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29 22: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听声音就能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主要是因为每个人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2.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则鼓声
A.音调越高 B.响度越大
C.音色越好 D.越低沉
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使之振动发声.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若两次钢尺振动的幅度一致,则两次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五四”青年节期间,学校举办了以“承五四精神,扬青春风采”为主题的歌咏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唱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合唱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将音箱音量调大改变了合唱声的音调
5.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
6.如图所示是声波的四种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琴声和歌声能在空气中传播
7.D调“1(do)”的频率是294Hz,C调“1”的频率为262Hz,小明在一次演奏会上,欲将二胡由C调改为D调,你认为他下列的调节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琴码下移,使弦变长
B.将琴弦适当调紧
C.将琴码上移,使弦变短,同时将弦适当调紧
D.换较细的合适琴弦
8.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9.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2)”“(3)”“(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丙乙甲丁 D.丁甲乙丙
二、填空题
11.许多人习惯将手机挂在胸前或睡觉时放在枕边,其实这样是不科学的,因为手机发射出的 会对人的心脏或大脑造成不良影响.在接听电话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熟悉的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12.“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 不一样,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男高音的伴唱与女低音的独唱中的“高”与“低”指声音 的不一样,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
13.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它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也能清楚地听到老师的声音是因为老师声音的 (填“音调高”或“响度大”)。
14.相传“舜作箫,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箫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如图所示.演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 不同的声音.
15.我们应该避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这里的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 ,“闻其声知其人”是利用声音的 不同.
16.如图所示,A,B、C是用同一台示波器记录三个不同音叉振动发生的波形图.
(1)B、C波形的振动 相同,而 不同.
(2)A、C波形的振动 相同,而 不同.(均选填“音调”或“响度”)
17.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在学校运动场举行,小明星王莹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台下观众说,王莹的声音真好听,是指她声音的 好,声音通过喇叭传到很远的地方,是因为喇叭增大了声音的 。
三、作图题
18.在一次实践活动中,同学演示敲击3个瓶子,依次发出的音调越来越高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另外两个瓶子中的大致水位线。
19.根据图1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2中作出响度是原来的一半、音调和音色都不变的声音波形图 。
四、实验题
20.探究声音的特性:
①如图,把倒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面端,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实验发现,音调由 决定,钢尺伸出桌面端越 ,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 .
②如图,轻敲一音叉后,再重敲此音叉,发现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变 .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
五、计算题
21.科学家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传信号。
(1)海洋深度多少?(v声=1500m/s)
(2)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
22.汽车驶出高速公路后,进入某国道,如图为此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距离测速仪L=64m处以某一速度远离测速仪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0.4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D
6.D
7.A
8.D
9.A
10.C
11. 电磁波 音色
12. 响度 幅度 音调 频率
13. 振动 空气 响度大
14. 空气柱 音调
15. 响度大 音色
16. 音调 响度 响度 音调
17. 音色 响度
18.
19.
20. 频率 长 低 强 振幅
21.(1)3000米;(2)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因为超声波的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上限
22.不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