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9 10:2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学 目标 1.了解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情况。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所组织开展的工人运动。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完整把握,培养学生在掌握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结果,其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重点 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的内容及其成立的伟大意义。 难点:中共“一大”和“二大”在内容上的差异。
教法 学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时可以用“七一”建党节来 带领学生进入本课主题。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一部分,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找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再对李大钊进行简要介绍。最后结合教材给出的几本工人刊物,引导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关于中共“- 大”和“二大”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梳理出关键信息,然后对之进行详细讲解。“一大”中,关于于党的初期奋斗目标的确定有一定局限性,在此教师可简单说明。至于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学生能记住有关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基本情况以及共产党从中吸取的教训即可。
导 与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正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迈向第二个“一百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途漫漫,始于脚下;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那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成立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又是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教师随笔
新课讲授 板块一:曙光 1.历史回眸,理清线索。 通过图片和表格形式,回顾: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近代各阶级为救亡图存前仆后继,却始终未能拯救中国,叩问民族复兴,究竟路在何方? 通过救国道路的回顾,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做铺垫。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史料: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1848年《共产党宣言》 李大钊同志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 ——习近平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3.通过史料分析,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传播情况。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2)各地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结合教材几课件中的图片分析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情况。 小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通过挖掘一大参会代表年龄、身份、经历等信息,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感悟信仰的力量,同时紧扣主线——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发展壮大。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不断传播。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发展。 外部因素:共产国际指导。 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板块二:使命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通过挖掘一大参会代表年龄、身份、经历等信息,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感悟信仰的力量,同时紧扣主线——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 整合理解“一大”纲领和主要内容。 中共一大和第一个党纲 (1)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2)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3)确定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4)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什么?)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如何让学生理解中共诞生的伟大意义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近代历史探索历程的年代尺,通过图表让学生感受近代以来历次变革的失败以及体会中共诞生的重要意义。 中共成立历史意义: ①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3.比较:中国共产党“一大”和“二大”的纲领和奋斗目标 落实中共“一大”“二大”会议内容,中共“二大”是“一大”的继续,在思想上进一步完成了建党任务,通过小组讨论,对比分析“一大”“二大”纲领,思考为什么要调整党的纲领? 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 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板块三:初心 在了解到中共会议的纲领后,顺势启发学生,“接下来共产党会做些什么来推动革命发展呢?”,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的全国工人运动高潮。学习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相关知识,体会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达到顶峰又被反动势力镇压的情感。从而得出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才能战胜强大敌人的认识。从而引出后来的国共合作。 板块四:情感升华:感悟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通过呈现从建党到建国28年3个月的宏伟画卷,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三、课堂总结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唱出了共产党的伟大功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里程碑,它的成立是中国大地出现的新曙光,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走向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康庄大道。
板书 设计
当堂达标 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
教学 反思 本课的内容较为抽象,教学时如果一味照本宣科,难免枯燥乏味,因此课堂上要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来激发学生兴趣。可以采用小组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问题的设计增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让学生在问题与探究的过程中,形成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对知识点进行适时归纳总结,让学生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