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遇见汉字,感受文字智慧
1.(2分)[赏书法作品,做品鉴大师]下面的表述符合如图内容的一项是( )
A.此作品为草书,用笔流畅飘逸,字体龙飞凤舞,一气呵成。
B.此作品为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身影挺拔。
C.此作品为行书,用笔中锋为主,结构体势纵长,行云流水。
2.[书中华汉字,显少年气质]
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选自《增广贤文》,请你认真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中,并把下句补充完整。注意行款整齐
3.(2分)[持鲜明观点,展辩驳风采]
小林写字不好看,妈妈催促他每天跟着字帖练练字。小林说:“哎呀,都电脑时代了
二、遇见词句,感受科技力量
4.(6分)阅读资料,完成问题
资料一:6月4日6时30分许,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近年来,我国航天技术加速发展 休息时间,tōng xiāo 工作,在航天lǐng yù 创造了一个个bǔ kě sī yì 的奇迹。2022年,我国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今年5月30日,举国上下fèi téng 了!
资料二:中国巨变,(A.肃然起敬 B.举世瞩目) 。“一带一路”共建,汇聚(A.五湖四海 B.四通八达) 的英才:5G通讯技术,领跑全球:“天眼”射电望远镜,世界首创: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稳居世界第一……
(1)读资料一,根据拼音将字词工整、规范地写在相应位置。
(2)读资料二,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序号)。
(3)资料二在构段上采用了 的写法,带点的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从中受到启发,写一写端午节期间去青州游玩看的景象。
端午节期间,青州各大景点迎来大批游客。宋城人潮涌动,范公亭公园内 ,黄花溪 ,云门山也 。
5.(2分)资料:
当前,中国正走在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尽管已不断取得成果与突破,尤其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创新“求贤若渴”,正如《礼记》中所言:“ , ,又日新。”我们需要培养大量年轻人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并激发他们对科研创新的热情。
近几年,我国科普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从各省市科技馆纷纷建成,到不少教授化身主播在各个平台成立科普栏目,到遥远“天宫”中传回航天员做实验的画面……无数人陶醉于科学的世界,受到科学精神的鼓舞
(1)请将第一段空白处补充完整。
(2)与文中“求贤若渴”的“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欣喜若狂
B.举重若轻
C.人若犯我
D.上善若水
(3)文中划线句子出现语病,请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4)上文第二段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近几年,我国科普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B.疫情之下,线上科技迅猛发展。
C.全民科学素质水平达到新高度。
(5)在查找资料时,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真是瞬息万变,正像有位作家引用了诗句 形容的那样。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三、遇见诗文,感受经典之美
6.(7分)马晓穿梭在诗文长廊,把所学诗词做了归类汇总,还能巧妙运用。
(1)[诗词品悟]诗有景:“山下兰芽短浸溪, ”是苏轼眼中兰溪的美;“ ,映日荷花别样红”是盛夏荷塘的美。诗抒情:“ ,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以慰藉;“正是江南好风景, ”诉世态炎凉。诗言志:“ ,任尔东西南北风”体现铮铮铁骨;“ ,快走踏清秋”展现远大理想。
(2)[文中明理]六年的小学生活转瞬即逝,我们不禁像 (作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那样扪心自间:“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告诫我们要 。那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生命就是“人固有一死,或 ,或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四、遇见美文,探究情感事理
7.(2分)[品古文,悟事理]
师旷中论学
[西汉]刘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戏弄。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恐(恐怕,担心)已暮矣
B.如日出之阳(阳刚之气)
C.孰(哪个) 与昧行乎
D.盲臣安(怎么,哪)敢戏其君乎
(2)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3)请用一个词语或俗语表达这篇文章向我们阐述的道理。
8.(2分)阅读
6G时代,大有可为
①如果把移动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分配比喻为一次次的拓荒之旅,5G时代要开拓的“荒地”是毫米波频段,而6G时代要开拓的就是太赫兹频段。
②当前我们已进入“一部手机行遍天下”的时代,但这一数据可能会让你吃惊。—目前全球依然有超过30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原因之一是,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为了实现全球百分百覆盖,已成为业界共识。简单而言,就是将基站部署于平流层高空平台、低轨道卫星上,以补充地面移动网络覆盖,尤其是解决山区、海域、草原、沙漠等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这种方式成本是否低、投资收益如何还待验证,它将为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无人机送货等未来新兴应用铺平道路。
③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欧盟提出相对清晰的规划路线困,在2020年三季度完成了6G产学研框架项目;韩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美国也从2018年开始6G研究,前期研究包括对6G芯片的研究,截至2021年8月,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占全球7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对6G的探索已经开始。从专利申请量来看,我国以40.3%的占比高居全球首位。
(摘自《意林作文素材》,有删改)
(1)下列叙述中,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目前全球依然有超过30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唯一原因是,在偏远地区安装基站、铺设光缆
成本太高,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
B.6G时代构建“空——天——地”一体的立体网络,让网络信号“从天而降”,以补充地面移动网
