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3课时(课件 17张PPT+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3课时(课件 17张PPT+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22 17:03:48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3课时)
浙教版 八年级上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学习内容与要求】
本节课内容主要有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的概念是建立在饱和溶液的基础之上的,由于概念比较抽象,利用溶解度解决相关问题,学生会觉得有些难度,故应该加强练习、多培养学生相关的理性分析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物质的溶解和溶液
③了解物质溶解与结晶现象,知道溶液的组成及特征,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创设情境
你能定量的比较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吗?
10 ℃
氯化钠
40 ℃
硝酸钾
应该在同一温度下
不能比较。
应该溶剂的量相同
10 ℃
氯化钠
硝酸钾
10 ℃
不能比较。
1克氯化钠
1克硝酸钾
10 ℃
10 ℃
20克水
不能比较。
应该达到饱和状态
用溶解度能定量的比较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
探究实践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性越强。
如何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定义?
一定温度
饱和状态
条件-------
标准-------
溶液状态---
单位-------

溶解度的四要素
100克溶剂 (一般指水)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饱和溶液
探究实践
1.20℃时,蔗糖的溶解度203.9g,其含义是什么?
20℃时,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2.判断是非:
(1)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2)100克水中溶解了36克食盐刚好达到饱和,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3)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则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3.3。
(4)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克。
探究实践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下面是几种常见物质在 20℃时的溶解度 :
物质名称 氯化钠 氢氧化钙 蔗糖 氯酸钾 氯化铵 硝酸钾
溶解度(克) 36.0 0.165 203.9 7.4 37.2 31.6
溶解度定量表示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性
溶解度/g (20℃)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10g
>1g
<1g
<0.01g
0.01克 1克 10克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微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探究实践
许多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表 1-7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克) 35.7 35.8 36 36.3 36.6 36.8
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探究实践
温度(℃) 0 20 40 100
溶解度(克) 0.173 0.165 0.121 0.076
表1-8 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很小,微溶。
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升温,会变成析出氢氧化钙固体,变浑浊。
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 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
升温
降温
探究实践
根据生活经验,你能说出气体的溶解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2)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
(3)开启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
(4)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温度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压强
迁移应用
1.“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 g
B.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C.20 ℃时,100 g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 g
D.20 ℃时,将36 g氯化钠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
2.可根据物质在20 ℃时的溶解度,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四个等级。易溶物质是指20 ℃时,物质的溶解度(  )
A.小于0.01 g B.小于1 g
C.大于1 g D.大于10 g
D
3.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C
4.在20 ℃时,测得50 g水中溶解18 g某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从实验中可知(  )
A.该物质的溶解度是18 g
B.该物质的溶解度是36 g
C.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18 g
D.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36 g
D
迁移应用
5.20 ℃时,将不同质量的食盐固体分别参加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所得溶液质量与参加食盐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该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是( )
加入食盐质量/克 10 20 30 40
所得溶液质量/克 110 120 130 136
A.10克 B.20克 C.30克 D.36克
D
迁移应用
6.汽水中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喝了汽水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B
迁移应用
7.在一定温度下,向100 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的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5-12所示。
(1)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g。
(2)④中的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填“是”“不是”或
“无法判断”)。
40

迁移应用
板书设计
大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
外因 温度
气体的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
外因 温度和压强
物质的溶解性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物质的溶解(第3课时)
考试这样考
题型一 溶解度的概念
角度1:溶解度的定义
1.已知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
(2)在60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
(3)此温度时向100克水中加入120克硝酸钾,形成的溶液质量为 克。
角度2:溶解性
2.60℃时,100g水溶解20.94g氢氧化钡恰好饱和,则氢氧化钡属于(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无法确定
角度3:能简单计算固体的溶解度
3.如表列出了 20℃时在100克水中氯化钠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所加氯化钠的质量/g 20 30 36 40
所得溶液的质量/g 120 130 136 136
(1)以上实验组中,得到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由如表的数据可知在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 。
题型二 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角度1:结合实验图示,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4.20℃,将质量均为20克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
搅拌后观察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已知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得到的甲、乙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图2中得到的甲、乙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C.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小 D.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角度2:结合溶解度表,进行简单分析
5.下表为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A.20℃时将2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能得到65.8g溶液
B.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
D.20℃时将40g NaCl加入到100g水中,再升温至60℃可形成不饱和溶液
题型三 学科综合
6.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 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 。
  (2)观察上述表格,可以总结出的规律是 。
(3)40℃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
“不饱和”)溶液。
(4)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底部有未溶解硝酸钾的溶液(20℃),若使其固体继
续溶解,在大烧杯的水中可以加入的物质有______(用字母序号表示)。
A.干冰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题型四 拓展创新
7.为探究固体A、B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小明同学实验如下: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粉末A和粉末B(A、B均不与水反应),然后逐渐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并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横坐标表示水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质的质量)。
(1)B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的质量比为 。
(2)当加入30克水时,A溶液的质量为 ,溶液是饱和
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
(3)此温度下,A的溶解度为 ,B的溶解度为 。
能力提升训练
1.氯化铵、硝酸钾是两种盐。3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1.4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取这两种盐各22g,按图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盐A是氯化铵
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盐A溶解
C.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①②中溶液浓度一样大
2.在一定温度下,向100 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
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的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g。
(2)图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有      (填序号)。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1)在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2)11:10:21
(3) 210
2.A 3.③④ 36g 4.B 5.B
6.(1)水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不饱和 (4)C
7.(1)1:10 (3)34g 不饱和 (3)20g 10g
能力提升训练
1.D 2. 40g ③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