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2023年中考生物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陇南市2023年中考生物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20 16:55:2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甘肃省陇南市2023年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0分)
1.(2023·陇南)橘子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属于植物体的(  )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2.(2023·陇南)痛风患者体内尿酸积累过多,不能及时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从而导致关节疼痛。下列结构中,与尿酸排出无关的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肺 D.膀胱
3.(2023·陇南)下列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狒狒 B.蚊子 C.大象 D.白蚁
4.(2023·陇南)下列关于人体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前列腺能够产生精子
B.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子宫
C.胎儿性别是在胎儿成型时确定的
D.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生、女生出现第二性征
5.(2023·陇南)在一朵桃花中,能够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  )
A.胚珠 B.子房 C.子房壁 D.花柱
6.(2023·陇南)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蝗虫 B.蜘蛛 C.蜜蜂 D.蜻蜓
7.(2023·陇南)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其呼吸器官是(  )
A.鳃 B.肺 C.皮肤 D.肺和皮肤
8.(2023·陇南)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动物园 B.建立种质库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颁布相关法律
9.(2023·陇南)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C.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
D.两栖类动物是由爬行类动物进化来的
10.(2023·陇南)今年春季甲流来袭,让一些同学相继“中招”。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甲流患者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11.(2023·陇南)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线是(  )
A.皮肤和黏膜 B.黏膜和杀菌物质
C.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D.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12.(2023·陇南) 2023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我国人工造林规模世界第一,而且还在继续造林。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森林是“水库”,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2)森林也是“钱库”,森林每年为我国提供的木材达到5亿立方米,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   。
(3)森林更是“碳库”,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该过程在细胞的   中进行。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作为中学生,该怎样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列学一条即可)。
13.(2023·陇南)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群山环绕,景色秀美,其中生活着多种动植物。如图为湿地公园中一些生物组成的食物网,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2)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   ,D和C的种间关系是   。
(3)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4)湿地生态系统具有   等生态作用(答出一项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解析】【解答】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橘子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是果实,属于植物体的器官。
故答案为:B。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2.【答案】C
【知识点】泌尿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不符合题意;
B、输尿管的作用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不符合题意;
C、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符合题意;
D、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的作用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的作用是排出尿液。
3.【答案】B
【知识点】社会行为
【解析】【解答】ACD、社会行为: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故狒狒、大象和白蚁都具有社会行为,不符合题意;
B、蚊子的群体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蜜蜂的蜂群中,有蜂王、雄峰和工蜂之分,但它们既分工又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猩猩和狒狒等群体中都有一只“首领”等。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作用不同,地位也不平等”.营社群生活的动物还有蚂蚁、白蚁、大雁、狮子等。
4.【答案】D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睾丸产生精子,不符合题意;
B、 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输卵管,不符合题意;
C、胎儿性别是在受精卵形成时确定的,不符合题意;
D、青春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生、女生出现了第二性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
功能
男性 内生殖器 睾丸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附睾 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 输送精子
外生殖器 精囊腺和前列腺 分泌黏液
阴囊 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 排精、排尿
女性 内生殖器 卵巢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 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 外阴 /
5.【答案】A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故在一朵桃花中,能够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胚珠。
故答案为:A。
【分析】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6.【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昆虫的主要特征:体表具有外骨骼,包裹在体表外,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具有蜕皮现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故蝗虫、蜜蜂和蜻蜓都是昆虫,蜘蛛不属于昆虫。
故答案为:B。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7.【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青蛙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故答案为:D。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8.【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9.【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A、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不符合题意;
B、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符合题意;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生物进化的趋势不包括体型由小到大,不符合题意;
D、两栖类动物是由鱼类进化来的,两栖动物又进化为爬行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0.【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A、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不符合题意;
B、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故甲流患者属于传染源,符合题意;
C、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不符合题意;
D、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1.【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
【解析】【解答】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
防线 构成 功能 类别
第一道 皮肤和黏膜 阻止或杀死病菌,消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吞噬、溶解病菌
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12.【答案】(1)蒸腾
(2)形成层
(3)光合;叶绿体
(4)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光合作用的实质;茎的结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因此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2) 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形成层中有分生组织,能够快速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3)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故在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4)作为中学生,保护植被做法有: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纸张,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
【分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13.【答案】(1)4
(2)A;捕食和竞争
(3)A→C→D→E→F
(4)蓄洪抗旱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类型;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1)图中的食物链有:A→B→E→F;A→D→E→F;A→C→D→E→F;A→C→F共4条食物链。
(2)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所以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A;D捕食C,D和C又都以A为食,所以D和C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3)在这A→B→E→F;A→D→E→F;A→C→D→E→F;A→C→F4条食物链中,其中最长食物链为:A→C→D→E→F。
