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巩固训练: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百强校】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巩固训练: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2 16:5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及结果,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史实,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重点:1.《马关条约》的影响:分析条约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引导学生和《南京条约》内容作对比,以认识到《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补充史实以加深理解;
2.《辛丑条约》之严重危害:幻灯片打出条约的详细内容,逐条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清政府角色之完全转变以得出其严重影响。
难点:怎样评价义和团运动:因为义和团之争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多,则分寸难以把握,也容易将学生思想搞乱,所以,引入史料让学生自己从正反两方面讨论分析,最后一分为二得出结论。
【自学导航】阅读教材57~59页,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一 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材料1:“日本乃万国之本”,“开拓万里之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御笔信》
材料2: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谕吉力主“进行东洋攻略,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材料3: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结合课本57页前三段和上述材料回答:甲午战争发生的背景吗?
1、战争背景:
根本原因:
现实原因:
直接原因:
2、战争经过:
A、导火线:
B、战争经过(注意战争形势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爆发标志:
重大战役:
3、结果: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定《马关条约》——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程。标志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请同学们根据《马关条约》内容分析危害。
内 容 危 害
赔 款
割 地
开阜通商
开设工厂
4.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
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1)内因:
(2)外因:
5.影响:民族危机进一步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日本在《马关条约》中的巨大获利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了(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加剧了清朝统治的危机。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第二课时)
【自学导航】阅读教材58~59页,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义和团反帝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兴起的原因:
材料一: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自信天,不信神佛忘祖先。?天无雨,地焦干,都是鬼子止住天。?神也怒,仙也烦,一同下山把道传。?升黄表,敬香烟,请出各洞众神仙......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表现
兴起于山东(清政府态度派袁世凯剿杀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移到直隶——进入京津地区(“扶清灭洋”口号和清政府“招抚”政策)——抗击八国联军——失败(1900年8月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材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根据这段材料结合教材P59页最后一段,归纳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如何评价“扶清灭洋”口号
材料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拳匪纪事》
材料二: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探究三:八国联军侵华
1.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时局图》是根据兴中会会员谢瓒泰1898年发表在香港报纸上的漫画改绘的。图上的虎代表英国,熊代表俄国,蛙代表法国,肠代表德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
材料二 下图是八国联军发行的宣传进攻中国的政治明
信片——《向中国开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过程: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进犯北京,攻陷北京。
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等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影响:
请同学们根据《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归纳影响。
【知识建构】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某檄文写道:“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 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 全输之倭奴。”该檄文与下列哪次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结局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射猪斩羊图》是义和团运动时散发的宣传揭帖。观察右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指在华洋教势力
  B.反映民族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C.表达了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决态度
对清政府不再抱有幻想,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反侵略斗争
4. 台湾义士丘逢甲上奏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倭人之手 。”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5.慈禧曾说:“我本来决定不同洋人破脸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 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太平军 D.义和团
6.该协定的正式名称为《中国与十一国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赔偿1900年动乱的最后协定》。原文是以法文为准。在国际法上,因为中国不承认与各国的正式交战,事件是出于义和团的暴乱。故此条约只属于一个协定,而并非和平条约。这个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右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 ( http: / / www.21cnjy.com )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8.(2014·潍坊)甲午战后,有人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在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该认识的产生主要基于( )
A.清政府腐朽无能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洋务运动的失败 D.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
9.“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心所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强中国,拒外国人为目的者也。虽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也。”材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 )
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B. 具有反帝爱国的革命性 D.奠定了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
10. “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 ( http: / / www.21cnjy.com )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该言论最有可能发表于(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1.“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甲午战争   D.义和团
12.(2014·石家庄)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的吕祖堂是目前我国仅存且较完好的义和团坛口,现为义和团运动纪念馆。后殿陈列的当年使用的传单和供奉着宋江、燕青等名号的神牌,显系效法梁山好汉。这表明( )
A.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B.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义和团对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认识 D.义和团运动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13.(2014·泰安)1903年时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载:“大前门侧立清国人凡数人,手执马棒 为保护洋人者,马棒,亦打清国人者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B.洋人勾结清朝官员欺压百姓
C.清政府屈膝投降,卖国求荣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学后反思】
从甲午中日战争起,列强开始瓜分中国,到19 ( http: / / www.21cnjy.com )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被中国人民粉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但它们却驯服了清政府,使之成为其侵略中国的工具。这样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