络覆盖,这种方式成本低、投资收益好。
C.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中国也高度重视6G发展。
D.美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计划2028年实现全球第一个6G商用。
(2)5G时代和6G时代的区别在于:5G时代要开拓的是① ,而6G时代要开拓的是②
(3)短文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① ,②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③
9.(3分)[品亲情,悟人生]
奶奶的星星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的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
“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
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
“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我是奶奶带大的。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
“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
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
“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赶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
如今,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我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本文作者史铁生,有删改)
(1)仔细读文,用关键词概括奶奶和“我”的三件生活小事。
小事一:
小事二:
小事三:
(2)联系全文判断下面的理解是否正确,打对错号。
①“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意思是觉得给奶奶踩背的时间很长,写出了“我”的不耐烦。
②因为路太黑,所以人死了变成星星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3)请摘抄一句描写奶奶神态或言行的语句,品读人物品质,完成表格。
文中语句 人物品质
(4)读一读文中划横线的段落,想一想,这一段体现“我”怎样的情感?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写一写你的理解。
(5)品读结尾,史铁生为什么要以“奶奶的星星”为题?写下你的理解。
五、遇见名著,领悟阅读方法
10.(3分)以下交流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在历险中逐渐成长,蜕变成勇敢、善良的好孩子。
B.《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先生先后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凸显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C.“大闹野猪林”“醉打蒋门神”都是《水浒传》里描写鲁智深的情节。
D.名著中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11.结合课外阅读可知,下面这段话描写的是汤姆在哪个情形下的具体表现?( )
汤姆低着头,使劲地扯着衣服上一个纽扣的扣眼,样子显得非常羞涩。他的脸涨得通红
A.面对波莉阿姨的询问时,获救后的汤姆不敢讲述自己的历险经历。
B.面对法官询问他学过的知识时,汤姆说不上来。
C.面对生病的哈克时,汤姆没有信守承诺而透露了探险经过。
12.在小组分享时,我把积累的阅读名著的方法整理在下面的思维导图中。
六、遇见你我,表达真情实意
13.(30分)[忆往昔,抒真情]
在“感恩遇见,筑梦未来”的语文主题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打开记忆之门,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习作。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注意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遇见汉字,感受文字智慧
1.(2分)[赏书法作品,做品鉴大师]下面的表述符合如图内容的一项是( )
A.此作品为草书,用笔流畅飘逸,字体龙飞凤舞,一气呵成。
B.此作品为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身影挺拔。
C.此作品为行书,用笔中锋为主,结构体势纵长,行云流水。
【分析】考查了书法绘画。根据内容做题,丰富我们的知识,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
【解答】通过观察可知,本作品为用笔方圆并施,瘦硬挺拔。
故选:B。
【点评】文化与文学常识的考查是常见题型,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收集要靠多读、多记。
2.[书中华汉字,显少年气质]
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选自《增广贤文》,请你认真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中,并把下句补充完整。注意行款整齐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句子,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
【解答】故答案为: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点评】汉字临摹是写好汉字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从小要注意汉字的书写,写一手好字对我们一生都有好处。
3.(2分)[持鲜明观点,展辩驳风采]
小林写字不好看,妈妈催促他每天跟着字帖练练字。小林说:“哎呀,都电脑时代了 不同意。因为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和载体,要永远传承下去,所以我们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
【分析】考查了看法建议。完成本题要注息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组织语言。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解答】写出自己的观点及理由,理由充分。
故答案为:
不同意。因为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和载体,所以我们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
【点评】看法建议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二、遇见词句,感受科技力量
4.(6分)阅读资料,完成问题
资料一:6月4日6时30分许,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近年来,我国航天技术加速发展 牺牲 休息时间,tōng xiāo 通宵 工作,在航天lǐng yù 领域 创造了一个个bǔ kě sī yì 不可思议 的奇迹。2022年,我国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今年5月30日,举国上下fèi téng 沸腾 了!
