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散文阅读(语言赏析)
一、理解词义、句意
(一)常考词语类型
1.情感词或主旨词,可联系作者意图,分层次理解。
例:《故都的秋》清、静、悲凉
《荷塘月色》颇不宁静
《我与地坛》生 死 爱
《纪念刘和珍君》愤怒 悲哀 尊敬 纪念
《为了忘却的纪念》悲愤 纪念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生命
《秦腔》乡土 喜乐
2.修辞手法词,可联系手法,挖掘深层含义。
例:《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
“谦虚”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花朵的纯洁和坚强。
3.特殊指代词(远指、近指、不定指),可结合语境,明确指代内容。
例:《我与地坛》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这时候”是近指代词,指的就是前文描写的地坛荒芜、破败、被人遗弃的时候,而我此时正值悲观失望,找不到出路之际,我和地坛在这一点上同命相怜,而地坛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容纳了我,让我在这里找到寄托,得到安慰。
《故都的秋》
故,有历史悠久,年湮代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人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有一种繁华退尽,荒凉落寞的意绪。故都指明描写的地点,不是现代繁华的首都北京,而是有着文化底蕴的文明古都。
4.突出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可多方思考,体会效果。
例:《故都的秋》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如果不是“故都”,“皇城”怎会有“破屋”“破壁腰”,这分明暗示了历史的变迁,正是这一“破”字给作者郁达夫带来了“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租”意味着短期逗留,透露着一种过客心态,也就是对于此时此地的生活持有一种短暂介入的、疏离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使人与日常生活的人间烟火与柴米油盐保持着一种距离,这些都适合于品尝“秋味”的审美的目的。
“故都”的人“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更是人的“清、静”
《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说月光照耀荷塘用“泻”,而不是“淌”或“洒”,是因为“泻”字能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的情形,静中有动;同时与“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表达效果便有了更强的立体感;“淌”或“洒”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液体顺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洒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
说青雾,作者用的是“浮”而不是“飘”,这就形象地描绘出青雾与荷叶、荷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朦胧美,抓住了雾的轻盈和逐渐扩散的特征。一个“浮”字,便将雾、月、叶融为一体,有形有色,不分彼此了。
5.特殊用法词,可多方思考,体会效果。
例:《故都的秋》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这其实很费解,什么叫“奇”、什么是“有味”、什么又“更象样”?
这实在是非常典型的汉语表达方式,一切都只可意会而不加以精确的分析。对秋雨的描写其实很简洁,只有几句话,但是这几句话却确实展现了北方秋雨的所谓“奇”、“有味”与“象样”: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这些被我们加了引号的词语,强调了整个下雨过程的层次感、秩序感,尤其是“便”、“又”等字更显得一切都是有规则、可预测、可信赖的,而“息列索落”则显示了雨不大不小,既非暴雨,亦非绵绵不尽的细雨,显得干脆爽快而且适度,雨能如此善解人意,如此适度,真可谓“奇”了,也称得上“有味”和“象样”了。
(二)关键性句子
1. 含蓄句,运用象征等手法、意思隐晦的句子。或有某些深刻含意,或凝聚了某种情感,或具有某种哲理与警示作用。→由表及里理解“含蓄句”。
例:《我与地坛》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赏析:作者残疾之后,地坛公园是他较长时间活动的场所,是这一独特“沉静”的环境,使他活过来,使他感悟到人生的艰难,从而产生了质的飞跃和超越。这种环境“弥漫”着沉静
的“光芒”,是培养他飞跃超越的土壤。他感受到了“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更看到了自己残疾的“身影”。可见,这句话将环境、时间和个人的遭遇紧紧联在一起,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逃避、不懦弱、勇敢面对现实的坚强意志。
“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倍的”,她没有给儿子更大的心理负担,也没有控制不让他出门,而是选择在背后默默的看着他的背影,祈祷自己的儿子有一天能够自己想清楚,找到活下去的勇气和意义。如果可以她希望截瘫的是自己,她一定祈祷过无数次希望自己来承受所有的痛苦;如果可以她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儿子活下去的勇气。作为一个母亲,即使已经在心里做了最坏的打算,也从来没有对儿子说过“你为我想想”。如果他的母亲担心他的安慰阻挠他去古坛,又或者是不断在作者的耳边诉说自己内心的担心,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强加给他活着的理由,可能史铁生内心的痛苦也得不到排解。因为她知道,她要的不仅仅是儿子活着,也不希望儿子是因为自己选择活下去,母亲希望的是儿子自己找的活着的意义,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甚至她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这么一天,她依然选择让儿子出去,哪怕自己的内心再煎熬再担心也会默默解决了儿子留给自己的难题,这就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就故意曲译成“民众诗人”表现白莽的爱憎分明
