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2023·如东)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词语。
探索太空lǐng yù ,是航天人的梦想;dǐ yù 敌人来犯,是军人的天职;实现民族复兴,是我们的zé rèn 。迎接未来挑战,我们无需pái huái ,不必kǒng jù ,众志成城,共谱时代华章。
【答案】领域;抵御;责任;徘徊;恐惧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是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比如,不要把“抵御”的“御”写错。
故答案为: 领域、抵御、责任、徘徊、恐惧
【点评】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平时注意多识记。
2.(2023·如东)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意思及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掺和(huo) 无济于是 通国之善弈者(通过)
B.褴褛(lǚ) 悬崖绝壁 赴汤蹈火(滚开的水)
C.温馨(xīn) 换然一新 固若金汤(汤池,指护城河)
D.呜咽(yàn) 精益求精 山穷水尽(达到极端)
【答案】B
【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无济于是”应为“无济于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通”的意思是全,不正确;
B.正确;
C.“换然一新”应为“焕然一新”,不正确;
D.“呜咽(yàn)”读音应为 yè ,不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字音字形及字义,对于字,不但要会读,会写,还要理解意思,平时多积累。
3.(2023·如东)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居高临下 身临其境 B.时鸣春涧中 好雨知时节
C.声泪俱下 面面俱到 D.盈盈一水间 眉眼盈盈处
【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居高临下:立足高处,俯向下边。形容不可阻挡的形势。也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临:靠近;对着。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临:到。
B.时鸣春涧中: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时而,偶尔。好雨知时节: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时:季节。
C.声泪俱下: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为悲痛。俱:全,都。面面俱到:各方面都照顾到。俱:全,都。
D.盈盈一水间: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盈盈:水清澈、晶莹的样子。眉眼盈盈处:到山水交汇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结合词语释义可知,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义字、诗歌词句理解。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4.(2023·如东)下列句子中,表达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踮着脚望着,望着……
B.在巴掌大的操场上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D.太阳一升起来,地上就像着了火一样。
【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A.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将“红领巾”代指学生。
B、C、D都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A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对表达手法的掌握情况,首先要分析每个句子,然后找出不同的一项即可。
5.(2023·如东)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竹石》《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这三首诗都是托物言志的诗,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
B.阅读世界经典名著时,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画一个人物图谱,以便阅读时随时查阅。
C.辩论有技巧,在自由辩论时,主要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反驳,不要强调我方观点。
D.“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获得成功。
【答案】B
【知识点】格言、名言;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A选项说法错误。《竹石》的作者是清代的郑燮。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咏颂岩竹的坚韧顽强,表达了作者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品质。《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是王维送别友人时有感而发的作品。因此,它是一首送别诗。《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B选项说法正确。
C选项说法错误。根据平时的辩论要求可知,在自由辩论时,要进一步强调我方观点,并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D选项说法错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事物发展到极致,到达山穷水尽的地步时,必然会有所变化,变化则能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只有发生变化,才能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才能不断的发展。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诗歌情感主旨,有名言警句,有辩论讨论,有阅读策略和方法。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进行积累。
6.(2023·如东)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为增强体质,不断加大运动量,结果膝盖损伤,真是过犹不及。
B.假日里,人民公园游客如织,络绎不绝。
C.正确的学习方法事倍功半,良好的生活习惯终身受益。
D.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朋友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
【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及俗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7.(2023·如东)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蕴含道理相同的一句是( )
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英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答案】D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不要说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意思是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思: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认识林中鸟儿的声音。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谚语、俗语。谚语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8.(2023·如东)填字成词,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全神 注 ②见微知 ③斩钉 铁 ④追悔莫
(2)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的词语是 (填序号)。
(3)我们要有敏锐的眼光,从生活细节中 ,就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填序号)
【答案】(1)贯;著;截;及
(2)③
(3)②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由“全神、注”可知要填写的字是:贯,由“见微知”可知后面的字是“著”,由“斩钉、铁”可知要填写的字是“截”,由“追悔莫”可知要填写的字是“及”。
(2)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的词语是斩钉截铁。
(3)根据“敏锐的目光、生活细节”等提示可知,要填写的成语是:见微知著。
故答案为:(1)①贯;②著;③截;④及;(2)③;(3)②
【点评】对于常用的四字词语,平时要多积累,不但要会写,还要理解意思,学会运用。补充四字词语要根据给出的提示来填写,不要出现错别字,词语的意思也要理解,然后根据具体的要求或语境来选择运用。
9.(2023·如东)根据要求填空。
(1)诗词景致。春有百花秋有月。韩愈用“ ,草色遥看近却无。”让我感受草木萌发的早春气息;杜牧则用“ ,水村山郭酒旗风。”把我们带入江南花红柳绿的世界。可春光易逝,正如词人王观说:“若到江南赶上春, 。”
