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解答题专项训练
1.梯田,诞生于山河之间,是大地上最美的等高线,用无声的语言讲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奇迹。下图是我国主要梯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婺源人设计了油菜——____(粮食作物)轮作的方式,改善了土壤肥力。婺源因油菜花充满生机,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该地发展旅游业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填字母代号)
①梯田花海打造摄影基地②大量修建宾馆③以古村落带动乡村旅游④平整梯田,增加平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云南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雕刻”出的山水田园风光画,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
(2)上图所示哈尼梯田景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该景区修建了多条小路,甲和乙两条小路中,适合老年游客的是____,c、d观景台中适宜观赏梯田日出的是____。
宁夏彭阳县坚持生态立县理念,开展改坡造地、修建梯田、封育造林等一系列“治山改水”工程。
(3)彭阳梯田所在地形区的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专家建议不能大力度扩大彭阳县的梯田面积,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____。
2.山东某地区乡村旅游业发达,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图1为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1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计划在度假村丙和丁两地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线路③和线路④两种方案,请选择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3)景点1:溯溪栈道——要求沿小溪而建,建议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及地形部位名称)处沿线。
景点2:过山溜索——要求从一座山峰直接溜到另一座山峰,建议架在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及地形部位名称)处上空。
景点3:峭壁芭蕾——要求在天然岩壁或人工岩壁上攀爬,建议设在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及地形部位名称)处。
景点4:观音像——要求安放在图中海拔最高点,最高峰海拔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4)该简析该地区将水库坝址选在a处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水库建成前,务必要做好库区内_______________(甲/乙/丙)村的居民搬迁工作。
3.图示区域为某中学在森林公园内选取的研学基地。2019年3月四川凉山森林火灾后,为防患于未然,校方拟在基地建火情瞭望台。读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D地的____高度是700米,C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
(2)学生攀登B山峰有a、b两条线路可选,b路线比a路线较缓的原因是____,B山峰高度范围是____。
(3)该森林公园开发了岩壁攀岩项目,你认为会在____(填字母)处。
(4)校方发现森林公园内B处已有一个火情瞭望台,但视野范围有限,拟在____(填字母)处再建一个以最大限度扩大瞭望范围。
4.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兴趣小组测量出A处气温是15℃,甲村气温是17.4℃,只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则甲村的海拔为____米。
(2)兴趣小组发现甲村所在的地形类型是____;该村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是____(至少2点)
(3)图中小青河干流的流向是____;有同学提出可以在乙处修大坝建水库,此水库建成可以发挥的作用是____(至少2点)。
(4)同学们考察后发现D处适合作为夜宿营地点,理由是____。
(5)同学沿①②③三条路线考察,沿路线____会拍摄到右侧活动照片;据图分析支流C比支流E流速快的原因____。
5.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我国南方某地区实地考察。图左是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图右是玻璃栈道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山峰A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考察队员测得甲村到乙村的图上距离约为2.5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____千米。
(2)考察期间同学们途经了图右中玻璃栈道,该景观出现在图左中的____处(填字母),该处地形部位是____。
(3)考察途中同学们发现了警示标志“雨季有山洪,途经须谨慎”,此标志有可能设立在E、F两地中的____地,判断依据是____。
(4)该地区计划在C处建设水库大坝,请你分析此处建设大坝的有利条件:____。大坝建成后,需搬迁的村庄是____。
(5)为响应我国乡村振兴的号召,拟在G处设计水上漂流旅游项目,请说明理由____。
6.暑假期间,陕西某中学的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到图示地区开展了一次野外研学考察活动。本次研学活动的目的地是①山峰,请你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1)研学小组途中经过了甲、乙两村庄,发现两村庄选址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请你分析两村庄均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原因是____;甲、乙两村庄中,夏季容易遭受洪涝灾害威胁的是____村。
(2)研学小组到达①山峰脚下时,为体验不同的风景,分成了两个登山组。图中a、b两条线路分别是两个小组的登山线路,当两个登山组都到达山顶时,选择线路____的同学更加疲惫一些,原因是______。
(3)①山顶的海拔在____米之间,同学们从山顶向山下望去,发现图中C处地形比较低平,C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该地适合进行的户外活动是____(填序号)。
①攀岩 ②露营 ③漂流
7.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假期到郊区进行野外考察,他们收集到了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做好考察前的准备。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D点位于A点的_________方向。
(2)B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_。
(3)此图中海拔最高点是__________。
(4)极限挑战蹦极运动选择在图中__________点位置比较适合。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为江西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初中学生计划在图示区域进行研学旅行活动。
(1)据图判断,该区地形以____为主,图中甲、乙中,能反应该地气候特征的是____,参考气候直方图列举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____(一条即可)。
(2)若A处气温为20℃,山峰B处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
(3)同学们计划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C处,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____
(4)若在D处突遇泥石流,则①②③三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__
(5)该地区的典型植被是____
答案
1.(1) 水稻 B
(2) 山地 甲 c
(3)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同意;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2.(1) 山地 海拔超500米,等高线较密集
(2)线路④合理,穿越的等高线较少,起伏小,难度较小,成本低。
(3) ②山谷 ⑤鞍部 ⑥陡崖 600-650米
(4) a处为峡谷,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上游汇水面积大。 甲
3.(1) 海拔 540米
(2) b处等高线稀疏 1100--1200米
(3)E
(4)C
4.(1)168
(2) 盆地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3) 自东北流向西南 灌溉、供水、防洪、发电、养殖等
(4)位于鞍部,地形较平坦
(5) ③ C支流流经处比D支流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流速快
5.(1) 150米 5
(2) D 陡崖
(3) E 等高线向高凸,为陡崖
(4) 口袋形地形,利于蓄水 乙村
(5)G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有河流发育,且G处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6.(1) 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乙
(2) a 线路a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登山较困难
(3) 500~600 鞍部 ②
7.(1)西北
(2)1200米
(3)E
(4)C
8.(1) 山地 乙 流量大,汛期较长,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上游水能丰富
(2)17
(3)合理,C处位于鞍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开阔
(4)②线
(5)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