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玄虚(xuán) 豢养(huàn) 彷徨(fáng) 腐草为萤(yíng)
B.亵渎(xiè) 省悟(xǐng) 嗤笑(chī) 孜孜不倦(zī)
C.虚妄(wàng) 嗔怒(chēn) 诓骗(kuàng) 苦心孤诣(yì)
D.懦夫(nuò) 压榨(zà) 渺茫(miǎo) 中流砥柱(dǐ)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渺茫 鲁钝 璀璨 腐草为萤
B.框骗 繁殖 盲从 自爆自弃
C.视察 虚妄 墨守 根深缔固
D.关键 灌溉 疲惫 走头无路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鲁迅是那个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人民疾苦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
B.墨守成规的人很难创新,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就要怀有宽广的胸襟,拥有开阔的视野。
C.认定一件事,锲而不舍地做下去,即使遇到挫折,也不逃避,你便能够体会到“世上无难事”的真谛。
D.对于别人所说的强敌,他认为完全不足为据,只要冷静应对即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提高,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切。
D.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
6.填空。
①白居易在《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用“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为刘禹锡抱不平,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来酬答,反劝友人要豁达乐观。
②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 ”。
③李商隐的《无题》中常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
④ , ,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7.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学习金字塔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从上面图表中归纳出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图内容,请你在“怎样学习更有效”主题班会上拟写一篇发言稿,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8.“他信力”“自欺力”加双引号起什么作用
9.文中敌论点是什么 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
10.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从第①段加点词“总”“只”“一味”中任选一词加以赏析。
第⑦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换位思考
朱明海
①我有一位在医院当院长的朋友,最近去银行办事,饱受排队之苦还不算,因银行等候大厅座位不够,干站了近半小时,心情非常压抑。回来后,他马上增加医院的收费窗口,在病人候诊的地方增加座位,大家纷纷为此举点赞叫好。
②我的这位院长朋友之所以会这样做,我认为是换位思考后的结果。他受银行办事的遭遇启发,想到患者就诊排队等候之苦,于是马上改善服务条件,为广大患者做了一件大实事。看来,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③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大凡经常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人着想的人,都是心胸开阔、与人为善的人,这种人往往人缘很好,德高望重。在一次饭局上,一位老友谈起了他的父亲。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重点大学,按风俗要大摆酒席庆祝一番,然而他父亲却不同意摆酒席,理由是同村的两位考生这次高考都考得不好,全家人都处在伤痛之中,如再大摆酒席的话,势必会刺激邻家使他们更加不好受。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感受到父亲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品德,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何在村里有那么高的威望。