(2)文笔有情。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感叹“过去的日子如 ,被 吹散了,如 ,被初阳 了。”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 , 。”
(3)言之有理。《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一儿曰:“日初出 ,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由此可见,不同的观察角度,带来不同的观察结果。
(4)敬畏崇高。我们致敬董存瑞的 ,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 ,感动于革命者戴着脚镣狱中联欢的 ,叶挺《囚歌》表现出的 。(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5)名句言情。百善孝为先: ,子欲养而亲不待;勤俭持家是美德:常将有日思无日, ;读书长精神: ,事非经过不知难。
【答案】(1)天街小雨润如酥;千里莺啼绿映红;千万和春住
(2)轻烟;微风;薄雾;蒸融;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大如车盖;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沧沧凉凉;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4)舍生忘死;勇往直前;顽强乐观;视死如归
(5)树欲静而风不止;莫把无时当有时;书到用时方恨少
【知识点】谚语;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分析】(1)考查古诗文默写。由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可知下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由“水村山郭酒旗风”可知上句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由诗句“若到江南赶上春”,可知下句是:千万和春住。
(2)考查现代诗文默写、名言警句。由原文: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可知要填写的内容,由“人固有一死“可知后面的句子是: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考查古诗文默写。《两小儿辩日》原文是: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由此可知答案。(4)考查四字词语的运用。根据提示,致敬董存瑞,可知要填写的词语是舍生忘死;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勇往直前;革命者戴着脚镣狱中联欢体现的事顽强乐观的精神;叶挺《囚歌》表现出的的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5)考查谚语。由”子欲养而亲不待“可知上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由”常将有日思无日“可知下句是:、莫把无时当有时;由”事非经过不知难“可知上句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故答案为:
(1)天街小雨润如酥;千里莺啼绿映红;千万和春住;(2)轻烟;微风;薄雾;蒸融;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大如车盖;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沧沧凉凉;近者热而远者凉乎;(4)舍生忘死;勇往直前;顽强乐观;视死如归;(5)树欲静而风不止;莫把无时当有时;书到用时方恨少。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四字词语及叠词、名言警句、现代诗文默写、课文理解、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10.(2023·如东)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发射成功。桂海潮,这位像名星一样的航天英雄,吸人眼球。他来自大山,从小非常特别勤奋刻苦,并在心里埋下一颗探索未知的种子。作为科学家和航天员,他的壮举飞天不仅给了无数追梦者一份奋勇拼搏的榜样力量,所以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答案】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发射成功。桂海潮,这位像明星一样的航天英雄,吸人眼球。他来自大山,从小非常勤奋刻苦,并在心里埋下一颗探索未知的种子。作为科学家和航天员,他的飞天壮举不仅给了无数追梦者一份奋勇拼搏的榜样力量,而且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①“名星”错字,应改为“明星”;②“非常”和“特别”重复,去掉一个;③“壮举飞天”语序有误,改为“飞天壮举”;④“不仅……所以……”,搭配不当,改为“不仅……而且……”;
⑤书名号用错了,应改为双引号。
故答案为: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发射成功。桂海潮,这位像明星一样的航天英雄,吸人眼球。他来自大山,从小非常勤奋刻苦,并在心里埋下一颗探索未知的种子。作为科学家和航天员,他的飞天壮举不仅给了无数追梦者一份奋勇拼搏的榜样力量,而且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二、阅读与鉴赏
(2023·如东)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
1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12.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这样停顿。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与“虽与之俱学”中的两个“之”意思相同。
③“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与“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两个“为”读音与意思都不同。
④《学弈》一文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13.写出“惟弈秋之为听”这句话的意思。
【答案】11.其一人专心致志;非然也
12.错误;错误;正确;正确
13.只听弈秋的教导。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1.本小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故答案为: 其一人专心致志;非然也
12.①考查文言断句。“为是其智弗若与?”译为: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根据句意进行断句,即:为是/其智弗若与?原题说法错误。②考查多义字。②思援弓缴而射之: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之:代词,这里指鸿鹄。虽与之俱学: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之:代词,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故“思援弓缴而射之”与“虽与之俱学”中的两个“之”意思不相同。原题说法错误。③考查多音字、多义字。③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为:[wéi]认为。为是其智弗若与: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为:[wéi]表示原因、目的。原题说法正确。④考查情感主旨。《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一个学得好,一个学得差的事,说明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错误、正确、正确
13.本小题考查句子翻译。惟:只。之:的。故“惟弈秋之为听”译为:只听弈秋的教导。
故答案为:只听弈秋的教导。
14.(2023·如东)(4分)整本书阅读。
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我们“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与心仪的名著对话。
(1)“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这是对( )一书的评价。
A.《汤姆 索亚历险记》 B.《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C.《鲁滨逊漂流记》 D.《爱丽丝梦游仙境》
(2)下列有一个不是出自《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角色是( )
A.狐狸斯密尔 B.领头雁阿卡
C.法官杰夫 撒切尔 D.放鹅姑娘奥萨
(3)下面对《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尼尔斯被乌鸦绑架的过程中,笨钝钝总是暗中帮助他。
B.在小卡尔斯岛上总是有三个狐狸不断地偷袭山羊群,后来,狐狸们掉进了地狱之洞。
C.雄鹅莫顿最终被妈妈在圣马丁节前一天晚上杀了。
D.尼尔斯之前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后来变得勇敢而乐于助人。
(4)尼尔斯锯断了铁笼顶端的钢丝放走了老鹰高尔果,自己却为了和小提琴手的约定而不愿离开小屋,说明尼尔斯还是一个 的人。
【答案】(1)B
(2)C
(3)C
(4)信守诺言
【知识点】《骑鹅旅行记》
【解析】【分析】(1)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这是对《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一书的评价。
(2)出自《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人物有狐狸斯密尔、领头雁阿卡、放鹅姑娘奥萨,故选C。
