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范晔《后汉书·许劭传》
月旦评
新课导入
一、选官之变
一、选官之变·科举制之源
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葛洪《抱朴子·审举篇》
未能很好地选拔人才,选拔官吏失职,选拔出的官员质量较低。
九品中正制
材料表明当时的察举制如何?
创立:魏文帝曹丕
选官标准:初期,家世、道德、才能
西晋后,主要注重家世
九品中正制
措施: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为九等,朝廷依此授予相应的官职。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一、选官之变·科举制之源
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世家大族维护特权的工具
出现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的原因?
材料一: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沈约《宋书·恩幸传》
材料二: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一、选官之变·科举制之源
隋朝
开始采用分科取士
始设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
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高官主持考试,提高考试地位
宋朝
完善科举制度:弥封(遮住姓名)、眷录、锁院等
一、选官之变·科举制之形
科举制度
常科(秀才、进士、明经等)
制科(皇帝亲自策问的特种考试)
明经:帖经、墨义
进士:时务策、帖经、杂文(诗赋等)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分科取士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知识拓展
一、选官之变·科举制之形
阅读课本第38页内容,结合课本及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时期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方式
公平、公开、公正
一、选官之变·科举制之义
察举制
德行
地方向中央举荐
九品中正制
初期,家世、道德、才能
西晋后,家世
中正官评级,朝廷依此授官
科举制
才学
考试
(自荐)
材料一: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羊士谔《忆江南旧游二首》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材料二: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
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统治基础(官吏来源扩大)
增强社会流动性
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提高官员素质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
一、选官之变·科举制之义
二、中枢之变
二、中枢之变·三省六部制之源
1
2
秦朝:三公九卿制
阅读课本第39页并结合所学知识梳理秦到唐的选官制度
3
4
5
汉代(汉武帝):内外朝制
东汉:始设尚书台(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隋唐:隋文帝时期,中央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二、中枢之变·三省六部制之源
秦朝:三公九卿制
阅读课本第39页并结合所学知识梳理秦到唐的选官制度
内外朝制
( 草拟诏令 )
(审核诏令)
(执行诏令)
二、中枢之变·三省六部制之形
情景模拟
举办一场科举考试
中书省
草拟诏令
呈交审核
封驳
门下省
审议诏令
执行
尚书省
执行诏令
六部
二、中枢之变·三省六部制之形
制度特点
分工明确
相互配合
相互制约
二、中枢之变·三省六部制之义
三公九卿制
内外朝制
三省六部制
政事堂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趋势?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定,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吴兢《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实施三省六部制的意义是什么?
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有利于保障决策的科学性;
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二、中枢之变·三省六部制之义
三、赋税之变
时期 魏晋 唐初 唐中后期
赋税制度
征收标准
阅读课本第40页,用表格的形式总结魏晋到唐赋税制度是什么?其征税标准是什么?
租庸调制:
租——粟
调——帛或布
庸——绢或布代役
租调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户
人丁
财产、土地
三、赋税之变·两税法之源
三、赋税之变·两税法之源
政府
男丁
授予田地
承担
赋税
徭役
口分田
永业田
租庸调制
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大盗起,兵兴,财用益屈,而租庸调法弊坏。
——欧阳修等《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中体现的两税法实施的背景有哪些?
户籍制度荒废
土地兼并严重
国家财政支出庞大
三、赋税之变·两税法之源
阅读课本第40页史料阅读部分内容,分析两税法实施的其他背景
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杨)炎建议作两税法。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
战争需要财政支持
税制混乱
纳税人口数量减少
贫富差距大,贫苦百姓负担重
三、赋税之变·两税法之形
两税法
①量出以制入,国家根据财政支出制定总税额,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数额,向当地人民征收。
② 户无主客,当地人和外来户均编人现居州县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主要是土地)多少定出户等,按田地面积和户等摊分税额。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
③无固定居处的商人,要向所在州县缴纳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
④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税。
实施两税法的积极意义
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它以“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减轻人民负担。
税收以货币为主,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三、赋税之变·两税法之义
唐朝怀集庸调银饼
(图源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公总号)
小结
选官之变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选拔愈加公平
中枢之变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
皇权愈加强化
赋税之变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制
人身愈加自由
古代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唐朝的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
课后思考
“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习近平
联系实际
课后问题:结合已学知识和课本第41页问题探究的材料,谈谈你对两税法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