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 名著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
一、名著阅读
1.(2023·湖南娄底·统考模拟预测)读下面三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摘录一
他(保尔)被打得遍体鳞伤,浑身钻心地疼……警备司令不断地提审他,使他不得安生。审问的时候他什么也不说,一问三不知。为什么不开口,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想做个勇敢的人,做个坚强的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
摘录二
今天柯察金一次不用搀扶在花园里散步。他不止一次地问我(医生尼弗拉基米罗夫娜),他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我说快了……现在我才明白,他疼痛的时候为什么不呻吟,而且绝不肯呻吟。对我的问题,他是这样回答的:“您读一读《牛虻》,就知道了。”
摘录三
每天晚上,保尔都到公共图书馆去,一直待到深夜才走……他把扶梯靠在那巨大的书橱前面,一连几小时地坐在上面,一本接一本地翻阅和寻找着感兴趣的和有用的书……在旧书堆里,保尔找到了长篇小说《斯巴达克斯》。他花两个晚上读完了这本书,又把它放到另一个书橱里,跟高尔基的那些作品摆在一起。他总是把那些最有意思的和性质相近的书摆在一起。
(1)上面摘抄的文字选自长篇小说《__________》
(2)在阅读实践中,摘抄和做笔记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摘抄之后可以随手写下读书心得。请围绕这些摘抄文字用简约的语言写下你的读书心得。
2.(2023·湖南永州·统考二模)四大名著承载着无数文化精华,在浩瀚如烟的古典小说领域中如四座屹立不倒的高山,任沧海桑田如何变幻,其伟岸身姿始终不被湮灭。不论是在艺术手法还是在思维深度上,它们都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是悠悠中国文学史上灿烂辉煌的一笔。
(1)请分别列举一例四大名著中的相关故事。
(2)请选择四大名著中的一本谈谈你的阅读体会。
3.(2023·湖南长沙·统考模拟预测)下面是名著《水浒传》一个选段,请阅读后完成文后题目。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xué)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往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1)选段中的蒋门神原名 ,武松之所以要痛打他,是因为 。蒋门神被迫将酒店交还给金眼彪施恩后,发生了 和 两件事,迫使武松上梁山。
(2)从上述事件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
4.(2023·湖南邵阳·校联考模拟预测)培根说:“一个人的命运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请阅读下表,完成任务。
人物 文段 评点
祥子 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自甘堕落,自暴自弃,对黑暗现实的妥协
(1) 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钢铁般的意志和永不衰竭的斗争精神的
(2) 你以为,因为我贫穷、卑徽、长相平庸、个子瘦小,我就不配拥有灵魂和爱吗?我的灵魂跟你一样丰满,情感和你一样充沛。你看不到吗?我的精神在和你的精神对话,我们彼此平等! 不安于现状,自尊自重,敢于抗争。
(1)上表中的①是 (人名),②是 (人名)。
(2)下列对于以上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讲述北平城里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B.①出自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自传体小说,该书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的社会变革。
C.②自幼寄养于舅母家,备受虐待,被送到桑菲尔德府后凭努力成了一名家庭教师。
D.若在名著中再选一位具有抗争精神的代表,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中的表现也符合这一主题。
5.(2023·湖南岳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各题。
【片段一】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选自《简 爱》)
【片段二】
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
……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提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
(选自《西游记》)
(1)【分析鉴赏】下面的批注,错误的一项是( )
A.片段一:“我”和“你”分别指代女主人公简 爱和男主人公罗切斯特。
B.片段一:一句“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表达了男女主人公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C.片段二:是孙悟空第一次被唐僧驱逐的情节。
D.片段二:本情节体现了孙悟空爱憎分明,有情有义的性格特征。
(2)【分析探究】《简 爱》与《西游记》中有多次离开的情节,请你请结合链接片段,探究简 爱和孙悟空“离开”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6.(2023·湖南长沙·湖南师大附中校联考一模)在阅读《西游记》时,小勤发现威风凛凛的美猴王孙悟空原来也在文中多次流泪。请阅读以下三则描写孙悟空流泪的文段,完成问题。