(3)A、B、D说法都对。C.错误,雄鹅莫顿没有被妈妈在圣马丁节前一天晚上杀害。故选C。
(4)尼尔斯锯断了铁笼顶端的钢丝放走了老鹰高尔果,自己却为了和小提琴手的约定而不愿离开小屋,说明尼尔斯还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故答案为:(1)B;(2)C;(3)C;(4)信守诺言。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说、文学常识、内容理解与概括和形象分析。认真阅读所给题目,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即可。
(2023·如东)实用性阅读。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和2022版课程标准的颁布,各学校积极探索跨学科学习方式,同学们围绕“勺嘴鹬”开展了系列研究与实践活动,请结合以下三则材料,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吧。
材料一:“自然笔记”精彩作品秀
材料二:
每年的春秋两季,如东沿海都会迎来特殊的客人——勺嘴鹬。作为极度濒危鸟类,勺嘴鹬每年特定的时间都会飞抵这里,就像完成一个约定。在如东的滨海湿地停歇期间,它们会完成换羽这个重要的生命过程,为下一阶段长距离的迁徙做准备。
缘何每年长途跋涉来到此地?这块区域贝类资源丰富,如泥螺、文蛤等;水边线附近虾类和小鱼丰富,这些都是迁徙鸟类的重要食物。这一地区的开发与环境变化对整个勺嘴鹬种群的存亡起到关键的作用。
材料三:
2023年5月26日,如东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栖息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启动仪式在小洋口滩涂自然湿地举行。这是江苏省首个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示范基地。
小洋口滩涂湿地位于东部候鸟迁徙区的线路上,是数以万计迁徙鸟类迁飞的必经地带,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繁殖地、越冬地、停歇地,其中包括勺嘴鹬等至少7种国际濒危物种。为了给这些珍稀候鸟提供安全舒适的越冬环境,如东建设占地面积660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此次设立的如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正是以修复如东小洋口滩涂自然湿地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为抓手,充分践行“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应赔尽赔”的理念,打造滨海湿地生态功能维护的如东样板,为南黄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有益探索。(江苏新华网)
15.活动一:“美名缘何来”。根据上述材料,推测以下“美名”的来历。
①鸟类爱好者亲切地称勺嘴鹬为“小勺子”,是因为 ;
②人们又称它为“鸟中大熊猫”,是因为 ;
③人们把如东沿海滩涂称为勺嘴鹬的“大食堂”,是因为 ;
④人们又把如东沿海滩涂称为勺嘴鹬的“更衣室”,是因为 。
16.活动二:“一眼辨真伪”。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以下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阅读材料一,下列关于勺嘴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勺嘴鹬是一种濒危动物,种群数量极为稀少。
B.勺嘴鹬卵的孵化成功率较高,成鸟存活率较低。
C.每年的春秋两季可在如东沿海滩涂探寻到勺嘴鹬的踪迹。
D.勺嘴鹬是长距离迁徙候鸟,从俄罗斯沿海向南迁徙至东南亚沿海一带越冬。
②阅读材料二、三,如东沿海滩涂能成为众多候鸟迁徙必经之地的原因,不包括 。
A.如东沿海滩涂湿地广袤,为候鸟提供了停歇空间。
B.得天独厚的沿海滩涂资源为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C.如东持续注重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
D.多年来,如东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示范基地执法有力。
③请为材料三中“如东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栖息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启动仪式”选择最为贴切的活动主题标语 。
A.以法之名,护航候鸟
B.守护候鸟生命线
C.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D.又逢春来鸟蹁跹,守护蓝天向未来
17.活动三:“手卡设计师”。根据以上材料,设计完善“讲解手卡”的关键信息。
“勺嘴鹬微讲座”讲解手卡 讲座思路 关键词 ① 外形特征:体长15厘米左右、嘴型呈铲状 ② :孵化、觅食、迁徙 ③种群现状: ④保护有力: ⑤结束语: (简短有力,不超过20字)
【答案】15.它的嘴呈铲状,好似一把勺子;勺嘴鹬数量稀少,是极度濒危鸟类;这块区域贝类资源、虾类和小鱼丰富,这些都是迁徙鸟类的重要食物;勺嘴鹬会在这里完成换羽
16.B;D;B
17.好似一把勺子;生活方式;濒临灭绝;建设了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爱护勺嘴鹬,保护生态环境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是实用性阅读。首先要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再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15.活动一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一图中鸟嘴处文字内容可知,鸟类爱好者亲切地称勺嘴鹬为“小勺子”,是因为它的嘴呈铲状,好似一把勺子。根据材料一中“全球熟练400-600只”和材料二“作为极度濒危鸟类”可知,人们又称它为“鸟中大熊猫”,是因为勺嘴鹬数量稀少,是极度濒危鸟类。根据材料二“这块区域贝类资源丰富,如泥螺、文蛤等;水边线附近虾类和小鱼丰富,这些都是迁徙鸟类的重要食物”可知,人们把如东沿海滩涂称为勺嘴鹬的“大食堂”,是因为 这块区域贝类资源、虾类和小鱼丰富,这些都是迁徙鸟类的重要食物。根据材料二“在如东的滨海湿地停歇期间,它们会完成换羽这个重要的生命过程,为下一阶段长距离的迁徙做准备”可知,人们又把如东沿海滩涂称为勺嘴鹬的“更衣室”,是因为勺嘴鹬会在这里完成换羽。
故答案为:它的嘴呈铲状,好似一把勺子;勺嘴鹬数量稀少,是极度濒危鸟类;这块区域贝类资源、虾类和小鱼丰富,这些都是迁徙鸟类的重要食物;勺嘴鹬会在这里完成换羽。
16.①阅读材料一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C、D正确。
B.有误,根据材料一图中信息勺嘴鹬每巢4个蛋成功率每巢0.5只,勺嘴鹬卵的孵化成功率较低,成鸟的存活率在90%,由此可知成鸟的存活率较高。
②材料二和三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A、B、C正确。
D.有误,根据“此次设立的如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正是以修复如东小洋口滩涂自然湿地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为抓手”可知题干说法不正确。
③材料三考查了活动主题标语。根据材料三“2023年5月26日,如东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栖息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启动仪式在小洋口滩涂自然湿地举行。这是江苏省首个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示范基地”可知,设立如东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栖息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的目的是增强湿地生态功能,夯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让鸟儿自由翱翔,让天地万物生机盎然。所以最为贴切的活动主题标语是守护候鸟生命线。
故答案为: B;D;B
17.活动三考查了信息提取。根据一图中内容可知,勺嘴鹬的外形特征是体长15厘米左右、嘴型呈铲状,好似一把勺子。“孵化、觅食、迁徙”是对勺嘴鹬的生活方式的概括。根据“作为极度濒危鸟类”可知,勺嘴鹬的现状是濒临灭绝。根据“为了给这些珍稀候鸟提供安全舒适的越冬环境,如东建设占地面积660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可知,保护有力的措施是建设了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结束语可以是对人们保护勺嘴鹬的呼唤和期待,如:爱护勺嘴鹬,保护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好似一把勺子;生活方式;濒临灭绝;建设了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爱护勺嘴鹬,保护生态环境
(2023·如东)(12分)文学性阅读。
木门闩
①珍藏了一根木门闩。
②是从一根木头上直接取来的一段,别在两扇木门背后,就把黑夜推出了屋,把灯光、灶火留给了屋内的柴米油盐,留给了来上的笔墨纸砚,留给了煮茶的铁壶和淘米的笸箩,留给了针线活儿,留给了书:把整片丝绒般低垂的墨蓝色夜空留给了屋外的小院。
③木门闩就是家的守护神,是屋内和屋外指木为盟的契约。门闩上后,一板之隔的两边相对拱手,然后转身互不干扰地各自安然入梦。天亮之前,几乎没有什么会来惊扰门闩,想进屋的就坐在门前台阶上等,不敲门,不走动,星光也好,柴火也罢,就算是花香,也是一样。
④也曾经____,木门闩也有过倜傥俊秀的时光。满山的树木都是它的家人或亲戚,风一吹,全家都轻轻地随风作揖,谦谦君子,无人忍欺。
⑤也曾经____,绿衣看厌换红袍,历尽春夏秋冬,只等梦里飞来轻轻一抱,前尘掸尽,为柔为栋。
⑥也曾经____(A.戴 B.卷 C.挂)一袭白雪裁衣,(A.牵 B.扯 C.拖)千丈雨丝纳鞋,只等吉日良辰弯腰礼成,风云俱净,为门为闩。
