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一)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列文段,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2012年夏,伦敦奥运会开幕在即,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四年。廉( )洁奥运文化园即将落成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堆仰山而与景山成南北景仰之势,青松满目;筑清风阁( )、静心池、清莲亭……步步寄景寓情,彰( )显奥运精神,传承廉洁风范。遂( )为之作廉洁奥运赋。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B.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在夕阳下闪曜金光。
C.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篷勃生春。
D.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深夜的南沙群岛万籁俱寂,只有坚强的海防战士睁着警惕的眼睛守卫着中国的海疆。
B.“人民网”于2012年5月16日转载了“饶水林的事迹材料”。饶水林在近30年的职教生涯中,总是一马当先,驰骋在职教发展的征途上,不畏风雨,执著前行,一路辉煌。
C.容易固然容易,但是这么“依样画葫芦”,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
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4.(2012·重庆中考)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B.小行星“2012—DA14”号明年2月将掠过地球,进入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圈。
C.各地要将《现代汉语词典》列入2012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D.一度在松花江内消失的珍稀鱼类再次出现,这令当地渔民兴奋不已。
5.选出搭配有误的一项(2分)( )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朦胧诗代表诗人
B.余光中——《乡愁》——回旋往复的音乐美
C.戴望舒——雨巷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
D.艾青——《我爱这土地》——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6.(2012·通州模拟)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分)( )
A.2012年,北京市将创编地方教材《北京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育,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大力弘扬“北京精神”。
B.对于2012年的中国楼市是涨是跌?专家说法不一。房价仍然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
C.在谈到中美关系时,习近平引用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诗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表明中美友好合作关系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无法阻挡,不可逆转。”
D.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饹馇饸的制作工序繁多:选豆、磨浆、摊制、卷切、油炸、脱油等……,每一步都极为讲究。
7.(2012·岳阳中考)某班组织“我爱汉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6分)
(1)请根据下面三则材料探究个人书法与字库发展之间的关系。(2分)
材料一:字库是外文字体、中文字体以及相关字符的电子文字字体集合库,做的是书写电子化的工作,被广泛用于计算机、网络及相关电子产品上。
材料二:艺人徐静蕾、“粉笔奇人”崔显仁的书法被方正字库选择收录,收录标准并不唯名,关键在于其书法本身的质量:徐静蕾的字有超过十年书法练习的基础,崔显仁的粉笔字创意独特,功底扎实。
材料三:方正字库的柳楷、瘦金书、康体,就是基于柳公权、宋徽宗赵佶、康有为等人的书法进行开发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2年2月15日的《人民日报》刊发了池莉的《所谓爱》,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我对自己母语的爱,是爱到写每一个字都不愿意含糊,看每一个字也不愿意含糊。因此,去年底,我在伦敦英国国家博物馆,一看见中文介绍册,当下就被狠狠刺痛。我们的介绍册翻译为‘大英博物馆’,而大厅出售的其他各语种介绍册,大都客观翻译为‘英国国家博物馆’。”
有网友在网上发帖:“池莉,你这是大惊小怪!”假如你是池莉,该如何回帖?(2分)
池莉的回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字演变五百例》中“隹”的解释为“短尾鸟的总称”。请你根据这一解释,探究“集”的本义。(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11题。(13分)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8.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每一节诗的内容。(4分)
第一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乡愁推向顶点的是哪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放飞思绪,想象诗中的“我”跪在母亲坟前会想些什么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2·恩施中考)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6分)
瀑 布
洪 源
要下山!要出谷!
一声呐喊,
从云崖上扑下,
哪怕它粉身碎骨!
向往着滔滔江河,茫茫大海,
思念着展翼的风帆、击浪的挠橹,
啊,全凭一腔燃烧的信念,
脚下才开辟出一条奔腾的生命之路。
(选自《中国当代名诗一百首》)
12.诗歌开头两个“要”字用得十分精妙传神,试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诗歌塑造“瀑布”这一形象,请你谈谈它背后的深层意蕴。(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2·重庆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21分)
春 光 美
周海亮
①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②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③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④“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⑤“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⑥“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⑦“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⑧“难道不是吗?”