【文段一】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
(节选自《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文段二】
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节选自《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文段三】
却说那怪径回洞口。行者见他来时,设法哄他,把眼挤了一挤,扑簌簌泪如雨落,儿天儿地的,跌脚捶胸,于此洞里嚎啕痛哭。那怪一时间那里认得?上前搂住道:“浑家,你有何事,这般烦恼?”那大圣编成的鬼话,捏出的虚词,泪汪汪的告道:“郎君啊!常言道,男子无妻财没主,妇女无夫身落空!你昨日进朝认亲,怎不回来?今早被猪八戒劫了沙和尚,又把我两个孩儿抢去,教我苦告,更不肯饶。他说拿去朝中认认外公,这半日不见孩儿,又不知存亡如何,你又不见来家,教我怎生割舍?故此止不住伤心痛哭。”那怪闻言,心中大怒道:“真个是我的儿子?”行者道:“正是,被猪八戒抢去了。”
(节选自《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一中的“又笑道”“好不知足”写出了众猴对孙悟空流泪的不屑之情。
B.文段二中“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写的是孙悟空的法术——筋斗云。
C.文段三中如“跌脚捶胸”“泪汪汪的”等对孙悟空的描写,十分生动形象。
D.纵观三则文段,我们发现孙悟空在成长和取经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2)通过聚焦孙悟空流泪的情节,你读到了他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选段及整本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7.(2023·湖南永州·统考二模)下面是《水浒传》中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A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父女两个告道:“若能彀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A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A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A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A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
本段文字中A是 (填人名),本段出自书中的哪一个故事情节 ,这段文字体现了A 的性格特点。
(2023·湖南长沙·长沙市南雅中学校考二模)《水游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舍,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选自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片段二】
李逵大叫一声,把那绑缚的麻绳都挣断了,便夺过一条朴刀来杀李云。朱富慌忙拦住叫道:“不要害他。他是我的师父,为人最好,你只顾先走。“李逵应道:“不杀得曹太公老驴,如何出得这口气!“李逵赶上,手起一朴刀,先搠死曹太公,并李鬼的老婆,续后里正也杀了。性起来,把猎户排头儿一昧价搠将去。那三十来个士兵都被搠死了。这看的人和众庄客只恨爹娘少生两只脚,都往深村野路逃命去了。李逵还只顾寻人要杀,朱贵喝道:“不干看的人事,休只管伤人。”慌忙拦住,李逵方才住了手,就士兵身上剥了两件衣服穿上。
(选自第四十二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片段三】
殷天锡大怒道:“这厮正是胡说!便有丹书铁券,我也不怕!左右与我打这厮!”众人却待动手,原来 黑旋风李逵在门缝里都看见,听得喝打柴进,便拽开房门,大吼一声,直抢到马边,早把殷天锡揪下马来,一拳打翻。那二三十人却待抢他,被李逵手起,早打倒五六个,一哄都走了。李逵拿殷天锡提起来,拳头脚尖一发上。柴进那里劝得住。看那殷天锡时,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李逵将殷天锡打死在地,柴进只叫得苦,便教李逵且去后堂商议。柴进道:“眼见得便有人到这里,你安身不得了。官司我自支吾,你快走回梁山泊去。”李逵道:“我便走了,须连累你。”柴进道:“我自有丹书铁券护身,你便快走,事不宜迟。”李逵取了双斧,带了盘缠,出后门,自投梁山泊去了。
(选自第五十一回《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失陷高唐州》)
8.【分析鉴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片段一画线部分的语言描写,写出了鲁达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
B.片段二李逵“大叫”“挣断”“夺过”等词形象生动地写出李逵因被曹太公灌醉被绑后的愤怒,以及他武艺高强的特点。
C.片段三中,李逵“听得喝打柴进,便拽开房门”。殷天锡被打死后,李逵最初不肯回梁山泊,这些都是讲义气的表现。
D.《水游传》作为英雄传奇的代表,其语言贴近当时的生活,活灵活现,其俚俗而又生动的语言特点值得阅读时关注。
9.【分析探究】读《水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的壮举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义”,那我们该怎么理解他们所信奉的“义”呢?