④换位思考也是一种智慧。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经常遇到要说服他人的时候,怎样才能使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呢?这不仅需要艺术,更需要智慧,而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往往能收到奇妙的效果。大家颇为熟悉的《触龙说赵太后》便是经典之作。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不得不向齐国求援,而齐国一定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太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并扬言对进谏者格杀勿论。面对国家危急的形势,左师触龙冒着生命危险,在与赵太后谈家常事缓和她的情绪后,以派长安君做人质是“让他为国家立功,增加长安君的威望”为理由,终于让赵太后下决心送长安君当人质,从而解救了国家,留下了美谈。触龙之所以能说服赵太后,就是运用换位思考,站在赵太后和长安君的立场上陈述利弊,使赵太后明白了“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最终让她的爱子出质于齐而换取救兵。触龙的这种智慧,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已,世人均对触龙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才能大表敬仰。
⑤换位思考更是一味良药。前些年,我托平时关系不错的校长帮我亲戚的小孩调整班级,我这位校长朋友说为不影响教学秩序,开学时他已宣布任何人不准调班,所以他不能帮这个忙。我说这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吗?他说这事虽小但影响大局。尽管我说尽好话,他就是不松口。当时我对他意见很大,认为关系这么好连这点小忙也不肯帮,于是再也不跟他交往。后来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不满,于是请我吃饭再次向我解释,并问我假如你在我这个位置你会怎么做?我听后马上转念一想,自己当校长也不可能这么做,这样做一是会失信于民影响威信,二是开了这个口往往人家有样学样,最终影响教学秩序。经这么一换位思考,很快理解了他的苦衷,反而觉得自己太自私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仅可以改善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主要的是能理解对方的行为,对人就不会苛求,容易产生宽容的心理,从而打开自己心中的死结,使自己释怀。
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妨多换位思考。这样,你的心胸就会更加开阔,你的人际关系会变得更好。
(选自《梅州日报》,有删改)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3.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绝 盗
冯骥才
①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生。在20世纪20年代,这里一处临街小屋,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结婚的第二天一早,小两口就出门上班。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②事过三天,小两口出门不久,忽然打东边飞也似的来了一辆拉货的平板三轮。蹬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知是个长年蹬车的车夫。车板上蹲着两个小子,全是十七八岁,手拿木棍、板斧和麻绳。这爷仨面色都凶,看似来捉冤家。
③老头子把车直蹬到那新婚小两口的门前,猛一刹车,车上两小子蹦下来,奔到门前一看,扭头对那老头子说:“爹,人不在家,门还锁着呢!”门板上确是挂着一把大洋锁。
④老头子登时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脑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车大骂起来:“这不孝的禽兽,不管爹娘,跑到这儿造宫殿来了。小二、小三,给我把门砸开!”
⑤应声,那两个小子抡起板斧,把门锁砸散。门儿大开,一屋子新房的物品全亮在眼前。老头子一看更怒,手指空屋子,又跳又叫,声大吓人:“好啊。没心没肺的东西!从小疼你抱你喂你宠你,把你这白眼狼养活成人。如今你娘一身病,请大夫吃药没钱,你一个子儿不给,娶个媳妇儿藏到这儿享福来。你娘快死啦!你享福 我就叫你享福享福享福!小二、小三!站着干吗!把屋里东西全给我弄回家去!要敢偏向你们大哥,我就砸折你俩的腿!”
⑥那两个小子七手八脚,把屋里的箱子包袱、被褥衣服抱出来,往车上堆。
⑦邻居们跑出来围观,听这老头子一通骂,才知道那新婚小两口的来历。这种连快死的老娘都不管的白眼狼,自然没人出来管。再说那老头子怒火正旺,人像过年放的火炮,一个劲儿往上蹿,谁拦他,他准和谁玩命!
⑧东西搬得差不多了,那两个小子说:“爹,大家伙抬不动,怎 么办 ”
⑨老头子一声惊雷落地说:“砸!”跟手一通乱响,最后玻璃杯子打屋里也扔了出来,这才罢手。老头子依旧怒气难消,吼一句:“明儿见面再说!”便扬长而去。
⑩门儿大敞开没人管,晾了一整天。邻居们远远站着,没人上前,可谁也没离开。等着那小两口回来有戏看。
下晌,新婚的小两口打西边有说有笑地回来。到家门口一看,懵了。过去问邻居,一直站在那里的邻居反而纷纷散开。有位大爷出来说话,显然他对这不尽孝心的年轻人不满,朝新郎说道:“早上,你爹和你兄弟们来了,是他们干的。你回你爹妈那儿去看看吧!”
新郎一听,更懵,忽然禁不住大声叫道:“我哪还有爹呀!我三岁时爹就死了,我娘大前年也死了。只一个姐姐嫁到关外去,哪来的 兄弟 ”
“嘛!”大爷一惊。可早上的事真真切切,一时脑筋没转过来,还是说:“那明明是你爹呀!”
小两口赶紧去局子报案。但案子往下足足查了十年,也没找到他们那个“爹”。
天津卫的盗案千奇百怪,这一桩却数第一。偷盗的居然做了人家的“爹”;被盗的损失财物不说,反当了“儿子”,而且还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若是忍不住跟人说了,招不来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多损,多辣,多绝——多邪!
