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 5.5 物体的颜色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在湖面上观察到“红嘴鸥在水里飞”,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 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是由于光滑玻璃表面产生漫反射的缘故
C.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各种色光都是由白光组成的
D.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可以组合成其他任意一种色光
2.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B.
牙医用平面镜检查牙齿
C.
月偏食
D.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3. 光的色散实验不能说明下列哪些问题
A. 白光是一种复色光
B. 棱镜对紫光的折射本领最大
C. 棱镜对红光的折射本领最大
D. 棱镜对光的折射本领与光的颜色有关
4.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
盛有水的碗中的筷子
C.
林中树的影子
D.
镜中的陶罐
5. 关于光的色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复色光
B. 它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C. 红、绿、蓝是单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成的
D. 它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引起的
6.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泰州大桥在水中的“倒影” B. 日食
C.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D. 池水变“浅”
7. 人眼看到物体是白色的,是因为
A. 没有光射到物体上 B. 光被物体全部吸收
C. 光被物体全部反射 D. 物体不能发光
8.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日食现象
B.
小孔成像
C.
水中倒影
D.
雨后彩虹
9. 毛泽东诗词《菩萨蛮 大柏地》中“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其中“赤橙黄绿青蓝紫”和“雨后复斜阳”表达的意思是
A. 大自然除了白光外,还有七种色光组成了彩虹
B. 斜射的阳光经雨后空中的小水滴后折射形成彩虹
C. 大自然有许多色光,彩虹由其中七种色光组成
D. 彩虹是雨后空中水雾对斜射阳光的反射形成的
10. 年 月 日恰逢我国夏至节气,全球出现“金环凌空”的日食盛景,我国许多地区都能观看到这一奇观。图中的光现象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湖中倒影
B.
小孔成像
C.
把文字放大
D.
铅笔“折断”
11. 下列各种单色光中,不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A. 红光 B. 绿光 C. 蓝光 D. 黄光
12. 今年 月 日,境内多个地区看到了天文奇观—“金边日环食”,这一奇观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下图中属于同一个原理的是
A.
水中倒影
B.
筷子弯折
C.
小孔成像
D.
雨后彩虹
13. 下列各种色光中,能产生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红光 B. 绿光 C. 蓝光 D. 白光
14. 下列光现象与手影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湖中倒影
B.
小孔成像
C.
雨后彩虹
D.
放大镜下的叶脉
15. 红光、绿光与另一种色光混合后生成白光,则另一种色光是
A. 黄光 B. 橙光 C. 紫光 D. 蓝光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40分)
16. 下列成语中,包含各种光现象:①立竿见影;②一叶障目;③杯弓蛇影;④坐井观天。其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填序号)。
17. 如图所示,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会分解成七色光,其中最上面的是 光,最下面的是 光,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太阳光是 。这个现象说明: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是 的,对红光的折射程度最 ,对紫光的折射程度最 。
18. 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色彩都是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称为三原色,它们是 、 、 。
19. 在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小明到万州西山公园游玩,在五洲池边从物理角度想起下列问题:阳光下,池边的树和人都在地面留下影子,可以用光的 知识来解释,池里的鱼似乎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 形成的像,看见的蓝天白云是 形成的像。
20. 经过三棱镜不能再发生色散的光叫做 光,由几种 合成的光叫做 光。白光是由不同的 光组成的 光。
21. 齐齐哈尔明月岛是旅游胜地,如图是小明和同学们在明月岛游玩时看到的几个光学现象:①水中倒影、②阳光下鸽子的影子、③监控设备拍照,其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填序号)
三、综合应用题(共6小题;共78分)
22.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甲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是 的,平面镜是 的。
(2)光在自然界中能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图乙所示就是其中的一些。这些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填代号)
23.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在暗室内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如图乙所示。
① 如果三棱镜是蓝色透明的,则光屏上出现的是 色光带;
② 如果三棱镜是无色透明的,把白屏换成绿色纸板,则在纸板上可看到 。
24. 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颜色屋”,如图甲所示,屋内摆放着各色家具,墙上有“光影之绚”四个大字。
(1)“颜色屋”内的灯光颜色会在白、红、蓝、绿之间变化,家具在不同颜色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的色彩是 (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2)图乙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这说明白光是由 组成的。
25. 小明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医生告诉他在 小时以内需及时冷疗、冰敷, 小时后问题得到控制,还遗留有疼痛肿胀问题,可以做热疗。
(1)图甲是一款“冷疗法”疗伤喷雾,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装入瓶中是采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2)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选填“吸收”或“放出”),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内信号的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
