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国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西方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受中国科举制的影响
受西方文官制度影响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荐举(自荐)
毛遂自荐
殿试图
荐举(他荐)
鲍叔牙举荐管仲
选
官
制
度
输送官员
考核制度
监察制度
管理官员
本课结构
一、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从世官制到荐举功劳制
材料1: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
材料2:(魏文侯变法)“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 、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刘向《说苑》
材料3: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学生活动】指出下列材料体现了哪种选官制度,其标准是什么?
材料1体现的是世官制,以血缘为标准;材料2、3体现的是荐举与军功爵制,按才能和军功授予官职。
学习聚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是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选拔的主要制度。
①世官制自身的局限性(血缘固化);
②世官制受到冲击:春秋战国诸侯争霸需要尚贤择能。
【学生思考】世官制为何会被后两者取代?
世官制(世卿世禄制)是夏商周至春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高官世代相袭,官位与血缘结合,与奴隶社会的宗法制、分封制相适应。
二、秦汉至南北朝:选官制的发展
1.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汉代:察举制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即(百姓和普通官员)向官员(“法官” “法吏” )学习律令而为官。官员负责宣讲法律和君主的旨意。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
若有欲学法令,以吏为师。——李斯
目的:统制舆论,钳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学生思考】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含义?目的是什么?
方式 科目 察孝廉 :讲求孝行、廉洁
举茂才:选拔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
贤良方正: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
贤良文学: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
明经: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2.汉代:察举制(汉武帝推行)
【学生活动】据教材,整理察举制的内容,补充表格
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
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
【学生活动】察举制和战国时期的荐举制度相比,有何变化?(特点)
更为健全完善
①权力掌握在皇帝和各级主要长官手中,科目由皇帝制定;
②指导思想:儒家(开儒学取士之先河)
③标准: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并重。
④有固定的时间、地域、名额规定。
特点:
【合作探究】结合这则谚语和所学,如何评价察举制。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晋书·段灼传》
①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科目广泛,有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②儒家思想为指导,重视德行,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
③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积极:
局限:
①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
②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
③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材料: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 ——杜佑《通典》
背景
推行
内容
【学生活动】据材料和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20年,魏王曹丕正式推行。
(1)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2)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平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
(3)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注重家世,形成门阀士族政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
材料1:很明显,由于设置中正统揽士人的品第,就把评品人物之权从名士大族手中夺过来归政府所有,使政府全面地掌握了选官大权,……中正的设立,标志着地方有了专门负责选举的官员,……九品中正制是举士举官分途之滥觞。……举士举官的分离,则是选官臻于完善的标志。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2: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要评价九品中正制
积极:
消极:
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举士举官的分离,则是选官臻于完善的标志。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材料: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殿试图
1.隋唐:科举制的确立
(1)背景:
①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②阶级关系变化: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
③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标准:
三、隋唐至明清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学习聚焦
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扩大了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元朝恢复科举制,明清时期科举制仍是选官的主要途径。
明经科主要考帖经,旨在检测应试者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才学识。
当时的高官多出身于进士科,非进士出身者,即便位极人臣,也难享时人美誉。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3)内容:
科目 结果
制举
常举 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铨选)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梳理科举制的内容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4)【学生回忆】纲要上,科举发展的历程
(5)作用:
【学生活动】P31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①公开考试,士人可自由报考,有具体科目和具体程式,择优录取,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②打破门阀世族的政治垄断,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官僚政治的进一步成熟。
③ 把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④ 提升官员文化素质和社会文化水平,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社会教育发展。
2.两宋:科举制的完善
【学生活动】据教材和材料,指出两宋科举制的完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取士不问家世”。严查荐举,严管官僚世家子弟的考试。
(2)严格考试制度。 “锁院”“糊名”“誊录”等,保障考试的公平性
(3)考试程序与内容有变革。 殿试制度、以经义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
(4)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材料:锁院就是在贡举考官被任命之后,立即被送入贡院或其他考试场所,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拟题、引试、考校试卷、确定等第,放榜之后,才能解禁出院,以防止请托之弊。
誊录制度
已糊名弥封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2018·全国Ⅲ卷·25)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B
3.元朝:科举制时断时续
材料:从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开始,整个元代存在的年间,其中开科取士不过断断续续的47年,共16次,自延幼二年至元代灭亡,共取进士1135人,……科举入仕者只占元代官员比例的1/22。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
(1)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2)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提高,1313年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3)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也不高。
【学生自主】据教材梳理元朝选官的史实
元朝科举制理学走向官学化
4.明清:科举制由盛到衰
①生源: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科举与学校制度相结合。
②考试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③考试文体:八股文
④录取制度:南北卷制度
⑤选官流程:形成严格、规范的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右图)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梳理明清科举制的史实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材料: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合作探究】如何看待材料中的“南北榜争”及其最终结果?
