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学习目标】
1.掌握基本知识——熟悉商、周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知道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2.本课知识与现实生活、民俗民风联系密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到现在许多同姓家族保留的族谱、家谱等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另外可以通过对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象的认识,了解早期政治制度和社会伦理道德,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形成的积极意义。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相互关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自学导航】 阅读教材2~4页,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一:夏朝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大禹治水”——传说很久以前,黄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鳏的儿子禹就自告奋勇地要求继续治水。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从而制服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正是因为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根据断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夏朝建立时期、制度和其政治制度特点。
(1)建立时间:
(2)制度:
(3)特点:
注意: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是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已经建立的重要标志。公共权力是指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政府官员及其相关部门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
探究二:商朝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
材料二:据商代的甲骨资料来看,殷商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的万物崇拜依旧盛行,信仰对象包含大自然的各方面,例如:河神、山神、日月星辰、地神等对象。但这些自然神祇仍属于万物崇拜,变化有限,比较特殊的,是商人心中的“帝”信仰。商人问卜的对象有三大类,即天神、地祇、人鬼。在这三类之中,权威最大的即是“帝”,“帝”所具有的能力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对自然气候的控制,这些问卜主要是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丰欠。第二是主宰人世间的祸福奖惩。第三是决定战争的胜负和政权的兴衰,由于商代仍属部族式的社会形态,仍需以战争手段征服诸边各部落,商王往往向“帝”问卜战争的胜败,看看“帝若”,还是“帝不若”。由此来看,商人日常生活中,几乎莫不祷于“帝”,在如此的宗教心理之下,也就不难理解,商人何以会有“好祀”、“重祀”之风了。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商朝建立时期、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1)建立时间:
(2)政治制度:
(3)政权特点:
探究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材料一 《封神演义》是我国古代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的神话小说。在小说中,为西周灭商出生入死的许多功臣被封为神,这实际上反映了西周建立后分封诸侯的历史场景。封神演义它一方面通过设炮烙、造虿盆、剖孕妇、敲骨髓等情节,描写纣王的残暴不仁,从而揭示了反商斗争的基础。历史上的商、周是两个部族,类似于炎、黄、蚩尤等人都是各自部落的首领,作者把武王伐纣处理为“以臣伐君”、“以下伐上”,是“灭独夫”之举,姜子牙则以“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主张,号召诸侯“吊民伐罪”,突出了双方的正义与非正义性质。
材料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西周的建立:
(1)建立时间:
(2)都城:
2.分封制:
阅读材料回答分封制的目的、含义、内容、作用。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1046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西周强盛时控制的地区,已经远远超过商朝。西周控制区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辽宁,南达长江,是三代中疆域最大的王朝。
材料二:《荀子·儒孝篇》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三: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材料四: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 周本纪》
(1)分封制的目的:
(2)分封制的含义:
(3)分封制的内容:
(4)分封制的作用:
(二)宗法制
材料一 春节团聚的幸福,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中国人坚守的情感底线。2014年1月16日,2014春运大幕正式拉开,被称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史诗”的人口大挪移又开始在神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演。中国人在春节期间体现出的“珍惜亲情、渴望团聚”的情结和“齐鲁”这一称呼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有着渊源关系。
材料二:读宗法图表,理解宗法制的特点。
材料三:“故天子诸侯之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
宗法制作用: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宗法制的目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1.宗法制的目的:
2.宗法制的含义:
3.宗法制的内容:
4.宗法制的作用:
思考:一官员娶妻后,这位正房太太为他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又续一妾,为他生了儿子,不久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儿子。未料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你怎样裁决这起继承权纠纷案?
(三)礼乐制度
材料一: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它是由周公制定的。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各安其分;后者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不同等级、身份的人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但可以共同欣赏,使上下“和同”。
(1)周礼含义:
(2)周礼作用: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之间的关系?
2、结合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知识建构】
【巩固训练】
1.以下中国古籍出现的人名中,你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能体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南史》),张茂宗(《新唐书》),冯继业(《宋史》),何荣祖(《元史》),严世藩(《明史》),杨光先(《清史稿》)。( )
A.等级观念 B、宗法观念 C、法治观念 D、辈份观念
2.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3.(2014东台)《书序》说:“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这里所说的“诸侯”①臣服于商王朝 ②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 ③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 ④ 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2014郑州)“割断人神之间的脐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以后,人类本身、氏族本身的自然血缘关系便成为压倒的因素。正是在这种观念驱使下,古代血族关系的遗存,到这时便以完整、严格的制度形式得到强化和巩固,并流播后世,影响深远。”材料中的“制度”主要盛行于
A.原始社会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5. 火塘是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这种习俗源于
图腾崇拜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6. 孙中山早期提出:“中国有很坚固的家族和宗族团体,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是很深的。”上述现象源于
内外服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
7.“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选拔才德兼备之人 B.扩大疆域 C.团结功臣亲族 D.巩固周王朝统治
8.某诸侯年轻时购买一女,生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三年后正式娶另一诸侯之女为妻,先后生子乙、丙。以后又以数女充实后宫,生子丁等十余人。诸侯死后,能合法继承其位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工作究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 )
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
10.一本古代算数书列了一道例题:“今有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5/3、4/3、1、2/3、1/3只鹿。请问,这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B.古代中国人数学理论水平的提升
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
D.宗法分封制的分配权利差异
11.右图是一幅关于宗法制的漫画。上面的周天子听着悠扬的乐曲,下面的诸侯却只能听单调的乐音。这主要说明了西周王朝( )
A.宗法制下等级森严 B.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C.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12.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其中“封建政治”是( )
A 封邦建国 B 宗法世袭制C 礼乐制度 D 封建社会
13.《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学后反思】
三代制度至于西周而达于成熟: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分封制度解决周朝与诸侯国的关系;以宗法制度解决贵族宗族内部的关系;以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秩序,三者交相为用,相辅相成,保持了西周200余年的相对稳定,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