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太昌镇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查字典,填空。
“鼎”字共 画,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第6画的笔画名称是 。
“鼎”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大;②正当,正在。在“鼎鼎大名”中应选第 种,在“鼎盛时期”中应选第 种。请再写出一个含“鼎”的成语 。
二、选择题
2.下面各项中每组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掺和/搅和 耳塞/要塞
B.咽喉/悲咽 纤细/纤夫
C.积蓄/蓄养 夺冠/弱冠
D.横肉/蛮横 千载难逢/载渴载饥
3.下列短语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发布新闻 发扬传统 发挥作用 发现问题
B.开辟道路 开展活动 开发荒地 开动汽车
C.改良品种 改善生活 改变计划 改正错误
D.关爱公物 保护环境 掩护群众 端正态度
4.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B.我们终于攀登上了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
C.“那——怎么样才能到家呢?”张明问。
D.她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里。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六一”庆祝晚会上,各班推选的节目都非常精彩,同学们走马观花,认真观赏。
B.学习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C.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并不是未卜先知。
D.爸爸和妈妈截然不同的想法让我无所适从。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文学名著,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临近期末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C.自从加入学校田径队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刻苦地训练。
D.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将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三、按要求完成问题。
7.根据你的理解作出选择。
(1)写信时,要注意语言 。
A.发自肺腑,表达真情实感。
B.华丽,动听。
(2)演讲的本质在于“讲”,应 。
A.以“演“为主,以“讲“为辅。
B.以“讲“为主,以“演“为辅。
(3)写建议书, 。
A.只提建议就行。
B.应先摆情况,讲道理,说明问题,再提出建议。
(4)先阅读梗概,再浏览精彩片段,这种阅读方法适合阅读 。
A.长篇作品
B.短篇作品
C.绘本故事
D.文言文
8.毕业在即,同学们互写毕业赠言,表达祝福。请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名言,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1)小钟同学引用 ,激励同学发愤图强,与之共勉。
(2)小郭同学引用 ,感谢老师六年教诲,无私培育。
(3)小孟同学引用 祝福 母校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4)小张同学引用 ,感激同桌在迷茫时送给自己的富有哲理的劝导。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给下面顺序混乱的句子合理排序,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谢谢你们送来的这些礼物,相比它们,我们的友情更加珍贵。
我在六年级的学习中取得了很大进步,
我还想特别感谢一下我的同桌张海波。
感谢各位同学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
你是我非常贴心的小老师,耐心地帮助我解决不懂的问题。
都是你热心帮助我的结果,再次谢谢你。
10.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改为双重否定句)
(2)春天,土里钻出小草,为大地增添生机。我愿,这棵小草是我。(照仿样子,写句子)
夏天, , 。我愿, 。
(3)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教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4)我们坚持植树造林。这个地方变成了绿洲。(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5)阿瑟林斯基带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缩句)
11.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诗词、名句。
(1)《迢迢牵牛星》中表达无法言说的离愁相思的句子是“ ,脉脉不得语。”
(2)正所谓“ ,日久见人心”,跟他相处久了,你就知道他是一个心地善良、做事一丝不苟的人了。
(3)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 ”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4)(长歌行》中和朱自清《匆匆》一文主题一样的诗句是: , 。
(5)同学们,我们即将小学毕业了,未来的求学之路还很漫长。只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精神,有“青, ”的信心,有“红军不怕远征难, ”的豪迈,有“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志向,就一定会迎来辉煌的明天。
四、阅读与理解。
12.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是指 。
(2)为什么说“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篇文章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3)画“——”的句子的意思是 。
A.在不幸的处境中,想到曾经美好的事物,以安慰自己失落的心情。
B.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C.在不幸的处境中,坏事更能磨炼人的意志,能使人坚强。
(4)卡耐基说:“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这正是鲁滨逊的真实写照。请你再写一句名言,用它来激励自己战胜困难。
13.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 汤问》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
②秦青弗止
(2)翻译句子的意思。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和“饯于郊衢”中的“于”意思不相同。
②秦青用唱歌的方式为学生送别,表明了他对分别的不舍和悲伤。
(4)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4.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①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②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③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④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⑤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⑥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⑦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⑧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⑨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⑩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联系短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眼花缭乱:
唯利是图:
(2)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意外→ → →疑惑→
(3)品析第⑦段划线句,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4)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5)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C.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
(6)品析第 段划线句,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这篇文章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五、习作展示。
15.