在中国的现在,要写下去还是没有发表的地方。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
作者认为人与人,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
的地方;如今土地上的一切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山村;现今居住的村庄同样给了“我”的生命
许多滋养。
2.技巧句,使用了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还原本意理解“技巧句”。
例:《故都的秋》
(排比)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设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设誓,采用假言推理作为逻辑背景,以这种不可能的方式偏离现实,表达了作者喜爱“故都之秋”的浓烈情感。
《荷塘月色》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明喻兼有博喻, 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的,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其中的“袅娜”和“羞涩”这两处拟人的运用与上面“舞女”的比喻交相辉映——荷茎像舞女,叶子像舞女的裙,而花便像舞女的容颜了。通体一喻,活灵活现,使人顿生身临其境之感。
“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通感的写景方法,将味觉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真切、新奇,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同样运用通感手法的还有下文写月光的地方,说月影“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令人如见如闻,方能使读者如醉如痴!
《我与地坛》
“野地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自由自在生长的野草和荒藤写成一个个有自由意识的人。包括作者写蚂蚁摇头晃脑,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驰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在他笔下,昆虫仿佛变成了一个个有意识的具有个性化的人,“猛然间想透”“不耐烦”“祈祷”等也是作者的真实写照。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古坛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游客,但却是生机勃勃。作者也不再感到孤单,所有的事物都给作者活下去的勇气。
“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作者把燕子写成了雨夜的歌手,园子也变得不再落寞。在作者看来,地坛中的一草一木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都像是作者的朋友。正是这些古园中的不起眼的东西,陪伴史铁生从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光中走了出来,也是这些事物让作者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让他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露水凝聚在草叶上不断增多,最后落向地面。这原本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但是作者在此处却有意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着力突出了露水在坠地一瞬间所展露出的美。让原本平凡的事物加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一连串的反
问表现出作者的无奈和懊悔,当自己终于走出来的时候,母亲却已经不在了,这对他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事情。最希望看到这一幕的母亲却看不到了,作者对母亲有着深深的怀念。
《纪念刘和珍君》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一小块煤”比喻社会的一点进步,作者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社会进步的一小步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然后指出请愿不能带来任何进步,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3、脉络层次句,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包括对下文有起始作用的总领句,对上文有概括作用的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后呼应的照应句等。→抓住位置理解“脉络层次句”。
例:《我与地坛》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赏析:这句话将“我”的“车辙”和母亲的“脚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勾勒了“我”与公园的密切关系,表现了自己与地坛的特殊情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母亲来公园寻找“我”的艰难历程。“我”的残疾给母亲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她不得不以“我”的行踪为她魂牵梦绕的线索,为她全部生活的焦点,这是一曲母子相依相怜、共度患难、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人间颂歌。
《故都的秋》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以议论开篇。一方面统领全文,另一方面既承接了题目中的“秋”,又与文章的尾段前后呼应形成了严密的回环往复的结构,既总写了北国之秋的特点,又直抒胸臆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喜爱之情。
4.结构复杂句,指句子成分复杂或存在句间关系的句子。→划分成分,理清关系,理解“结构复杂句”。