资料二:中国巨变,(A.肃然起敬 B.举世瞩目) B 。“一带一路”共建,汇聚(A.五湖四海 B.四通八达) A 的英才:5G通讯技术,领跑全球:“天眼”射电望远镜,世界首创: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稳居世界第一……
(1)读资料一,根据拼音将字词工整、规范地写在相应位置。
(2)读资料二,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序号)。
(3)资料二在构段上采用了 先总后分 的写法,带点的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从中受到启发,写一写端午节期间去青州游玩看的景象。
端午节期间,青州各大景点迎来大批游客。宋城人潮涌动,范公亭公园内 人山人海 ,黄花溪 游客络绎不绝 ,云门山也 人头攒动 。
【分析】本文两则资料主要写了中国在航天和科技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包括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等。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5G通讯技术、天眼射电望远镜和高铁运营里程等方面的领跑地位。
【解答】(1)考查了看拼音写汉字。解答本题,一定要读准字音。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要做到规范。
(2)考查了选词填空。肃然起敬:形容对某人或某件事产生了敬佩之情,形容影响很大,应选“举世瞩目”,有时也指世界各地。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有路可走。结合语境和词义。
(3)考查了文章结构和句子仿写。资料二先总写“中国巨变,再分写具体的变化。据此运用先总后分的手法和运用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故答案为:
(1)牺牲 通宵 领域 不可思议 沸腾;
(2)B A;
(3)人山人海 游客络绎不绝 人头攒动。
【点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材料大多来源于生活,要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多锻炼自己的概括能力和思考能力。
5.(2分)资料:
当前,中国正走在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尽管已不断取得成果与突破,尤其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创新“求贤若渴”,正如《礼记》中所言:“ 苟日新 , 日日新 ,又日新。”我们需要培养大量年轻人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并激发他们对科研创新的热情。
近几年,我国科普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从各省市科技馆纷纷建成,到不少教授化身主播在各个平台成立科普栏目,到遥远“天宫”中传回航天员做实验的画面……无数人陶醉于科学的世界,受到科学精神的鼓舞
(1)请将第一段空白处补充完整。
(2)与文中“求贤若渴”的“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C
A.欣喜若狂
B.举重若轻
C.人若犯我
D.上善若水
(3)文中划线句子出现语病,请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我们需要培养大量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年轻人,并激发他们对科研创新的热情。
(4)上文第二段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
A.近几年,我国科普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B.疫情之下,线上科技迅猛发展。
C.全民科学素质水平达到新高度。
(5)在查找资料时,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真是瞬息万变,正像有位作家引用了诗句 B 形容的那样。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分析】本语段介绍了当前,中国正走在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尽管已不断取得成果与突破,但依然对科学创新,尤其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创新“求贤若渴”,也就是说还是缺乏科技人才。这就需要培养大量年轻人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并激发他们对科研创新的热情。从现在起,我们青少年要积极投入到学科学、爱科学的行列当中去。
【解答】(1)考查补充语段内容。通读语段,文中第一段空白处应补充的内容是:苟日新。
(2)考查对字词的理解。“求贤若渴”意思是好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寻求贤才,词中的“若”是如。
A.欣喜若狂:若:好像。高兴得像发了狂。
B.举重若轻:指举起重的东西好像很轻的样子。比喻处理重要繁难的事情很轻松。
C.人若犯我:别人如果侵犯了我,我必定会还击。
D.上善若水:意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好像。
根据各词词义和“若”字的意思可知,与文中“求贤若渴”的“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人若犯我。
(3)考查修改病句。文中的“我们需要培养大量的年轻人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应把前半句中的“年轻人”与“对自然科学感兴趣”调换位置,并激发他们对科研创新的热情。
(4)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结合给出的选项可知,我国科普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仔细阅读第二段便知。
(5)考查对诗文词句的理解。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辽阔的江南,绿树映衬红花,依山的城国。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满园的美好春色关是关不住的。
D.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
