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黄州)按要求完成练习。
清晨时分,阳光明媚。青草fù ɡài ____的草地绿得愈发浓郁。教学楼旁的香樟树,枝叶chóu mì ____,yī wēi ____在一起,迎风招展。此时此刻,我的心chōnɡ yínɡ ____着说不清的情愫。在这分别的十字路口,年少的我们不再pái huái ____,mái cánɡ ____于内心的情感喷薄而出,再见了母校,我们将带着激情和梦想,踏上新的征程。
(1)根据拼音在横线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2)下列诗句不适合作为同学毕业赠言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共此时。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情与物迁,情与景融。”那“说不清的情愫”是分别时的怅然与不舍。你还会有怎样的心情,试着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写几句话。
二、选择题.
2.(2023·黄州)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汤匙(chí) 萦系(yínɡ) 抽噎(yē) 锲而不舍(qì)
B.剔透(tī) 鸣啭(zhuàn) 汗涔涔(cén) 瘦削(xuē)
C.倾覆(qīnɡ) 坚劲(jìn) 雨雪霏霏(yù) 惊惶(huánɡ)
D.藤蔓(wàn) 铁锹(qiāo) 薄雾(báo) 僧人(sēnɡ)
3.(2023·黄州)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诸侯 偏避 鼎力相助 B.侵袭 领域 司空见贯
C.揉搓 通宵 翻箱倒柜 D.书藉 寂寞 万象更新
4.(2023·黄州)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 走马观灯 B.烈火焚烧若等闲 等闲之辈
C.及其日中如探汤 赴汤蹈火 D.思援弓缴而射之 孤立无援
5.(2023·黄州)下列与戏曲有关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假期里,我向①科班出身的爷爷学了不少厨艺。今天我们家的②压轴菜就是我煮的油焖大虾。飘着好闻香味的大虾一上桌,全家人都来③捧场。妈妈边一嚼着,一边笑着说:“好吃,好吃!没想到,你还有两下④花架子。”
A.① B.② C.③ D.④
6.(2023·黄州)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那是不消说的事。
C.住方家大院的八儿喜得快要发了疯。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7.(2023六下·瑞安月考)诗歌中常常托物言志。读下面的诗句,事物在诗歌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错误的一项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渴望得到重用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不向世俗献媚
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辛勤劳动、无私奉献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菊——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8.(2023·黄州)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 )
一个人小时候喜欢的味道,会“蛊惑”他的一生。最野蛮的要数夜来香了,白天到温和,一到晚上,____,烈得近不可闻;梅花香得凛然,____,即使是最豪奢的新贵站在她面前,也会受到威胁;柑橘花的香是潮湿的,____,飞不远,让人觉得就在周围,觉得牢靠。
①像香酒精勾兑的假酒
②像翅膀沾了雾气的虫子
③像不肯俯就的没落贵族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9.(2022·临海模拟)在图书馆,新生小黄想借一本名著,你向他推荐《鲁滨逊漂流记》。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B.翻开它,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从落难的水手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
C.这本书可有意思了,里面大部分篇幅都描写了鲁滨逊航海的故事,各地的风土人情让人应接不暇。
D.这本书中鲁滨逊强烈的进取心和冒险的胆量,总是能够激励我们。
三、解答题
10.(2023·黄州)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对玛琪说:“今天下午我得外出一趟。你放学后,我会让你爸爸来接你去吃晚餐。”(改为转述句)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照样子写一写,表达你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11.(2023·黄州)按要求完成句子。
(1)走进古诗品真情。情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外之喜中;情在“盈盈一水间, ”的相思之苦中;情在“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依依送别中:情在“今夜月明人尽望, ”的思乡愁绪中;情在“ ,烈火焚烧若等闲。”的高洁志向中。
(2)吟诵名言晓智慧。“ ”称赞学生用功研究学问,比老师有成就;“路遥知马力, ”说明经历事多了,相处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穷则变, ,通则久。”学习古人遇事不必死钻牛角尖,而应懂得随机应……这都是自古至今的中国智慧。
(3)跟着教材学习作。写事情,可以学习《北京的春节》 的写作方法;也可以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所采用的 手法并运用“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对比、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学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了解到了 这种文体的写法。
四、阅读与理解
(2023·南通模拟)非连续性阅读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相关练习。
材料一:航班信息网络截图
材料二:
值机:就是为旅客办理乘机手续,包括帮旅客托运行李、安排旅客的座位等。
坐飞机的一般流程:首先我们需要先购买飞机票,可以在网上提前购买好。去机场一般来说要比飞机起飞时间提前两个小时,到达机场,初步安检后前往相应值机柜台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托运行李完毕,再一次安检通过以后就根据登机牌上的信息找寻自己的登机口,登上飞机。飞机到达目的地,下了飞机后,到相应的行李转盘处取走自己的行李。
7月14日,小明要乘坐飞机到姑妈家过暑假,根据上面的图文资料,完成下面练习。
12.小明乘坐飞机的起点城市是 ,飞机原计划 (时间)到达,预计 (时间)到达。小明是否需要自备晚餐?