⑦一根门闩,如一朵酣睡的火焰,也如一句安稳的注释,在虚空里真实而安静地存在,给需要的人以慰藉。虽然不长一片叶子,但有念想在心,也是享不尽的葱茏翠绿的时光。
⑧家里的这根木门闩已用了快30年,是爸爸亲手从山上领回家的。来了就不离不弃,也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走一步路。天黑抱紧门腰,天亮袖手门后。一直守着我们的家,守得我和妹妹长发及腰,守得爸妈青丝染霜,守得奶奶等着了四世同堂。
⑨如今,它依然是家里的一员。只不过,从前它闩好门户,现在它拴住回忆。它铭刻着每一个家人的指纹,记得每一个亲人的笑声,目睹岁月之沧桑,见证生命之喜悦。
⑩总有一些美好的回忆,需要以最传统的方式传承;总有一些贵重的情愫,需要以最原始的坚守留住。一根门闩如同小村的民谣,没什么实际大用,但不可或缺。
如果可以选,我就做一回门闩,青山在怀,草木在侧,欢喜了然。如果还可以选,我想和一扇温暖的木门相伴,每天听到吱吱呀呀的开门声,和木桌子、木椅子、木窗子一起,和家人一起,微笑向暖,一起在这珍贵人间,好好活一遍。
(选自《向暖而生》,作者陆苏,九州出版社2016年5月版,有删节)
18.阅读第③自然段,联系前后文理解“指木为盟”中的“盟”的意思是 ,像这样结构的词,我还知道:指 为 ;指 为
19.阅读第⑥自然段,结合文意,选择最恰当的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一袭白雪裁衣
千丈雨丝纳鞋
20.木门闩的成长经历令人感动。阅读④⑤⑥小节,联系上下文推测,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上,第④小节应选 ,第⑤小节应选 ,第⑥小节应选
A.寒山独立
B.青涩年少
C.千叶飘飘
21.“木门闩就是家的守护神”。结合第②自然段中排比句的描写,可见这木门闩“守护”着 ;结合⑧⑨自然段的描写,这木门闩又“守护”着 。
22.结合全文,写出你对“珍藏了一根木门闩。”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8.约定、协议;鹿;马;腹;婚
19.B;A
20.B;C;A
21.家人的安全和平静的生活;家人拥有的回忆和情感
22.从结构上看,首段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文本记叙了自己珍藏的这根木门闩的严厉,它给自己的家庭做出的贡献,自己对木门闩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珍惜等内容。从内容上来看,“珍藏”一词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表达了作者对木门闩的珍视之意。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是阅读理解。首先要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再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18.本小题考查了字词理解、词语仿写。根据上下文描述“门闩上后,屋内与屋外相对拱手,互相约定不干扰彼此,相互保护”可知,“盟”指约定、协议。“指木为盟”为“指×为×”形式的词语,据此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约定、协议 鹿 马 腹 婚
19.本小题考查了选字填空。A.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B.卷:把别的东西撮起、带动或裹住。C.挂:悬挂。结合语境和词义,应选“卷”。A.牵:连带。B.扯:C.拉;牵。拖:拉;牵引。结合语境和词义,应选“牵”。
故答案为:B A
20.本小题考查了选词填空。从第④自然段中“倜傥俊秀”“谦谦君子”等词可以推测第④小节应填:青涩年少。从第⑤自然段中“历尽春夏秋冬”等词可以推测第⑤小节应填:千叶飘飘。从第⑥自然段中“卷一袭白雪裁衣,牵千丈雨丝纳鞋”可以推测第⑥小节应填:寒山独立。
故答案为:B C A
21.本小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从排比句“把灯光、灶火留给了屋内的柴米油盐,留给了来上的笔墨纸砚,留给了煮茶的铁壶和淘米的笸箩,留给了针线活儿,留给了书;把整片丝绒般低垂的墨蓝色夜空留给了屋外的小院”可知,木门闩“守护”着家人的安全和平静的生活。从“一直守着我们的家,守得我和妹妹长发及腰,守得爸妈青丝染霜,守得奶奶等着了四世同堂”“只不过,从前它闩好门户,现在它拴住回忆。它铭刻着每一个家人的指纹,记得每一个亲人的笑声,目睹岁月之沧桑,见证生命之喜悦”可知,木门闩又“守护”着家人拥有的回忆和情感。
故答案为:家人的安全和平静的生活 ;家人拥有的回忆和情感。
2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可以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从结构上看,首段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文本记叙了自己珍藏的这根木门闩的严厉,它给自己的家庭做出的贡献,自己对木门闩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珍惜等内容。从内容上来看,“珍藏”一词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表达了作者对木门闩的珍视之意。
故答案为:从结构上看,首段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文本记叙了自己珍藏的这根木门闩的严厉,它给自己的家庭做出的贡献,自己对木门闩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珍惜等内容。从内容上来看,“珍藏”一词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表达了作者对木门闩的珍视之意。
三、习作与表达
23.(2023·如东)读了《木门闩》,相信你会想起身边的许多传统物件,请仿照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写。
如果可以选,我就做一回门闩,青山在怀,草木在侧,欢喜了然。如果还可以选,我想和一扇温暖的木门相伴,每天听到吱吱呀呀的开门声,和木桌子、木椅子、木窗子一起,和家人一起,微笑向暖,一起在这珍贵人间,好好活一遍。
【答案】如果可以选,我就做一回汤婆子,青山在怀,草木在侧,欢喜了然。如果还可以选,我想和床温暖的棉被相伴,每天听到主人有节奏的鼾声,和木桌子、木椅子、木窗子一起,和家人一起,微笑向暖,一起在这珍贵人间,好好活一遍。
【知识点】仿写
【解析】【分析】例句先写了老物件的特点,以及和它配套的其他物件构成了温馨的画面。
故答案为:如果可以选,我就做一回汤婆子,青山在怀,草木在侧,欢喜了然。如果还可以选,我想和床温暖的棉被相伴,每天听到主人有节奏的鼾声,和木桌子、木椅子、木窗子一起,和家人一起,微笑向暖,一起在这珍贵人间,好好活一遍。
【点评】本题考查了句子仿写。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24.(2023·如东)围绕“玩也能玩出名堂”这个观点写一段话。
【答案】纵观千百年,因“玩”出名的可不少,差不多都是从司空见惯的物品上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显微镜,一个人人都知道的科学仪器,在很多人的家中也有,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它也是被“玩”出来的。它是1632年被列文虎克发明出来的。当时,他的工作也十分的空闲,于是,他经常在空闲时候磨镜片,他常常边看大门边磨,做成了放大镜。他突发奇想,如果把它们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于是他便把两个镜片重合起来,看见了自己手上的皮肤,有了这一惊人的发现,随后他又用这两个镜片做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知识点】畅谈想法
【解析】【分析】注意结合课文内容,可结合“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等句子来分析,写出自己的观点。
故答案为:纵观千百年,因“玩”出名的可不少,差不多都是从司空见惯的物品上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显微镜,一个人人都知道的科学仪器,在很多人的家中也有,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它也是被“玩”出来的。它是1632年被列文虎克发明出来的。当时,他的工作也十分的空闲,于是,他经常在空闲时候磨镜片,他常常边看大门边磨,做成了放大镜。他突发奇想,如果把它们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于是他便把两个镜片重合起来,看见了自己手上的皮肤,有了这一惊人的发现,随后他又用这两个镜片做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写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当代作家叶永烈于1981年创作的一篇议论文,课文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25.(2023·如东)五育并举推双减,延时服务社团忙。这里是多彩的校园万花筒,这里是个性飞扬的欢乐园。你用甜美的嗓音去播报,你用明亮的双眸去发现,你用细腻的心灵去感受,你用灵巧的双手去创造。朗诵、戏曲、舞蹈、书法、绘画、泥塑、摄影、足球……社团活动中的你,是自我成长的主角。请围绕“成长”这个主题,写写你与“兴趣社团”的那些事儿。
要求:自拟题目,体现成长主题,写清楚事情过程,表达真情实感,不出现个人、学校等信息,字数450字左右。
【答案】 我与社团共成长
日子像是流沙,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就像水面上悄然滑过的翠鹨,就像空中偶尔划落的流星,就像海岸边偶尔涌现的贝壳,瞬间归于消逝,无痕。
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加入社团已经一学期了。
当初,加入它,只是听说很好玩。然而,如今,却感到了一份神圣。
“志愿者”一个朴实无华的名称,默默地奉献。它的美,并不张扬。然而又如细水长流,缓缓地融化人的内心。
依稀记得,那一次。
拖着笨重的大扫把,我们一行人奔向教师宿舍。后面跟着胖胖的可爱的指导老师。
来到教师宿舍,看见地面上厚重的灰尘,心中沉甸甸的,不敢想象,难道,这里从未有人打扫过吗?看来,今日,我们可得费工夫啦!