生活中你一定遇到很多善良的人,或许他(她)曾给予你肯定的眼神,使你重新获得自尊;或许他(她)曾慷慨解囊,帮你解除尴尬;或许他(她)曾赠予你宽容的微笑,让你不再忐忑不安……请以“记忆深处”为题,写一写你记忆深处那个善良的人。叙述时力求内容清楚具体,情感真实自然。
2023年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太昌镇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3分)查字典,填空。
“鼎”字共 12 画,用部首查字法查 目 部,第6画的笔画名称是 D 。
“鼎”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大;②正当,正在。在“鼎鼎大名”中应选第 ① 种,在“鼎盛时期”中应选第 ② 种。请再写出一个含“鼎”的成语 一言九鼎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查字典、笔顺和笔画、多义字和成语。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典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部首,再查除去部首剩余几画。
【解答】“鼎”字的笔顺是:丨 一 一 一 ㄣ 一 ノ 丨 一 丨 ,共12画。“鼎”字用部首查字典法应查“目”;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竖折折”。“鼎鼎大名”的意思是形容名气很大,故“鼎”的意思是大;“鼎盛”的意思是正当兴盛或强壮的时候,故“鼎”的意思是正当,正在。含有“鼎”字的成语有: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革故鼎新。
故答案为:
12 目 竖折折 ①②一言九鼎
【点评】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二、选择题
2.(3分)下面各项中每组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掺和/搅和 耳塞/要塞
B.咽喉/悲咽 纤细/纤夫
C.积蓄/蓄养 夺冠/弱冠
D.横肉/蛮横 千载难逢/载渴载饥
【答案】C
【分析】考查了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
【解答】A.不同,塞:[sāi]堵;填。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故“耳塞”的“塞”应读sāi,“要塞”的“塞”应读 sài;
B.不同,咽:[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yàn]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yè]声音受阻而低沉。故“咽喉”的“咽”应读 yān,“悲咽”的“咽”应读 yè;纤:[xiān]细小。[qiàn]拉船用的绳子。故“纤细”的“纤”应读 xiān,“纤夫”的“纤”应读 qiàn;
C.相同;
D.不同,横:[héng]跟地面平行的。地理上东西向的。[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故“横肉”的“横”应读 héng,“蛮横”的“横”应读 hèng,载:[zǎi]年。刊登。[zài]装载。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故“千载难逢”的“载”应读 zǎi,“载渴载饥”的“载”应读 zài;
故选:C。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3.(3分)下列短语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发布新闻 发扬传统 发挥作用 发现问题
B.开辟道路 开展活动 开发荒地 开动汽车
C.改良品种 改善生活 改变计划 改正错误
D.关爱公物 保护环境 掩护群众 端正态度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搭配的辨析与应用,认真分析各选项中的词语搭配,然后选出不当的一项.
【解答】A、B、C正确。
D.“关爱公物”搭配不当,可以改为“爱护公物”。
故选:D。
【点评】 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4.(3分)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B.我们终于攀登上了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
C.“那——怎么样才能到家呢?”张明问。
D.她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里。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解答】A、B、D中的破折号都是解释说明的作用。
C.句子中的破折号表示说话声音的延长。
故选:C。
【点评】破折号的作用有很多,表示解释说明的,表示话题突然转变,表示声音延长等等,要多读句子进行准确的判断。
5.(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六一”庆祝晚会上,各班推选的节目都非常精彩,同学们走马观花,认真观赏。
B.学习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C.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并不是未卜先知。
D.爸爸和妈妈截然不同的想法让我无所适从。
【答案】A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B、C、D正确。
A选项有误,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与“认真观赏”不相符。
故选:A。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6.(3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文学名著,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临近期末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C.自从加入学校田径队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刻苦地训练。
D.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将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答案】B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搭配不当,去掉“学习态度和”。
故选:B。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三、按要求完成问题。
7.(4分)根据你的理解作出选择。
(1)写信时,要注意语言 A 。
A.发自肺腑,表达真情实感。
B.华丽,动听。
(2)演讲的本质在于“讲”,应 B 。
A.以“演“为主,以“讲“为辅。
B.以“讲“为主,以“演“为辅。
(3)写建议书, B 。
A.只提建议就行。
B.应先摆情况,讲道理,说明问题,再提出建议。
(4)先阅读梗概,再浏览精彩片段,这种阅读方法适合阅读 A 。
A.长篇作品
B.短篇作品
C.绘本故事