13.小明第一次乘坐飞机,请你请帮小明写一个乘坐飞机指南,说明清楚步骤、时间、地点,指导他顺利坐上飞机。
(2023·黄州)现代文阅读
姜从树生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或曰:“从土地生成。”其人固执己见,曰:“请与子以十人为质,以所乘驴为赌。”已而遍问十人,皆曰:“土里出也。”其人哑然失色,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
(选自《雪涛小说》)
14.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或曰 课内迁移法:或重于泰山
其人固执己见 查阅词典法:①结实。②本来。③顽固。 (填序号)
请与子以十人为质 参考词语法:质疑问难
其人哑然失色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已而遍问十人。
16.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示?不符合古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楚人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动摇,不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不要死要面子不认错,要敢于承认错误。
C.坚持己见固然重要,但要尊重客观事实。
(2023·黄州)议论文阅读.完成练习题。
洒满汗水的“路口”
发明大王爱迪生有句名言:①____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是对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然而,这么多的汗水,都洒在了攀登②____ “顶峰”的路上吗?不尽然,事实上,所有成功者无不在寻找“路口”的过程中洒下了大量汗水。
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从梯子上摔下来,人们惊慌失措地跑向爱因斯坦,可谁想到,爱因斯坦已经完全忘记了身体上的疼痛,正思考着另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笔直地摔下来?哦,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这一个小小的事故给他研究“广义相对论”带来了很大启发。
也许你同时想起了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吧?这三个故事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人能对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进行思考,从而有重大发现和发明。这三个主人公都被后人称为③____ “科学巨匠”,他们是否三生有幸、福星高照呢?谁没见过从高处摔下来的物体呢?为什么真理没被我们发现呢?
一个一心想当飞行员的男孩来找空军上将,问他怎样成为一名飞行员。上将没有回答他,而是带他一起去郊游。郊游回来后上将对男孩说:“我发现四件小事会妨碍你成为飞行员:一是你只知道敲门,没发现有门铃;二是你在车站忘记了车票搁在哪里;三是由你做记录时,你不确定是否带了铅笔;四是你把我的住所门牌号记错了。你说,人们会把一架飞机交给一个这样的④____ ‘细心人’吗?”
事实证明,从偶然中发现真理的科学家们并不是运气好,大自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17.文中引号的用法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
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讽刺或反语
D.表示特定称谓
18.文中“路口”的意思是 。“顶峰”的意思是 。
19.根据短文内容及提示完成下面的结构图,并填空。
本文的观点:(用原文概括) 事例①:
事例②: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
事例③: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
事例④:
本文的观点:(用原文概括)
事例①:
事例②: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
事例③: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
事例④:
我发现,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选了四个事例, 是略写, 是详写。这四个事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的,有 ;一类是反面的,有 。(填序号)
20.下面这个事例能否证明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记者问足球球王贝利:“您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说:“下一个。”
五、表达与交流
21.(2023·黄州)“亲爱的孩子,当你吃完早餐乘坐校车前往学校的时候,当你和小伙伴们一起追赶嬉戏的时候,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时候,当你在房间玩着自己心爱的玩具的时候,当你和亲人一起观光旅游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请以“生活里的小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围绕中心意思选材叙事;有真情实感,详略得当;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覆盖、稠密、依偎、充盈、徘徊、埋藏
(2)D
(3)站在校门口向回望,看到校园里那些熟悉的场景和角落,心中仿佛涌起了一股浓浓的怀念之情;而迎面而来的夏日微风,也轻轻拂过我的脸庞,带来了清新宜人的气息,仿佛在告诉我,未来的路途虽艰辛,但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美好。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其他语言表达;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考查了看拼音写汉字。解答本题,首先读—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稠密”的“ 稠 ”不要写成同音字“绸”,“ 依偎 ”的“ 偎 ”不要写成形近字“喂”,“徘徊”的“徊”不要写成同音字“怀”,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考查对诗句的理解。A.“海内存知己,天涯共此时"意思是说即使身·处天涯海角,好友之间的情谊不会因距离而减少。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思是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结合诗句意思不适合作为同学毕业赠言的一项是D项。故选D。
(3)考查了情景写话。围绕对毕业时的怅然与不舍,运用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写话即可。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 覆盖、稠密、依偎、充盈、徘徊、埋藏;(2) D; (3) 站在校门口向回望,看到校园里那些熟悉的场景和角落,心中仿佛涌起了一股浓浓的怀念之情;而迎面而来的夏日微风,也轻轻拂过我的脸庞,带来了清新宜人的气息,仿佛在告诉我,未来的路途虽艰辛,但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美好。
【点评】(1)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3)考查了情景写话。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写话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2.【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è",指雕刻。B.正确。
C.有误,“坚劲”的“劲”应读"jìng",指坚强有力。读"jìn”时,指力气。
