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小升初语文试卷(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小升初语文试卷(有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9 18:0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填空与选择
1.读一读,书写规范字。
zì ào     zhǒng zhàng     shū jí     jué chá    
yán jùn     xīng wàng     mǐn gǎn     máng rén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山清水秀 层峦叠嶂 仪态万方 口若悬河
B.翻箱到柜 画蛇添足 惟妙惟肖 精兵简政
C.聚精会神 全神惯注 焉知非福 一鸣惊人
3.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入场券(juàn) 解剖(pōu) 嘈杂(zāo) 瓜蔓(wàn)
B.白云观(guàn) 藏戏(zàng) 丑恶(è) 剥削(xuē)
C.暂时(zàn) 燕山(yān) 黄焖鸡(mēn) 勉强(qiǎng)
4.与“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答应别人的事难道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常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B.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大概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学校拔尖。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爷爷最近很闲,无济于事
B.新年到了,大街小巷万象更新,好不热闹。
C.我现在郑重其事地向你宣布一件事!
7.下面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齐白石先生的画尽管在中国很有名,还在全世界也很出名。
B.虽然每一个访问埃及的人,都想看看金字塔。
C.海马既然叫马,就不是一种鱼。
8.下面名著的作者与人物情节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承恩——猪八戒三借芭蕉扇
B.罗贯中——武松醉打蒋门神
C.曹雪芹——薛宝钗葬花
D.施耐庵——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今晚的月亮真圆啊!
改为比喻句:   
(2)根据“骄傲”一词的不同意思造句。
A.骄傲(不谦虚):   
B.骄傲(很自豪):   
(3)请根据给出的地点写合适的提示语。
A.医院走廊:   
B.公园草坪:   
(4)照样子,仿写句子。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雨,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   ,   ;冬天的雪,   ,   。
10.根据意思写诗句。(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所以不要在老年时候感叹时光的飞逝!
   
(2)明月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11.按原文填空
(1)《竹石》作者是朝诗人郑燮。诗中直接表达作者坚强不屈、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两句是    ,   。
(2)读书须用意,   。
(3)   ,脉脉不得语。
(4)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
(5)使弈秋诲二人弈,   ,惟弈秋之为听。
12.写出带有“山”字的诗句。
(1)   ,万径人踪灭。
(2)相看两不厌,   。
(3)会当凌绝顶,   。
(4)   ,但闻人语响。
13.根据课外阅读积累,用“√”或“×”判断对错。
(1)铁皮人和稻草人抬出了多萝西和托托,田鼠救出了大狮子。    
(2)《小恩的秘密花园》的主人公是玛莎。    
二、阅读与理解
14.课内阅读——《为人民服务》(片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固:   
或:   
于:   
(2)人“死的意义”有哪些不同?
   
(3)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此句和后面三句是    关系。
15.课外阅读。
   
①我的偶像是谁?在我心中,我的偶像非“土豆老师”莫属。
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土豆老师”姓戴名春晓,盐城人,高高的个子,头发棕黄,虽然不胖,但也不瘦,不仅英语讲得好,扬州方言更是精通。她三十多岁了,但在我们眼里永远都是“芳龄十八”。
③那么,她为何又叫“土豆老师”呢?这绝不是因为她头发比较黄这么简单。
④戴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课,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印象?或许你也能猜到一些吧。没错,就是“土豆”!那天,戴老师请一个女同学回答问题,她蹩脚的英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那个女孩难堪地默默坐下了。随后,戴老师嘴里时不时会冒出“todo”来,一开始还是标准英音,但到后面,愈来愈变了味,渐渐也就发成如今众所周知的“土豆”了。“哟,原来老师也有发音不准的时候啊……”有几个学生窃窃私语,刚才那个被嘲笑的女孩渐渐抬起头……真不知戴老师此举是有心还是无意。后来,每当她迈着优雅的步子走向我们班时,几个“哨兵”就赶忙飞回班里,同时大声宣告:“土豆来啦,土豆来啦!”,而戴老师也不恼,只是笑而不语。
⑤有一次开班会,戴老师向我们“发射”了一大堆标准的普通话。后来呢,也许是舌头打了结吧,她“画风突变”,又说起了扬州话。在老师说完的一刹那,班里几个“油滑小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低下了头,一手撑着桌子,一手捂着嘴偷乐;还有人想要更隐蔽些,便俯下身子去系鞋带,把鞋带拆了系,系了拆,反复多次,才抬起头来。戴老师故作无奈状:“瞧把你们乐的!真是的!我这是为什么,还不是想让你们放松点儿,还真以为我不会说?”
