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六单元
寓言四则
杞人忧天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杞(qǐ)国有人忧天地崩坠(zhuì)。
B.若躇(chú)步跐(cǐ)蹈。
C.日月星宿(xiǔ)……其人舍(shě)然大喜。
D.亦不能有所中(zhòng)伤……充塞(sè)四虚。
·
·
·
·
·
·
·
·
C
解析:
C项中的“宿”应读“xiù”,“舍”应读“shì”。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身亡所寄 ,
(2)奈何忧其坏 ,
(3)天果积气 ,
(4)充塞四虚 ,
·
· ·
·
·
· ·
无,没有
为何,为什么
果然
填满
四方
3.按要求填空。
(1)《杞人忧天》选自《 》。列子,本名 ,相传是
(朝代)时期的道家人物。
(2)《列子》内容多为 、 和神话传说。
列子·天瑞
列御寇
战国
民间故事
寓言
(21-22·济南平阴期末改编)阅读《杞人忧天》,完成下列各题。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屈伸呼吸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B.因往晓之 未若柳絮因风起
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奈何忧其坏
A.其人舍然大喜
B.屠自后断其股
C.仁在其中矣
D.人不堪其忧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交代杞人之忧,这种有别于常人的忧虑十分可笑,其可笑之处主要是缺乏常识和经验。
B.杞人担心“天地崩坠”是古代人对于宇宙空间缺乏科学认识而形成的一种恐惧心理。
C.“杞人忧天”这个故事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
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D.当时曾经发生过巨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地震、海啸、泥石流或不明原因的其他灾难,所以杞人
才会“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
·
·
·
·
·
·
·
·
·
·
·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屈伸呼吸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B.因往晓之 未若柳絮因风起
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
·
·
·
·
·
·
·
解析:
C项两个“忧”都解释为“担忧”。A项,你/像;B项,于是、就/趁、乘;D项,同“释”,解除、消除/舍弃。
C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奈何忧其坏
A.其人舍然大喜
B.屠自后断其股
C.仁在其中矣
D.人不堪其忧
·
·
·
·
·
解析:
“奈何忧其坏”一句中“其”的意思为代词,它。A项,指示代词,那;B项,代词,它;C项,指示代词,这;D项,指示代词,这种。
B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交代杞人之忧,这种有别于常人的忧虑十分可笑,其可笑之处主要是
缺乏常识和经验。
B.杞人担心“天地崩坠”是古代人对于宇宙空间缺乏科学认识而形成的一种恐惧
心理。
C.“杞人忧天”这个故事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
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D.当时曾经发生过巨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地震、海啸、泥石流或不明原因的其他
灾难,所以杞人才会“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解析:
D项说法无中生有。
D
7.大家知道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成语 主要内容 寓意
① , 古时宋国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此便放下锄头在树旁等待再次撞死的兔子。 比喻不主动努力,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揠苗助长 有个宋国人,希望禾苗长快点,把禾苗都往上拔高,后来禾苗全都枯萎了。 ② ,
。
守株待兔
解析:
根据表格中“主要内容”一栏的“古时宋国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此便放下锄头在树旁等待再次撞死的兔子”可知,本寓言故事讲的是“守株待兔”。因此①应该填“守株待兔”。②处应该根据“揠苗助长”这一故事的主要内容填写相应的寓意:要遵循事物生长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要遵循事物生长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一)(20-21·潍坊安丘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选自《晋书·乐广传》)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
(2)其人舍然大喜 ,
(3)广问其故 ,
(4)沉疴顿愈 ,
9.下列各项中的“乃”与例句中的“乃”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广乃告其所以
A.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C.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2)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11.以上两则故事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
·
·
·
·
·
·
参考译文:
【乙】乐广曾经有关系亲密的客人,好长时间没有再登门,乐广问其中的原因,客人说:“以前在座时,承蒙赐酒,正要喝,看见杯中有蛇,心中非常厌恶,饮了这杯酒后就生了病。”在当时河南府听事墙上有角,漆画如蛇,乐广猜想杯中的蛇就是角的影子。又在以前的地方摆酒,对客人说:“酒中还有你看见过的东西吗?”客人说:“和当初见到的一样。”乐广于是告诉他原因,客人一下子明白了,老毛病顿时痊愈了。
【乙】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选自《晋书·乐广传》)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
(2)其人舍然大喜 ,
(3)广问其故 ,
(4)沉疴顿愈 ,
·
·
·
·
告知,开导
同“释”,解除、消除
原因,缘故
治愈,恢复
9.下列各项中的“乃”与例句中的“乃”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广乃告其所以
A.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C.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
·
·
·
解析:
例句和B项的“乃”意思都是“于是,就”。A、C两项中的“乃”意思是“才”。
B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2)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答案示例:你踩踏土地,整日在土地上行动,为什么担心它会塌陷呢?