D.有误,“薄雾""的“薄"应读*bó",指微;少;弱。读báo”"时,指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3.【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偏僻:荒僻,交通不便。引申指冷僻,不常见。故“避”错误,应为“僻”。
B.有误,司空见惯: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故“贯"错误,应为“惯”。
C.正确;
D.有误,书籍:书。故“藉"错误,应为“籍”。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4.【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意思相同,都是指跑。
B.意思相同,都是指平平常常的。
C.意思相同,都是指热水。
D.意思不同,第一个“援"意思是拉弓。第二个“援”意思是帮助。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5.【答案】D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应用,完成本题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辨析选择。①②③运用恰当。④运用不当。花架子一般是贬义词,用来比喻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行为或中看不中用的东西,结合语境可改为“真功夫”。
故答案为:D
【点评】学习中对于词的积累,不仅要会写、会读,还要理解其意思,并能熟练应用。
6.【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从“眨眼就到了啊”可知,例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A.从“沙如雪,月似钩”可知是比喻句。
B.从“脱了它的红外套”可知是拟人句。
C.从“喜得快要发了疯”可知是夸张句。
D.从三个"......,有再......的时候”可知是排比句。
故答案为:C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7.【答案】A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诗句,BCD三项中对诗句的理解,以及诗句表述的品格和志向都是正确的;
A项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竹石》,借助描写竹子,赞美了坚韧不拔、刚正不阿的气节。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诗句意思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古诗的学习理解,根据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人的品格和志向的描写,进行分析作答。
8.【答案】C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考查了修辞,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比、引用、借代等。结合"烈得近不可闻”,可以想到“像香酒精勾兑的假酒”;结合“即使是最豪奢的新贵站在她面前,也会受到威胁"可以想到"像不肯俯就的没落贵族”;结合“柑橘花的香是潮湿的"可以想到“像翅膀沾了雾气的虫子”,这里所填的都为比喻句,分别把“夜来香"比作“假酒”;把“梅花"比作“没落贵族”;把“柑橘花的香"比作“翅膀沾了雾气的虫子"。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比喻句,即用比喻词把本体和瑜体连接起来。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伤佛”,“似乎”,“如同”,“好比”,“...般约(似的)”,“像...一样(似的)”,“跟一样(一般)”等等。要注意的是本体和喻体要相像。
9.【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鲁滨逊漂流记》 里面大部分篇幅都描写了鲁滨逊在孤岛上的故事。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向读者介绍一篇文章,首先应该告诉大家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应该介绍这篇文章值得推荐的地方,即文章的主要特点。一般可从主题理解、语言风格、文章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
10.【答案】(1)妈妈对玛琪说,今天下午她得外出一趟。玛琪放学后,她会让玛琪爸爸来接玛琪去吃晚餐。
(2)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滑过;弹琴的时候,日子从琴键上跳过;走路时,便从一步步的脚印中迈过。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把引号里的“我”改为“她”。“你“改为“玛琪”。去掉引号,冒号变逗号。
(2)例句形式为“.......的时候,日子从....….过去”,仿写时注意。
故答案为:(1)妈妈对玛琪说,今天下午她得外出一趟。玛琪放学后,她会让玛琪爸爸来接玛琪去吃晚餐。(2)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滑过;弹琴的时候,日子从琴键上跳过;走路时,便从一步步的脚印中迈过。
【点评】(1)本题考查改第三人称转述句的能力,先把“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前引号以及后面的后引号删除,然后把“说”后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你”改成“我们”。
(2)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句子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句的结构特点,用词特点等,然后根据特点进行仿写。
11.【答案】(1)脉脉不得语;劝君更尽一杯酒;不知秋思落谁家;千锤万凿出深山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日久见人心;变则通
(3)详略得当;倒叙;议论文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出自汉代乐府诗《迢迢牵牛星》,结合题干中的“盈盈一水间”,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脉脉不得语”。出自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结合题干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王建所写的《十五夜望月》。结合题干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结合题干中的“烈火焚烧若等闲”,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千锤万凿出深山”。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的意思是︰靛青是从蓼蓝草里提炼出来的,却比蓼蓝草还要青。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学生用功研究学问﹐比老师有成就。“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也就是说只有长期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好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思∶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应该发生变化﹐如此才会让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得以不断发展。
(3)写事情,可以学习《北京的春节》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也可以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所采用的倒叙手法。学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了解到了议论文这种文体的写法。
故答案为:(1)脉脉不得语;劝君更尽一杯酒;不知秋思落谁家;千锤万凿出深山(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日久见人心;变则通(3)详略得当;倒叙;议论文。