⑥是啊,当老师不仅要专业过关,普通话也要过关。正值学习的紧要关头,戴老师故意读错单词是想    ;故意讲方言,不过是为了   。
⑦在我心目中,偶像是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人。我很庆幸,遇到具有这种神秘力量的戴老师。“土豆老师”成为了我心中唯一的偶像。
(1)请你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短文主要写了两件事,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第一件:   
第二件:   
(3)第④自然段加点词“窃窃私语”中的“窃”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在字典中“窃”有两种解释:A、偷盗 B、私自、暗中,在“窃窃私语”中,“窃”的意思应选    (填写序号)
(4)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画风突变”指的是    
(5)短文第⑤自然段中,对学生的进行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    
(6)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第⑥自然段没写出来的内容在文中“ ”处补充上。(要求上下文内容衔接得当,符合短文中心,语句通顺。)
(7)戴老师为什么会成为作者唯一的“偶像”?请说说你的理解。
   
(8)你怎样理解“偶像”一词?你的偶像是谁?为什么?请用一、两句话说明理由。
   
16.习作
有人渴望获得成功,有人渴望拥有自由,有人渴望友谊长存,有人渴望飞上太空……作为即将升入中学的青少年,相信你一定也有自己渴望的事情。请你以“我渴望”为题完成一篇字数在450左右的习作。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具体事例写出渴望的原因,要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语句通顺,书写整洁,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2022年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与选择
1.读一读,书写规范字。
zì ào  自傲  zhǒng zhàng  肿胀  shū jí  书籍  jué chá  觉察 
yán jùn  严峻  xīng wàng  兴旺  mǐn gǎn  敏感  máng rén  盲人 
【答案】自傲 肿胀 书籍 觉察
严峻 兴旺 敏感 盲人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自傲 肿胀 书籍 觉察
严峻 兴旺 敏感 盲人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山清水秀 层峦叠嶂 仪态万方 口若悬河
B.翻箱到柜 画蛇添足 惟妙惟肖 精兵简政
C.聚精会神 全神惯注 焉知非福 一鸣惊人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辨析判断。
【解答】A.正确。
B.有误,翻箱倒柜:形容彻底搜寻查看。故“翻箱到柜”的“到”错误,应改为“倒”。
C.有误,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故“全神惯注”的“惯”错误,应改为“贯”。
故选:A。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入场券(juàn) 解剖(pōu) 嘈杂(zāo) 瓜蔓(wàn)
B.白云观(guàn) 藏戏(zàng) 丑恶(è) 剥削(xuē)
C.暂时(zàn) 燕山(yān) 黄焖鸡(mēn) 勉强(qiǎng)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入场券”的“券”应读“quàn”,指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读“xuàn”时,指拱券,门、窗、桥梁等建筑成弧形的构件。“嘈杂”的“嘈”应读“cáo”。
B.正确。
C.有误,“黄焖鸡”的“焖”应读“mèn”。
故选B。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4.与“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答应别人的事难道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答案】B
【分析】考查了句义。主要是抓句子里面的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结合的中心意思来理解句子。
【解答】A、C和例句意思一样,意思是都是“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
B.和例句意思不一样,句意是:答应别人的事不一定要守信用。
故选:B。
【点评】理解句子,要领会句子中的内容要点,概括出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注意辨析句子的含义,做此题,要多揣摩。仔细思考,加以分析。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常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B.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大概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学校拔尖。
【答案】C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解答】A.搭配不当,应把“和”改为“,提高”。
B.语义重复,“差不多”“大概”删去其中一个。
C.没有语病。
故选:C。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爷爷最近很闲,无济于事
B.新年到了,大街小巷万象更新,好不热闹。
C.我现在郑重其事地向你宣布一件事!
【答案】A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A.有误,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帮助或益处。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B、C正确。
故选:A。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7.下面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齐白石先生的画尽管在中国很有名,还在全世界也很出名。
B.虽然每一个访问埃及的人,都想看看金字塔。
C.海马既然叫马,就不是一种鱼。
【答案】C
【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辨析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
【解答】A.有误,“在中国很有名”与“在全世界也很出名”之间是递进关系,故应为:齐白石先生的画不但在中国很有名,而且在全世界也很出名。
B.有误,“虽然”多余,删去。
C.正确。
故选:C。
【点评】关联词语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8.下面名著的作者与人物情节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承恩——猪八戒三借芭蕉扇
B.罗贯中——武松醉打蒋门神
C.曹雪芹——薛宝钗葬花
D.施耐庵——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答案】D
【分析】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和历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A.《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是这部小说中的一个故事。搭配有误。
B.《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武松醉打蒋门神是这部小说中的一个故事。搭配有误。
C.《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林黛玉葬花是这部小说中的一个故事。搭配有误。
D.《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是这部小说中的一个故事。搭配正确。
故选:D。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今晚的月亮真圆啊!