(2023·湖南长沙·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校考二模)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一个令人伤心的包袱就这样卸去了,我打算重新努力,排除一切困难,闯出一条路来。我勤奋苦干,而成功也随之而来。通过实践,我原本不太强的记忆力有了改善,多做练习也使我的头脑变得大为敏锐。只过一个星期,我就升了一个班,不到两个月,就批准我开始学习法文和绘画了。
【片段二】
A其实并没有远走,不一会儿就回家了。回到家里,秦老抱怨他说,“你刚才也太囤执了,他怎么也是一县之主,你怎么能这样不给他面子?”A说道:“您老请坐,我告诉您,时知县倚仗着危素的权利,在本县横行霸道,无所不为!这样的人我为什么要和他见面?但他这次回去必定和危素说我坏话,危素恼羞成怒恐怕我要遭殃,所以我想向您辞行,去外边躲避些时日。只是年迈的老母亲在家,我放心不下。”。
【片段三】
坐了一会,B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斟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B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B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10.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片段一中的“卸下包袱”指的是谭波尔小姐经过调查后,在全班师生面前宣布“我”是无辜的,否认了洛伍德主管对“我”的指责。
B.片段一“我”在洛伍德学校与梅森的友谊令我们感动,但全书最感人的是她与罗切斯特的互诉衷肠。罗切斯特拐弯抹角地试探她的心思,而她则极力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最终导致她没能接受罗切斯特的爱情。
C.片段二中的A人物选自《儒林外史》,他看不惯官员平时欺压百姓的作为,不愿与其为伍,甚至为此远走他乡。他非常支持八股取士。
D.片段三中的B人物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赞美沈琼枝反抗等做法体现了他平等对待妇女、尊重妇女的特点,他是以作者为原型并且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
11.假如简·爱穿越到了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下面这几个人,你认为她最有可能和谁成为好友?综合你对简·爱及所选人物的了解,结合相关故事情节说说理由。
备选人物:范进、沈琼枝、杜少卿。
我认为简·爱最有可能和(1) 成为好友,
理由是:(2) 。
(2023·湖南邵阳·统考一模)阅读文天祥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乙】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请分析甲乙两首诗中“风雨”的表达作用。
13.下列各项中,对甲乙两首诗的尾联抒发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是?( )
A.甲诗的尾联都抒发出作者梦想回到故乡采摘野菜、乙诗的尾联抒发出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
B.甲诗的尾联都抒发出作者决心饿死、乙诗的尾联抒发出作者以死报国的决心。
C.甲乙两首诗的尾联都抒发出作者梦回故乡、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D.甲乙两首诗的尾联都抒发出作者以死报国、舍身取义的决心。
14.(2023·湖南湘西·统考一模)在“品味来路艰辛栏”中,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某一历史时期的印象和感受。请你结合本学期名著阅读的经历完成下列问题。
故事:
由这身破军衣,他想起自己原来穿着的白布小褂与那套阴丹士林蓝的夹裤;那是多么干净体面!是的,世界上还有许多比阴丹士林蓝更体面的东西,可是祥子知道自己混到那么干净利落已经是怎样的不容易。闻着现在身上的臭汗味,他把以前的挣扎与成功看得分外光荣,比原来的光荣放大了十倍。他越想着过去便越恨那些兵们。他的衣服鞋帽,洋车,甚至于系腰的布带、都被他们抢了去;只留给他青一块紫一块的一身伤,和满脚的疤!不过,衣服,算不了什么;身上的伤不久就会好的。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
上面的故事出自 (作者)的 。本选段出自主人公祥子 (事件),理想第一次破灭的情节。谈谈你对祥子这一遭遇的感受: 。
试卷第2页,共8页
试卷第1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示例:“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与乐趣,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位良师益友。
【详解】(1)本题考查识记名著相关情节。
根据摘录中的关键人物“保尔”可知,上面摘抄的文字选自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童年,过的是最底层的苦难生活。年轻的保尔为拯救陷入敌手的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而遭逮捕,在狱中表现得坚贞不屈,出狱后参军,在柯托夫斯基骑兵旅和布琼尼骑兵团中转战疆场,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以惊人的忍耐力使医生们深为敬佩。出院后离开了部队,无论是做共青团工作,肃反工作还是参加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均表现出了坚持真理和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并且在爱情问题上也有着严肃的态度和精神境界,残酷的战争、艰苦的劳动、繁重的工作使保尔病倒了,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创作,最终取得了成功。
(2)本题考查阅读感悟。
本题答案不唯一,结合摘录内容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著内容,用简约的语言写下读书心得即可。