【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名言警句、写作手法。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答案】12.上海;19:15;19:41;不需要
13.①首先购买机票;②初步安检后前往相应值机柜台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③再安检通过后,根据登机牌上的信息找寻登机口,登上飞机;④下了飞机后,到行李转盘处取走行李。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是要明确题目要求,找出对应的原文,筛选出正确的信息,然后作答即可。
12.结合图片可知,小明乘坐飞机的起点城市是上海,飞机原计划19:15到达,预计19:41到达。飞机上有餐食,所以小明不需要自备晚餐。
故答案为:上海、 19:15 、 19:41 、 不需要
13.根据材料二中的“坐飞机的一般流程”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①首先购买机票;②初步安检后前往相应值机柜台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③再安检通过后,根据登机牌上的信息找寻登机口,登上飞机;④下了飞机后,到行李转盘处取走行李。
【答案】14.有人;③;见证;没有声响
15.不久问遍十个人。
16.A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句的翻译。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参考译文】
有个从小就不认识生姜的楚国人,说:“这是从树上结成的。”有人说“这是从土里长成的。”那人固执己见说:“让我与您问十个人见证,用所骑的驴为赌注。”不久问遍十个人,都说:“出自土里。”那人说不出话来,脸上失去了表情,说道:“驴交给你,姜却还应该是树上生成的。”
14.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或重于泰山”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或:有人。“其人固执己见”:这个人顽固偏执,坚持自己的看法。固:顽固。“请与子以十人为质”:让我与您问十个人见证。质:见证。“其人哑然失色”:那人说不出话来,脸上失去了表情。哑然:没有声响。
故答案为:有人、③、见证、没有声响。
15.考查句子翻译。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理解的准确性往往取决于对文中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的理解和掌握。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语境,逐一译出重点词语,然后调整句式和结构。已而遍问十人:不久问遍十个人。
故答案为: 不久问遍十个人。
16.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阅读文章内容可知,这篇短文表现了楚人顽固地坚守自己的观点主张,不肯变通的特点。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了我面对别人的善意劝告,应该接受听从,绝不可以—意孤行,固执己见,仅仅按照自己的想法处事。否则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故A不符合古文意思。
故答案为: A
【答案】17.A;B;D;C
18.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成果
19.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爱因斯坦从梯子上摔下来,他不关心身体,而是有了新发现的故事。;男孩因为不细心而不能做飞行员的故事。;②③;①④;①②③;④
20.不能。本文的观点是“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而贝利的事例突出的是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考查省略号的作用,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17.考查了基础知识。①引用了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句名言,是直接引用,故选A。②“顶峰”在文中是指研究成果,取得了研究的成功,表示特殊含义,故选B。③“科学巨匠”在文中是指爱因斯坦、牛顿与瓦特,特指三人,是特定称谓,故选D。④男孩做的四件小事会妨碍他成为飞行员:一是他只知道敲门,没发现有门铃;二是他在车站忘记了车票搁在哪里;三是由他做记录时,他不确定是否带了铅笔;四是他把空军上将的住所门牌号记错了。说他是“细心人"是对男孩的讽刺,故选C。
故答案为:A、B、D、C
18.考查了文章内容。根据“这句话是对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然而,这么多的汗水,都洒在了攀登'顶峰°的路上吗 “可知“顶峰"是取得的成功、取得的研究成果。根据“从偶然中发现真理的科学家们并不是运气好,大自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碗水端平的。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可知“路口”是进行科学研究前的问题,发现问题,才能进行研究。
故答案为: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成果
19.考查了文章的论点和论据。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可知论点为: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根据第二段和第四段可知文章的论据是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爱因斯坦从梯子上摔下来,他不关心身体,而是有了新发现的故事。男孩因为不细心而不能做飞行员的故事。①④事例用整段写这件事,写得比较充分,所以是详写;事例②③只是一句话,少用笔墨,概括式的叙述,所以是略写。事例①②③与论点“成功者在寻找‘路口"的过程中洒下了大量汗水"一致,所以是正面论据,事例④与论点相反,所以是反面论据。
故答案为: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爱因斯坦从梯子上摔下来,他不关心身体,而是有了新发现的故事。男孩因为不细心而不能做飞行员的故事。②③;①④;①②③;④。
20.考查了开放性试题。根据球王贝利的事例可知,球王不会满足于以前的进球,不会止步不前,他所期待的永远是下一个进球,表现了他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文章的观点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不符,不能做为文章的论据。
故答案为:不能。本文的观点是"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而贝利的事例突出的是永 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21.【答案】生活里的小幸福
幸福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刻,那些转瞬即逝的幸福感,总是那么耐人寻味。信手采撷几片馨香,与君共享。
夜深了,静悄悄的,人们都进入了恬美的梦乡,唯独我在与树上的知了作伴,伏在书桌前挥汗如雨,那堆积如小山般的作业,令我烦躁极了!恨不得长出无数双手写那数不胜数的作业。窗外,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一如我烦闷的心。殊不知妈妈还没有睡,默默陪伴着我。这时,小屋的门被轻轻打开,妈妈给我端了杯香醇的奶茶。立刻,小屋里弥漫着奶茶的香味,令人紧绷的神情得到片刻的舒缓。“慢慢写,别着急,妈陪着你。”妈妈轻柔的话语似一缕清风,吹散我心头的阴霾,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
“又考砸了,真没出息。”妈妈在不停地训斥我,”看你爸回来怎么收拾你!“我羞愧之极,等待着另一场暴风雨。一声清脆的开门声预示着爸爸回来了。”爸,我又考砸了,只得了八十分。“我忐忑不安地说,脸涨的像一个大苹果。爸爸看看试卷说;“知道这些题为什么错了吗?”我重重的点了点头。“多练练这种题型,下次认真点。”这几句话虽不华丽,但它却像蜜糖般流入我干枯的心田,使我的心灵的到了莫大的安慰。这时,幸福之花在我心中悄然开放,散发着它诱人的芬芳!