(有删改)
16.简要分析小说第①段的作用。
17.请探究小说以《绝盗》为题目的作用。
18.简要分析小说中“老头子”的形象特点。
19.小说语言别具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写作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户外行走时,我们有时会遇到顺风,有时会遇到逆风。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即使风力一样,也往往感觉逆风比顺风更大。顺风时,即使感觉不到,它也一直在推着你。
生活中,顺风如同好运,人们往往会忽略它,高估自己;相反,逆风堪比霉运,人们往往会放大阻力,甚至会选择逃避。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答案
B 2.A 3.D 4.C 5.C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主动学习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较高,被动学习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较低,主动学习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远高于被动学习。(2)示例:①同学们好!我认为主动学习是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被动学习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等方法,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很低,最高不超过30%;而主动学习如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等方法,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较高,最高可达90%。所以,希望同学们多采用主动学习的方法,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②同学们好!我认为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相结合是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被动学习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等方法,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很低,最高不超过30%;而主动学习如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等方法,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较高,最高可达90%。所以,两种学习方法相结合才是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尝试一下
8.起讽刺否定作用。
9.敌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的正面论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10.“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的丑态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愚昧成习,沉迷其中不愿自拔,顽固不化,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
1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希望和中坚力量,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热情讴歌和赞美。
12.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要多换位思考。
13.这是过渡段,对上文的故事进行评价,并由此引出下文对文章中心的议论。
14.首先开头两段列举事例引出中心论点;接着论述换位思考的好处,设分论点论证换位思考是美德、智慧、良药;最后指出人们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多换位思考。
15.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开篇列举了朋友去银行办事饱受排队之苦后,为自己医院增加收费窗口与座位之事,引出本文的论点;接着列举老友在考上大学时,老友父亲坚决不同意办酒席一事,论证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再列举触龙说赵太后一事,来论证换位思考是一种智慧;最后列举自己的校长朋友不给自己亲戚的孩子调班一事,论证换位思考是一味良药。
16.①向读者介绍天津卫“最野的地界”,设置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后文的偷盗做铺垫。②介绍小两口的情况,刚搬来,刚结婚,“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为后文老头他们顺利作案埋下伏笔。③“漂漂亮亮装满一屋”“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为后文的“绝盗”铺设路径,埋下伏笔。④开篇营造了一派新婚的喜庆气象,“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与后文家中被盗贼抢劫,锁毁杯碎,财物尽失的狼藉形成对比,突出盗贼的凶悍及他们行径的可恶。
17.①“绝盗”一词,能够吸引读者兴趣,何为“绝盗”,如何“绝”,使读者产生阅读欲望。②“绝盗”涵盖全篇内容,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设计布局到表演过程再到最后的结局,都贯穿于“绝”字之下。③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人物,表现了他们偷盗技艺的高超,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对他们做事凶狠的批判。④与文章最后一段照应,“多损,多辣,多绝——多邪!”,使小说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18.①长相凶狠,筋骨结实。由“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面色都凶”等内容可知。②老谋深算,凶狠狡诈。他提前了解了小两口的情况,并且设置了这样一个“局”,可谓老谋深算,把人偷得精光,最后还得把剩余的东西砸掉。③演技逼真,语言泼辣。“老头子”为了塑造“爹”的角色,自编自导了一出戏,并且用极为符合“爹”的身份的语言,让邻居们都相信了他的话。
19.①小说语言简练,多用短句。例如“人头极杂,邪事横生”“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多损,多辣,多绝——多邪”,短小精悍的语言更符合故事发展的紧张氛围。②细节描写形象生动,分外传神。例如“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脑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通过“瞪”“青筋直蹦”等词语刻画出老头的神态,表现出老头子表演的逼真和卖力。“小二、小三!站着干吗!把屋里东西全给我弄回家去!要敢偏向你们大哥,我就砸折你俩的腿!”等传神的语言描写,又将老头子语言的鲜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体现出老头子演技的高超。③地域化、口语化的语言增添了小说的趣味性。“明儿见面再说!”“嘛!”“一个子儿不给”等,带有浓郁的地方口语色彩,增添了小说的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