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说课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说课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30 07:5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目录
01
教材分析
02
学情分析
03
教学目标
04
教学重、难点
05
06
07
教学理念
结构设计
教学过程
08
板书设计
01
教材分析
第19课 辛亥革命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19课 辛亥革命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子目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子目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子目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子目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黑暗
光明
02
学情分析
初中历史课本关于此部分的内容更加注重史实的陈述,并且对于重大历史事件描述比较详细,学生初步掌握了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新文化运动等基本史实。
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但是需要教师在思想和学习上加以正确地引导。本课结合初中历史教材,有所取舍,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刻根源及其对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正确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与光明同在的客观事实。
03
教学目标
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1.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识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北洋军阀混乱、中国参与一战、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的基本史实,客观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与光明同在,同时学生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中梳理史实。
2.通过对史料的探究和解读理解北洋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史料中寻找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依据以及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重大影响。
3.通过对一战中的华工、新文化运动的学习,感悟国人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各个阶层为挽救危亡和救国救民所作出的努力,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中国,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04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专制与反专制的基本史实、北洋时代军阀割据的局面、中国参与一战的事实、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难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光明与黑暗并存、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原因、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意义
05
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合作学习
06
结构设计
对课本内容进行分类整合后将课本内容整合为“黑暗”和“光明”两大部分进行授课,从而更好地理解北洋军阀时代是黑暗和光明共存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一、黑暗的北洋时代 二、光明的北洋时代
(一)复辟帝制、“民四条约” (一)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
(二)军阀混战、护法失败 (二)社会:社会生活出现新气象
(三)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四)外交:参与一战成为战胜国
07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选取著名人物鲁迅和李大钊对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不同观点,利用强烈的反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导入新课。
导入:
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鲁迅《自选集·自序》
由此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克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球的世界。
——1918年 李大钊《新青年》第5卷第5号
设问:为什么这两位民国著名的人物对这一时期的评价截然相反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到底是什么样的时代呢?
新课讲授
一、黑暗的北洋时代
概念解析“北阀统治时期”
学生自主梳理时间轴
引用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的材料进入(一)复辟帝制、“民四条约”
一、黑暗的北洋时代
(一)复辟帝制、“民四条约”
“宋教仁案”
袁世凯签字的“民四条约”批准书
材料二:
1、在山东,日本不仅得以继承德国的一切利权,还得到中国政府关于山东内地或其沿海岛屿一概不租让于外国等许诺。
2、在南满,日本得到延长租借地及铁路期限、其臣民得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农工商业及租用土地等权利。
——1915年《中日民四条约》
1914年12月袁世凯天坛祭天
用图片和材料讲授袁世凯卖国行径和复辟史实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并思考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原因?
设计意图:提供四则材料供学生分析和思考,从史料中寻找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原因,坚持论从史出,培养史料实证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
出示材料: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来辛夏《北洋军阀史》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张宪文《中华民国史》
过渡:袁世凯复辟失败后,中国会安宁吗?
一、黑暗的北洋时代
(二)军阀混战、护法失败
表格梳理直、皖、奉三派系基本情况,用孙中山“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一语讲授护法战争生的失败
用“思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局特点”作为“黑暗”这一主题的结尾
材料一:
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
——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国会党争,民众因为军队扩张,互争地盘,内战频仍,的确比之清末时期负担加重而且痛苦程度剧。
——张鸣《共和中的帝制》
对外卖国、对内专制、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民不聊生
用追问“曙 光 在 何 方?”过渡到二、光明的北洋时代
二、光明的北洋时代
(一)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
设计意图:给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设厂地图,结合学思之窗的史料,学生根据地图和史料自主找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素养。
思考: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民国时期某店门前
二、光明的北洋时代
(一)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和图片,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寻找答案,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的意识。图片的选取能有效将学生置于情境之下,丰富教学方式。
清华学校学生抵制、焚烧日货

材料一:
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9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张静如、刘志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过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社会生活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二、光明的北洋时代
(二)社会:社会生活出现新气象
设计意图:历史图片能够将学生置身情境之中,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较容易从照片和材料中自主总结这一时期的社会新变化。
出示反映民国社会百态的照片和瞿秋白、杨之华、沈剑龙三者的恋爱启示,总结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瞿秋白、杨之华
二、光明的北洋时代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过渡: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学生根据课本和所学知识自主梳理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况
二、光明的北洋时代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通过出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鲁迅的《狂人日记》,共同学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合作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材料一:末代皇帝“被”离婚
1924年11月,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派兵将溥仪赶出皇宫。1925年3月淑妃文秀等随溥仪到天津居住,1931年8月文秀从天津静园出走,住进宾馆,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不愿闹到法庭,遂经双方律师交涉决定“私了”,由溥仪付给文秀5.5万元赡养费。溥仪被迫答应离婚后,为挽回面子,于9月在京、津、沪报纸上发布广告,刊登“上谕”:“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
材料二: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婚礼也由中式开始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
——《上海妇女志》
二、光明的北洋时代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7年十月革命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分析、故事学习和观察图片,学生能从中正确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局限性。
1.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各地拥立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全国报刊为之一新
3.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4.局限:①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倾向。
②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二、光明的北洋时代
(四)外交:参与一战成为战胜国
展示图片,学生认识到中国参与一战的事实
材料一:
法国海军还专门声明:外籍劳工,他们只要华工。……存放在威海档案馆里的一份英国陆军1918年的报告显示:“中国劳工是所有外国劳工中最优秀的……”
——张玮《历史的温度》
材料二:
一战期间,14万华工来到法国参战。华工们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专家,甚至搏杀于前线,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华工们参与一战,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惊天之举,也是世界现代史上的动地之事。
——徐国琦《一战中的华工》
课堂小结与作业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基本史实后,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基本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给出开放性的作业,并推荐了与本课相关的阅读书籍《北洋大时代》;学生可以在课后自我思考北洋时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同时根据教师的提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辩证地看待这一时代,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写出你心中的北洋时代,提交500字小论文。
感 谢 聆 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