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单元评价检测(六)(人教版 九下)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单元评价检测(六)(人教版 九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12 19:3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六)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1)肉食者鄙 ( )
(2)公将驰之 ( )
(3)小大之狱 ( )
(4)望其旗靡 ( )
(5)吾与汝毕力平险 ( )
(6)吾妻之美我者 ( )
(7)谤讥于市朝 ( )
(8)聚室而谋 ( )
(9)虽我之死 ( )
(10)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 )
2.翻译下面句子。(2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
战于长勺
苛政猛于虎
公将鼓之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故克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齐师败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历史著作《战国策》。“讽谏”的意思是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体裁是寓言。
C.《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汉史写的纪传体史书。
D.《关雎》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5.古文默写。(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4分)
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九年级某班决定开展“我心中的语文”专题活动,请你参加。
【感悟语文】语文是什么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不同的解释,有同学说:“语文是一片金灿灿的麦地,学语文就是割麦子。”也有同学说:“语文是一块绿油油的西瓜地,学语文就是啃西瓜。”
你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品味】学好语文读为先,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鲁迅先生曾说:“读书要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美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读书应当像石床的矿工一样,把‘渣’甩一旁,只拣些纯净的宝石。”这两位大师关于读书过程的见解中表述的主要意思分别是什么?
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柯勒律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5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7.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2·长春中考)阅读下文,完成9~13题。(10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左传》旧传为______________(朝代)末年鲁国史官_____________(人名)所撰。(1分)
10.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 ) (2)小惠未徧( )
(3)小大之狱( ) (4)望其旗靡( )
11.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4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1)朝服衣冠 ( )
(2)孰视之 ( )
(3)皆以美于徐公 ( )
(4)期年之后 (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谤讥于市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邹忌见了徐公后,“孰视之”“窥镜而自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1·龙岩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0题。(11分)
农 夫 耕 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②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③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注】①息:呼吸。②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③术:方法。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行者解衣下田 ( )
(2)气竭汗雨 ( )
(3)谓农夫曰 ( )
(4)行者服而退 (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甚矣,农之惰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1.岁月如梭,你已走过一段人生路,途中一定有许多让你受益的东西。也许是一处风景、一段真情、一次活动,也许是一次愉快的合作,也许是一次痛苦的选择……再回首,那些刻骨铭心的画面,一定会带给你非同寻常的感悟。
请以“再回首”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解析
1.答案:(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驱车(追赶) (3)案件 (4)倒下(5)你们 (6)认为……美 (7)议论 (8)家 (9)即使 (10)挑选
2.答案:(1)(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3.【解析】选C。C项两个“故”都解释为“所以”;A项,在/比;B项,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助词,的;D项,军队/老师。
4.【解析】选C。《左传》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5.答案:(1)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2)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3)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6.【解析】要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表达对语文的理解。
答案:【感悟语文】示例: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它传承着人类文明。
【语言品味】(鲁迅:)要博览群书,读各种各样的好书。(柯勒律治:)读书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7.答案: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精神。
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品析能力,解答此题可从句中关键词语或修辞手法等角度来分析当时兵临城下的情景。
答案(示例):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9.答案:春秋 左丘明
10.答案:(1)参与 (2)通“遍”,遍及,普遍 (3)案件 (4)倒下
11. 答案:政治上取信于民(或“民心所向”;或“百姓的支持”;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2.答案:(对比)突出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远谋(深谋远虑)。
13.答案:善于纳谏,知错就改;能虚心请教,不耻下问;虚怀若谷,用人不疑。(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14.答案:(1)穿戴 (2)仔细 (3)认为 (4)满一年
15.答案:(1)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2)在公共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
16.答案: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17.答案:是因为邹忌以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告诫威王要虚心纳谏,对臣下友好,要赏罚分明,要亲近向自己提建议的人,远离光奉承自己的人,所以数月来提建议的人,使宫中像集市一样。一年之后想提也提不出了。威王的虚心纳谏,是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关键。
18.答案:(1)过路的人 (2)尽、完 (3)告诉、对……说
(4)走了、离开
19.答案:(1)你这个农民太懒了! (2)不是种田难,是你的方法错了!
20.答案:示例一:做事情要讲究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的)。示例二: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或: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示例三:实践胜于说教。示例四:事非经过不知难。(言之有理即可)
附【译文】
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过路人见到农民嘲笑他说:“你这个农民太懒了!(田地这么大,)你喘几口气才锄一下,这块地一整月也干不完呀!”农民说:“我不懂得怎样种地,你何不给我做个样子教我耕种的方法呢?”过路人于是脱下外衣走到田里,喘一口气连锄几下,每锄一下都使出全身力气。干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力气用尽,豆大的汗珠像下雨似的向下淌,一口接一口喘粗气,连话也说不出来,就要倒在田里,他对农民说:“从今往后,我算知道种田的难处了!”农夫说:“不是种田难,而是你的方法错了!人做事也是这样,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过路人心悦诚服地离开了这地方。
21.【写作提示】这是一道话题作文,我们必须先审题,审提示性语句和话题本身。阅读话题前面的一段提示语,可以看出,要写的内容应是已经历过的,并且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的,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悟的事情、活动等。生活中我们不缺乏这样的经历,要从心中捡拾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可以紧跟时代的步伐,回顾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风风雨雨。但无论以什么样的文体出现,记叙文也好,议论文也好,即使是散文,充实的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必须把我们平时观察积累的材料在脑海里梳理一遍,什么样的材料最能体现主题呢?我们不要求写出伟人的丰功伟绩,一件小事也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