例:《纪念刘和珍君》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11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写的是鲁迅对“中国女子”的认识日益深刻。这句话是一个单句,其主干成分是:“……事实……为……明证”。“这一回”,指的是“3.18”惨案;“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指的是刘和珍等人在斗争中的表现;她们的表现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这里用“阴谋秘计”、“压抑”、“数千年”,指封建时代历代反动统治利用封建礼教对妇女进行压榨的阴险狠毒,但中国妇女的革命精神并没有因之而消亡,“压抑”只会激起更强烈的反抗。
鲁迅从爱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妇女的觉悟,看到她们坚定的革命意志,作者不但集中笔力写了她们“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更进一步高度评价和热情歌颂了她们“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并郑重的指出,这就是“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我们的民族并没有因为“数千年”的黑暗统治而消沉下去;有这样的女子,这样的青年,我们的民族就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5.情感主旨句,或揭示主旨,或彰显作者的主要情感与观点。→立足全文理解“情感主旨句”。
例:《故都的秋》
(排比)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修辞手法—比喻,表现手法—对比)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连用四组比喻性对比,目的是形象的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具体的来说,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秋味平淡,北国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
《我与地坛》
“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赏析:这句话是作者对母亲多年来深切关爱自己的总结,是对母亲坚强生活的综合评赞。母亲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是世上“活得最苦的母亲”,她的命运多么“艰难”啊!可是,她从来不向苦难低头,默默地承受着,默默地关注着“我”的生活、变化和命运,直至猝然去世,这是无人知道的,只有“我”才能体会得最深最切,尤其是当“我”撞开了一条人生之路。母亲离世之后,这种体会就更加“鲜明深刻”了,这是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深情赞美,是母亲和母爱伟大的集中体现。
《为了忘却的纪念》
(1)官厅禁锢进步言论
1段: 两年前,五个青年作家同时遇害的事,上海报章都不敢、不愿或不屑登载,只有《文艺新闻》上林莽先生的文章《白莽印象记》隐约其辞提到。
6.段:我的两本书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的呢,这岂不冤枉!
19.段:我的那一本书,又被没收,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了。
21段:他就在一个会场上被捕了,衣袋里还藏着我那印书的合同,听说官厅因此正在找寻我。
30段: 我终于将这(无题诗)写给了一个日本的歌人。
35段 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2)官厅暴行
23段:昨夜上了镣,开政治犯从未上镣之纪录。
26段:他向来看得官场还太高,以为文明至今,到他们才开始了严酷。
......第二封信就很不同,措词非常惨苦,且说冯女士的面目都浮肿了
27段: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3)人心惟危
6段:最初的一回他就告诉我是姓赵,名平复。但他又曾谈起他家乡的豪绅的气焰之盛,说是有一个绅士,以为他的名字好,要给儿子用,叫他不要用这名字了.
9.段:只有其中的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扫荡上海滩上的 “艺术家”,即戳穿叶灵凤这纸老虎而印的。
10-11段: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我那“人心惟危”说的
31段:年底曾回故乡,住了好些时,到上海后很受朋友的责备。他悲愤的对我说,他的母亲双眼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他怎么能够就走呢 我知道这失明的母亲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
小结:
作者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失去青年的悲痛,对国民党反动派残杀青年罪行的悲愤,强烈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专制高压统治的卑劣,并对权贵的嚣张,人性的阴暗,甚至朋友的冷漠,对整个黑暗的社会现实,给与深沉的揭露与批判。
二、鉴赏艺术手法
(一)表达技巧
示例见其他部分
(二).表现手法
1.象征,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
例:高尔基的《海燕》
2.抑扬,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以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例:《阿长与山海经》高考真题《丑石》
3.托物言志,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是某种哲理。把要抒发的感情、要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含蓄地表达出来,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例:《白杨礼赞》
4.虚实结合,抓住重点,或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例:《我与地坛》
在细节化的景物描写中穿插虚写来传神。如写“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加入了这样的联