幸福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只要我们能够留心生活,观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并时常打扫心灵的角落,拂去心灵的灰尘,就会诧异的发现,幸福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生活里的小幸福"为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和经历讲述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幸福是对生活的一种内心体验。我们现在社会安定,生活富足,每天都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聆听着关爱的话语,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你是否体验到幸福呢 选择一件让你感到幸福的事去写。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你幸福的生活,无论怎样表达,都要联系自己的实际,表达自己最想说的。写作时要抓住“幸福”这个题眼,表现自己的幸福,通过典型的事例,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与感悟,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文小作者通过记叙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写出了生活中的幸福。语句通顺,结构合理,能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黄州)按要求完成练习。
清晨时分,阳光明媚。青草fù ɡài ____的草地绿得愈发浓郁。教学楼旁的香樟树,枝叶chóu mì ____,yī wēi ____在一起,迎风招展。此时此刻,我的心chōnɡ yínɡ ____着说不清的情愫。在这分别的十字路口,年少的我们不再pái huái ____,mái cánɡ ____于内心的情感喷薄而出,再见了母校,我们将带着激情和梦想,踏上新的征程。
(1)根据拼音在横线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2)下列诗句不适合作为同学毕业赠言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共此时。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情与物迁,情与景融。”那“说不清的情愫”是分别时的怅然与不舍。你还会有怎样的心情,试着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写几句话。
【答案】(1)覆盖、稠密、依偎、充盈、徘徊、埋藏
(2)D
(3)站在校门口向回望,看到校园里那些熟悉的场景和角落,心中仿佛涌起了一股浓浓的怀念之情;而迎面而来的夏日微风,也轻轻拂过我的脸庞,带来了清新宜人的气息,仿佛在告诉我,未来的路途虽艰辛,但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美好。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其他语言表达;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考查了看拼音写汉字。解答本题,首先读—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稠密”的“ 稠 ”不要写成同音字“绸”,“ 依偎 ”的“ 偎 ”不要写成形近字“喂”,“徘徊”的“徊”不要写成同音字“怀”,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考查对诗句的理解。A.“海内存知己,天涯共此时"意思是说即使身·处天涯海角,好友之间的情谊不会因距离而减少。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思是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结合诗句意思不适合作为同学毕业赠言的一项是D项。故选D。
(3)考查了情景写话。围绕对毕业时的怅然与不舍,运用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写话即可。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 覆盖、稠密、依偎、充盈、徘徊、埋藏;(2) D; (3) 站在校门口向回望,看到校园里那些熟悉的场景和角落,心中仿佛涌起了一股浓浓的怀念之情;而迎面而来的夏日微风,也轻轻拂过我的脸庞,带来了清新宜人的气息,仿佛在告诉我,未来的路途虽艰辛,但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美好。
【点评】(1)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3)考查了情景写话。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写话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二、选择题.
2.(2023·黄州)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汤匙(chí) 萦系(yínɡ) 抽噎(yē) 锲而不舍(qì)
B.剔透(tī) 鸣啭(zhuàn) 汗涔涔(cén) 瘦削(xuē)
C.倾覆(qīnɡ) 坚劲(jìn) 雨雪霏霏(yù) 惊惶(huánɡ)
D.藤蔓(wàn) 铁锹(qiāo) 薄雾(báo) 僧人(sēnɡ)
【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è",指雕刻。B.正确。
C.有误,“坚劲”的“劲”应读"jìng",指坚强有力。读"jìn”时,指力气。
D.有误,“薄雾""的“薄"应读*bó",指微;少;弱。读báo”"时,指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3.(2023·黄州)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诸侯 偏避 鼎力相助 B.侵袭 领域 司空见贯
C.揉搓 通宵 翻箱倒柜 D.书藉 寂寞 万象更新
【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偏僻:荒僻,交通不便。引申指冷僻,不常见。故“避”错误,应为“僻”。
B.有误,司空见惯: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故“贯"错误,应为“惯”。
C.正确;
D.有误,书籍:书。故“藉"错误,应为“籍”。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4.(2023·黄州)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 走马观灯 B.烈火焚烧若等闲 等闲之辈
C.及其日中如探汤 赴汤蹈火 D.思援弓缴而射之 孤立无援
【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意思相同,都是指跑。
B.意思相同,都是指平平常常的。
C.意思相同,都是指热水。
D.意思不同,第一个“援"意思是拉弓。第二个“援”意思是帮助。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5.(2023·黄州)下列与戏曲有关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假期里,我向①科班出身的爷爷学了不少厨艺。今天我们家的②压轴菜就是我煮的油焖大虾。飘着好闻香味的大虾一上桌,全家人都来③捧场。妈妈边一嚼着,一边笑着说:“好吃,好吃!没想到,你还有两下④花架子。”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应用,完成本题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辨析选择。①②③运用恰当。④运用不当。花架子一般是贬义词,用来比喻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行为或中看不中用的东西,结合语境可改为“真功夫”。
故答案为:D
【点评】学习中对于词的积累,不仅要会写、会读,还要理解其意思,并能熟练应用。
6.(2023·黄州)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那是不消说的事。
C.住方家大院的八儿喜得快要发了疯。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从“眨眼就到了啊”可知,例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A.从“沙如雪,月似钩”可知是比喻句。
B.从“脱了它的红外套”可知是拟人句。
C.从“喜得快要发了疯”可知是夸张句。
D.从三个"......,有再......的时候”可知是排比句。
故答案为:C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7.(2023六下·瑞安月考)诗歌中常常托物言志。读下面的诗句,事物在诗歌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错误的一项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渴望得到重用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不向世俗献媚
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辛勤劳动、无私奉献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菊——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答案】A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诗句,BCD三项中对诗句的理解,以及诗句表述的品格和志向都是正确的;