根据摘录一“他想做个勇敢的人,做个坚强的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摘录二“您读一读《牛虻》,就知道了”和摘录三“保尔找到了长篇小说《斯巴达克斯》”可知,这三处摘抄都是关于读书的内容,体现了读书对保尔的影响,读书使保尔可以坦然面对困难的考验,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艰苦,体现了书籍对人的积极影响。
示例: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甚至改变人生,我们可从书中找到心灵的寄托,获得进步的力量,从而培养自己坚韧的性格,塑造高尚的品格。
2.(1)例,《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三国演义》赤壁之战;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
(2)例:唐僧奉命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师徒四人历经困难重重,惊心动魄,为唐僧不明是非冤枉悟空而悲,为孙悟空战胜妖魔而喜,为猪八戒贪图享乐好色而恼,在不同故事中体会着不同的情感人生。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要求分别列举一例四大名著中的相关故事。只列举故事题目即可。如:《西游记》大闹天宫;《三国演义》三顾茅庐;《水浒传》武松打虎;《红楼梦》黛玉葬花。
(2)本题考查阅读体会。
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中任选一本,简要谈谈你的阅读体会即可。
示例:《水浒传》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读这本书,我了解了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3.(1) 蒋忠 蒋门神强夺了金眼彪施恩的快活林酒店,武松打抱不平 血溅鸳鸯楼 大闹飞云浦
(2)武松是一个嫉恶如仇、恩怨分明、伸张正义(好打抱不平)、武艺高强的人。
【详解】(1)此题考查名著人物和故事情节。
阅读原著可知,选段中的蒋门神原名蒋忠;武松因杀了西门庆而被发配孟州,孟州的小管营施恩对武松礼遇有加,原来施恩在此地开了个“快活林”酒家,不想却被蒋门神夺走。武松答应帮施恩抢回快活林,武松先到快活林去闹事,蒋门神大怒,跳出来与武松打斗,武松几拳就将蒋门神打倒,蒋门神最后被武松打服了,只好答应归还了快活林;张都监请武松来家,灌醉武松,设计擒拿,指使知府将武松下入死囚牢内,刺配恩州牢城,施恩半路送衣送吃,说与他蒋门神复夺快活林酒肉店之事,在飞云浦,武松杀害四个公人,奔孟州城里来,据此可以概括为“大闹飞云浦”;武松在鸳鸯楼杀死蒋门神、张团练、张都监等人,连夜越城而走,据此可以概括为“血溅鸳鸯楼”。
(2)此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分析,要结合文段内容作答。
蒋门神抢了武松的兄弟施恩在快活林的饭店,施恩向武松求助,武松“该出手时就出手”,“醉打蒋门神”,说明武松是一个嫉恶如仇、恩怨分明、好打抱不平的人;从“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往蒋门神脸上便打”“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等句子可知,武松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
4.(1) 保尔·柯察金 简·爱
(2)C
【详解】(1)考查名著人物的识记。
第一空,结合“钢铁般的意志和永不衰竭的斗争精神”可知,此处人物是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男主角。保尔·柯察金出生于乌克兰舍佩托夫卡镇贫穷的铁路工人家庭。12岁时,因得罪神父而被学校开除,并被母亲送往车站食堂当杂役。十月革命爆发后,在布尔什维克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参加苏俄红军,先后当过侦察兵和骑兵。在一次战斗中头部受到重伤,死里逃生后开始投入国家建设,从事共青团和肃反工作。在波耶卡窄轨铁路快要修筑完成时,保尔患上伤寒并引发了肺炎,并被误传死讯。痊愈之后,保尔重回工作岗位并加入联共(布)。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久病缠身,保尔最终失去工作能力,被党组织解除工作并住院治疗。到1927年时,保尔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作为武器,开始新的生活。保尔·柯察金的经历代表了布尔什维克党人不畏艰难、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展现了一个符合时代呼唤和精神的英雄形象。
第二空,结合“你以为,因为我贫穷、卑徽、长相平庸、个子瘦小,我就不配拥有灵魂和爱吗 我的灵魂跟你一样丰满,情感和你一样充沛”“不安于现状,自尊自重,敢于抗争”的内容可知,此处人物是简·爱。《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简·爱》中简·爱的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2)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识记。
C.有误,简·爱是个孤女,幼年时寄养在舅父母家里,经常遭受舅母虐待,后来被送进洛伍德学校,毕业后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
故选C。
5.(1)C
(2)直接原因:《简 爱》简 爱离开罗切斯特是因为罗切斯特可能要结婚了;《西游记》孙悟空的离开是因为白骨精三戏唐僧,悟空打死白骨精,唐僧肉眼凡胎误会悟空。根本原因:简 爱自尊自爱,敢于追求自由和平等,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孙悟空有情有义唐僧虽心地善良,但好坏不辨,贤愚不分。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简 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 勃朗特的代表作。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C.阅读《西游记》“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的内容可知,【片段二】所描述的情节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是孙悟空第二次被唐僧驱逐的情节。