想、想象:“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借助这种虚写,作者把生命痕迹中蕴含的活力、情趣传神地表达出来。又如“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此中的虚写突出了生命的成熟凝重、从容刚毅、坚强不屈、执著忠诚。
5.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例:《故都的秋》
借景抒情的文章,绘景是手段,传情乃是目的,因此景与情是密不可分的。
这篇《故都的秋》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它的字字句句都饱蘸着浓郁的情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从作者对景物清丽静幽的描绘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北平之秋的喜爱和悠悠的思念。而在作品
的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对北国之秋的喜爱,已胜过爱自己的生命,真是情之真真,意之切切。
如果仅是咀嚼到作者的喜爱和思念是远远不够的,景语中还透出了另一种感情,那就是淡淡的悲凉。如写牵牛花的花色时说,“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因为蓝、白属于冷色调,最适合表现悲凉之情了。再如描写落惢的清闲时,更是突出了落寞之情。其他如蝉声的衰残,秋雨的凉意,北方果子的淡绿微黄,都是作者悲凉、孤寂心迹的流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虽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但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同样贯穿着他对现实的看法和态度,只是比较委婉曲折。在群魔乱舞、夜气如磐的日子里,作者的内心无法平静。他远离闹市,夜游荷塘,感到一种难得的自由。只有一个人在静夜月下,他才“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耍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正流露了他对令人窒息的现实生活的厌恶和否定。而文章中对美丽宁静的荷塘月色的描绘和赞赏,不正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吗?当然,在厌恶和否定、憧憬和向往之中,也夹杂着他深沉的苦闷,一种不知道如何到达光明的未来,在黑暗中彷徨徘徊的苦闷。面对着充满生机的蝉叫蛙鸣,他却感到“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怅然若失,只能流连荷塘,希望暂时忘却和避开那叫人不得自由的现实。这种苦闷的情绪,不能不给这篇散文带来比较低沉的格调和抑郁的色彩。但是作者并没有被黑暗和苦闷吞没,以至于消极颓废。他赞美荷花出污泥而不
染,讴歌月亮的高洁清白,表明了他决不随波逐流,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志向和情操。
6.衬托或渲染,用渲染或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例:《秦腔》
十二个月一一列举,巧妙地运用了繁笔。一年十二个月,月月铺排下来,在这里并没有显得过于啰嗦,反而写道越详细,越能烘托出秦川人“板着指头”算日子,盼望演出的急切心情,进一步体现秦川人对秦腔的热爱。
7.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两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例:《纪念刘和珍君》
文章在记叙刘和珍的事迹时,没有面面俱到地铺写,而是以片断式的白描,围绕自己与刘和珍的相识、交往,以点带面,勾勒出爱国青年的生平,再进一步叙述其遇害的经过,形成一种波澜起伏、生动感人的叙述效果。例如,“然而在这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而”表明刘和珍的与众同,“生活话艰难”却“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说明她追求真理自强上进,这就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刘和珍勇毅奋斗、壮烈牺牲的思想基础。再如,“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态度很 温和”“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这与她遇害 时子弹“从背部人,斜穿心肺”,“一个兵在她头 部及胸部猛击棍”,“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等构成了强烈对比,一边是温暖、美好的、有生命气息的年轻女性形象,另一边则是被屠戮的身体、冰冷的尸骸,二者构成暖与冷、美与丑、生与死的强烈反差,让人在震撼中悲恸不已。
8.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命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表现其感人之处或社会意义。
例:《小狗包弟》
巴金的《小狗包弟》借一只小狗的惨死反映了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抒写了小狗之死留给作者的深深的心灵痛苦以及作者由此而生的歉疚、忏悔之情。小狗虽小,却如同一面镜子,既照出了社会现实的丑恶,又照出了人的灵魂的怯弱,还照出了作者可贵的、勇于剖析自己的精神。《小狗包弟》可谓一石三鸟,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价值。
9.联想想象,联想与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例:《荷塘月色》
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于是引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的语段,不仅恰当地拓展了文章的内容,而且借以排遣心情的苦闷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从而表达了自己内心中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虽然还是淡淡的,但含蓄蕴藉的诗意情怀不言而喻。
《我与地坛》
文章第二部分表现母亲对作者毫不张扬的爱,运用了设想的方式(设身处地地想象母亲当时的心理) ,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写。这些虚写很好地突出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强以及儿子的懊悔与痛苦。
