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分层练 第九单元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分层练 第九单元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9 10:16:45

文档简介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夯实基础】
知识点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提出这一论断的大会最可能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一届全国人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2.1958年,在总路线的指导下,中国人民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但由于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出现了严重经济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验不足 B.苏联撕毁援助协议
C.自然灾害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知识点2:“文化大革命”
3.根据有关研究者的统计,现代某一时期上海市《初中语文课本》中,毛主席文章和诗词、马恩列斯文章、鲁迅杂文占50.2%,样板戏选场、评论、总结、家史和通讯占37.3%,古代诗文仅占2.4%。据此可判断此语文课本的使用应处于( )
A.过渡时期 B.“文革”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4.作家冯骥才采访了上千名“文化大革命”经历者,写下了《100个人的10年》一文。最后,他说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C.要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知识点3:伟大的建设成就
5.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该举措主要是基于(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国际形势的变化
C.工业化建设需求 D.美苏关系的发展
6.下表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时间 与新中国建交国家
1970年之前 共44个
1970年 共49个
1971年 共64个
1972年 共82个
A.国际影响力提高 B.经济发展迅速 C.与邻国联系加强 D.侧重反霸维和
【能力提升】
7.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如宋璞的《红豆》、邓友梅的《在悬崖上》、陆文夫的《小巷深处》、丰村的《美丽》等一批文学作品。他们涉及了以往不敢轻易描写的爱情生活题材,揭示了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折射时代的变迁。这一现象( )
A.反映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B.得益于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方针
C.根源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说明文学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8.1960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重工业战线,节俭财政支出等。这一方针实施的主要背景是( )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开展 D.经济困难的出现
9.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庆祝新中国成立 B.庆祝粉碎“四人帮”胜利
C.庆祝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 D.庆祝新中国外交的成就
10.从媒体公布的国家领导人李克强总理的简历中了解到,他从合肥八中毕业后,参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高考,并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其时代背景是( )
A.邓小平复出后力抓教育工作 B.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C.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11.1986年,钱学森回忆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形象地说,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可见规模之大。”材料反映新中国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精神 B.“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C.先进通讯方式的技术支持 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保障
1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著名科学家邓稼先等英雄模范人物,形成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这表明( )。
A.历史是由英雄模范人物创造与推动的
B.这一时期的探索符合国情且成效显著
C.中国的科技成就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D.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及其价值
【核心素养】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年的中国的大后方(含川、滇、黔、陕、甘、湘、桂七省)仅有工厂237家,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开展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将沿海工业向内地迁移,共计内迁工厂448家,机料7.09万余吨,内迁技工人数1.2万余人。……到了1942年,渝、川、康、桂、滇、黔等西南地区和西北的陕甘地区的工厂数占全国90%以上。
摘编自陆婷《抗战时期工业内迁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1965年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的基本建设总额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从总体上看,三线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历史上的这两次工业布局大调整的共同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释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摘自《人民日报》1955年4月21日
材料二
1971年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大笑 周恩来迎接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毛泽东把一套《楚辞集注》送给田中首相
——摘编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代表团参加的会议名称。这次会议中我国提出了什么方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与其相关的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对中国外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历史任务”可知,其主要与三大改造有关。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故选D项;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排除A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排除B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排除C项。
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中国大地兴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灾难,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是影响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是主要原因,均排除。故选:D。
3.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样板戏选场”得出此时处于文革时期,故B项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故A、C、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文化大革命”严重践踏了民主和法制,因此这里的“教训”是指我们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避免重蹈覆辙,B项正确;A项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性,而非“教训”,故排除;“文化大革命”与生产关系和经济规律无关,排除C、D两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20世纪60年代前期”“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可知,该举措主要和这一时期的中苏关系恶化有关,故选B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于1956年,排除A项。工业化建设条件较为优越的是东部地区,排除C项。20世纪60年代前期美苏冷战加剧,排除D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70年之前和中国建交的国家一共有44个,而1972年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82个,几乎成倍的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了和中国建交的高潮,故选A项。20世纪70年代正值“文革”期间,经济发展严重受挫,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主要是第三世界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排除C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外交侧重反霸维和,排除D项。
7.答案:B
解析:1956 年,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材料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得益于这一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方针,故选 B项;“百家争鸣”指的是科学领域,而小说属于文学艺术领域,排除 A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是指改革开放后,时间不符,排除 C项;意识形态影响文学艺术的创作,“摆脱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D项。
