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29 07:3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准确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内容。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4页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5~8页为非选择题(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3.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在试卷或其它位置不得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写。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北宋欧阳修的诗句中“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以及唐朝刘禹锡的诗句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是( )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2.植物学家发现了三峡库区特有的一种二级保护植物。该植物根长而细,茎短而直立,叶子呈椭圆形,叶缘锯齿状,有长圆形或短线形孢子囊群。据此推测该植物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3.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杏和杨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银杏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B.水绵是藻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
C.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且有输导组织
D.苔藓植物适于生长在树干的阳面
4.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图,下面有关它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大豆受精卵中储存着遗传物质,①表示种皮
B.大豆种子的胚包含胚芽、胚轴、胚乳、胚根
C.②表示种子萌发的过程,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D.大豆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氧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5.我们生活中做面包用的面粉和炒菜用的花生油,分别来自种子的哪一结构?
A.小麦的子叶、花生的子叶 B.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
C.小麦的子叶、花生的胚乳 D.小麦的胚乳、花生的胚乳
6.玉米、甘蔗、竹子等植物的茎不能无限加粗的原因是茎内( )
A.髓中营养太少 B.没有韧皮部 C.没有形成层 D.没有木质部
7.截至2020年底,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保存野生植物种子10601种。长期保存种子,种质资源库应保持( )
A.温暖潮湿 B.低温潮湿 C.温暖干燥 D.低温干燥
8.小明为“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将如图装置放在室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只有装置②中的种子萌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和③作为一组对照,变量是水分 B.①中种子不萌发是因为温度不适宜
C.②中种子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光 D.③中种子不萌发是因为胚已死亡
9.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旱,土壤贫瘠。荒漠的植物种类十分贫乏,植被稀疏,根系一般很发达,非常耐旱。下列关于植物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发达的根系可以有效地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等物质
B.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C.根尖伸长区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体积变大、变长,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植物的根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根尖具有分生组织
10.如右图为叶芽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芽原基,将来发育成芽 B.②是芽轴,将来发育成叶
C.③将来发育成茎 D.④将来发育成花
11.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从土壤里吸收来的。如图为植物根尖四部分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最活跃部位的细胞是( )
A. B. C. D.
12.冬瓜多蔓生,花呈黄色,大多为单性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冬瓜可以异花传粉,传粉媒介主要是昆虫
B.雄蕊由含花药的花粉和含花粉管的花丝组成
C.精子到达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D.一个冬瓜中有许多种子,是因为子房中有许多胚珠
13.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现象,主要是因为( )
A.缺乏营养 B.没有雌蕊 C.传粉不足 D.缺乏氧气
14.生物学社团在实践基地种植了花生,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观察记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花生种子萌发后,胚芽发育成芽,并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B.花生幼苗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可能是因为土壤中缺乏含钾的无机盐
C.花生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的分生区和伸长区
D.花生果实中一般有2~4粒种子,这与子房中胚珠的数量有关
15.为提高移栽成活率,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被剪去大量的枝叶,原因是( )
A.降低了叶片的光合作用 B.降低了叶片的蒸腾作用
C.促进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D.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16.“山上种满树,等于修水库”,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生物圈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D.在植物体内,水能往高处流,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
17.“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杨树是呼和浩特市常见的行道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白杨树枝条上的枝芽的生长点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芽结构
B.白杨树上的飞絮里面的黑点是白杨树的果实,其有果皮包被
C.白杨树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除少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外,主要用于光合作用等
D.白杨树可以吸附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降低温室效应
18.水分在植物体内进出的途径是( )
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根毛-导管
C.气孔-导管-根毛 D.气孔-筛管-根毛
19.关于如图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位于[2]中
B.[5]是树皮,其外侧部分主要起保护作用
C.[1]是髓,具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D.[4]木质部和[2]韧皮部都由[3]的细胞分裂形成
20.网购鲜花在运输过程中会少量脱水,购买者要做“醒花”处理:去掉茎基部包着的蓄水棉,保留叶子,用剪刀斜45度剪去茎3~5cm,把花头以外部分全部浸到清水里4个小时以上。醒好以后,插花瓶即可。对鲜花运输过程和醒花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运输过程中蓄水棉可提供少量水 B.茎部斜剪45度,可以增大吸水面积
C.保留叶子,有利于水的吸收和运输 D.用清水浸泡,利于水由筛管向上运输
21.小明在进行下列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将用纱布包着的面团放入清水中揉挤,清水变浑浊,使清水变浑浊的物质是淀粉
B.面团在纱布中被揉挤,最后变成黄白色的胶状物质,这种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C.按压熟花生,会在白纸上留下“油斑”,说明花生种子富含脂肪
D.将小麦种子放在酒精灯上燃烧,产生的灰是无机盐
22.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 )
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23.为探究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某同学将萌发种子置于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每隔24小时取相同数量萌发种子检测干重,计算每粒萌发种子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萌发种子干重下降的原因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B.图中萌发种子在72~96小时之间呼吸速率最大
C.图中萌发种子干重下降快慢与萌发种子的生命活动强弱有关
D.若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有可能上升
24.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现存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
