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巩固训练: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百强校】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巩固训练: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2 16:5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法兰西第三国共和国宪法》主要内容。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难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自学导航】阅读教材43~44页,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法国如何走向共和呢?(背景)
思考: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这段期间,法国的政局有什么样的特点?
确立标志: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1875年宪法
角色尝试——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假若你乘坐时空穿梭机,来到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角色一:如果你是总统
请问:
1.您是通过什么方式当上总统的呢?
2.您的任期是几年?可否连选连任?
3.身为总统的您拥有哪些权力?您的命令是不是一经签署即刻生效?
角色二:如果你是议员
请问:1.您是如何当上议员的?
2.身为议员的您拥有哪些权力?
阅读教材1875年宪法的内容,回答以上问题。归纳总结,表格展示如下:
权项 归属 产生及权限
行政权 总统
内阁
立法权 众议院
参议院
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
(2)巩固:
宪法的修正和补充:
1.《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国庆日,
2.“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成为修改提议的对象。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属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1884年法国议会通过的决议
4、意义:
①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此后法国一直是共和政体,第三、四、五共和国);
②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
③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注意:美国总统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产生的途径及与议会的关系不同:法国的总统是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并且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由民选产生,不对议会负责。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3.通过对德意志统一方式和帝国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特征的认识,初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继承与发展,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重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难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自学导航】阅读教材44~45页,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二: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1.《德意志帝国的宪法》背景
材料一:19世纪的德意志,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却四分五裂,政治上的四分五裂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摆在德意志民族面前的首要问题是统一。
材料二:普鲁士和奥地利是德意志最强大的两个邦国。1864年,普奥联合发动对丹麦的战争,夺取了原隶属于丹麦王国的两个德意志邦。1866年,俾斯麦策动了普奥战争。普鲁士军队凭借先进的武器和高明的军事指挥,在萨多瓦战役中轻易的击败奥地利。普鲁士吞并了德意志大多数邦国。1870年,俾斯麦策动了普法战争,击败法国,迫使南德意志的小邦国臣服于普鲁士。
(1)德意志的统一
a.德意志的统一是由哪个邦国完成的:
b.领导德国统一的核心人物:
c.统一方式:
2.德意志帝国体制的确立:1871年4月,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帝国的行政权和立法权又是如何分配的呢?请同学们阅读p45《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规定。
材料:根据教材45页(《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规定及“阅读与思考”)。
内容:宪法规定帝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解释概念)
(1)国王权限:
(2)首相权限:
(3)议会权限:
注意: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议会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对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4.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一:“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吏”;“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军队最高统帅,统率帝国军队,任命帝国高级军官,在军事问题上有否决权”;“国际法上代表帝国,宣战媾和(法国、美国总统必须经议会同意方可宣战)”;“在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
(1)积极作用:政治上:
经济上:
(2)局限性:
【合作探究】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比较项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相同点
不同点 国家元首及其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的行政权
议会的权力及地位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知识建构】
【巩固训练】
1.和英王查理一世一样,法王路易十六在召开三级会议时也拒绝了资产阶级提出的改革,最终导致革命的爆发。法王和英王拒绝改革的共同原因是( )
A.维护专制王权统治 B.遏制革命运动爆发
C.阻止资本主义发展  D.保障王位家族继承
2.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为纪念这次伟大的革命,法国人把每年的7月14日定为国庆节,那么它应该属于( )
A.农事节日 B.祭祀节日
C.纪念节日 D.贺岁节日
3.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漫画家为这一历史过程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4.(2014·吉林检测)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 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 )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5.若穿越时空隧道让当今的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掌握行政权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6.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C.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7.“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 ”,这种“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的“方式”对德国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产生的影响是( )
A.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建立了资产阶级总统制
C.建立了与英国完全一样的君主立宪制 D.建立了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8.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B.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C.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权力机构 D.德意志皇帝决定对外政策
9.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 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他所说的德国是( )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B.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
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10.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1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12.梁启超认为:“专制者不独君主国,而民主国亦有非立宪者(有立宪之名,无立宪之实,则等于非立宪)。”梁启超所说的“非立宪者”可以是近代的(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3.“民主的方法是做出政治决定的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中,个人通过竞取人民手中的选票而得出做出决定的权力”。近代时期,下列机构(或职务)的产生方式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
A.英国下院 B.美国总统 C.德国联邦议会 D.法国众议院
【学后反思】
在主要国家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后,东亚的日本、中国也先后迈开了宪政的步伐。19世纪70年代,日本派出大型使节团到欧美12个国家考察,20世纪初,中国的清政府也派五大臣分赴东西洋考察政治。请思考:考察后,日本、中国分别采取了哪些宪政的措施?为什么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