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水的净化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水的净化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1-12 17:3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自来水厂净水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过滤的操作技能。
(2)比较硬水、软水,探讨硬水的危害,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3、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化学的欲望。
(2)在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过滤的实验操作技能,且掌握硬水的软化方法及与软水的区别。
教学难点:过滤的实验操作,硬水的软化方法及与软水的区别。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多媒体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实验准备:药品:池塘水,纯净水,明矾,活性炭,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带铁圈的铁架台。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4页,填写以下内容。
1.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 。
2.天然水:含有许多 杂质和 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 。
3、看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天然水→(加 )→沉淀→ → 吸附→ →配水到用户。
判断:此过程中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交流学习:
一、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水中的杂质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除去这两类杂质要分别用到不同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可以用哪些方法呢 根据提示完成教师提供的下列问题
(一)、沉淀
(1)静置沉淀法:(观察老师准备的池塘水在烧杯中静置后的现象)能使 ,不能除去 。如农村家庭厨房通常用水缸盛水,即利用了此原理。
【思考】:经静置后,水中的杂质能全部沉到杯底且水特别澄清吗
(2)吸附沉淀法(见书75页及PPT):
加絮凝剂:常用 作为絮凝剂,它是白色晶体,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实验4-1:操作见书75页
现象:
结论:
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 对水中的悬浮物进行 ,使杂质沉降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思考】:现在水中的沉淀如何去除呢?
(二)、过滤: 用于分离 与 的混合物
实验4-2:现将实验4-1处理后的水进行过滤的操作。
所需仪器 :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
过滤器的制作:见PPT,以及教师演示
操作及各步骤的目的:
操作要领:“一贴”:滤纸要紧贴 ; 目的: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 ;
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在 ;
玻璃棒的下端要轻靠在 ;
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 ;
【思考】:(1)玻璃棒在此起 作用。
(2)过滤后的水是纯水吗?
(3)过滤操作主要去除水中的什么杂质?
问题讨论:有时在过滤时,多次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浑浊,有哪些可能的原因造成得到的滤液仍浑浊?
【思考】若经过过滤后的水澄清但有些红色,如何去掉颜色呢?前面我们讲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时,曾说到“活性炭吸附池”,大家明白这个“活性炭吸附池”是做什么的吗 它在这里起什么样的作用
3、吸附
常用的吸附剂: 、
结构:具有 结构,具有 性。
作用:活性炭层不仅可以吸附掉部分 ,还可以利用它的强吸附性,吸附 和 ,除去 。
总结:水的净化方法
原理 作用
沉淀 静置,使不溶性杂质与水分层 除去不溶性杂质
过滤 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 除去不溶性杂质
吸附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一些不溶性杂质、颜色和臭味物质吸附在表面 除去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
练习:
1、下列净水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沉淀 B.消毒杀菌 C.过滤 D.蒸发
2、如图所示。
(1)该图进行的是 操作。在此操作中
玻璃棒的作用是 , 纸的边缘
要 液面(填“高于”或“低于”),
这主要是因为 。
(2)进行此操作后,发现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3、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2)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原理是 。
4、指出右图中的错误:
⑴ 。
⑵ 。
5、要除去水中的下列杂质应该采用什么方法:
(1)水中的泥沙: 。
(2) 水中的有色物质: 。
作业: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