8.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以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重工业战线,节俭财政支出等”,结合时间1960年,可知左倾错误的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推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D项正确;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但是八大的正确决议没有被坚持下来,排除A项;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排除B项;土地改革在1952年已完成,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B
解析:材料图片中的文字“打倒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反映的是人民庆祝粉碎“四人帮”胜利,B符合题干要求;ACD都不正确,排除。故选:B。
10.答案:A
解析:“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高考是在1977年,“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和“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转移”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在1978年,B、C、D三项都不符合题干时间背景,应排除。1977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后,大力抓教育工作,恢复高考制度,故A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A.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精神是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B.“科教兴国”战略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故B错误;C.当时中国没有先进通讯方式,故C错误;D.钱学森说““两弹”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千人、上万人的协作……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依据所学知可知,新中国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保障,故D正确。故选:D。
12.答案:D
解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这一时期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故选D项;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排除A项;这一时期的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排除B项;“领先地位”表述错误,此时中国的科技成就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排除C项。
13.答案:(1)变化:工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南、西北地区迁移。
原因: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深重;为适应抗战的需要;国民政府支持沿海工业内迁;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全国各地军民民族精神和团结互助意识的高涨;爱国企业家的积极奔走;持久抗战思想的传播。
(2)特点:深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国家计划主导;兼顾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主要策中在中西部地区;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成就大;影响深远。
(3)影响:提高了国家的国防能力;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的人口迁徙与文化交流;改善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布局;彰显了中华民族捍卫独立和尊严的精神。
解析:(1)变化:根据“将沿海工业向内地迁移”、“到了1942年,渝、川、康、桂、滇、黔等西南地区和西北的陕甘地区的工厂数占全国90%以上”等信息分析可知,工业由东南沿海向西南和西北地区迁移。原因:根据全“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开展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及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全面侵华,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为适应抗战的需要;国民政府支持沿海工业内迁;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各地军民民族精神和团结互助意识的高涨;爱国企业家的积极奔走;持久抗战的思想。(2)根据“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得出: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根据“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得出:国家计划主导;根据“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得出:兼顾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根据“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得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根据“1965年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的基本建设总额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得出:项目多,成就大;根据“从总体上看,三线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得出:影响深远。(3)影响:提高了国家的国防能力,彰显了中华民族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的精神;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东西部的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改善我国的国家经济布局。
14.答案:(1)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2)成就: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②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③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影响: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地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两国结束对抗,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形成了建国以来的建交高潮(与非洲欧洲亚洲多国建交)。
解析:(1)根据“1955年4月21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可得出是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尼召开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2)成就:根据所学,三图对应的成就主要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中日建立外交关系。影响: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地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两国结束对抗,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形成了建国以来的建交高潮。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夯实基础】
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下图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这一统计图能够说明( )。
A.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B.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得以确立
2.1949年成立的首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党外人士3人;委员56人中,党外人士27人;4名副总理中,党外人士2人;15名政务委员中,党外人士9人。在政务院所辖的34个部、会、院、署、行中,担任正职的党外人士14人。这说明新政府( )。
A.使人民当家作主 B.得到民众广泛拥护
C.是民主联合政府 D.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知识点2:人民政权的巩固
3.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 )。
A.土地改革有力地支持了人民解放战争
B.土地改革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C.土地改革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D.土地改革是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的关键
4.截止到1952年底,全国共有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分得耕畜297万头,农具3954万件,当年的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这主要是由于( )
A.全国财政状况基本好转 B.土地改革在全国基本完成
C.抗美援朝取得完全胜利 D.三大改造正在顺利进行
知识点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5.1949年10月到12月间,中国先后同苏联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到建国一周年时,包括印度、瑞典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总计已有19国。这表明新中国( )
A.坚守“一边倒”的方针 B.基本消除帝国主义敌视
C.努力营造有利外部环境 D.积极维护世界大国形象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一些民主人士认为不应选择对苏联“一边倒”,因为这样对于美国来说“太刺激了”。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对付国内外反动派即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们……并不发生刺激与否的问题,刺激也是那样,不刺激也是那样,因为他们是反动派。”毛泽东意在( )