改为比喻句: 今晚的月亮真圆啊,像一个明晃晃的白玉盘。 
(2)根据“骄傲”一词的不同意思造句。
A.骄傲(不谦虚): 小明考试得了第一名,他非常骄傲。 
B.骄傲(很自豪): 小明参加运动会得了第一名,我们全班为他感到骄傲。 
(3)请根据给出的地点写合适的提示语。
A.医院走廊: 不要大声喧哗! 
B.公园草坪: 青青草,怕您脚! 
(4)照样子,仿写句子。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雨,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 凉爽而惬意 , 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冬天的雪, 慈祥而温厚 , 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
【答案】(1)今晚的月亮真圆啊,像一个明晃晃的白玉盘。
(2)小明考试得了第一名,他非常骄傲。
小明参加运动会得了第一名,我们全班为他感到骄傲。
(3)不要大声喧哗!
青青草,怕您脚!
(4)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分析】考查了语句改写。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
【解答】(1)考查改写比喻句。比喻句要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首先找出句子的本体“月亮”,可以用比喻词“像”,然后选择恰当的喻体,最后连起来完成句子即可。即:今晚的月亮真圆啊,像一个明晃晃的白玉盘。
(2)考查了根据同一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词语的意思造句。即:小明考试得了第一名,他非常骄傲。小明参加运动会得了第一名,我们全班为他感到骄傲。
(3)考查了提示语。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时的情况。即:不要大声喧哗!青青草,怕您脚!
(4)考查仿写句子,首先观察例句的特点,然后根据例句的类型进行仿写,最后读一读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即: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故答案为:
(1)今晚的月亮真圆啊,像一个明晃晃的白玉盘。
(2)小明考试得了第一名,他非常骄傲。
小明参加运动会得了第一名,我们全班为他感到骄傲。
(3)不要大声喧哗!
青青草,怕您脚!
(4)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点评】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10.根据意思写诗句。(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所以不要在老年时候感叹时光的飞逝!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明月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答案】(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1)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说人老了不能再变少年?门前流水还能向西流哩!不要在老年的时候,感叹时光流逝,而自伤衰老。
(2)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话的意思是:明月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故答案为:
(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1.按原文填空
(1)《竹石》作者是朝诗人郑燮。诗中直接表达作者坚强不屈、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两句是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
(2)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 。
(3)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4)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 ;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 。
(5)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答案】(1)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2)一字值千金;
(3)盈盈一水间;
(4)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
(5)其一人专心致志。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古诗文默写和名言警句。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1)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2)“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3)出自两汉佚名的《迢迢牵女星》;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5)出自《学弈》。
故答案为:
(1)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2)一字值千金;
(3)盈盈一水间;
(4)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
(5)其一人专心致志。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2.写出带有“山”字的诗句。
(1)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2)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