10.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例:《古都的秋》
郁达夫起句即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接着以江南的秋作比较,指出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风而少雨”,“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因此,“秋的味, 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只有北方才“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得十足”。这就是对比。“对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两种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之间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文章就是通过这种对比,把作者对“秋的认识”“秋的情感”烘托得“饱”“透”“十足”,所以,这种对比烘托就成为了作者表达更深情感的一种手段。
三、赏析语言艺术
(一)用词之美
1.动词、形容词,效果:①准确;②精练;③生动、形象、传神。
例:《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
赏析以上的动词、形容词
a.“好”“清”“静”“悲凉”前四个,总写北国之秋的总体特点,语言精准,富有概括力;
b.“慢”“润”“淡”,在江南对比北方的秋天和南方秋天,突出南方秋天的特点,准确、亲切。
c.“饱”“透”,在表明南方秋天在秋味、秋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无法给人满足感,酣畅感。
d.“漏”,化无形为有形,写出槐树叶底的日灯光,日光的一点一滴,一丝一缕。
e.“铺”,写出好似有人有意而为之,偷偷提前铺好落蕊,占地广,宽阔。
f.“踏”,不是踩,所以不是死的,不是用力的,只是踏,轻微、有空隙之感
g.“卷”。形象写出云消失得迅速的原因。
《荷塘月色》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立)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浸)过一样;又像笼(罩)着轻纱的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投)在荷叶上……树缝里也漏(射)着一两点路灯光……她们是荡(划)着小船……
a. “挨”承接“肩并肩”的拟人修辞,突现荷叶无缝隙贴在一起的样态。
b. “泻”字,展现月光从上到下的流动感,化静为动;月光有了形体和荷叶和荷水乳交融,化无形为有形。
c. “浮”字,突出了青雾的轻盈飘逸朦胧,和前面薄薄的特点照应。
d. “洗”字,写出荷叶和荷花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干净新鲜又带着一层白色的牛乳一般的月光。月色朦胧,柔和,宛如仙境。
e. “画”字宛如一位美人手蘸墨汁,精心在荷叶上勾勒弯弯杨柳的美丽的倩影,贴切逼真,美丽有情趣。
f. 光本无形,在此处,一个“漏”字写出了其形,像从树缝里流出的水滴。
g. “荡”字尽显小船的摇动,自由飘荡,一份闲适超然
2.叠音词,效果:①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语言具有绘画美;②韵律铿锵悦耳,使语言富有音乐美;③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使语言具有建筑美;④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⑤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例:《荷塘月色》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其中“渐渐”一词意味深长,不仅描摹出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而且与周围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不露痕迹地表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出游的孤独心境。
再如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其中“脉脉”一词写出流水无声而好像有情有意似的,拟
人又贴切。
还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舞女的裙,“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山……这些叠词的运用既加强了语意表达,又使文词舒展,音节和谐。
3.反复,效果: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例:《故都的秋》
郁达夫起句即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接着以江南的秋作比较,指出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风而少雨”,“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因此,“秋的味, 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只有北方才“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得十足”。这就是对比。“对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两种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之间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文章就是通过这种对比,把作者对“秋的认识”“秋的情感”烘托得“饱”“透”“十足”,所以,这种对比烘托就成为了作者表达更深情感的一种手段。更为注意的是, 作者为了把这种情感烘托、铺垫得更为深沉,郁达夫在首尾两处进行照应,这一反复,情感表达就更为浓烈。