A项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竹石》,借助描写竹子,赞美了坚韧不拔、刚正不阿的气节。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诗句意思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古诗的学习理解,根据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人的品格和志向的描写,进行分析作答。
8.(2023·黄州)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 )
一个人小时候喜欢的味道,会“蛊惑”他的一生。最野蛮的要数夜来香了,白天到温和,一到晚上,____,烈得近不可闻;梅花香得凛然,____,即使是最豪奢的新贵站在她面前,也会受到威胁;柑橘花的香是潮湿的,____,飞不远,让人觉得就在周围,觉得牢靠。
①像香酒精勾兑的假酒
②像翅膀沾了雾气的虫子
③像不肯俯就的没落贵族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答案】C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考查了修辞,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比、引用、借代等。结合"烈得近不可闻”,可以想到“像香酒精勾兑的假酒”;结合“即使是最豪奢的新贵站在她面前,也会受到威胁"可以想到"像不肯俯就的没落贵族”;结合“柑橘花的香是潮湿的"可以想到“像翅膀沾了雾气的虫子”,这里所填的都为比喻句,分别把“夜来香"比作“假酒”;把“梅花"比作“没落贵族”;把“柑橘花的香"比作“翅膀沾了雾气的虫子"。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比喻句,即用比喻词把本体和瑜体连接起来。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伤佛”,“似乎”,“如同”,“好比”,“...般约(似的)”,“像...一样(似的)”,“跟一样(一般)”等等。要注意的是本体和喻体要相像。
9.(2022·临海模拟)在图书馆,新生小黄想借一本名著,你向他推荐《鲁滨逊漂流记》。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B.翻开它,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从落难的水手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
C.这本书可有意思了,里面大部分篇幅都描写了鲁滨逊航海的故事,各地的风土人情让人应接不暇。
D.这本书中鲁滨逊强烈的进取心和冒险的胆量,总是能够激励我们。
【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鲁滨逊漂流记》 里面大部分篇幅都描写了鲁滨逊在孤岛上的故事。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向读者介绍一篇文章,首先应该告诉大家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应该介绍这篇文章值得推荐的地方,即文章的主要特点。一般可从主题理解、语言风格、文章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
三、解答题
10.(2023·黄州)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对玛琪说:“今天下午我得外出一趟。你放学后,我会让你爸爸来接你去吃晚餐。”(改为转述句)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照样子写一写,表达你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答案】(1)妈妈对玛琪说,今天下午她得外出一趟。玛琪放学后,她会让玛琪爸爸来接玛琪去吃晚餐。
(2)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滑过;弹琴的时候,日子从琴键上跳过;走路时,便从一步步的脚印中迈过。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把引号里的“我”改为“她”。“你“改为“玛琪”。去掉引号,冒号变逗号。
(2)例句形式为“.......的时候,日子从....….过去”,仿写时注意。
故答案为:(1)妈妈对玛琪说,今天下午她得外出一趟。玛琪放学后,她会让玛琪爸爸来接玛琪去吃晚餐。(2)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滑过;弹琴的时候,日子从琴键上跳过;走路时,便从一步步的脚印中迈过。
【点评】(1)本题考查改第三人称转述句的能力,先把“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前引号以及后面的后引号删除,然后把“说”后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你”改成“我们”。
(2)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句子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句的结构特点,用词特点等,然后根据特点进行仿写。
11.(2023·黄州)按要求完成句子。
(1)走进古诗品真情。情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外之喜中;情在“盈盈一水间, ”的相思之苦中;情在“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依依送别中:情在“今夜月明人尽望, ”的思乡愁绪中;情在“ ,烈火焚烧若等闲。”的高洁志向中。
(2)吟诵名言晓智慧。“ ”称赞学生用功研究学问,比老师有成就;“路遥知马力, ”说明经历事多了,相处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穷则变, ,通则久。”学习古人遇事不必死钻牛角尖,而应懂得随机应……这都是自古至今的中国智慧。
(3)跟着教材学习作。写事情,可以学习《北京的春节》 的写作方法;也可以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所采用的 手法并运用“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对比、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学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了解到了 这种文体的写法。
【答案】(1)脉脉不得语;劝君更尽一杯酒;不知秋思落谁家;千锤万凿出深山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日久见人心;变则通
(3)详略得当;倒叙;议论文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出自汉代乐府诗《迢迢牵牛星》,结合题干中的“盈盈一水间”,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脉脉不得语”。出自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结合题干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王建所写的《十五夜望月》。结合题干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结合题干中的“烈火焚烧若等闲”,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千锤万凿出深山”。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的意思是︰靛青是从蓼蓝草里提炼出来的,却比蓼蓝草还要青。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学生用功研究学问﹐比老师有成就。“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也就是说只有长期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好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思∶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应该发生变化﹐如此才会让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得以不断发展。
(3)写事情,可以学习《北京的春节》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也可以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所采用的倒叙手法。学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了解到了议论文这种文体的写法。
故答案为:(1)脉脉不得语;劝君更尽一杯酒;不知秋思落谁家;千锤万凿出深山(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日久见人心;变则通(3)详略得当;倒叙;议论文。
【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名言警句、写作手法。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四、阅读与理解
(2023·南通模拟)非连续性阅读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相关练习。
材料一:航班信息网络截图
材料二:
值机:就是为旅客办理乘机手续,包括帮旅客托运行李、安排旅客的座位等。
坐飞机的一般流程:首先我们需要先购买飞机票,可以在网上提前购买好。去机场一般来说要比飞机起飞时间提前两个小时,到达机场,初步安检后前往相应值机柜台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托运行李完毕,再一次安检通过以后就根据登机牌上的信息找寻自己的登机口,登上飞机。飞机到达目的地,下了飞机后,到相应的行李转盘处取走自己的行李。
7月14日,小明要乘坐飞机到姑妈家过暑假,根据上面的图文资料,完成下面练习。
12.小明乘坐飞机的起点城市是 ,飞机原计划 (时间)到达,预计 (时间)到达。小明是否需要自备晚餐?
