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
2
3
CONTENTS
目
录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法、德、日等国的文官制度最终建立起来
美国建立文官制度
英国最终确立文官制度
英国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
英国提出《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奠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文官制度:是指国家关于各级文官的考试、任用、管理、权利和义务以及退休等一整套的制度和体制。是以其特定的内容与形式构成的关于文官进、管、出的法律制度。目的在于选贤任能,提高行政效率。文官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西汉时的官吏任免制度,特别是隋唐时新兴起来的科举制度。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开始于英国。
名词解释—文官制度
文官一般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其政府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
——《联合国文官制度改革研讨会报告文集》
1854
时空坐标
1855
1870
1883
1945
西方文官制度
出现的背景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材料一: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 这一制度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 …… 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 是从中国的经验中借鉴而来的。” ——1896出版丁韪良《中国环行记》
(1)中国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二:在现在意义上的文官及文官制度形成之前 , 西方国家文职官员的演进大体上都 经历了三个阶段 , 即君主专制的恩赐官爵制时期 , 早期西方资产阶级权贵的个人恩惠制时期 , 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政党分肥制时期 。以后 , 随着社会环境功能发生的新变化 , 文职官员阶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世纪中期以后 , 在西方各国才陆续形成了现 代意义的文官系统 。 ——孙刚《西方文官制度浅析》
分析: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当时的社会特征是什么?
(1)中古时期:恩赐官爵制。社会特征: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王权扩大。
(2)17-18世纪:个人恩惠制。社会特征: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3)政党分肥制。社会特征: 西方内阁制和政党政治逐渐形成。
(2)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材料三: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政府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和税收等传统事务以外,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管理,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有能力、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3)工业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
材料四:随着“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4)启蒙思想的影响
材料五: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
(5)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材料: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的。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
——摘编自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
◎综合探究
分析: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确立的原因方面进行中英对比,分析说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决不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简单再现”。
(1)英国确立的原因: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政党分赃制”带来的弊端;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提高官员行政素质;政党政治的成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2)中国确立的原因:为了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保证封建经济发展和繁荣;巩固儒家思想的长期独尊地位。
西方文官制度
的建立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议会开始限制国王任命官员权力
18世纪初
19世纪初
政务官
事务官
1855年
《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
1870年
英国最终确立文官制度
1883年
《美国文官法》,最终确立文官制度
文官制度最终建立
二战后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美国
法、德、日
建立过程
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与内阁共进退。
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一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
◎综合探究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从政治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1855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作出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令,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到文官委员会,真正的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两道法令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阎照祥著《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过去的英国,女性由于面临的社会环境以及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其地位一直不高,只要一结婚,基本上相夫教子。……没有固定收入,女性只能依靠男性来生活。通过英国文官考试,女性可以通过公开竞争考试获得文官职位,有了固定收入,这就大大提高了女性的工作热情和家庭地位,为女权主义者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曹永胜、王铮《近年来英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综合探究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公开考试录用文官;实行文官政绩晋升制。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
①减弱政界腐败风气;
②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③巩固议会改革的成果;
④促进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⑤对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权运动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西方文官制度的
特点和影响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主管文官考试与管理的新机构——文官制度委员会。……美国文官任何官阶将是一个没有任何禁律的向任何人“开放”的文官结构。任何试图在年龄、身份或其他方面限制文官被录用或流动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是“不民主”的。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材料二: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政治中立和忠实履职
材料三: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思考:从美国《彭德尔顿法》中,分析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问题点拨
◎问题点拨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西方实行文官职务常任制,规定文官从被录用到退休,非因违法津职不得随意被免职或停职,保证文官的职位、去留、待遇、前程不受学派政治斗争的影响。
——摘编自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现如今,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也在吸收中国传统人事制度合理成分和借鉴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上得以基本确立,并于2005年颁布《公务员法》,反观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制度,不仅具有与西方接轨的共性一面,还具有自身不同于西方的个性之处。
——杨延昭《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比较研究》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三: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国家的全部历史表明……因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 这支官吏队伍浸透了反民主的意识,同地主和资产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各方面都依附他们。这支队伍被资产阶级关系的气氛所笼罩,他们呼吸的就是这种空气,他们凝固 了,变硬了,僵化了,摆脱不了这种空气,他们的思想、感情、行为不能不是老样子的。对上司毕恭毕敬的习气和某些 “公”务特权把他们拴住了,通过股票和银行,这支队伍的 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
——列宁《革命的一个根本问题》
◎问题点拨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分析:西方文官制度的评价。
(1)对西方:有利于文官队伍的稳定;有利于政府机构的稳定;有利于防止国家公务人员结党营私。
(2)对世界:有利于文官队伍的稳定;有利于政府机构的稳定;有利于防止国家公务人员结党营私。
(3)局限:
①文官制度并没能触碰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②文官人数增多,加大国家财政负担;
③官员层次增加,项目层层报批,影响政府工作效率。
◎问题点拨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综合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通常以 1870年6月4日英政府颁布的正式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的枢密令,作为英国文官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西方国家公务员普遍实行“两官分途”,即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
★分析: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唐宋选官制度相比,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不同之处。
西方一些重要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官员分为两类,政务类官员随执政党变动,业务类官员基本稳定。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