根据诗句意思,结合题目要求可知,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日新月异,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的那样。
故答案为:
(1)苟日新 日日新;
(2)C;
(3)我们需要培养大量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年轻人,并激发他们对科研创新的热情;
(4)A;
(5)B。
【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三、遇见诗文,感受经典之美
6.(7分)马晓穿梭在诗文长廊,把所学诗词做了归类汇总,还能巧妙运用。
(1)[诗词品悟]诗有景:“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是苏轼眼中兰溪的美;“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是盛夏荷塘的美。诗抒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以慰藉;“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诉世态炎凉。诗言志:“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体现铮铮铁骨;“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展现远大理想。
(2)[文中明理]六年的小学生活转瞬即逝,我们不禁像 朱自清 (作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那样扪心自间:“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告诫我们要 珍惜时间 。那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生命就是“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泰山 ,或 轻于鸿毛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古诗文默写,有名言警句,有作家及其作品。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1)分别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唐代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李贺的《马诗》。
(2)分别出自朱自清的《匆匆》,西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故答案为:
(1)松间沙路净无泥 接天莲叶无穷碧 落花时节又逢君 何当金络脑;
(2)朱自清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重于泰山 有拼命硬干的人 。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四、遇见美文,探究情感事理
7.(2分)[品古文,悟事理]
师旷中论学
[西汉]刘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戏弄。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恐(恐怕,担心)已暮矣
B.如日出之阳(阳刚之气)
C.孰(哪个) 与昧行乎
D.盲臣安(怎么,哪)敢戏其君乎
(2)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
(3)请用一个词语或俗语表达这篇文章向我们阐述的道理。 学无止境。
【分析】《师旷中论学》参考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壮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强烈的阳光;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解答】(1)考查字词解释。A.正确。恐:恐怕。
B.有误。如日出之阳: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
C.正确。孰与昧行乎:究竟哪个好呢。
D.正确。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哪。
故选B。
(2)考查句子翻译。老:指晚年。炳烛:燃烛照明,如炳烛之明”意思是:晚年时喜好学习。
(3)考查情感主旨。短文通过晋平公与师旷的对话告诉我们:人生学无止境。故用词语“学无止境”可以表达这篇文章向我们阐述的道理。
故答案为:
(1)B;
(2)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
(3)学无止境。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8.(2分)阅读
6G时代,大有可为
①如果把移动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分配比喻为一次次的拓荒之旅,5G时代要开拓的“荒地”是毫米波频段,而6G时代要开拓的就是太赫兹频段。
②当前我们已进入“一部手机行遍天下”的时代,但这一数据可能会让你吃惊。—目前全球依然有超过30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原因之一是,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为了实现全球百分百覆盖,已成为业界共识。简单而言,就是将基站部署于平流层高空平台、低轨道卫星上,以补充地面移动网络覆盖,尤其是解决山区、海域、草原、沙漠等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这种方式成本是否低、投资收益如何还待验证,它将为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无人机送货等未来新兴应用铺平道路。
③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欧盟提出相对清晰的规划路线困,在2020年三季度完成了6G产学研框架项目;韩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美国也从2018年开始6G研究,前期研究包括对6G芯片的研究,截至2021年8月,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占全球7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对6G的探索已经开始。从专利申请量来看,我国以40.3%的占比高居全球首位。