(4)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答案】(1)千山鸟飞绝;
(2)只有敬亭山;
(3)一览众山小;
(4)空山不见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1)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2)出自唐代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3)出自唐代杜甫的《望岳》;
(4)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
故答案为:
(1)千山鸟飞绝;
(2)只有敬亭山;
(3)一览众山小;
(4)空山不见人。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3.根据课外阅读积累,用“√”或“×”判断对错。
(1)铁皮人和稻草人抬出了多萝西和托托,田鼠救出了大狮子。  √ 
(2)《小恩的秘密花园》的主人公是玛莎。  × 
【答案】√,×
【分析】考查了名著的积累。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解答】(1)《绿野仙踪》讲述了善良的小姑娘多萝茜被一场龙卷风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奥兹国,她陆续结识了没有脑子的稻草人、没有心脏的铁皮人和十分胆小的狮子,遇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结合作品内容可知,铁皮人和稻草人抬出了多萝西和托托,田鼠救出了大狮子。
(2)《小恩的秘密花园》是以书信的形式完成的。小恩写给舅舅,写给奶奶、爸爸和妈妈,小恩的书信传递着爱。结合作品内容可知,《小恩的秘密花园》的主人公是玛丽。
故答案为:
(1)√;
(2)×。
【点评】一些经典的名著,不仅仅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而且还有着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二、阅读与理解
14.课内阅读——《为人民服务》(片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固: 本来。 
或: 有的。 
于: 比。 
(2)人“死的意义”有哪些不同?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3)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此句和后面三句是  总分 关系。
【答案】(1)本来;
有的;
比;
(2)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3)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总分。
【分析】语段选自《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讲演。主要讲了党的宗旨、死的意义及如何是非判断等方面,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为了人们。
【解答】(1)考查解释加点字。可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故“固”为本来。“或”为有的。“于”为比。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从文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可以归纳出人“死的意义”不同在于: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3)考查段落中心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读段落可知,本段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来写,故此句为本段中心句。后面三句是对此句的分述,这句为总结。故此句和后面三句为总分关系。
故答案为:
(1)本来;
有的;
比;
(2)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3)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总分。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5.课外阅读。
 我的偶像 
①我的偶像是谁?在我心中,我的偶像非“土豆老师”莫属。
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土豆老师”姓戴名春晓,盐城人,高高的个子,头发棕黄,虽然不胖,但也不瘦,不仅英语讲得好,扬州方言更是精通。她三十多岁了,但在我们眼里永远都是“芳龄十八”。
③那么,她为何又叫“土豆老师”呢?这绝不是因为她头发比较黄这么简单。
④戴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课,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印象?或许你也能猜到一些吧。没错,就是“土豆”!那天,戴老师请一个女同学回答问题,她蹩脚的英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那个女孩难堪地默默坐下了。随后,戴老师嘴里时不时会冒出“todo”来,一开始还是标准英音,但到后面,愈来愈变了味,渐渐也就发成如今众所周知的“土豆”了。“哟,原来老师也有发音不准的时候啊……”有几个学生窃窃私语,刚才那个被嘲笑的女孩渐渐抬起头……真不知戴老师此举是有心还是无意。后来,每当她迈着优雅的步子走向我们班时,几个“哨兵”就赶忙飞回班里,同时大声宣告:“土豆来啦,土豆来啦!”,而戴老师也不恼,只是笑而不语。
⑤有一次开班会,戴老师向我们“发射”了一大堆标准的普通话。后来呢,也许是舌头打了结吧,她“画风突变”,又说起了扬州话。在老师说完的一刹那,班里几个“油滑小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低下了头,一手撑着桌子,一手捂着嘴偷乐;还有人想要更隐蔽些,便俯下身子去系鞋带,把鞋带拆了系,系了拆,反复多次,才抬起头来。戴老师故作无奈状:“瞧把你们乐的!真是的!我这是为什么,还不是想让你们放松点儿,还真以为我不会说?”
