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地泥土》教学案例
教学设想:以母爱为主线,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复述、朗读,熟悉课文内容,加深情感体验,再此基础上分清情节结构,抓住重难点语句升华情感。
教学目标:
1、体会母子深情,能正确认识母爱,理解母爱,从而报答母爱。
2、整体感知课文,学会边读边思,善于设疑,了解故事情节。
3、欣赏这篇小说写作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体会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新奇的结尾和妙用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导入阶段,诱发情感。
1、 出示图片,引出母爱这一主题。
2、 过渡到课文,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个故事中的小孩有两个妈妈,他会比你们更幸福吗?请大家小声朗读课文《甜甜的泥土》。
2、 自学阶段,了解课文内容。
1、 指导读的方法:小声朗读,边读边思,对不理解的内容要善于提出疑问,并把问题写在旁边。
2、 分小组交流并解答问题,每个小组准备好一个问题询问其他小组的同学。
3、 复述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复述的方法:1、找准线索——奶糖;2、记住关键人物——亲生妈、传达室的老头、王小亮、后妈。3、抓住主要情节:送奶糖→分奶糖→埋奶糖→化奶糖
朗读训练:选择一个最令你感动的片段进行朗读。(在学生准备的基础上指名范读)并简要分析原因。
4、 写法研究。
过渡:本篇优秀的小说如此感人,从写作方面看,你认为有那些原因?(由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挥)教师提示:
1、 妙用对比。(你能找出文中对比的地方吗?)
如:亲生妈对小亮的爱——后妈对小亮的虐待;同学们的快乐——老师的伤心;幼小的年龄——繁重的家务 ……
通过对比,更能激发读者的情感。
2、 新奇的结尾
……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
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
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分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融入大地的,不仅仅是糖浆。那甜甜的泥土,寄托着妈妈对儿子的至亲至爱,滋润着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甜的泥土,也饱含着老师对学生浓浓的爱,让着可怜的孩子快乐的生活……
让我们的爱也一起融入大地吧,去安抚那些受伤的心!
5、 课堂总结
6、 拓展作业
请大家今天回家以后,真诚地做一件回报母爱的事。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