(3)图乙是红外线医疗烤灯,主要利用红外线 比较显著的特点。在①验钞机、②遥控器、③消毒灯、④夜视仪中,红外线的应用实例有 (填序号)。
26. 如图,这是一束太阳光射向三棱镜后,在光屏的 区域出现了彩色的光带。
(1)这种现象叫光的 现象。
(2)把温度计放在图中的 区域一段时间,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变大,表明该处存在人眼看不见的光,我们称它为 ;区域 (选填“”“”或“”)处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3)将蓝底、红字的小纸片放在光屏上蓝光区域,小纸片呈现 底、 字。
27. 图 为紫外线的三个波段示意图,其中 对人体伤害最大, 能通过石英玻璃,普通玻璃可有效阻碍 的传播。图 中家用消毒柜的紫外线灯可发出波长为 的紫外线。
(1)波长为 的紫外线属于 波段(选填“”“”“”)。
(2)波长为 的紫外线从紫外线灯的密封透明灯管内透出,对柜内的物品进行杀菌消毒,柜门透明部分的材料应选 ,透明灯管的材料应选 。(选填“石英玻璃”“普通玻璃”)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D
3. C
4. B
【解析】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插在盛有水的碗中的筷子变“折了”是光的折射现象;
林中树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镜中的陶罐是陶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5. D
6. A
【解析】泰州大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日食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池水变“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7. C
8. C
9. B
10. B
【解析】日食形成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是由于光经过凸透镜后被折射会聚成像,故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
铅笔折断了,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D错误。
11. D
12. C
【解析】A选项: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选项:筷子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选项: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
D选项: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3. D
14. B
【解析】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湖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放大镜下的叶脉是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15. D
第二部分
16. ①②④
17. 红;紫;复色光;不同;小;大
18. 红;绿;蓝
19. 直线传播;折射;反射
【解析】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来到湖边,小明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0. 单色;单色;复色;单色;复色
21. ②;③
【解析】①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② 阳光下鸽子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①监控设备拍照,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第三部分
22. (1) 亮;暗
【解析】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光线会集中在竖直方向,所以从侧面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纸会发生漫反射,所以在侧面看到的纸是明亮的。
(2) C;B;A
【解析】A.湖边夜景岸边物体经水面发生反射后,我们逆着反射光线看到物体在水中的虚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B.雨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彩虹,也就是光的色散;
C.手影游戏是光沿直线传播被手挡住后,在后面形成手的影子,所以手影是因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23. (1) 蓝
【解析】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 ① 蓝
【解析】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因为题图中的三棱镜是倒置的,所以题图中位置从下到上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如果三棱镜是蓝色透明的,只有蓝光能够透过,其他色光都被吸收了,所以光屏上出现的是蓝色光带;
② 绿色光
【解析】如果三棱镜是无色透明的,把白屏换成绿色纸板,纸板只反射绿色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则在纸板上看不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24. (1) 变化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能够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颜色屋”内的灯光颜色会在白、红、蓝、绿之间变化,所以家具在不同颜色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的色彩是变化的。
(2) 多种色光
【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时,在光屏上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光带,即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该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5. (1) 压缩体积;放出
【解析】氯乙烷喷雾剂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液化放热。
(2) 汽化;吸收
【解析】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同时吸收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
(3) 热效应;②④
【解析】红外线医疗烤灯,主要利用红外线热效应比较显著的特点。验钞机、消毒灯利用紫外线工作;遥控器、夜视仪利用红外线工作。
26. (1) 色散
【解析】一束太阳光射向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了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2) 红外线;
【解析】红光外侧的 区域为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使温度计的示数变大;紫光外侧的 区域为紫外线,紫外线具有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即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3) 蓝;黑
【解析】将蓝底、红字的小纸片放在光屏上蓝光区域,蓝底因反射蓝色光而呈蓝色,红字因吸收蓝光而呈黑色,所以会变成蓝底、黑字。
27. (1)
(2) 普通玻璃;石英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