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1894---1895年)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重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学习目标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
2.理解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
3.感受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的观念。
1.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背景、时间、重大的战役以及影响。
2.《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内容
3.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等民族英雄的爱国事迹。
4.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具体史实、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自主学习
3
“日本乃万国之本……经营天下,安抚汝等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1867明治天皇《御笔信》
“日本……永远难免国防之危机。故在大陆获得领土实属必要……不能不首先染指中国与朝鲜。”
——1887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大陆经略论》
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
大陆政策:
朝鲜
中国
亚洲
世界
问题:日本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做什么?
意欲继承列祖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1868年明治天皇《御笔信》
亚洲乃至全世界
朝鲜
满蒙
中国
日本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满蒙,必先征服朝鲜。
阅读材料,强大后的日本有何野心?
大陆政策
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一、甲午中日战争—背景
两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材料: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多万两。
②.中国清政府软弱腐朽、军备废弛
可能性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原因)
清政府避战求和
战前中国:清政府国库空虚,军备废弛,国力衰败。
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东学党起义
材料三:公元1894年在朝鲜境内爆发的反对朝鲜王朝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农民起义。
光绪爸爸,快来救我!
别哭,爸爸来了!
完了,爸爸好像走不掉了!
导火索
二、甲午中日战争—过程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7月,日本突然袭击丰岛海面清军运兵船,不宣而战,丰岛海战爆发。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二)开始
丰岛海战
战争爆发的标志
一、甲午中日战争
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清 政 府
仓促应战
丰岛海战
1平壤战役
2黄海海战
3辽东战役
4威海战役
日 本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进 攻
陆海递进 由朝入中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丰岛海战(1894.7 开始标志)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2.战争经过
(2)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左宝贵
第二单元
黄海大战
1894年9月,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舰艇十余艘护送援军至大东沟。正当北洋舰队准备返航旅顺时,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袭击,中日间就此展开大战。再次上演一出勇士战死、懦夫奔退的悲剧。
清国北洋舰队
日本联合舰队
提 督:丁汝昌
(定远舰)
总司令:伊东佑亨
(松岛舰)
人数 战舰 吨位 火炮 鱼雷发射管 平均
航速
日军 3916 12艘 40840吨 268门 36具 16.4节
清军 2126 12艘 34466吨 195门 27具 15.1节
黄海海战
邓世昌
致远舰
第二单元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导致致远舰沉没。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3)辽东战役
旅顺大屠杀
①时间:1894年11月
②路线:日军分两路进攻中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沈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直取大连、旅顺
④暴行: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美国报纸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野蛮残暴
一、甲午中日战争
③战况:1894年10月下旬.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孤
军迎敌,最终战败
4.威海卫战役
①时间:1895年初
②爱国将领:丁汝昌
③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威海卫战役
(三)经过——四次战役
时 间 主要战役 战 况 重要人物
1894.7-1895.初) 丰岛海战 正式宣战
平壤战役 平壤陷落 左宝贵
黄海大战 丧失黄海制海权 邓世昌
辽东半岛战役 旅顺、大连失陷
旅顺大屠杀 徐邦道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丁汝昌
战争爆发的经过
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外因:日本制度先进且蓄谋已久
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内因:统治腐朽,制度落后 (根本)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准备不足
武器装备落后
未能充分动员民众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1895年
地点:日本马关
双方代表:
李鸿章
伊藤博文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李鸿章———————————伊藤博文
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内 容
影 响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
影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反映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要求】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纽约时报》评论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沙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2)强租海港和划分“势力范围”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沙俄
日本
德国
英国
美国
法国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2.“门户开放”政策
(1)时间:
(2)目的:
(3)侵略方式:
1899
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4)内容: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利,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5)实质: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抢夺利权(开矿筑路)、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机会平等,利益均沾。
本课小结
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
经过
结果:《马关条约》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瓜分中国狂潮
牛刀小试
1、 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
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
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国人的心态具有盲目自信
D
2、 以下列强在华攫取的侵略权益,其获取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外商在中国投资设厂 ②中英双方商定关税税率 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 ④外国军舰深入长江口岸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