①“南北榜争”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问题;
②明朝最终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为后世借鉴(沿用)。
世官制
(夏商周)
科举制
(隋唐-明清)
军功爵制
(战国-秦汉)
察举制
(两汉)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血缘
军功
德行
才学
家世与德才→家世
才学
演变趋势
选官权力:选官权收归中央,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变化的实质)
选拔标准:
由血缘、家世门第为重演变为才学为重。
选拔方式:
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
选官制度(时期)
选官标准
【学生活动】结合史实,归纳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二、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1.秦汉——上计制
2.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3.隋唐宋时期考核制度
4.明清时期严密的官员考核制度
户口垦田
钱谷入出
盗贼多少
县、侯国
考核内容:土地人口,财政收支,社会治安
考核功能: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中央
御史审核
江苏尹湾汉墓木牍《集簿》
郡国汇总制成计簿
郡、王国
1.秦汉——上计制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梳理考核的程序、内容和功能。
2.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原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
结果:官员以权谋私,严重腐败
3.隋唐宋时期考核制度
考核部门
考核方式
考核标准
考核结果 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隋唐宋时期考核制度的变化。(补充表格)
尚书省的吏部
地方报告中央
皇帝巡查州县
品德和才能
凡考课之法有四善:
一曰德义有闻;
二曰清慎明著;
三曰公平可称;
四曰恪勤匪懈。
——《旧唐书》
长官自辟的署吏现在由中央任用,隋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P32【学思之窗】阅读材料,隋唐地方官员任命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何影响?
4.明清时期严密的官员考核制度
明朝考核 考核时间 目的或结果
考满 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 考核结果分为称职、平常和不称职,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 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 重点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康熙二十二年的“大计”:“贪酷”104人;“不谨”293人;“罢软”45人;“年老”117人;“浮躁”43人。
“不谨”,即行止有亏,败伦伤化;
“罢软”,即庸怯无能;
“浮躁”,即轻佻狂妄;
“才力不及”,即无法胜任。
“年老”、“有疾”。
其中凡不谨、罢软者革职处分,浮躁者降一级使用,才力不及降二级使用,年长、有疾者则令休致、免职退休。
【合作探究】结合秦汉以来官员考核的变化,归纳其总体趋势或特点。
①官员考核制度渐趋完善
②品德与政绩并重
③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
④考核日趋严格,标准细化
⑤奖惩结合,考核与惩贪结合
【学习拓展P33】结合材料,评析张居正关于官员考核的看法
①(观点)张居正认为应加强对官员的考核,以澄清吏治。
②(背景)明朝中期,吏治废驰,统治陷于瘫痪。
③(内容和影响)张居正主张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大力整肃吏治,提高行政效率,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改革。他的改革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④张居正的主张在当时的形势下是正确的,对今天的公务员考核也有借鉴意义。
材料: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张居正
中央 地方
秦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御史大夫
御史台
御史台;
新变化:台谏合一
都察院(内外百官);
六科(六部百司)
六科并入都察院(科道合一)
(汉)州刺史
道(监察区)
路(监察区);
设通判监察知州
【学生活动】据教材完成下表内容,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御史台
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都察院监察御史巡按各省
停派御史巡按各省
御史台模式
督察院模式
标志着监案制度的职能和权力的重心已完全放到了对臣下的监督、控制上来。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分析监察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1: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却可弹劾了二千石的郡国长官。唐代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所谓三省、六部、一台,监察权脱离相权。宋朝谏官脱离了门下省,变成了秃头的,独立的,不再隶属于宰相了。地方设通判,直隶皇帝。
材料2:唐朝规定,一个官吏必须有地方行政官的经历,才能到中央担任监察官吏。宋朝规定,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在选拔监察官时特别重视文化素质 ,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士出身。
材料3:“ 当是时, 东厂番役横行, 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谬,甚至剥皮,刮舌,所杀不可胜数, 道路以目。 ”
特点:
作用:
①皇帝握有最高的监察权
②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③以轻制重。
④严格监察官的选任。
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局限: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②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2022年山东高考·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A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实质:
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