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水的组成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1-12 17:4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案备课课时教案
河口初级中学 主备教师:理科组 二次备课教师:罗艳怀
课题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水的组成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点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其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了解水的电解实验;确定水的组成。(3)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教法学法 实验法。启发式 教具学具 水电解器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共案) 二次备课修正(个案)年 月 日
展示目标1、了解水的电解实验2、认识水的组成;3、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二、分组实验电解水实验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电极上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如图装置)。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注意]1.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三、探究问题( 1 )两个电极,两支玻璃内液面有什么变化:(生)两个电极产生气泡,并且与正极连接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的气泡慢,负极连接产生的气泡快。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玻璃上部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 v 正极: v 负极 =1 : 2 。(每次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后,点击多媒体出示答案。)(师)水通电产生气体是什么呢?是不是水蒸汽呢?我们来检验一下。( 2 )用燃着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快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生)管中的气体被点燃(师)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呢?为什么?(生)不是,因为水蒸汽不能被点燃。(师)对,这种能被点燃的气体就是氢气。也就是在氢气球里所装的气体。( 3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慢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师)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呢?(生)不是(师)这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就是氧气,也就是我们呼入的气体。
教学过程 四、讨论质疑1、上述试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种新物质?2、分析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说明其中的那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明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3、展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引导学生从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不同进行分析。生:观察、分析,得出单质、化合物与氧化物的概念。学生小组活动:小游戏:给化学式找家。五、导引点拨1、氢气的性质2、水的电解实验3、物质的分类
板书 一、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1)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难溶于水(3)密度是所有气体中最小的2、化学性质——可燃性(1)纯净的氢气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不纯的氢气遇火可能爆炸(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氢气的验纯(4)所有可燃性气体在使用前都要验纯二、水的电解实验1、现象2、表达式3、结论三、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物质 单质 纯净物 氧化物 化合物
作业设计 其他教材82页2、3、4、5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