D.文言文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书信、实践作业、阅读策略和方法、建议书、倡议书。要注意应用文体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解答】(1)考查书信。书信的正文部分比较详细,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但要注意一件事要写成一段。具体写什么,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自己写信的目的来确定自己书信的话题。书信不强求使用华丽的辞藻,更不能言不由衷,要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考查对演讲知识的了解。演讲,是以讲为主演为辅的,既是听觉的,又是视觉的,兼有时间性和空间性艺术特点的综合的现实活动。这就是演讲的本质。
(3)考查对建议书。建议书是个人或者单位有关方面为了开展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倡议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也叫意见书。正文先写这个问题是什么,再写提出建议的理由,最后写建议的具体内容。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条写。
(4)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长篇作品可以先阅读梗概,再浏览精彩片段。
故答案为:
(1)A;
(2)B;
(3)B;
(4)A。
【点评】平时要注意课本知识的积累,熟读背诵。
8.毕业在即,同学们互写毕业赠言,表达祝福。请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名言,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1)小钟同学引用 D ,激励同学发愤图强,与之共勉。
(2)小郭同学引用 A ,感谢老师六年教诲,无私培育。
(3)小孟同学引用 C 祝福 母校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4)小张同学引用 B ,感激同桌在迷茫时送给自己的富有哲理的劝导。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名言警句及诗文词句理解。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意思是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现在多用来赞扬老师,形容老师循循善诱,身教言传,像润物的春雨一样默默奉献,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和爱戴。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年轻时不努力发奋,上了年纪一事无成,就只有白白地悲伤,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1)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激励同学发愤图强,与之共勉。
(2)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感谢老师六年教诲,无私培育。
(3)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祝福母校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4)小张同学引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感激同桌在迷茫时送给自己的富有哲理的劝导。
故答案为:
(1)D;
(2)A;
(3)C;
(4)B。
【点评】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9.(3分)给下面顺序混乱的句子合理排序,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2 谢谢你们送来的这些礼物,相比它们,我们的友情更加珍贵。
5 我在六年级的学习中取得了很大进步,
3 我还想特别感谢一下我的同桌张海波。
1 感谢各位同学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
4 你是我非常贴心的小老师,耐心地帮助我解决不懂的问题。
6 都是你热心帮助我的结果,再次谢谢你。
【答案】2 5 3 1 4 6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解答】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感谢各位同学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谢谢你们送来的这些礼物,相比它们,我们的友情更加珍贵”,再写“我还想特别感谢一下我的同桌张海波”“你是我非常贴心的小老师,耐心地帮助我解决不懂的问题”,接着写“我在六年级的学习中取得了很大进步”“都是你热心帮助我的结果,再次谢谢你”。
故答案为:
2 5 3 1 4 6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10.(10分)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改为双重否定句)
我不得不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2)春天,土里钻出小草,为大地增添生机。我愿,这棵小草是我。(照仿样子,写句子)
夏天, 树叶茂盛 , 为大地遮风挡雨 。我愿, 这片树叶是我 。
(3)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教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有谁不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呢?
(4)我们坚持植树造林。这个地方变成了绿洲。(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如果我们坚持植树造林,这个地方就变成了绿洲。
(5)阿瑟林斯基带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缩句)
阿瑟林斯基进行了实验。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关联词、句子仿写、缩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
【解答】(1)考查句子改写。陈述句改为双重否定句,要加双重否定词“不得不”。
(2)考查句子仿写。结合例句的形式,“什么时间,谁怎么样,我想怎样”可仿写句子:夏天,树叶茂盛,为大地遮风挡雨,我愿,这片树叶是我。
(3)考查改写句子。要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要加反问词“有谁不……呢”,句号改为问号。
(4)考查关联词。前后是假设关系,故用“如果……就……”。
(5)考查缩句。要去掉修饰语“带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留下主干。
故答案为:
(1)我不得不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2)树叶茂盛 为大地遮风挡雨 这片树叶是我;
(3)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有谁不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呢?