⑨“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⑩“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您是说,用爱吗?”
?“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的对吗,孩子?”
?“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吗?”
?“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14.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5分)
(1)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9.无论你走多远,最难忘的还是家乡。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土地、家乡的风俗……家乡的一切都让人热爱,让人难以忘怀。
请你以“我爱家乡的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然后写作;(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
1.答案:lián gé zhānɡ suì
2.【解析】选D。A项“嶂”应为“幛”;B项“曜”应为“耀”;C项“篷”应为“蓬”。
3.【解析】选D。“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因此用在这里不合适。
4.【解析】选C。C项缺少宾语,“图书采购”后可加“的范畴”。
5.【解析】选C。《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代表作。
6.【解析】选A。B项“是涨是跌”后应为逗号;C项“毕竟东流去”和“不可逆转”后的标点应在引号外;D项“脱油等”后面的省略号应去掉。
7.答案(示例):(1)个人书法是字库重要的创意来源之一,个人书法能使字库储藏更加丰富。(答出“个人书法是字库重要的创意来源之一”即可)
(2)我认为“大英”两字中透着一种自卑自贱,这类册子的介绍应有基本的客观性,而且国家无论大小都应该是平等的。怎么能说是“大惊小怪”呢?
(3)鸟停歇在树上。
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要通读全诗,在把握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归纳。
答案:小时候母子分离。 长大后夫妻分离。 后来的母子死别。 现在游子和大陆分离。
9.答案: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感情基调是忧郁、深沉的。
10.答案: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希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愿望。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能紧扣“思念”“愧疚”来写,语言表达要简明,符合人物身份。
答案(示例):母亲,原谅不孝的儿子吧,我没能常在您身边伺候您。
1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品析能力。开头两个“要”字的精妙,联系“要下山!”“要出谷!”的呐喊,从瀑布的特点方面品析。
答案:开头两句“要”的呐喊,写出了瀑布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一泻千里的特点。
13.【解析】本题考查对“瀑布”这一形象的深层理解。注意抓住重点诗句“全凭一腔燃烧的信念”“脚下才开辟出一条奔腾的生命之路”,联系生活中具有这种精神的人理解。
答案: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无生命的瀑布当作人来写,粗看字字在咏物,细看句句在写人,写那些有追求、有理想,用燃烧的信念为自己开辟一条奔腾的生命之路的战士。
14.【解析】本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阅读全文,从老人安慰开导女孩的话语中,可看出老人的心灵美,从“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可读出女孩的“美”。
答案: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
15.【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语境义。句(1)中的“丑丑”要从花的不美和女孩的残缺卑微方面回答;句(2)中的“黯淡”要从女孩的情绪方面回答。
答案:(1)指(小花)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表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2)指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
16.【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第(1)句是老人的语言,要从语言表达的特点和老人的性格特点方面回答;第(2)句是老人鼓励女孩的话,可从修辞手法方面入手分析。
答案:(1)委婉含蓄,体现了老人对盲女孩的尊重,表现了老人的善良和爱心。(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女孩的希望和鼓励:虽残缺、卑小,但仍然要像花儿一样勇敢开放,乐观地生活。
17.【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找出老人循循善诱,鼓励女孩的语言,抓住关键语句,如“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等语句思考作答。
答案:花儿的开放与残缺、卑小无关,任何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都可有所作为;一个人只要用心、用爱去感受世间万物,就能体会生活的美好。
18.【解析】本题考查写作上的特点。结尾含蓄地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这样给人以震撼感,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另外,老人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答案:(1)这样结尾使读者觉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2)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19.【写作提示】写家乡的内容很多,可以写山、水、风俗、趣闻等等,但都要表达出自己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怎样写家乡的风景呢?(1)选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多角度描写景物;(2)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注意抓住景物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或动静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特点;(3)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不但要将家乡的特点写出来,还要注意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为了写得更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