说干就干,我们从一楼开始打扫。窄的楼道,顿时被我们弄得“乌烟瘴气”,被浓重的灰尘包围着,很难受,很难受。看着同学脸颊上的汗水,看着同学费劲力气的打扫,看着原本脏兮兮的楼道焕然一新,心中不禁涌起淡淡的感动。
经过一番“乌烟瘴气”的考验,我们终于到达了六楼,正巧有一个老师站在宿舍走廊里,看见她眼中赞赏的目光,不由得微微一笑。顿时觉得,“志愿者”这个名称的神圣。老师问:“你们是哪个社团的?”我们自豪地回答:“志愿者社团的。”顿时,觉得,似乎,我们为社团,为年段睁了光。恍恍惚惚中,似乎每个人背后都升起了一层銫的光圈。
“呀!”一声叫喊从我嘴里喊出。只见一只”小强”在厚重的灰尘中一动不动,那狰狞的样子可怕极了。
刚开始,谁也不愿意趣打扫。在紧张的氛围中,小柏体现了她的大无畏精神,颤抖着,把“小强”扫进了畚斗里面。
“叮咚……,下课铃响了,看着崭新的宿舍楼。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
如今,时光不复,秋水无痕。
昨日的时光已随风飘逝,今朝的花会开得更加鲜艳!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是习作,首先要读懂习作要求,确定是写什么的作文,这篇作文要围绕“成长”这个主题,写写你与“兴趣社团”的那些事儿。要注意把事情写具体明白。
【点评】这篇例文小作者写了自己打扫卫生的事,很具体,很真实,值得一读。
1 / 1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2023·如东)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词语。
探索太空lǐng yù ,是航天人的梦想;dǐ yù 敌人来犯,是军人的天职;实现民族复兴,是我们的zé rèn 。迎接未来挑战,我们无需pái huái ,不必kǒng jù ,众志成城,共谱时代华章。
2.(2023·如东)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意思及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掺和(huo) 无济于是 通国之善弈者(通过)
B.褴褛(lǚ) 悬崖绝壁 赴汤蹈火(滚开的水)
C.温馨(xīn) 换然一新 固若金汤(汤池,指护城河)
D.呜咽(yàn) 精益求精 山穷水尽(达到极端)
3.(2023·如东)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居高临下 身临其境 B.时鸣春涧中 好雨知时节
C.声泪俱下 面面俱到 D.盈盈一水间 眉眼盈盈处
4.(2023·如东)下列句子中,表达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踮着脚望着,望着……
B.在巴掌大的操场上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D.太阳一升起来,地上就像着了火一样。
5.(2023·如东)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竹石》《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这三首诗都是托物言志的诗,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
B.阅读世界经典名著时,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画一个人物图谱,以便阅读时随时查阅。
C.辩论有技巧,在自由辩论时,主要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反驳,不要强调我方观点。
D.“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获得成功。
6.(2023·如东)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为增强体质,不断加大运动量,结果膝盖损伤,真是过犹不及。
B.假日里,人民公园游客如织,络绎不绝。
C.正确的学习方法事倍功半,良好的生活习惯终身受益。
D.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朋友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
7.(2023·如东)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蕴含道理相同的一句是( )
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英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8.(2023·如东)填字成词,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全神 注 ②见微知 ③斩钉 铁 ④追悔莫
(2)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的词语是 (填序号)。
(3)我们要有敏锐的眼光,从生活细节中 ,就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填序号)
9.(2023·如东)根据要求填空。
(1)诗词景致。春有百花秋有月。韩愈用“ ,草色遥看近却无。”让我感受草木萌发的早春气息;杜牧则用“ ,水村山郭酒旗风。”把我们带入江南花红柳绿的世界。可春光易逝,正如词人王观说:“若到江南赶上春, 。”
(2)文笔有情。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感叹“过去的日子如 ,被 吹散了,如 ,被初阳 了。”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 , 。”
(3)言之有理。《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一儿曰:“日初出 ,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由此可见,不同的观察角度,带来不同的观察结果。
(4)敬畏崇高。我们致敬董存瑞的 ,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 ,感动于革命者戴着脚镣狱中联欢的 ,叶挺《囚歌》表现出的 。(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5)名句言情。百善孝为先: ,子欲养而亲不待;勤俭持家是美德:常将有日思无日, ;读书长精神: ,事非经过不知难。
10.(2023·如东)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发射成功。桂海潮,这位像名星一样的航天英雄,吸人眼球。他来自大山,从小非常特别勤奋刻苦,并在心里埋下一颗探索未知的种子。作为科学家和航天员,他的壮举飞天不仅给了无数追梦者一份奋勇拼搏的榜样力量,所以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二、阅读与鉴赏
(2023·如东)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
1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12.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这样停顿。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与“虽与之俱学”中的两个“之”意思相同。
③“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与“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两个“为”读音与意思都不同。
④《学弈》一文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13.写出“惟弈秋之为听”这句话的意思。
14.(2023·如东)(4分)整本书阅读。
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我们“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与心仪的名著对话。
(1)“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这是对( )一书的评价。
A.《汤姆 索亚历险记》 B.《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C.《鲁滨逊漂流记》 D.《爱丽丝梦游仙境》
(2)下列有一个不是出自《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角色是( )
A.狐狸斯密尔 B.领头雁阿卡
C.法官杰夫 撒切尔 D.放鹅姑娘奥萨
(3)下面对《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尼尔斯被乌鸦绑架的过程中,笨钝钝总是暗中帮助他。
B.在小卡尔斯岛上总是有三个狐狸不断地偷袭山羊群,后来,狐狸们掉进了地狱之洞。
C.雄鹅莫顿最终被妈妈在圣马丁节前一天晚上杀了。
D.尼尔斯之前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后来变得勇敢而乐于助人。
(4)尼尔斯锯断了铁笼顶端的钢丝放走了老鹰高尔果,自己却为了和小提琴手的约定而不愿离开小屋,说明尼尔斯还是一个 的人。
(2023·如东)实用性阅读。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和2022版课程标准的颁布,各学校积极探索跨学科学习方式,同学们围绕“勺嘴鹬”开展了系列研究与实践活动,请结合以下三则材料,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吧。
材料一:“自然笔记”精彩作品秀
材料二:
每年的春秋两季,如东沿海都会迎来特殊的客人——勺嘴鹬。作为极度濒危鸟类,勺嘴鹬每年特定的时间都会飞抵这里,就像完成一个约定。在如东的滨海湿地停歇期间,它们会完成换羽这个重要的生命过程,为下一阶段长距离的迁徙做准备。
缘何每年长途跋涉来到此地?这块区域贝类资源丰富,如泥螺、文蛤等;水边线附近虾类和小鱼丰富,这些都是迁徙鸟类的重要食物。这一地区的开发与环境变化对整个勺嘴鹬种群的存亡起到关键的作用。
材料三:
2023年5月26日,如东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栖息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启动仪式在小洋口滩涂自然湿地举行。这是江苏省首个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示范基地。
小洋口滩涂湿地位于东部候鸟迁徙区的线路上,是数以万计迁徙鸟类迁飞的必经地带,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繁殖地、越冬地、停歇地,其中包括勺嘴鹬等至少7种国际濒危物种。为了给这些珍稀候鸟提供安全舒适的越冬环境,如东建设占地面积660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此次设立的如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正是以修复如东小洋口滩涂自然湿地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为抓手,充分践行“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应赔尽赔”的理念,打造滨海湿地生态功能维护的如东样板,为南黄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有益探索。(江苏新华网)