⑥是啊,当老师不仅要专业过关,普通话也要过关。正值学习的紧要关头,戴老师故意读错单词是想  化解读音不标准的女生的尴尬 ;故意讲方言,不过是为了 活跃课堂气氛,赶跑瞌睡虫,让我们打起精神听课 。
⑦在我心目中,偶像是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人。我很庆幸,遇到具有这种神秘力量的戴老师。“土豆老师”成为了我心中唯一的偶像。
(1)请你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短文主要写了两件事,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第一件: 化解读音不标准的女生的尴尬。 
第二件: 戴老师上课故意讲方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赶跑瞌睡虫,让我们打起精神听课。 
(3)第④自然段加点词“窃窃私语”中的“窃”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穴 ,再查 4 画;在字典中“窃”有两种解释:A、偷盗 B、私自、暗中,在“窃窃私语”中,“窃”的意思应选  B (填写序号)
(4)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画风突变”指的是  戴老师由讲普通话变为讲扬州话。 
(5)短文第⑤自然段中,对学生的进行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  心情很高兴。 
(6)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第⑥自然段没写出来的内容在文中“ ”处补充上。(要求上下文内容衔接得当,符合短文中心,语句通顺。)
(7)戴老师为什么会成为作者唯一的“偶像”?请说说你的理解。
 从戴老师故意读错单词想化解读音不标准的女生的尴尬;故意讲方言,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赶跑瞌睡虫,让我们打起精神听课这两件事情可知,说明戴老师是一个教学有法的好老师。 
(8)你怎样理解“偶像”一词?你的偶像是谁?为什么?请用一、两句话说明理由。
 “偶像”是指为人所模仿的对象。我的偶像是没有架子的老师。因为她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懂学生,爱学生,能成为学生的知音。 
【答案】(1)我的偶像;
(2)戴老师“土豆”外号的由来。戴老师上课故意讲方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赶跑瞌睡虫,让我们打起精神听课。
(3)穴 4 B;
(4)戴老师由讲普通话变为讲扬州话。
(5)心情很高兴。
(6)化解读音不标准的女生的尴尬 活跃课堂气氛,赶跑瞌睡虫,让我们打起精神听课;
(7)从戴老师故意读错单词想化解读音不标准的女生的尴尬;故意讲方言,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赶跑瞌睡虫,让我们打起精神听课这两件事情可知,说明戴老师是一个教学有法、教导有方的好老师。
(8)“偶像”是指为人所模仿的对象。我的偶像是没有架子的老师。因为她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懂学生,爱学生,能成为学生的知音。
【分析】本篇文章记叙了戴老师故意读错单词想化解读音不标准的女生的尴尬和故意讲方言,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赶跑瞌睡虫,让我们打起精神听课这两件事。表现了戴老师幽默、风趣、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特点,赞扬了戴老师是一个教导有方的好老师。
【解答】(1)本题考查拟标题的能力。概括全文内容是拟标题的常用方法。本文主要讲了我的偶像“土豆老师”的事。因此可用“我的偶像”或“土豆老师”为题。
(2)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熟读文章内容,文章主要写了戴老师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戴老师故意读错单词是想化解读音不标准的女生的尴尬;第二件事是戴老师上课故意讲方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赶跑瞌睡虫,让我们打起精神听课。
(3)本题考查查字典与词语的理解。查字典最常用的方法有: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窃”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穴字头,再查4画。“窃窃私语”意思是背着人小声交谈。窃:私自、暗中。语:说话。
(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阅读“有一次上班会课,戴老师向我们‘发射’了一大堆标准的普通话。后来呢,也许是舌头打了结吧,她‘画风突变’,又飚起了扬州话。”可知,“画风突变”指戴老师由讲普通话变为讲扬州话。
(5)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理解。阅读“在老师说完的一刹那,班里几个‘油滑小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低下了头,一手撑着桌子,一手捂着嘴偷乐;还有人想要更隐蔽些,便俯下身子去系鞋带,把鞋带拆了系,系了拆,反复多次,才抬起头来。”句中 的“低下了头、撑着桌子、捂着、俯下、系鞋带、拆了系、系了拆”可知,这是对学生的动作进行了描写,感受到他们心情很高兴。
(6)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根据文章大意进行补写。阅读第④自然段可知,戴老师故意把英语单词读成“todo”,为了想化解读音不标准的女生的尴尬,自此便有了外号“土豆老师”。阅读第⑤自然段“瞧把你们乐的!真是的!我这是为什么,还不是想让你们放松点儿,还真以为我不会说?”可知,戴老师故意讲方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赶跑瞌睡虫,让我们打起精神听课。据此可知补写内容。