(4)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在蓄洪抗旱、净化水质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甘肃省陇南市2023年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0分)
1.(2023·陇南)橘子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属于植物体的(  )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答案】B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解析】【解答】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橘子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是果实,属于植物体的器官。
故答案为:B。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2.(2023·陇南)痛风患者体内尿酸积累过多,不能及时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从而导致关节疼痛。下列结构中,与尿酸排出无关的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肺 D.膀胱
【答案】C
【知识点】泌尿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不符合题意;
B、输尿管的作用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不符合题意;
C、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符合题意;
D、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的作用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的作用是排出尿液。
3.(2023·陇南)下列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狒狒 B.蚊子 C.大象 D.白蚁
【答案】B
【知识点】社会行为
【解析】【解答】ACD、社会行为: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故狒狒、大象和白蚁都具有社会行为,不符合题意;
B、蚊子的群体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蜜蜂的蜂群中,有蜂王、雄峰和工蜂之分,但它们既分工又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猩猩和狒狒等群体中都有一只“首领”等。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作用不同,地位也不平等”.营社群生活的动物还有蚂蚁、白蚁、大雁、狮子等。
4.(2023·陇南)下列关于人体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前列腺能够产生精子
B.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子宫
C.胎儿性别是在胎儿成型时确定的
D.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生、女生出现第二性征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睾丸产生精子,不符合题意;
B、 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输卵管,不符合题意;
C、胎儿性别是在受精卵形成时确定的,不符合题意;
D、青春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生、女生出现了第二性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
功能
男性 内生殖器 睾丸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附睾 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 输送精子
外生殖器 精囊腺和前列腺 分泌黏液
阴囊 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 排精、排尿
女性 内生殖器 卵巢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 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 外阴 /
5.(2023·陇南)在一朵桃花中,能够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  )
A.胚珠 B.子房 C.子房壁 D.花柱
【答案】A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故在一朵桃花中,能够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胚珠。
故答案为:A。
【分析】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6.(2023·陇南)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蝗虫 B.蜘蛛 C.蜜蜂 D.蜻蜓
【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昆虫的主要特征:体表具有外骨骼,包裹在体表外,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具有蜕皮现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故蝗虫、蜜蜂和蜻蜓都是昆虫,蜘蛛不属于昆虫。
故答案为:B。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7.(2023·陇南)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其呼吸器官是(  )
A.鳃 B.肺 C.皮肤 D.肺和皮肤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青蛙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故答案为:D。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8.(2023·陇南)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动物园 B.建立种质库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颁布相关法律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9.(2023·陇南)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C.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
D.两栖类动物是由爬行类动物进化来的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A、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不符合题意;
B、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符合题意;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生物进化的趋势不包括体型由小到大,不符合题意;
D、两栖类动物是由鱼类进化来的,两栖动物又进化为爬行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0.(2023·陇南)今年春季甲流来袭,让一些同学相继“中招”。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甲流患者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A、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不符合题意;
B、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故甲流患者属于传染源,符合题意;
C、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不符合题意;
D、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1.(2023·陇南)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线是(  )
A.皮肤和黏膜 B.黏膜和杀菌物质
C.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D.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
【解析】【解答】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
防线 构成 功能 类别
第一道 皮肤和黏膜 阻止或杀死病菌,消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吞噬、溶解病菌
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12.(2023·陇南) 2023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我国人工造林规模世界第一,而且还在继续造林。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森林是“水库”,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2)森林也是“钱库”,森林每年为我国提供的木材达到5亿立方米,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   。
(3)森林更是“碳库”,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该过程在细胞的   中进行。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作为中学生,该怎样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列学一条即可)。
【答案】(1)蒸腾
(2)形成层
(3)光合;叶绿体
(4)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光合作用的实质;茎的结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因此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2) 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形成层中有分生组织,能够快速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3)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故在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4)作为中学生,保护植被做法有: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纸张,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
【分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13.(2023·陇南)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群山环绕,景色秀美,其中生活着多种动植物。如图为湿地公园中一些生物组成的食物网,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2)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   ,D和C的种间关系是   。
(3)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4)湿地生态系统具有   等生态作用(答出一项即可)。
【答案】(1)4
(2)A;捕食和竞争
(3)A→C→D→E→F
(4)蓄洪抗旱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类型;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1)图中的食物链有:A→B→E→F;A→D→E→F;A→C→D→E→F;A→C→F共4条食物链。
(2)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所以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A;D捕食C,D和C又都以A为食,所以D和C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3)在这A→B→E→F;A→D→E→F;A→C→D→E→F;A→C→F4条食物链中,其中最长食物链为:A→C→D→E→F。
(4)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在蓄洪抗旱、净化水质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