15.活动一:“美名缘何来”。根据上述材料,推测以下“美名”的来历。
①鸟类爱好者亲切地称勺嘴鹬为“小勺子”,是因为 ;
②人们又称它为“鸟中大熊猫”,是因为 ;
③人们把如东沿海滩涂称为勺嘴鹬的“大食堂”,是因为 ;
④人们又把如东沿海滩涂称为勺嘴鹬的“更衣室”,是因为 。
16.活动二:“一眼辨真伪”。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以下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阅读材料一,下列关于勺嘴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勺嘴鹬是一种濒危动物,种群数量极为稀少。
B.勺嘴鹬卵的孵化成功率较高,成鸟存活率较低。
C.每年的春秋两季可在如东沿海滩涂探寻到勺嘴鹬的踪迹。
D.勺嘴鹬是长距离迁徙候鸟,从俄罗斯沿海向南迁徙至东南亚沿海一带越冬。
②阅读材料二、三,如东沿海滩涂能成为众多候鸟迁徙必经之地的原因,不包括 。
A.如东沿海滩涂湿地广袤,为候鸟提供了停歇空间。
B.得天独厚的沿海滩涂资源为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C.如东持续注重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
D.多年来,如东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示范基地执法有力。
③请为材料三中“如东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栖息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启动仪式”选择最为贴切的活动主题标语 。
A.以法之名,护航候鸟
B.守护候鸟生命线
C.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D.又逢春来鸟蹁跹,守护蓝天向未来
17.活动三:“手卡设计师”。根据以上材料,设计完善“讲解手卡”的关键信息。
“勺嘴鹬微讲座”讲解手卡 讲座思路 关键词 ① 外形特征:体长15厘米左右、嘴型呈铲状 ② :孵化、觅食、迁徙 ③种群现状: ④保护有力: ⑤结束语: (简短有力,不超过20字)
(2023·如东)(12分)文学性阅读。
木门闩
①珍藏了一根木门闩。
②是从一根木头上直接取来的一段,别在两扇木门背后,就把黑夜推出了屋,把灯光、灶火留给了屋内的柴米油盐,留给了来上的笔墨纸砚,留给了煮茶的铁壶和淘米的笸箩,留给了针线活儿,留给了书:把整片丝绒般低垂的墨蓝色夜空留给了屋外的小院。
③木门闩就是家的守护神,是屋内和屋外指木为盟的契约。门闩上后,一板之隔的两边相对拱手,然后转身互不干扰地各自安然入梦。天亮之前,几乎没有什么会来惊扰门闩,想进屋的就坐在门前台阶上等,不敲门,不走动,星光也好,柴火也罢,就算是花香,也是一样。
④也曾经____,木门闩也有过倜傥俊秀的时光。满山的树木都是它的家人或亲戚,风一吹,全家都轻轻地随风作揖,谦谦君子,无人忍欺。
⑤也曾经____,绿衣看厌换红袍,历尽春夏秋冬,只等梦里飞来轻轻一抱,前尘掸尽,为柔为栋。
⑥也曾经____(A.戴 B.卷 C.挂)一袭白雪裁衣,(A.牵 B.扯 C.拖)千丈雨丝纳鞋,只等吉日良辰弯腰礼成,风云俱净,为门为闩。
⑦一根门闩,如一朵酣睡的火焰,也如一句安稳的注释,在虚空里真实而安静地存在,给需要的人以慰藉。虽然不长一片叶子,但有念想在心,也是享不尽的葱茏翠绿的时光。
⑧家里的这根木门闩已用了快30年,是爸爸亲手从山上领回家的。来了就不离不弃,也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走一步路。天黑抱紧门腰,天亮袖手门后。一直守着我们的家,守得我和妹妹长发及腰,守得爸妈青丝染霜,守得奶奶等着了四世同堂。
⑨如今,它依然是家里的一员。只不过,从前它闩好门户,现在它拴住回忆。它铭刻着每一个家人的指纹,记得每一个亲人的笑声,目睹岁月之沧桑,见证生命之喜悦。
⑩总有一些美好的回忆,需要以最传统的方式传承;总有一些贵重的情愫,需要以最原始的坚守留住。一根门闩如同小村的民谣,没什么实际大用,但不可或缺。
如果可以选,我就做一回门闩,青山在怀,草木在侧,欢喜了然。如果还可以选,我想和一扇温暖的木门相伴,每天听到吱吱呀呀的开门声,和木桌子、木椅子、木窗子一起,和家人一起,微笑向暖,一起在这珍贵人间,好好活一遍。
(选自《向暖而生》,作者陆苏,九州出版社2016年5月版,有删节)
18.阅读第③自然段,联系前后文理解“指木为盟”中的“盟”的意思是 ,像这样结构的词,我还知道:指 为 ;指 为
19.阅读第⑥自然段,结合文意,选择最恰当的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一袭白雪裁衣
千丈雨丝纳鞋
20.木门闩的成长经历令人感动。阅读④⑤⑥小节,联系上下文推测,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上,第④小节应选 ,第⑤小节应选 ,第⑥小节应选
A.寒山独立
B.青涩年少
C.千叶飘飘
21.“木门闩就是家的守护神”。结合第②自然段中排比句的描写,可见这木门闩“守护”着 ;结合⑧⑨自然段的描写,这木门闩又“守护”着 。
22.结合全文,写出你对“珍藏了一根木门闩。”这句话的理解。
三、习作与表达
23.(2023·如东)读了《木门闩》,相信你会想起身边的许多传统物件,请仿照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写。
如果可以选,我就做一回门闩,青山在怀,草木在侧,欢喜了然。如果还可以选,我想和一扇温暖的木门相伴,每天听到吱吱呀呀的开门声,和木桌子、木椅子、木窗子一起,和家人一起,微笑向暖,一起在这珍贵人间,好好活一遍。
24.(2023·如东)围绕“玩也能玩出名堂”这个观点写一段话。
25.(2023·如东)五育并举推双减,延时服务社团忙。这里是多彩的校园万花筒,这里是个性飞扬的欢乐园。你用甜美的嗓音去播报,你用明亮的双眸去发现,你用细腻的心灵去感受,你用灵巧的双手去创造。朗诵、戏曲、舞蹈、书法、绘画、泥塑、摄影、足球……社团活动中的你,是自我成长的主角。请围绕“成长”这个主题,写写你与“兴趣社团”的那些事儿。
要求:自拟题目,体现成长主题,写清楚事情过程,表达真情实感,不出现个人、学校等信息,字数4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领域;抵御;责任;徘徊;恐惧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是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比如,不要把“抵御”的“御”写错。
故答案为: 领域、抵御、责任、徘徊、恐惧
【点评】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平时注意多识记。
2.【答案】B
【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无济于是”应为“无济于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通”的意思是全,不正确;
B.正确;
C.“换然一新”应为“焕然一新”,不正确;
D.“呜咽(yàn)”读音应为 yè ,不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字音字形及字义,对于字,不但要会读,会写,还要理解意思,平时多积累。
3.【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居高临下:立足高处,俯向下边。形容不可阻挡的形势。也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临:靠近;对着。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临:到。
B.时鸣春涧中: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时而,偶尔。好雨知时节: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时:季节。
C.声泪俱下: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为悲痛。俱:全,都。面面俱到:各方面都照顾到。俱:全,都。
D.盈盈一水间: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盈盈:水清澈、晶莹的样子。眉眼盈盈处:到山水交汇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结合词语释义可知,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义字、诗歌词句理解。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4.【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A.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将“红领巾”代指学生。
B、C、D都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A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对表达手法的掌握情况,首先要分析每个句子,然后找出不同的一项即可。
5.【答案】B
【知识点】格言、名言;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A选项说法错误。《竹石》的作者是清代的郑燮。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咏颂岩竹的坚韧顽强,表达了作者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品质。《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是王维送别友人时有感而发的作品。因此,它是一首送别诗。《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B选项说法正确。
C选项说法错误。根据平时的辩论要求可知,在自由辩论时,要进一步强调我方观点,并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D选项说法错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事物发展到极致,到达山穷水尽的地步时,必然会有所变化,变化则能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只有发生变化,才能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才能不断的发展。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诗歌情感主旨,有名言警句,有辩论讨论,有阅读策略和方法。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进行积累。
