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 5.3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共44分)
1.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 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 蜡烛远离平面镜时,看到的像变小
D. 实验中应多次改变蜡烛 的位置,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2. 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3. 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 处,他后退 ,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
A. 不变, B. 不变, C. 变小, D. 变大,
4. 如图所示,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 角放置,在平面镜的上面有一小球竖直向下运动,则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运动方向是
A. 竖直向下 B. 竖直向上 C. 水平向右 D. 水平向左
5. 从平面镜内看到一个正立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钟面上的实际时刻应是
A. 时 分 B. 时 分 C. 时 分 D. 时 分
6. 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 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 ,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A. B. C. D.
7. 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 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 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 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 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8. 把一个平面镜竖直放置在墙上,当你以 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的时候,那么你在镜中的像将
A. 以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B. 以 的速度面镜
C. 以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D. 以 的速度面镜
9. 平静的湖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的景物,俗称“倒影”,此“倒影”是
A. 正立的实像 B. 正立的虚像 C. 倒立的实像 D. 倒立的虚像
10. 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 ,在两镜面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 ,如图所示,它在两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个数为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11. 在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之间有一烛焰,则烛焰在两个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有
A. 个 B. 个 C. 个 D. 无穷多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28分)
12. 汽车的驾驶室的外面都装有观察镜,这种镜是 镜,这样做可以 。
13. 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米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为 米。人若以 米/秒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 米/秒。
14. 一位同学身高 米,站在平面镜前 米处,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米,镜中像高 米。当他向镜面前进了 米,人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当他远离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 一个身高 米的同学站在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米,则镜子中的像高 米。人离开像的距离是 米。
16. 从直立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台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刻为 。
17.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 米处,他和平面镜中的像相距 米。如果人以 米/秒的速度背对平面镜移动,那么镜中的像远离人的速度是 米/秒。人离平面镜距离变远,则人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综合应用题(共4小题;共52分)
18. 除了平面镜以外,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镜,如图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反射情况。
(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起到 作用。
(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 ,依据的原理是 。
19. 除了平面镜,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镜,如图所示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
(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
(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 处,依据的原理是 。
(3)请你根据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另举一个应用凹面镜的实例: 。
20.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是一束光贴着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沿 方向射到平面镜上的 点,再沿 方向射出的情境, 是法线。当入射角逐渐减小时,反射角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将蜡烛放置在玻璃前距玻璃 处,则蜡烛的像到蜡烛的距离是 。
21. 现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跳棋子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
(1)将跳棋子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跳棋子所成像的高度 跳棋子的高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将跳棋子靠近玻璃时,跳棋子所成像的高度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A、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故A正确;
B、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故B正确;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是相等的,所以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是不变的,故C错误;
D、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进行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故D正确。
故选:C。
2. C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我们可以选取“”上几个特殊点,用刻度尺去找到其关于镜面对称点。也可将像将“”沿镜面这条线对折,能重合的就是正确答案,故C正确。
故选:C。
3. B
【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所以,他后退 ,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物到像的距离是物到平面镜距离的两倍,
小兰站在平面镜前 处,当他向后退 时,此时他与镜面的距离为 ,则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
故选:B。
4. D
5. C
6. B
7. C
8. D
9. B
10. B
【解析】利用对称法作图,如图所示:
分别找出 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 ,同理确定出第三 八个虚像 的位置,最后两个像都在平面镜的后面,不会再继续成像下去,所以只能成 个像。
故选:B。
11. B
第二部分
12. 凸面;扩大视野
13. ;
14. ;;;不变
15. ;
16.
17. ;;不变
第三部分
18. (1) 会聚
【解析】由图中平行光线经过凹面镜的反射,会聚在 点,可知凹面镜对光起到会聚作用。
(2) 点;光路可逆
【解析】因为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只要将点光源放在 点,就可得到平行光。
19. (1) 会聚
【解析】平行光经凹面镜反射后能会聚到一点,所以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 点;光路可逆
【解析】平行光经凹面镜反射后会聚到一点,该点是凹面镜的焦点( 点),根据光路可逆的原理,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就会变成平行光。
(3) 太阳灶
【解析】太阳灶利用凹面镜将太阳光会聚于焦点,焦点处的温度会很高,可用来烧水、煮饭等。
20. (1) 减小
(2)
21. (1) 等于
(2) 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