A.强调对帝国主义进行坚决斗争 B.反对民主人士的外交策略
C.论证“一边倒”方针的合理性 D.说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知识点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7.解放前中国人的日常用品名称之前往往冠以“洋”字,比如洋蜡、洋车、洋油、洋钉等,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它们逐渐被蜡烛、自行车、煤油、钉子等代替。这主要是因为新中国( )
A.人民的爱国思想得到强化 B.把服务民生作为首要任务
C.工业化建设取得很大进步 D.产品较外来商品质量更优
8.下表所示为“一五”计划基本建设的投资分配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部门 资金(亿元) 比重(%)
工业 248.5 58.2
农业、水利、林业 32.6 7.6
贸易、银行、物资储备 12.8 3
文化、教育、卫生 30.8 7.2
城市公用事业 16 3.7
其他 4.6 1.1
A.政府投资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B.政府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蓬勃开展 D.国家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经济体系
【能力提升】
9.新中国成立时期,一位参加典礼的亲历者这样回忆:从下午3点一直待到晚上10点,虽然几乎长达一整天,却并无丝毫倦意,整整7小时都是在极端兴奋中度过的。……只能自己脑子里不断重复“今天的感情绝不是用文字所能表达的”这样一句话。结合所学,“感情绝不是用文字所能表达”很可能是因为( )。
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③为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④三座大山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
A.①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序言中讲道:“凡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均应共同遵守。”这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A.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B.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1951年3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自4月1日起,用人民币按1:9.5的比价,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发行的地方流通券。10月1日,决定在新疆发行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并准在全国流通,同时停止使用并限期收回新疆省银行发行的银圆券。中央人民政府的举措旨在( )。
A.统一财经与巩固政权 B.统一货币与抢占市场
C.活跃市场与改善民生 D.发展金融与提振经济
12.朝鲜战争结束时,“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自称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军司令官”。战时曾任美国国防部部长的马歇尔也叹息说:“神话已经破灭,美国原来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个强国。”材料可用于说明抗美援朝的胜利( )。
A.使新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B.有利于新中国经济建设
C.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
13.“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与美国接触的过程中,毛泽东不放弃对美国侵略政策的批评,但又不因为这种批评就不与美国改善关系,仍然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中美两国的国家关系。这体现了( )
A.中国的外交政策开始走向成熟
B.毛泽东在外交上具有坚定性和灵活性
C.中国的外交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D.外交政策的制定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香港问题上,中央政府一方面宣布香港属于中国,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不断重申不改变香港现状并利用香港作为对外贸易的桥梁。这一做法主要是因为(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西方对华采取孤立和封锁
C.中苏关系恶化威胁国家安全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5.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B.农业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C.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
16.陈云在编制“一五”计划草案时指出:“我国因为经济落后,要在短时期内赶上去,因此,计划中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计划中要有带头的东西。就近期来说,就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样样宽裕的平衡是不会有的,齐头并进是进不快的。”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编制( )
A.以综合平衡为基本原则 B.以计划体制推动经济建设
C.以英美国家的经济水平为参考 D.以重工业的发展为先行
【核心素养】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沈约《宋书》
材料二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开辟了我国南北交通和桥梁建设的新历史。中国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三年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工程技术人员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全部工程用自己的材料由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人民日报》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1954年2月6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西汉到南朝江南地区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有利因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科一 由于中国历史上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往来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新中国仍然尽量利用历史关系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国内经济的恢复。“内外交流”是新中国的基本经济政策,中国对西方的大门并没有关闭,中国不题意在立足未稳的时候,在国际上树敌。
——摘编自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小丛书: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材料二 后来的报越抗法和抗美授朝政策尽管都包含着维护国家主权的目的,但也成为一些周边亚洲国家对新中国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1951年朝鲜战争局部化的趋势出现后,中国领导人在2月间认为,经济建设成为中国的“中心任务”,经过22个月的准备,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在此形势下,过于突出意识形态的外交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摘编自牛军《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历史含义》
(1)根据材料一,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内外交流”基本经济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年后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和具体表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统计图可知,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社会各界,说明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故选B项;材料是出席新政协的代表人数统计图,不能体现其职能,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信息,不能推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政府是党内人士和党外人士共同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故选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强调是人民政府中有党外人士,未提及民众广泛拥护,排除B项;材料以党派区分,没有以阶级区分,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可知,土地改革在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的地位很重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因是土地改革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全面展开是在解放战争胜利之后,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是政府对土地使用和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大调整,与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无关,排除B项;根据材料“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可知,材料强调土地改革的革命性,而非对经济的作用,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由材料“全国共有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分得耕畜297万头,农具3954万件,当年的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可见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在全国基本完成,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故选B项;“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这个数据无法判断全国的财政状况,排除A项;1952年,抗美援朝正在进行中,排除C项;三大改造对农业来讲是集体化,而不是农民获得土地,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C.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交,而且积极拓展外交空间,与包括印度、瑞典等国建交,这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后努力营造有利外部环境,C正确;A.印度、瑞典等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排除A;B.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的态度,排除B;D. 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实力上看,并不是世界大国,排除D。故选:C。