6.【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及俗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7.【答案】D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不要说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意思是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思: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认识林中鸟儿的声音。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谚语、俗语。谚语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8.【答案】(1)贯;著;截;及
(2)③
(3)②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由“全神、注”可知要填写的字是:贯,由“见微知”可知后面的字是“著”,由“斩钉、铁”可知要填写的字是“截”,由“追悔莫”可知要填写的字是“及”。
(2)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的词语是斩钉截铁。
(3)根据“敏锐的目光、生活细节”等提示可知,要填写的成语是:见微知著。
故答案为:(1)①贯;②著;③截;④及;(2)③;(3)②
【点评】对于常用的四字词语,平时要多积累,不但要会写,还要理解意思,学会运用。补充四字词语要根据给出的提示来填写,不要出现错别字,词语的意思也要理解,然后根据具体的要求或语境来选择运用。
9.【答案】(1)天街小雨润如酥;千里莺啼绿映红;千万和春住
(2)轻烟;微风;薄雾;蒸融;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大如车盖;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沧沧凉凉;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4)舍生忘死;勇往直前;顽强乐观;视死如归
(5)树欲静而风不止;莫把无时当有时;书到用时方恨少
【知识点】谚语;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分析】(1)考查古诗文默写。由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可知下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由“水村山郭酒旗风”可知上句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由诗句“若到江南赶上春”,可知下句是:千万和春住。
(2)考查现代诗文默写、名言警句。由原文: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可知要填写的内容,由“人固有一死“可知后面的句子是: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考查古诗文默写。《两小儿辩日》原文是: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由此可知答案。(4)考查四字词语的运用。根据提示,致敬董存瑞,可知要填写的词语是舍生忘死;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勇往直前;革命者戴着脚镣狱中联欢体现的事顽强乐观的精神;叶挺《囚歌》表现出的的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5)考查谚语。由”子欲养而亲不待“可知上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由”常将有日思无日“可知下句是:、莫把无时当有时;由”事非经过不知难“可知上句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故答案为:
(1)天街小雨润如酥;千里莺啼绿映红;千万和春住;(2)轻烟;微风;薄雾;蒸融;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大如车盖;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沧沧凉凉;近者热而远者凉乎;(4)舍生忘死;勇往直前;顽强乐观;视死如归;(5)树欲静而风不止;莫把无时当有时;书到用时方恨少。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四字词语及叠词、名言警句、现代诗文默写、课文理解、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10.【答案】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发射成功。桂海潮,这位像明星一样的航天英雄,吸人眼球。他来自大山,从小非常勤奋刻苦,并在心里埋下一颗探索未知的种子。作为科学家和航天员,他的飞天壮举不仅给了无数追梦者一份奋勇拼搏的榜样力量,而且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①“名星”错字,应改为“明星”;②“非常”和“特别”重复,去掉一个;③“壮举飞天”语序有误,改为“飞天壮举”;④“不仅……所以……”,搭配不当,改为“不仅……而且……”;
⑤书名号用错了,应改为双引号。
故答案为: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发射成功。桂海潮,这位像明星一样的航天英雄,吸人眼球。他来自大山,从小非常勤奋刻苦,并在心里埋下一颗探索未知的种子。作为科学家和航天员,他的飞天壮举不仅给了无数追梦者一份奋勇拼搏的榜样力量,而且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答案】11.其一人专心致志;非然也
12.错误;错误;正确;正确
13.只听弈秋的教导。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1.本小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故答案为: 其一人专心致志;非然也
12.①考查文言断句。“为是其智弗若与?”译为: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根据句意进行断句,即:为是/其智弗若与?原题说法错误。②考查多义字。②思援弓缴而射之: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之:代词,这里指鸿鹄。虽与之俱学: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之:代词,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故“思援弓缴而射之”与“虽与之俱学”中的两个“之”意思不相同。原题说法错误。③考查多音字、多义字。③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为:[wéi]认为。为是其智弗若与: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为:[wéi]表示原因、目的。原题说法正确。④考查情感主旨。《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一个学得好,一个学得差的事,说明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错误、正确、正确
13.本小题考查句子翻译。惟:只。之:的。故“惟弈秋之为听”译为:只听弈秋的教导。
故答案为:只听弈秋的教导。
14.【答案】(1)B
(2)C
(3)C
(4)信守诺言
【知识点】《骑鹅旅行记》
【解析】【分析】(1)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这是对《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一书的评价。
(2)出自《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人物有狐狸斯密尔、领头雁阿卡、放鹅姑娘奥萨,故选C。
(3)A、B、D说法都对。C.错误,雄鹅莫顿没有被妈妈在圣马丁节前一天晚上杀害。故选C。
(4)尼尔斯锯断了铁笼顶端的钢丝放走了老鹰高尔果,自己却为了和小提琴手的约定而不愿离开小屋,说明尼尔斯还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故答案为:(1)B;(2)C;(3)C;(4)信守诺言。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说、文学常识、内容理解与概括和形象分析。认真阅读所给题目,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即可。
【答案】15.它的嘴呈铲状,好似一把勺子;勺嘴鹬数量稀少,是极度濒危鸟类;这块区域贝类资源、虾类和小鱼丰富,这些都是迁徙鸟类的重要食物;勺嘴鹬会在这里完成换羽
16.B;D;B
17.好似一把勺子;生活方式;濒临灭绝;建设了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爱护勺嘴鹬,保护生态环境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是实用性阅读。首先要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再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15.活动一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一图中鸟嘴处文字内容可知,鸟类爱好者亲切地称勺嘴鹬为“小勺子”,是因为它的嘴呈铲状,好似一把勺子。根据材料一中“全球熟练400-600只”和材料二“作为极度濒危鸟类”可知,人们又称它为“鸟中大熊猫”,是因为勺嘴鹬数量稀少,是极度濒危鸟类。根据材料二“这块区域贝类资源丰富,如泥螺、文蛤等;水边线附近虾类和小鱼丰富,这些都是迁徙鸟类的重要食物”可知,人们把如东沿海滩涂称为勺嘴鹬的“大食堂”,是因为 这块区域贝类资源、虾类和小鱼丰富,这些都是迁徙鸟类的重要食物。根据材料二“在如东的滨海湿地停歇期间,它们会完成换羽这个重要的生命过程,为下一阶段长距离的迁徙做准备”可知,人们又把如东沿海滩涂称为勺嘴鹬的“更衣室”,是因为勺嘴鹬会在这里完成换羽。
故答案为:它的嘴呈铲状,好似一把勺子;勺嘴鹬数量稀少,是极度濒危鸟类;这块区域贝类资源、虾类和小鱼丰富,这些都是迁徙鸟类的重要食物;勺嘴鹬会在这里完成换羽。
16.①阅读材料一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C、D正确。
B.有误,根据材料一图中信息勺嘴鹬每巢4个蛋成功率每巢0.5只,勺嘴鹬卵的孵化成功率较低,成鸟的存活率在90%,由此可知成鸟的存活率较高。
②材料二和三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A、B、C正确。
