造皖南事变的表现。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国民党政府与日本有何共识?达成共识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2)从材料二看,中共对“北移”存有顾虑,它为什么还要让部队“遵令北移”?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美国政府否定皖南事变的原因。这是否表明它放弃了一贯对待共产党的基本立场?(1)表现:武力消灭新四军的计划;事先制造舆论。
共识:削弱(遏制)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发展。
原因:①日本帝国主义诱降政策的影响。②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壮大。③蒋介石集团不放弃反共立场。顾全抗战大局,做出让步,维护统一战线的团结。原因:皖南事变不利于中国继续抗日;损害美国在华的利益。反共立场不变。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