(4)如果我们坚持植树造林,这个地方就变成了绿洲。
(5)阿瑟林斯基进行了实验。
【点评】缩句口诀:
“的”“地”去前“得”去后,数词量词也要去。“着”“了”“过”要保留,专有名词不能缩。
11.(8分)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诗词、名句。
(1)《迢迢牵牛星》中表达无法言说的离愁相思的句子是“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2)正所谓“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跟他相处久了,你就知道他是一个心地善良、做事一丝不苟的人了。
(3)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4)(长歌行》中和朱自清《匆匆》一文主题一样的诗句是: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5)同学们,我们即将小学毕业了,未来的求学之路还很漫长。只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的精神,有“青, 出于蓝而胜于蓝 ”的信心,有“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的豪迈,有“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志向,就一定会迎来辉煌的明天。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谚语、俗语及惯用语。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解答】(1)汉代乐府诗《迢迢牵牛星》中表达无法言说的离愁相思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
(4)汉代乐府诗《长歌行》中和朱自清《匆匆》一文主题一样的诗句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的《劝学》,原意为靛青是从蓼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蓼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出自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
故答案为:
(1)盈盈一水间;
(2)路遥知马力;
(3)多少楼台烟雨中;
(4)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5)立根原在破岩中 出于蓝而胜于蓝 万水千山只等闲 千磨万击还坚劲。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
四、阅读与理解。(28分)
12.(6分)课内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是指 孤身一人,流落荒岛 。
(2)为什么说“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篇文章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因为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自己还活着,是幸运的。这句话体现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画“——”的句子的意思是 B 。
A.在不幸的处境中,想到曾经美好的事物,以安慰自己失落的心情。
B.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C.在不幸的处境中,坏事更能磨炼人的意志,能使人坚强。
(4)卡耐基说:“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这正是鲁滨逊的真实写照。请你再写一句名言,用它来激励自己战胜困难。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语段选自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主要描写的是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这句话既是对鲁滨逊的介绍,又为全文作了铺垫,交代了鲁滨逊能成功地在荒岛上生存下来的直接原因:他有着丰富的航海和冒险经历以及勇敢的品质。
【解答】(1)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和语段内容可知,“受尽折磨的处境”指孤身一人,流落荒岛,艰难重重。
(2)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值得宽慰的东西”指幸运地活了下来。这句话体现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语段,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和文中的“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这句话可知,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能使自己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而使内心得到宽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故选B。
(4)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根据积累写出一则激励自己战胜困难的名言警句即可。
故答案为:
(1)孤身一人,流落荒岛;
(2)因为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自己还活着,是幸运的。这句话体现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B;
(4)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3.(8分)小古文阅读。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 汤问》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 学完
②秦青弗止 没有
(2)翻译句子的意思。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和“饯于郊衢”中的“于”意思不相同。 √
②秦青用唱歌的方式为学生送别,表明了他对分别的不舍和悲伤。 ×
(4)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做人不可骄傲自满。
【答案】(1)①学完;
②没有。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3)①√;
②×;
(4)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做人不可骄傲自满。
【分析】参考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解答】(1)考查实词解释。①“未穷青之技”的意思是: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穷:学完。
②“秦青弗止”的意思是:秦青没有劝阻他。弗:没有。
(2)考查翻译句子。“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的意思是: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3)①于考查一词多义。:向/在。“于”意思不相同。正确。②秦青除了歌唱技艺十分高超之外,还是个善于教导学生的人。因为他用高超的技艺打消了学生半途而废的想法。故此说法错误。
(4)考查对本文内容理解后知识的拓展。做好此题,要认真理解本文,按题目要求结合译文来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做人不可骄傲自满。
故答案为:
(1)①学完;
②没有。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3)①√;
②×;
(4)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做人不可骄傲自满。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14.(14分)课外阅读。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①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②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③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④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⑤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⑥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⑦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⑧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⑨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⑩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联系短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眼花缭乱: 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文中指水族箱里的鱼的种类多得让人眼睛看不过来。
唯利是图: 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文中指卖鱼小哥没有只贪图金钱。
(2)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意外→ 疑惑 → 怀疑 →疑惑→ 震撼
(3)品析第⑦段划线句,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4)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友善、热情、耐心、尊重生命。
(5)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C.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