13.小明第一次乘坐飞机,请你请帮小明写一个乘坐飞机指南,说明清楚步骤、时间、地点,指导他顺利坐上飞机。
【答案】12.上海;19:15;19:41;不需要
13.①首先购买机票;②初步安检后前往相应值机柜台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③再安检通过后,根据登机牌上的信息找寻登机口,登上飞机;④下了飞机后,到行李转盘处取走行李。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是要明确题目要求,找出对应的原文,筛选出正确的信息,然后作答即可。
12.结合图片可知,小明乘坐飞机的起点城市是上海,飞机原计划19:15到达,预计19:41到达。飞机上有餐食,所以小明不需要自备晚餐。
故答案为:上海、 19:15 、 19:41 、 不需要
13.根据材料二中的“坐飞机的一般流程”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①首先购买机票;②初步安检后前往相应值机柜台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③再安检通过后,根据登机牌上的信息找寻登机口,登上飞机;④下了飞机后,到行李转盘处取走行李。
(2023·黄州)现代文阅读
姜从树生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或曰:“从土地生成。”其人固执己见,曰:“请与子以十人为质,以所乘驴为赌。”已而遍问十人,皆曰:“土里出也。”其人哑然失色,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
(选自《雪涛小说》)
14.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或曰 课内迁移法:或重于泰山
其人固执己见 查阅词典法:①结实。②本来。③顽固。 (填序号)
请与子以十人为质 参考词语法:质疑问难
其人哑然失色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已而遍问十人。
16.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示?不符合古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楚人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动摇,不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不要死要面子不认错,要敢于承认错误。
C.坚持己见固然重要,但要尊重客观事实。
【答案】14.有人;③;见证;没有声响
15.不久问遍十个人。
16.A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句的翻译。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参考译文】
有个从小就不认识生姜的楚国人,说:“这是从树上结成的。”有人说“这是从土里长成的。”那人固执己见说:“让我与您问十个人见证,用所骑的驴为赌注。”不久问遍十个人,都说:“出自土里。”那人说不出话来,脸上失去了表情,说道:“驴交给你,姜却还应该是树上生成的。”
14.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或重于泰山”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或:有人。“其人固执己见”:这个人顽固偏执,坚持自己的看法。固:顽固。“请与子以十人为质”:让我与您问十个人见证。质:见证。“其人哑然失色”:那人说不出话来,脸上失去了表情。哑然:没有声响。
故答案为:有人、③、见证、没有声响。
15.考查句子翻译。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理解的准确性往往取决于对文中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的理解和掌握。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语境,逐一译出重点词语,然后调整句式和结构。已而遍问十人:不久问遍十个人。
故答案为: 不久问遍十个人。
16.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阅读文章内容可知,这篇短文表现了楚人顽固地坚守自己的观点主张,不肯变通的特点。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了我面对别人的善意劝告,应该接受听从,绝不可以—意孤行,固执己见,仅仅按照自己的想法处事。否则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故A不符合古文意思。
故答案为: A
(2023·黄州)议论文阅读.完成练习题。
洒满汗水的“路口”
发明大王爱迪生有句名言:①____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是对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然而,这么多的汗水,都洒在了攀登②____ “顶峰”的路上吗?不尽然,事实上,所有成功者无不在寻找“路口”的过程中洒下了大量汗水。
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从梯子上摔下来,人们惊慌失措地跑向爱因斯坦,可谁想到,爱因斯坦已经完全忘记了身体上的疼痛,正思考着另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笔直地摔下来?哦,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这一个小小的事故给他研究“广义相对论”带来了很大启发。
也许你同时想起了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吧?这三个故事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人能对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进行思考,从而有重大发现和发明。这三个主人公都被后人称为③____ “科学巨匠”,他们是否三生有幸、福星高照呢?谁没见过从高处摔下来的物体呢?为什么真理没被我们发现呢?
一个一心想当飞行员的男孩来找空军上将,问他怎样成为一名飞行员。上将没有回答他,而是带他一起去郊游。郊游回来后上将对男孩说:“我发现四件小事会妨碍你成为飞行员:一是你只知道敲门,没发现有门铃;二是你在车站忘记了车票搁在哪里;三是由你做记录时,你不确定是否带了铅笔;四是你把我的住所门牌号记错了。你说,人们会把一架飞机交给一个这样的④____ ‘细心人’吗?”