B.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C.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已接近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D.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25.关于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二氧化碳和氧平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树种草,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大量种植绿色植物后不必再控制工业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C.加强宣传,保护好绿色植物
D.合理密植,提高光合利用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共4页,用中性笔答在答题纸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26.(9分)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的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______(填字母)类植物。
(2)______(填字母)类植物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背腹两面浸入细胞,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______(填字母)类植物已具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并且体内具有专门的______组织,所以该类植物同E类植物相比长得较为高大且结构也更为复杂。
(4)B、C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都是能产生______,但C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______包被,属于______植物;B类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属于______植物。
(5)以上几种植物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是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7.(7分)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桃花授粉后,如果______(填“雄蕊”或“雌蕊”)被虫害吃掉将不能结出果实,而图丙中的②是由图乙中的[ ]______发育而来的。
(2)菜豆种子中新植物体的幼体是______。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图丁中的[ ]______它将发育成图甲中的______(填图中的标号)。图丁中为菜豆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的是[ ]______。
(3)把菜豆种在疏松、潮湿、温暖的土壤里,种子尚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28.(8分)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各装置的枝条大小及叶片数量相同且来自同种植物,初始重量均为300克。各装置的放置处通风状况相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
(1)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运输______的主要动力。
(2)如果将甲、乙两组进行对照,可以探究______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瓶中清水表面滴植物油,这么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①如果乙、丁能形成一组对照,图1中的“?”处应填______。
②图2中乙组5小时后装置重量______丁组,说明光照可以______植物的蒸腾作用。
(4)兴趣小组同学认为,该实验容易出现偶然性,得出的结果说服力还不够,想要更具有说服力,还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播出的记录片《光伏电站“长庄稼”》,对新能源的光伏治沙成功范例予以了盛赞。项目采用光伏电站开发和荒漠治理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治沙+种草+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的复合生态型的新模式,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在内蒙古的一个荒漠化地区推广了光伏治沙之后,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5%,上升到了77%。光伏板遮光、挡风可使地表水分蒸发量减少800mm/年,可降低风速1.5m/s,有效地改善了植物的生存环境;农户在光伏板下、板间种植农作物,大大降低了面板周围的温度,种植的品种有牧草、玉米、草药,有的甚至还用防水透气材料在荒漠里种上了水稻、蔬菜等植物;养殖了蚯蚓、羊、鸭等动物,不但增加了产量,同时也增加了收入。
(1)文中提到农户在光伏面板下种植农作物,大大降低了面板周围的温度,这主要是利用了植物的______作用的缘故。
(2)文章插图中玉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种产物在细胞的______中,通过______作用为其植株生长提供能量;同时动物释放______(气体)又是玉米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种植农作物与养殖动物对于光伏治沙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
(3)阅读资料可知,内蒙古地区有很多成功的光伏治沙项目,农民在板下、板间养的羊相比种植的玉米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多了______层次。
(4)荒漠生态系统物种类型相对较______,自动调节能力______,因此我们更要加强对它的保护。
(5)阅读上面的资料,你能总结出光伏治沙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0.(8分)温室大棚能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各种适宜的环境条件,使作物增产,据图回答问题:
(1)某同学为探究大棚内作物A的生理活动,设置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发现透明塑料袋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______作用;继续将该植物置于光下几小时,摘下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发现②部分叶片为蓝色,______部分(填图中序号)叶片为棕黄色,则可证明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若要探究植物A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除将塑料袋内的氢氧化钠去除外,还应将实验装置置于______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将袋内产生的气体通入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
(3)该同学进一步探究了光照强度对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的影响,并将探究的结果绘制成了图乙曲线。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______点;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比较,植物A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31.(10分)在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绿叶在光下才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能量来自于光能。在这一过程中,光能去哪儿了?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如下实验过程:
一、材料:盆栽天竺葵、黑纸片、酒精、碘液等
二、实验步骤
①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选取一片叶,用黑纸片把该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光下照射4小时,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形成______。
③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④用______溶解叶绿素,使叶片变成______,便于检测观察。
⑤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检测。
⑥观察结果:遮光部分______,见光部分反之。
三、得出结论
①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拓展实验
从上述实验叶片的变蓝部分撕下一块表皮,制成______(填“切片”、“涂片”或“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半月形细胞里有蓝色颗粒,这些细胞为______,细胞里的蓝色颗粒是______。这个事实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CBB6-10:CDDCC11-15:ABCBB16-20BAADD21-25:BDDCB
二、非选择题:
26.(9分)
(1)E(2)D(3)A;输导(4)种子;果皮;被子;裸子(5)E→D→A→B→C
27.(7分)
(1)雌蕊;⑥ 胚珠
(2)胚;③ 胚根;③;④ 子叶
(3)种子的胚不完整;种子的胚已死亡;种子未度过休眠期(答对一条即可得分)
28.(8分)
(1)叶片 水分和无机盐
(2)空气湿度 防止瓶中水分蒸发
(3)30℃ 小于 促进(加强或增加)
(4)重复实验(设置重复组或进行多次试验)
29.(8分)
(1)蒸腾(2)线粒体;呼吸;二氧化碳(3)系统
(4)少(或单一);弱(或小或差)
(5)植被覆盖率增加,减少水分蒸发,改善植物生存环境,荒漠治理,充分利用土地发电,农户增加粮食产量,增加收入(合理即可得分)
30.(8分)
(1)蒸腾;③;二氧化碳
(2)黑暗(无光);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d;多于
31.(10分)
实验步骤:①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②对照实验;
④酒精;黄白色;⑥不变蓝;
得出结论:②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拓展实验:装片;保卫细胞;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