答案示例:乐广猜想杯中的蛇就是角的影子。
解析:(1)句,“若”意思是“你”,“奈何”意思是“为什么”。(2)句,“意”意思是“料想,猜想”,“即”意思是“就是”。落实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翻译句子。
11.以上两则故事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示例:
【甲】文告诉我们:不要有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乙】文告诉我们:不要疑神疑鬼,妄自惊慌,胡乱猜忌。(或:凡事应做调查研究,千万不要见到一点行迹就疑神疑鬼。)
解析:
【甲】文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乙】文中的客人将映在酒杯里的角影误认为蛇,后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疑神疑鬼,妄自惊慌,胡乱猜忌。凡事应做调查研究,千万不要见到一点行迹就疑神疑鬼。
沈屯子入市,听唱书。至杨文广①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友拉之归,日夜忧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家人因劝出游,以纾②其意。
忽见担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归益忧病。
家人为之请巫,巫曰:“稽冥籍③,若来世当轮回作女人。所适④夫,麻哈回也,貌甚陋。”沈忧病转剧。
亲友来省者,慰曰:“善自宽,病乃愈耳。”曰:“若欲吾宽,须杨文广围解,负竹者归家,麻哈回作休书见付,乃得也!”
【注】①杨文广:北宋名将。②纾:解除。③冥籍:阴间的登记簿。④适:侍奉,这里是“嫁”的意思。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夜忧念不置(放下)
B.家人因劝出游(于是)
C.归益忧病(更加)
D.若来世当轮回作女人(如果)
13.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B.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C.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D.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亲友来省者,慰曰:“善自宽,病乃愈耳。”
15.文中沈屯子的“多忧”,是不必要的担忧呢,还是居安思危?请联系《杞人忧天》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
·
·
参考译文:
沈屯子来到集市上,听说书。当听到杨文广被围困在柳城,里面缺少粮食,外面的援兵被阻挡时,愁得他不住地叹气。朋友把他拉回家中,他日夜担忧放不下心来,说:“文广被困在那里,怎么才能解脱呢?”家里人便劝他出去游玩,以宽解他的心情。
沈屯子忽然看见一个扛着一捆竹竿去集市上的人,他心中又暗想:“竹竿末端非常锐利,街上行人一定会有被它刺伤的。”回到家后,他更加发愁而病倒了。
家人为他请来了巫师,巫师说:“我查了阴间的登记簿,你来世应当轮回为女人。所嫁丈夫是麻哈回,相貌很丑陋。”沈屯子愁得病更加厉害了。
亲戚朋友来探望他的,安慰他说:“(你)要善于自我宽慰,病才会痊愈。”沈屯子说:“如果想要让我把心放宽,一定要使杨文广解了围,扛竹子的人回到家,麻哈回写下休书交给我,才行啊!”
沈屯子入市,听唱书。至杨文广①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友拉之归,日夜忧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家人因劝出游,以纾②其意。
忽见担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归益忧病。
家人为之请巫,巫曰:“稽冥籍③,若来世当轮回作女人。所适④夫,麻哈回也,貌甚陋。”沈忧病转剧。
亲友来省者,慰曰:“善自宽,病乃愈耳。”曰:“若欲吾宽,须杨文广围解,负竹者归家,麻哈回作休书见付,乃得也!”
【注】①杨文广:北宋名将。②纾:解除。③冥籍:阴间的登记簿。④适:侍奉,这里是“嫁”的意思。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夜忧念不置(放下)
B.家人因劝出游(于是)
C.归益忧病(更加)
D.若来世当轮回作女人(如果)
·
·
·
·
解析:
D项中的“若”是“你”的意思。
D
13.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B.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C.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D.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竹竿末端非常锐利,街上行人一定会有被它刺伤的。正确的停顿应为: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故选B。
B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亲友来省者,慰曰:“善自宽,病乃愈耳。”
解析:
“省”意思是“探望”,“慰”意思是“安慰”,“宽”意思是“宽慰”,“愈”意思是“痊愈,病好”。落实重点词语意思,正确翻译句子。
答案示例:
亲戚朋友来探望他的,安慰他说:“(你)要善于自我宽慰,病才会痊愈。”
15.文中沈屯子的“多忧”,是不必要的担忧呢,还是居安思危?请联系《杞人忧天》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沈屯子有三个担忧,一是担忧被围困在城中的杨文广,二是担忧竹末尖锐刺到行人,三是担忧自己来世所嫁的丈夫。《杞人忧天》中担忧天会塌下来的那位“杞人”是没有必要的担忧,沈屯子对过往历史和虚妄未来的担忧同样是没有必要的,只有对竹末尖锐怕不小心刺到行人还体现了一些居安思危的意识。
答案示例:
沈屯子为过往的历史和虚妄的来世忧虑,和“杞人”的忧虑是极其相似的,唯有看到竹末尖锐,怕不小心刺到行人,算是居安思危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