事实证明,从偶然中发现真理的科学家们并不是运气好,大自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17.文中引号的用法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
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讽刺或反语
D.表示特定称谓
18.文中“路口”的意思是 。“顶峰”的意思是 。
19.根据短文内容及提示完成下面的结构图,并填空。
本文的观点:(用原文概括) 事例①:
事例②: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
事例③: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
事例④:
本文的观点:(用原文概括)
事例①:
事例②: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
事例③: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
事例④:
我发现,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选了四个事例, 是略写, 是详写。这四个事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的,有 ;一类是反面的,有 。(填序号)
20.下面这个事例能否证明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记者问足球球王贝利:“您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说:“下一个。”
【答案】17.A;B;D;C
18.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成果
19.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爱因斯坦从梯子上摔下来,他不关心身体,而是有了新发现的故事。;男孩因为不细心而不能做飞行员的故事。;②③;①④;①②③;④
20.不能。本文的观点是“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而贝利的事例突出的是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考查省略号的作用,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17.考查了基础知识。①引用了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句名言,是直接引用,故选A。②“顶峰”在文中是指研究成果,取得了研究的成功,表示特殊含义,故选B。③“科学巨匠”在文中是指爱因斯坦、牛顿与瓦特,特指三人,是特定称谓,故选D。④男孩做的四件小事会妨碍他成为飞行员:一是他只知道敲门,没发现有门铃;二是他在车站忘记了车票搁在哪里;三是由他做记录时,他不确定是否带了铅笔;四是他把空军上将的住所门牌号记错了。说他是“细心人"是对男孩的讽刺,故选C。
故答案为:A、B、D、C
18.考查了文章内容。根据“这句话是对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然而,这么多的汗水,都洒在了攀登'顶峰°的路上吗 “可知“顶峰"是取得的成功、取得的研究成果。根据“从偶然中发现真理的科学家们并不是运气好,大自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碗水端平的。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可知“路口”是进行科学研究前的问题,发现问题,才能进行研究。
故答案为: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成果
19.考查了文章的论点和论据。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可知论点为: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根据第二段和第四段可知文章的论据是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爱因斯坦从梯子上摔下来,他不关心身体,而是有了新发现的故事。男孩因为不细心而不能做飞行员的故事。①④事例用整段写这件事,写得比较充分,所以是详写;事例②③只是一句话,少用笔墨,概括式的叙述,所以是略写。事例①②③与论点“成功者在寻找‘路口"的过程中洒下了大量汗水"一致,所以是正面论据,事例④与论点相反,所以是反面论据。
故答案为: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爱因斯坦从梯子上摔下来,他不关心身体,而是有了新发现的故事。男孩因为不细心而不能做飞行员的故事。②③;①④;①②③;④。
20.考查了开放性试题。根据球王贝利的事例可知,球王不会满足于以前的进球,不会止步不前,他所期待的永远是下一个进球,表现了他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文章的观点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不符,不能做为文章的论据。
故答案为:不能。本文的观点是"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而贝利的事例突出的是永 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五、表达与交流
21.(2023·黄州)“亲爱的孩子,当你吃完早餐乘坐校车前往学校的时候,当你和小伙伴们一起追赶嬉戏的时候,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时候,当你在房间玩着自己心爱的玩具的时候,当你和亲人一起观光旅游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请以“生活里的小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围绕中心意思选材叙事;有真情实感,详略得当;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450字。
【答案】生活里的小幸福
幸福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刻,那些转瞬即逝的幸福感,总是那么耐人寻味。信手采撷几片馨香,与君共享。
夜深了,静悄悄的,人们都进入了恬美的梦乡,唯独我在与树上的知了作伴,伏在书桌前挥汗如雨,那堆积如小山般的作业,令我烦躁极了!恨不得长出无数双手写那数不胜数的作业。窗外,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一如我烦闷的心。殊不知妈妈还没有睡,默默陪伴着我。这时,小屋的门被轻轻打开,妈妈给我端了杯香醇的奶茶。立刻,小屋里弥漫着奶茶的香味,令人紧绷的神情得到片刻的舒缓。“慢慢写,别着急,妈陪着你。”妈妈轻柔的话语似一缕清风,吹散我心头的阴霾,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
“又考砸了,真没出息。”妈妈在不停地训斥我,”看你爸回来怎么收拾你!“我羞愧之极,等待着另一场暴风雨。一声清脆的开门声预示着爸爸回来了。”爸,我又考砸了,只得了八十分。“我忐忑不安地说,脸涨的像一个大苹果。爸爸看看试卷说;“知道这些题为什么错了吗?”我重重的点了点头。“多练练这种题型,下次认真点。”这几句话虽不华丽,但它却像蜜糖般流入我干枯的心田,使我的心灵的到了莫大的安慰。这时,幸福之花在我心中悄然开放,散发着它诱人的芬芳!
幸福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只要我们能够留心生活,观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并时常打扫心灵的角落,拂去心灵的灰尘,就会诧异的发现,幸福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生活里的小幸福"为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和经历讲述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幸福是对生活的一种内心体验。我们现在社会安定,生活富足,每天都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聆听着关爱的话语,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你是否体验到幸福呢 选择一件让你感到幸福的事去写。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你幸福的生活,无论怎样表达,都要联系自己的实际,表达自己最想说的。写作时要抓住“幸福”这个题眼,表现自己的幸福,通过典型的事例,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与感悟,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文小作者通过记叙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写出了生活中的幸福。语句通顺,结构合理,能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