(摘自《意林作文素材》,有删改)
(1)下列叙述中,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C 。
A.目前全球依然有超过30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唯一原因是,在偏远地区安装基站、铺设光缆
成本太高,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
B.6G时代构建“空——天——地”一体的立体网络,让网络信号“从天而降”,以补充地面移动网
络覆盖,这种方式成本低、投资收益好。
C.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中国也高度重视6G发展。
D.美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计划2028年实现全球第一个6G商用。
(2)5G时代和6G时代的区别在于:5G时代要开拓的是① 毫米波频段 ,而6G时代要开拓的是② 太赫兹频段。
(3)短文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① 列数字 ,② 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③ 直观而准确地说明了我国对6G的专利申请量占比之高。
【分析】这篇说明文对什么是6G时代,6G时代有什么好处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6G的研究情况作了说明,展示了科技发展的迅速。
【解答】(1)考查对内容的分析和判断。下列叙述中,因为由第③自然段句子“中国也高度重视6G发展,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占全球70%以上,我国对7G的探索已经开始,我国以40.3%的占比高居全球首位。A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原因之一是、铺设光缆成本太高,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B与材料内容不相符,让网络信号“从天而降”,这种方式成本是否低,不是这种方式成本低。D与材料内容也不相符,计划2028年实现全球第一个6G商用。故选C。
(2)考查读文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由第一自然段内容“如果把移动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分配比喻为一次次的拓荒之旅,而8G时代要开拓的就是太赫兹频段,5G时代和6G时代的区别在于:2G时代要开拓的是①毫米波频段。
(3)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从短文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此同时。从专利申请量来看。”中的“40.3%”可知这里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
(1)C;
(2)①毫米波频段 ②太赫兹频段;
(3)①列数字 ②作比较 。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9.(3分)[品亲情,悟人生]
奶奶的星星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的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
“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
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
“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我是奶奶带大的。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
“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
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
“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赶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
如今,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我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本文作者史铁生,有删改)
(1)仔细读文,用关键词概括奶奶和“我”的三件生活小事。
小事一: 奶奶哄“我”睡觉
小事二: “我”给奶奶踩腰背
小事三: 奶奶给“我”讲故事
(2)联系全文判断下面的理解是否正确,打对错号。
①“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意思是觉得给奶奶踩背的时间很长,写出了“我”的不耐烦。 √
②因为路太黑,所以人死了变成星星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
(3)请摘抄一句描写奶奶神态或言行的语句,品读人物品质,完成表格。
文中语句 人物品质
“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 爱孩子
(4)读一读文中划横线的段落,想一想,这一段体现“我”怎样的情感?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写一写你的理解。 这是环境描写。烘托了夏夜“我”在奶奶陪伴下的惬意与舒适以及“我”认识到死亡并不可怕后的放松。
(5)品读结尾,史铁生为什么要以“奶奶的星星”为题?写下你的理解。 “奶奶的星星”的表层含义是奶奶去世了,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星星,深层含义是奶奶对“我”的鼓励和关爱就像天上的星星,一直照亮、指引“我”的人生之路。标题新颖独特,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分析】本文主要回忆了小时候奶奶哄“我”入睡、奶奶给“我”讲故事、赶蚊子等事情,写出了奶奶对“我”的关爱和照顾,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仔细读文,文章写了“我”和奶奶事分别是:奶奶哄“我”睡觉;奶奶给“我”讲故事。
(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联系上下文可知、时间等),另一方面表现了“我”为奶奶踩腰背时的不耐烦。②“人死了。” “干嘛变成星星呀。