故选C。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及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原著《简 爱》“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罗切斯特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是的,就这样,先生,’我接着说,‘然而不能这样,因为你是个结了婚的人——或者说等于结了婚,娶了一个低于你的。你并不同情的,我不相信你真正爱的女人,因为我看到过和听到过你嘲笑她。我瞧不起这种结合,所以我比你好——让我走’”可知,简 爱离开罗切斯特直接原因是因为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他们两人都很痛苦,她为了脱离痛苦就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逃离物质上的诱惑和感情上的妥协;结合【片段一】“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可以看出简 爱离开罗切斯特的根本原因是她是一个自尊自爱,敢于追求自由和平等,有强烈的女性意识之人。
阅读【片段二】可知,该情节描述的是三打白骨精,其具体情节是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夫,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结合【片段二】“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可知孙悟空离开的直接原因是白骨精三戏唐僧,悟空打死白骨精,唐僧肉眼凡胎误会悟空;但究其根本原因是孙悟空有情有义,唐僧虽心地善良,但好坏不辨,贤愚不分。
6.(1)A
(2)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时被唐僧冤枉赶走,但他仍惦记唐僧,说明他有情有义;后来因为打死了几个强盗,被唐僧赶走。他去找菩萨帮忙解决,说明他遇事能冷静下来,逐渐成长。
【详解】(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结合文段一“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可知众猴对孙悟空的行为一头雾水,不理解,而不是选项说的“不屑”,理解有误。
故选A。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联系“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可知孙悟空流泪体现了他对命运的思考,对前途的担忧;联系“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可知孙悟空流泪体现了他对唐僧的牵挂和被唐僧冤枉的委屈,说明孙悟空有情有义。联系《西游记》中还有一次是因为打死了几个强盗,被唐僧赶走。他跑到菩萨那里诉苦。不说不打紧,一说就把苦水全部倒了出来,触动心弦,泪流满面。这次流泪,说明孙悟空不再急躁,遇事能冷静下来,找人帮忙,说明他成长了。
据此言之有理即可。
7. 鲁智深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行侠仗义、打抱不平
【详解】考查名著人物。
根据选段中的“史进”“李忠”“金老并女儿”等人名可知,选段出自《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选段中的A是鲁智深。
根据选段中的“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可知,鲁智深是一个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人。
8.A 9.(1)对兄弟的仁义,大闹野猪林,鲁智深暗中保护林冲,李逵江州劫法场,舍命借宋江;
(2)对家人的情义,林冲被高俅设计后,为了保全家人,宁可被流放发配。李逵牵挂老母想接她上山尽孝道。
(3)对社会弱者的侠义,鲁智深搭救金氏妇女。
(4)对朝廷的忠义,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上梁山后,一心想着招安,归顺朝廷;被招安后,不负朝廷重托,先征辽,再平定河北田虎。
【解析】8.本题考查人物的描写方法。
A.【片段一】中“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写出了鲁达打死镇关西后,称其诈死从而逃走的机智应对,表现了他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选项中“画线部分的语言描写”理解有误;
故选A。
9.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理解。解答此题,需在对名著人物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阐释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下与“义”相关的壮举。
对社会弱者的侠义:根据【片段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知,鲁智深为了搭救被郑屠欺辱的金氏父女,不但给他们盘缠,还为其拦下郑屠,并三拳打死,这体现了对社会弱者的“义”;
对兄弟的仁义:鲁智深在遇到被刺配沧州的林冲时,暗中保护,后大闹野猪林救下林冲,并一路护送,这体现了他对兄弟的“义”;李逵率先冲入法场,与众好汉救出因题反诗而被判死刑的松江,体现了其对兄弟的“义”;根据【片段三】“李逵打死殷天锡”可知,李逵为给柴进出气,打死了前来霸占柴进叔叔柴皇城家产的殷天锡,体现了对兄弟的“义”;
对家人的情义:根据【片段二】“黑旋风沂岭杀四虎”中,李逵上梁山后,思母心切,为了让母亲享福,特地回家去接老母亲上梁山,这体现了他对家人的情义;同样林冲,他在被高俅设计陷害后,为了保全自己的家人,宁可被流放也不远牵连家人,也体现了对家人的情义;武松在得知自己的哥哥被西门庆与潘金莲联手害死后,斗杀西门庆,手刃仇人,体现了对家人的情义;