D.有误,根据“此次设立的如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正是以修复如东小洋口滩涂自然湿地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为抓手”可知题干说法不正确。
③材料三考查了活动主题标语。根据材料三“2023年5月26日,如东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栖息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启动仪式在小洋口滩涂自然湿地举行。这是江苏省首个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示范基地”可知,设立如东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栖息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的目的是增强湿地生态功能,夯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让鸟儿自由翱翔,让天地万物生机盎然。所以最为贴切的活动主题标语是守护候鸟生命线。
故答案为: B;D;B
17.活动三考查了信息提取。根据一图中内容可知,勺嘴鹬的外形特征是体长15厘米左右、嘴型呈铲状,好似一把勺子。“孵化、觅食、迁徙”是对勺嘴鹬的生活方式的概括。根据“作为极度濒危鸟类”可知,勺嘴鹬的现状是濒临灭绝。根据“为了给这些珍稀候鸟提供安全舒适的越冬环境,如东建设占地面积660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可知,保护有力的措施是建设了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结束语可以是对人们保护勺嘴鹬的呼唤和期待,如:爱护勺嘴鹬,保护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好似一把勺子;生活方式;濒临灭绝;建设了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爱护勺嘴鹬,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18.约定、协议;鹿;马;腹;婚
19.B;A
20.B;C;A
21.家人的安全和平静的生活;家人拥有的回忆和情感
22.从结构上看,首段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文本记叙了自己珍藏的这根木门闩的严厉,它给自己的家庭做出的贡献,自己对木门闩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珍惜等内容。从内容上来看,“珍藏”一词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表达了作者对木门闩的珍视之意。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是阅读理解。首先要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再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18.本小题考查了字词理解、词语仿写。根据上下文描述“门闩上后,屋内与屋外相对拱手,互相约定不干扰彼此,相互保护”可知,“盟”指约定、协议。“指木为盟”为“指×为×”形式的词语,据此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约定、协议 鹿 马 腹 婚
19.本小题考查了选字填空。A.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B.卷:把别的东西撮起、带动或裹住。C.挂:悬挂。结合语境和词义,应选“卷”。A.牵:连带。B.扯:C.拉;牵。拖:拉;牵引。结合语境和词义,应选“牵”。
故答案为:B A
20.本小题考查了选词填空。从第④自然段中“倜傥俊秀”“谦谦君子”等词可以推测第④小节应填:青涩年少。从第⑤自然段中“历尽春夏秋冬”等词可以推测第⑤小节应填:千叶飘飘。从第⑥自然段中“卷一袭白雪裁衣,牵千丈雨丝纳鞋”可以推测第⑥小节应填:寒山独立。
故答案为:B C A
21.本小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从排比句“把灯光、灶火留给了屋内的柴米油盐,留给了来上的笔墨纸砚,留给了煮茶的铁壶和淘米的笸箩,留给了针线活儿,留给了书;把整片丝绒般低垂的墨蓝色夜空留给了屋外的小院”可知,木门闩“守护”着家人的安全和平静的生活。从“一直守着我们的家,守得我和妹妹长发及腰,守得爸妈青丝染霜,守得奶奶等着了四世同堂”“只不过,从前它闩好门户,现在它拴住回忆。它铭刻着每一个家人的指纹,记得每一个亲人的笑声,目睹岁月之沧桑,见证生命之喜悦”可知,木门闩又“守护”着家人拥有的回忆和情感。
故答案为:家人的安全和平静的生活 ;家人拥有的回忆和情感。
2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可以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从结构上看,首段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文本记叙了自己珍藏的这根木门闩的严厉,它给自己的家庭做出的贡献,自己对木门闩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珍惜等内容。从内容上来看,“珍藏”一词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表达了作者对木门闩的珍视之意。
故答案为:从结构上看,首段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文本记叙了自己珍藏的这根木门闩的严厉,它给自己的家庭做出的贡献,自己对木门闩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珍惜等内容。从内容上来看,“珍藏”一词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表达了作者对木门闩的珍视之意。
23.【答案】如果可以选,我就做一回汤婆子,青山在怀,草木在侧,欢喜了然。如果还可以选,我想和床温暖的棉被相伴,每天听到主人有节奏的鼾声,和木桌子、木椅子、木窗子一起,和家人一起,微笑向暖,一起在这珍贵人间,好好活一遍。
【知识点】仿写
【解析】【分析】例句先写了老物件的特点,以及和它配套的其他物件构成了温馨的画面。
故答案为:如果可以选,我就做一回汤婆子,青山在怀,草木在侧,欢喜了然。如果还可以选,我想和床温暖的棉被相伴,每天听到主人有节奏的鼾声,和木桌子、木椅子、木窗子一起,和家人一起,微笑向暖,一起在这珍贵人间,好好活一遍。
【点评】本题考查了句子仿写。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24.【答案】纵观千百年,因“玩”出名的可不少,差不多都是从司空见惯的物品上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显微镜,一个人人都知道的科学仪器,在很多人的家中也有,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它也是被“玩”出来的。它是1632年被列文虎克发明出来的。当时,他的工作也十分的空闲,于是,他经常在空闲时候磨镜片,他常常边看大门边磨,做成了放大镜。他突发奇想,如果把它们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于是他便把两个镜片重合起来,看见了自己手上的皮肤,有了这一惊人的发现,随后他又用这两个镜片做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知识点】畅谈想法
【解析】【分析】注意结合课文内容,可结合“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等句子来分析,写出自己的观点。
故答案为:纵观千百年,因“玩”出名的可不少,差不多都是从司空见惯的物品上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显微镜,一个人人都知道的科学仪器,在很多人的家中也有,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它也是被“玩”出来的。它是1632年被列文虎克发明出来的。当时,他的工作也十分的空闲,于是,他经常在空闲时候磨镜片,他常常边看大门边磨,做成了放大镜。他突发奇想,如果把它们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于是他便把两个镜片重合起来,看见了自己手上的皮肤,有了这一惊人的发现,随后他又用这两个镜片做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写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当代作家叶永烈于1981年创作的一篇议论文,课文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25.【答案】 我与社团共成长
日子像是流沙,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就像水面上悄然滑过的翠鹨,就像空中偶尔划落的流星,就像海岸边偶尔涌现的贝壳,瞬间归于消逝,无痕。
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加入社团已经一学期了。
当初,加入它,只是听说很好玩。然而,如今,却感到了一份神圣。
“志愿者”一个朴实无华的名称,默默地奉献。它的美,并不张扬。然而又如细水长流,缓缓地融化人的内心。
依稀记得,那一次。
拖着笨重的大扫把,我们一行人奔向教师宿舍。后面跟着胖胖的可爱的指导老师。
来到教师宿舍,看见地面上厚重的灰尘,心中沉甸甸的,不敢想象,难道,这里从未有人打扫过吗?看来,今日,我们可得费工夫啦!
说干就干,我们从一楼开始打扫。窄的楼道,顿时被我们弄得“乌烟瘴气”,被浓重的灰尘包围着,很难受,很难受。看着同学脸颊上的汗水,看着同学费劲力气的打扫,看着原本脏兮兮的楼道焕然一新,心中不禁涌起淡淡的感动。
经过一番“乌烟瘴气”的考验,我们终于到达了六楼,正巧有一个老师站在宿舍走廊里,看见她眼中赞赏的目光,不由得微微一笑。顿时觉得,“志愿者”这个名称的神圣。老师问:“你们是哪个社团的?”我们自豪地回答:“志愿者社团的。”顿时,觉得,似乎,我们为社团,为年段睁了光。恍恍惚惚中,似乎每个人背后都升起了一层銫的光圈。
“呀!”一声叫喊从我嘴里喊出。只见一只”小强”在厚重的灰尘中一动不动,那狰狞的样子可怕极了。
刚开始,谁也不愿意趣打扫。在紧张的氛围中,小柏体现了她的大无畏精神,颤抖着,把“小强”扫进了畚斗里面。
“叮咚……,下课铃响了,看着崭新的宿舍楼。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
如今,时光不复,秋水无痕。
昨日的时光已随风飘逝,今朝的花会开得更加鲜艳!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是习作,首先要读懂习作要求,确定是写什么的作文,这篇作文要围绕“成长”这个主题,写写你与“兴趣社团”的那些事儿。要注意把事情写具体明白。
【点评】这篇例文小作者写了自己打扫卫生的事,很具体,很真实,值得一读。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