(6)品析第 段划线句,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这篇文章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尊重生命就是要把动物当人对待,考虑动物的习性,给它们适宜的生活环境,而不只是让它们吃饱喝足。启示:①我们应该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追求利益,不能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②卖鱼人不唯利是图、热情友善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③我们要勇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变自我。
【答案】(1)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文中指水族箱里的鱼的种类多得让人眼睛看不过来。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文中指卖鱼小哥没有只贪图金钱。
(2)疑惑 怀疑 震撼‘’
(3)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4)友善、热情、耐心、尊重生命。
(5)B;
(6)尊重生命就是要把动物当人对待,考虑动物的习性,给它们适宜的生活环境,而不只是让它们吃饱喝足。启示:①我们应该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追求利益,不能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②卖鱼人不唯利是图、热情友善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③我们要勇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变自我。
【分析】小时候我在加拿大买鱼,我只想买一条漂亮的鱼,而售货员大哥哥得知我家鱼缸小而建议我买一条小鱼,最后我买了一条便宜却很好养活的鱼。这位大哥哥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是我深深震撼,从此我学会了尊重生命。文章通过青年卖鱼的事,告诉我们不应只是唯利是图,而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的道理。
【解答】(1)考查词语解释。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结合“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可知,文中指水族箱里的鱼的种类多得让人眼睛看不过来。
唯利是图: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结合句子“没有唯利是图”可知,文中指卖鱼小哥没有只贪图金钱。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阅读“让我意外的是”“我疑惑地说”“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我满脸疑惑”“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可知,“我”的心理变化是意外、疑惑、怀疑、疑惑、震撼。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⑥﹣⑦段内容,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4)考查形象分析。通过“这张脸充满了友善”可知,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友善的人。结合第⑥﹣⑦段内容,从卖鱼人对“我”的态度及语言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个热情、有耐心且懂得尊重生命的人。故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友善、热情、耐心、尊重生命的人。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C、D正确。
B.有误。“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是对卖鱼人的外貌描写。“你养鱼的缸大吗?”“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是对卖鱼人的语言描写。故文中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没有心理描写。故选B。
(6)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文章主旨。结合⑥﹣ 段可知,“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的意思是:尊重生命就是要把动物当人对待,考虑动物的习性,给它们适宜的生活环境,而不只是让它们吃饱喝足。这篇文章通过青年卖鱼的事,告诉我们:①我们应该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追求利益,不能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②卖鱼人不唯利是图、热情友善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③我们要勇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变自我。
故答案为:
(1)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文中指水族箱里的鱼的种类多得让人眼睛看不过来。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文中指卖鱼小哥没有只贪图金钱。
(2)疑惑 怀疑 震撼‘’
(3)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4)友善、热情、耐心、尊重生命。
(5)B;
(6)尊重生命就是要把动物当人对待,考虑动物的习性,给它们适宜的生活环境,而不只是让它们吃饱喝足。启示:①我们应该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追求利益,不能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②卖鱼人不唯利是图、热情友善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③我们要勇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变自我。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五、习作展示。(30分)
15.习作展示。
生活中你一定遇到很多善良的人,或许他(她)曾给予你肯定的眼神,使你重新获得自尊;或许他(她)曾慷慨解囊,帮你解除尴尬;或许他(她)曾赠予你宽容的微笑,让你不再忐忑不安……请以“记忆深处”为题,写一写你记忆深处那个善良的人。叙述时力求内容清楚具体,情感真实自然。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以“记忆深处”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根据题目要求,你可以写让你记忆深刻的一个人,也可以写让你难忘的一次活动,还可以写让你挥之不去的某个镜头。在筛选好作文素材后,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记忆深处
每个人都有故事,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经历,那么翻开旧事,找出藏在你内心深处的那件事。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也许失败占百分之九十九,而成功只占百分之一,所以说成功是难能可贵的,成功的滋味也是不同寻常的。我也成功过,也曾尝到过成功的滋味。小时候学游泳的经历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去学游泳,以为游泳很容易,哪里知道学起来并不轻松。爷爷首先跃进了游泳池,我站在上面不敢下水。爷爷鼓励我说:不要怕,你下水来试试,不下水是学不会游泳的。我在爷爷的鼓励下,下到了水里,可水刚刚没过胸口,便感到了水的压力。它把我肚子挤得瘪瘪的,喘气时要用很大的气力,鼻子不知干什么去了,吸气吃力,只有张大嘴巴大口呼吸,似乎要吞食什么东西,很难受。
后来,我在水里学走路,我想学游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大口吸气,身体就会轻轻松松地漂起来,再刨几下,用脚划划水,就会“扬帆前航”了。可自己的腿仿佛注了铅一般,抬起来非常吃力。首先要在水里学会憋气,整个脑袋都在水里,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吃到一口水,我吗,大概可以憋二十秒,我想,我还要继续努力,向三十秒前进。然后就开始学游泳的基本功了,我的手像船桨一样从中间向四周划开,脚一上一下来回舞动着,还要憋气,刚扑腾了两三下,自我感觉还不错,有点骄傲了,这时我感到了身体在慢慢下沉。于是,我的心一慌,手脚全乱了,接着就又喝了一口水,那滋味儿真不好受。后来,爷爷帮助我,把我拉上岸来,对我说:“你的毛病就是换气、划水和蹬腿不协调的结果,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成功。”
我不再气馁,坚信“铁杵也能磨成针”,我决心再次下水,一定要把游泳学会。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猛地一下钻入水中,接着就按照爷爷教我的要领一点点地划了起来。果然,爷爷教我的要领很有效,我坚持游了下来。
在那一刻,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后来,爷爷奶奶看见我会游泳了,都夸我厉害,我自己也开始沾沾自喜了,这时爷爷要趁热打铁,赶紧教我仰泳,让我再会一种游泳的方法。当然,仰泳我也学会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路都很开心,因为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了。
【点评】这篇文章构思巧妙,围绕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写了自己在学习游泳时是如何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文章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是一篇不错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