对朝廷的忠义:书中的宋江虽然被逼上梁山,但却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一心想着接受招安归顺朝廷,接受招安后先征辽,再平定河北田虎,最后宋江甘愿饮下毒酒,甚至害怕李逵闹事而骗其共同赴死,这体现了对朝廷的忠义。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10.A 11. 示例一:沈琼枝。 理由:简 爱是一个自尊自强的女子,而沈琼枝善诗书、重名节,会得到她的欣赏。
示例二:杜少卿。理由:简 爱不贪慕虚荣,不拜金,倔强勇敢;杜少卿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还敢于怀疑权威,他们有相同之处,会惺惺相惜。
【解析】10.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与对材料的理解分析。
B.有误,简 爱最终还是选择了罗切斯特先生,选项“最终导致她没能接受罗切斯特的爱情”错误;
C.有误,王冕性情恬淡,品行高洁,一生都拒绝入仕为官。选项“非常支持八股取士”错误;
D.有误,儒林外史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
故选A。
1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理解。
《简 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 勃朗特所创作的,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女主人公简 爱性格坚强、独立、勤奋、上进且勇于追求幸福,从作者对她的描述可以看出,简 爱身上有着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在人们热衷于追求权力和财富的时代,简 爱这一形象对改善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儒林外史》中的沈琼枝,常州才女,善诗书、重名节。因不从盐商宋为富,父女遭迫害,只身流落金陵,以卖诗沽绣为生。后被盐商状告逃婚,求助于杜少卿,在公堂上作诗证明自己的才华,打动县令,放她还乡另嫁;
而杜少卿淡薄功名、傲视权贵,尊重妇女,反对歧视和摧残,讲究传统美德,敢于向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挑战,他的妇女观、夫妻观已经超越他那个时代的限制,达到近代先进思想的境界。
范进是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其灵魂完全被科举的锁链缚住了。范进的形象是一个虚伪,软弱卑微,渴求功名利禄,情感脆弱的可怜书生;
根据题干,简 爱有可能和沈琼枝、杜少卿成为朋友。
12.甲诗渲染被押解途中的凄苦氛围,烘托作者兵败被俘后的悲苦沉痛,乙诗喻指国家形势危急,自己身世坎坷时起时沉,也烘托出内心的悲痛之情。 13.D
【解析】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甲诗“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意思是: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联系创作背景:帝昺祥兴二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时写此诗。可见作者被押解途中遇凄冷的风雨,烘托出作者兵败被俘后的悲苦沉痛。
乙诗“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国家支离破碎,像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像被风雨抽打的水上浮萍,漂浮不定的画面(景象)。表现了国家的衰败和个人政治上的坎坷遭遇,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痛。
13.本题考查情感主旨。
甲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伯夷叔齐,吃野菜充饥等死。诗中用伯夷、叔齐指责周武王代商为“以暴易暴”,因而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故事,抒发出作者以死报国、舍身取义的决心;
乙诗是文天祥在兵败被俘,次年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人不被任何威迫利诱打动,写作此诗以明志。前两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感叹自身命运坎坷。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要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衷心将永垂史册。“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突出了诗人为国尽忠的崇高形象;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写文天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没有不肯屈服,愿意为自己的国家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表明了文天祥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充分体现了文天祥宁死不屈,誓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故选D。
14. 老舍 《骆驼祥子》 连人带车被大兵抓去当壮丁 合乎题意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结合“可是祥子知道自己混到那么干净利落已经是怎样的不容易。闻着现在身上的臭汗味,他把以前的挣扎与成功看得分外光荣,比原来的光荣放大了十倍”可知,选文出自《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结合“他的衣服鞋帽,洋车,甚至于系腰的布带、都被他们抢了去;只留给他青一块紫一块的一身伤,和满脚的疤!不过,衣服,算不了什么;身上的伤不久就会好的。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可知,这是祥子三起三落中“一落”的情节。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
感受:在当暗现实社会的压迫下,他无法凭借个人的奋斗与强大的社会黑暗势力抗衡,只能成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