(3)考查体会思想感情。“小脚丫踩上去,真好受,表现了奶奶对孩子的爱。
(4)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我们坐在庭院里,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有时候能吹响。凉凉的风,闪闪的星星,这是“我”和奶奶的美好回忆。
(5)考查形象分析。通读全文可知,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星星,一直照亮。标题新颖独特。
故答案为:
(1)奶奶哄“我”睡觉“我”给奶奶踩腰背 奶奶给“我”讲故事;
(2)①√;
②√;
(3)“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爱孩子;
(4)这是环境描写。烘托了夏夜“我”在奶奶陪伴下的惬意与舒适以及“我”认识到死亡并不可怕后的放松。
(5)“奶奶的星星”的表层含义是奶奶去世了,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星星,一直照亮。标题新颖独特。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五、遇见名著,领悟阅读方法
10.(3分)以下交流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在历险中逐渐成长,蜕变成勇敢、善良的好孩子。
B.《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先生先后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凸显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C.“大闹野猪林”“醉打蒋门神”都是《水浒传》里描写鲁智深的情节。
D.名著中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分析】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在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完成。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醉打蒋门神”的主要内容是说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慕其名。施恩之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带酒赶至快活林,夺回酒店,是描写武松的情节。
故选:C。
【点评】经典名著阅读是一个知识体验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11.结合课外阅读可知,下面这段话描写的是汤姆在哪个情形下的具体表现?( )
汤姆低着头,使劲地扯着衣服上一个纽扣的扣眼,样子显得非常羞涩。他的脸涨得通红
A.面对波莉阿姨的询问时,获救后的汤姆不敢讲述自己的历险经历。
B.面对法官询问他学过的知识时,汤姆说不上来。
C.面对生病的哈克时,汤姆没有信守承诺而透露了探险经过。
【分析】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在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完成。
【解答】《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 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敢于探险,不堪忍受束缚个性,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可是,气也喘不过来,一半则因为他是她的父亲,是在黑暗中。大法官把手放在汤姆的头上,还问他叫什么名字,你该不会介意吧——不会的。那么,你肯定知道所有十二门徒的名字,好不好,这段话描写的是汤姆在面对法官询问他学过的知识时。
故选:B。
【点评】经典名著阅读是一个知识体验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12.在小组分享时,我把积累的阅读名著的方法整理在下面的思维导图中。
【分析】考查了阅读策略和方法。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解答】根据平时阅读积累作答。
故答案为:
了解它的写作背景,体会人物的性格。
【点评】阅读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六、遇见你我,表达真情实意
13.(30分)[忆往昔,抒真情]
在“感恩遇见,筑梦未来”的语文主题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打开记忆之门,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习作。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注意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难忘那一幕”为题,写一篇文章。重温了小学六年与老师、同学共处的许多美好往事,选择最想表达的去写。写作时,要注意选择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特点,表达你的感谢之情。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难忘那一幕
当我生气的时候;当我迷茫的时候;当我伤心的时候、鼓励我。
您带领着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尽管您认为我是一个淘气而幼稚的孩子。那一幕
五年级上半学期,但演讲稿却背不下来,我急得团团转,耳边只有一个声音“完了”。您察觉到了我的异样,你怎么了、急躁一股脑全抛向了您,我甚至怀疑您是怎样保持平静的,您很可能觉得我像一个烦人的小鬼在您耳边唠叨,微笑着问我:“你的稿子呢。”我递给您我的稿子,很惭愧,可以分成几段来背、嗯,差不多了……加油!回家再练练!……”听着您耐心的讲解,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一定要表现好!”
第二天,面对着各位观众。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您的目光里闪烁着期待与鼓励,我又镇静了下来,用自信的语调开始:“尊敬的老师,大家中午好,谢谢大家,我在如潮的掌声中走下了讲台。
这只是您教育我的时间长河中的一个剪影,我只想对您说:“谢谢您!”
【点评】本文小作者通过典型的事例写出了老师的“好”,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