《我与地坛》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两句话在意思上有点重复,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案:这两句话的表达角度不同:前一句是以“家”为中心,后一句是以“地坛”为中心。这两句话在表达上的细微变化,实际上表现出的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我”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以“家”为中心,残疾之后,“我”的人生急转直下,地坛成为“我”的精神家园,故以“地坛”为中心。作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种“近”不仅有距离上的,还有缘分上的,甚至有命运上的。
《纪念刘和珍君》
本文感情极为复杂,既有对反动派的愤怒,也有对爱国青年逝去的悲痛,还有对爱国青年的热烈的赞颂,这些感情在作者的反复诉说中,显得意味深远。烈士被杀,作者感到无限悲痛,不能不写,所以作者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文章重复复出现这两句话,是想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爱国青年的爱与对似人非人世界的愤怒。那且表达出对庸人的警示,表现了作者愿让民众忘却这一段历心的愿望。但接下来,作者却一再
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断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这三句意思相同的话反复出现又说明了先生的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对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残暴,文人的污蔑下劣行为,愤怒得说不出话来。
4.化用成语或古语,效果:富有文采,典雅优美。
例:
(二)句式之美
1.长短句结合,效果:行文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例:《故都的秋》
如写“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的五个偏正短语的整饬的排比;“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北国秋味的概括;文章后半部分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接着用多种句式速写“南国之秋”的特色。文章正是把整散句有机结合才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语言风格。
2.整散句结合,效果: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例:《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匆匆》
这段话,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声音和谐,语气畅达;同时,又有一种舒卷自如、无拘无束的的美感。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花开时节,我留意过,一树花白,两树花红,两树花紫,把几间平房衬得水粉水粉的。
“花开时节,我留意过,一树花白,两树花红,两树花紫”几个4字短语,将缀满了白花、红花、紫花的树,生动逼真地描绘出来,呈现出一片生机。紧接着用了12个字的散句“把几间平房衬得水粉水粉的”,为一对平凡夫妇的简陋生活环境设色,赋予一丝粉色的浪漫情怀。用这种先整后散的句式,诠释出作者对生活真谛的理解:平凡的生活中蕴含着地久天长的浪漫。
当下愣住,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很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凡来尘往,莫不如此。
“当下愣住,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很重要?”深思之下自然不会刻意用上整句,而当深思已有结果时——“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再用上整
句收束全篇,“凡来尘往,莫不如此”,凝练、明快,可以引发读者的遐想与共鸣,句式也更具有匀称的美感。
《我与地坛》
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剥蚀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散落了”转换为“剥蚀了……琉璃,淡褪了……朱红,坍圮了……高墙,散落了玉砌雕栏”。一般认为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给人一气呵成之感。但从语法特点上解读,这里变换了句式,将不及物动词提到宾语前,语序不符合语言习惯,初读时让人觉得陌生奇特,不由得仔细品味。这样的句式强调动作,强调生命遭受的打击,与“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相互呼应。昔日明清时期皇帝祭祀的重要场所,而今由盛转衰,这与自己的境遇一般,暗示我与地坛相似,已不再辉煌显赫,我也不再狂妄自傲,二者似乎都透露着宿命的味道。
(三)风格之美
豪放、直白、华丽、精练、凝练、柔婉、含蓄、细腻、典雅、凝重、清新、明丽、朴素、活泼、诙谐等
例:《故都的秋》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荷塘月色》语言优美清新、朴素自然
《我与地坛》语言平淡如水,用词简洁质朴,但却极富感染力
《记念刘和珍君》沉郁顿挫、极富感染力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诗意和理趣于一体
(四)手法之美
1.修辞之美
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语言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例:《我与地坛》
“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一句中的“安详”一般用来形容人,树叶是无生命的自然之物,怎么会有安详之态?这里通过词语间的超常搭配,超越了言语经验的束缚。句中描写的安详的落叶实际是在表情,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让人烦恼的纷飞落叶此时在作者眼中却是安详的。
2.描写之美
如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嗅听结合(有色有声)、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使描写
细致生动,形象鲜明。
例:《故都的秋》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凄清、孤独、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