6.答案:C
解析:材料中毛泽东认为对付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并不发生刺激与否的问题,其目的是论证对苏联“一边倒”方针的合理性,C项正确。材料是针对“一边倒”的讨论,而不是单独强调“对帝国主义进行坚决斗争”,排除A项。B项表述的只是材料表象,并非毛泽东的主要目的,排除。材料中毛泽东并没有谈及反动派的实力强弱问题,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洋蜡、洋车、洋油、洋钉等反映了解放前中国物资匮乏,许多日常用品需要从国外进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取消了“洋”字,说明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中国自己能够生产中国人自用的日常用品,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洋”字逐渐被取代,无法说明中国产品优于外来商品,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五”计划时期,资金的投入主要在工业领域,政府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选B项。“一五”计划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敌对政策,以及我国国防需要的背景下实行的,并没有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三大改造的内容,排除C项。“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但没有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排除D项。
9.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的时间信息“新中国成立时期”和人物信息“一位参加典礼的亲历者”可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的开国大典,在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站了起来,为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①②③④描述均正确。故选D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各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均应共同遵守”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要求社会各界遵守,进而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发挥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仅具有临时宪法性质,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才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排除C项;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D项。
11.答案:A
解析:中央政府用一定的比价收回之前在边疆地区发行的各种流通券和停止使用之前发行的银圆券,而统一发行和使用人民币,这有利于统一全国财经和通过经济形式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故选A项;题干提到的货币措施是在边疆地区推行的,这些措施不仅具有经济方面的作用,而且还有政治方面的考量,其根本目的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排除B项;题干中经济措施的目的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不是活跃市场与改善民生,排除C项;题干中的经济措施主要是为了统一财经和巩固政权的需要,而不单单是经济目的,排除D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军司令官”“神话已经破灭”可知,抗美援朝的胜利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使美国在争霸中实力受损,故选C项;抗美援朝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但“使新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政权,为新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排除B项;材料重在说明朝鲜战争的失败对美国的影响,而不是对中国的影响,排除D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与美国的接触中,毛泽东既批评美国的侵略政策,也坚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中美两国的国家关系,体现了毛泽东在外交上具有坚定性和灵活性,并非严格依据意识形态进行外交,故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我国外交的坚定性和灵活性,排除C项。外交政策的制定主要服务于国家利益,排除D项。
14.答案:B
解析:根据“利用香港作为对外贸易的桥梁”可知,香港在中国内地同西方国家的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地与西方国家的直接贸易往来较少,原因在于西方对华采取孤立和封锁,故选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香港问题不属于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排除A项。香港问题与中苏关系是否恶化并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排除D项。
15.答案:A
解析:选择A:20世纪50年代,国家进行了三大改造和工业化建设,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严格限制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排除B: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发生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个时期没有进行农业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排除C: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发生在改革开放后,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材料所述状况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不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
16.答案:D
解析:根据“计划中要有带头的东西。就近期来说,就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D项。根据“样样宽裕的平衡是不会有的,齐头并进是进不快的”可知,“一五”计划主张有侧重,排除A项。“一五”计划结束时中国才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一五”计划学习的是苏联,排除C项。
17.答案:(1)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适合经济发展;南方统治者大都比较重视发展经济;人民的辛勤劳动;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开发江南(民族交融的推动)。
(2)有利因素:“一五”计划的实施(或国家的大力支持);苏联的援助;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勘测设计。
解析:(1) 原因: 根据材料一“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可知在西汉到南朝江南地区经济有了很大程度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到江南地区,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北方人口南迁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地广野丰,民勤本业”可知南方本身就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人民的辛勤劳动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南方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重视发展期经济,南迁的汉人与江南地区的汉人和少数民族共同开发当地的经济,推动经济发展。(2)有利因素: 根据“三年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可知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根据“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可知苏联的援助;根据“工程技术人员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全部工程用自己的材料由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可知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勘测设计。
18.答案:(1)原因: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建立的人民政权不愿意过多树敌;为国家建设努力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和恢复经济的需要。
(2)主要目的:服务于大规模经济建设。表现:出席日内瓦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解析:(1)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依据材料“新中国仍然尽量利用历史关系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国内经济的恢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依据材料“经过22个月的准备,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五年计划,全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在此形势下,过于突出意识形态的外交政策调整势在必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