(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熟读文章内容可知,文章写了戴老师故意读错单词想化解读音不标准的女生的尴尬;故意讲方言,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赶跑瞌睡虫,让我们打起精神听课这两件事情,说明戴老师是一个教学有法,教导有方的好老师。
(8)本题考查思维拓展。结合文段的内容,说说对“偶像”的理解,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即可。“偶像”是指为人所模仿的对象。我的偶像是没有架子的老师。因为她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懂学生,爱学生,能成为学生的知音。
故答案为:
(1)我的偶像;
(2)戴老师“土豆”外号的由来。戴老师上课故意讲方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赶跑瞌睡虫,让我们打起精神听课。
(3)穴 4 B;
(4)戴老师由讲普通话变为讲扬州话。
(5)心情很高兴。
(6)化解读音不标准的女生的尴尬 活跃课堂气氛,赶跑瞌睡虫,让我们打起精神听课;
(7)从戴老师故意读错单词想化解读音不标准的女生的尴尬;故意讲方言,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赶跑瞌睡虫,让我们打起精神听课这两件事情可知,说明戴老师是一个教学有法、教导有方的好老师。
(8)“偶像”是指为人所模仿的对象。我的偶像是没有架子的老师。因为她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懂学生,爱学生,能成为学生的知音。
【点评】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6.习作
有人渴望获得成功,有人渴望拥有自由,有人渴望友谊长存,有人渴望飞上太空……作为即将升入中学的青少年,相信你一定也有自己渴望的事情。请你以“我渴望”为题完成一篇字数在450左右的习作。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具体事例写出渴望的原因,要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语句通顺,书写整洁,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
我渴望得到肯定
整理旧物时偶然翻到一本发黄的相册,翻开来,是以前游泳队活动的集体照。细看,发现上面有两个小女孩,一个梳着马尾辫,朝气而文静。另一个呢,披散着长发,咧嘴而笑,可笑中透着小小的自卑。看着看着,我的心情突然阴郁起来,一瞬间,过去了好久的那一幕又浮现在了眼前……
那是三四年级时的事。一天我拿着期中成绩报告单回到了家,考得不错,是全班第一,比第二名高了很多分,我高兴极了,等不及要向妈妈报告这个好消息。
可当我把成绩报告单递给她时,妈妈竟没有夸奖我,而是沉下了脸,道:“怎么才考295分?你知道这次洪悦姐姐考了多少分吗?299!”她刚想继续拿我和洪悦作比较,可没等她开腔,我就抢过了她手上那份报告单,冲进了房间,“砰”地关上了房门。
打开台灯,我趴在书桌上,泪水就如决了堤似的冲出了我的眼眶,滴在我的报告单上,漾出一个个大大的水印。洪悦!洪悦!这个名字真让我又爱又恨。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可每次大人总是把我和她相比较。洪悦功课优秀,待人礼貌,长得又漂亮。每每看到优秀的洪悦,我的自卑感便会不禁而生,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泪已经滚落到嘴角,咸咸的,在脸上划出一条透明又清晰的痕迹,也在我的心中划下了深深的伤痕。我拿起纸巾擦去了泪水,可伤痕怎么擦得去呢?那天,依旧以我的道歉收尾。
思绪慢慢回到了当下的今天,我摩挲着照片上我和洪悦清晰的笑颜,那时的我,尚是年少,可自卑却早早降临在我身上。那时的我,那样渴望肯定,可命运却总是吝啬于给我一个笑脸。现在的我,何尝不是一样呢?
我真想对父母说,我渴望肯定,可不可以给我一点肯定呢?
【分析】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本次作文首先明确是半命题作文,要求以“我渴望 ”为题,写一篇作文。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习作要求选好所写的内容,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自己渴望得到的是什么?选择一个补充题目再写下来。无论写什么,都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我渴望得到肯定
整理旧物时偶然翻到一本发黄的相册,翻开来,是以前游泳队活动的集体照。细看,发现上面有两个小女孩,一个梳着马尾辫,朝气而文静。另一个呢,披散着长发,咧嘴而笑,可笑中透着小小的自卑。看着看着,我的心情突然阴郁起来,一瞬间,过去了好久的那一幕又浮现在了眼前……
那是三四年级时的事。一天我拿着期中成绩报告单回到了家,考得不错,是全班第一,比第二名高了很多分,我高兴极了,等不及要向妈妈报告这个好消息。
可当我把成绩报告单递给她时,妈妈竟没有夸奖我,而是沉下了脸,道:“怎么才考295分?你知道这次洪悦姐姐考了多少分吗?299!”她刚想继续拿我和洪悦作比较,可没等她开腔,我就抢过了她手上那份报告单,冲进了房间,“砰”地关上了房门。
打开台灯,我趴在书桌上,泪水就如决了堤似的冲出了我的眼眶,滴在我的报告单上,漾出一个个大大的水印。洪悦!洪悦!这个名字真让我又爱又恨。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可每次大人总是把我和她相比较。洪悦功课优秀,待人礼貌,长得又漂亮。每每看到优秀的洪悦,我的自卑感便会不禁而生,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泪已经滚落到嘴角,咸咸的,在脸上划出一条透明又清晰的痕迹,也在我的心中划下了深深的伤痕。我拿起纸巾擦去了泪水,可伤痕怎么擦得去呢?那天,依旧以我的道歉收尾。
思绪慢慢回到了当下的今天,我摩挲着照片上我和洪悦清晰的笑颜,那时的我,尚是年少,可自卑却早早降临在我身上。那时的我,那样渴望肯定,可命运却总是吝啬于给我一个笑脸。现在的我,何尝不是一样呢?
我真想对父母说,我渴望肯定,可不可以给我一点肯定呢?
【点评】这篇文章结构合理,以回忆引出中心,既点明了中心,又激发了读者的兴趣,能通过语言、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