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30 07:2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种子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都有胚
B.水稻和小麦种子的胚是由花中的受精卵发育成的
C.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D.大米和面粉是我们的主食,从结构上看我们食用的主要是水稻和小麦种子的胚
2.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种子能萌发的是
A.炒熟的大豆 B.收获不久的玉米种子
C.我们平时吃的大米 D.储存时间过长的小麦种子
3.“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我们啊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在这片土壤,随万物生长”。这是获得2022年电视剧金鹰奖的《人世间》主题曲的歌词。小娟用100粒结构完整且度过休眠期的苋菜种子,均分为四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水分条件 干燥 适量 过量 适量
光照条件 遮光 光照 遮光 遮光
第10天萌发的种子数 0粒 0粒 0粒 24粒
A.上述四组的其他实验条件要保证相同且适宜
B.对比2、4组种子萌发数,说明苋菜种子的萌发需要遮光条件
C.第3、4组作为一组对照,可以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第4组中有1粒种子未萌发,推测该种子的胚可能已经死亡
4.如图为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的示意图,叙述不科学的是
A.甲图中的3为菜豆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B.乙图中a、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的
C.丙图中的B和C可以使根不断生长
D.丁图中的④发育成乙图中的a
5.为探究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某同学将萌发种子置于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每隔24小时取相同数量萌发种子检测干重,计算每粒萌发种子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萌发种子在72~96小时之间呼吸速率最大
B.图中萌发种子干重下降的原因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C.若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有可能上升
D.图中萌发种子干重下降快慢与萌发种子的生命活动强弱有关
6.如图分别是桃花、桃果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②里面含有花粉 B.桃花的主要结构是a和b
C.⑦果肉是由⑥发育而来 D.桃树的受精方式为双受精
7.春天,垂柳的枝条上会挂满一条条的“小毛毛虫”,这些“小毛毛虫”是很多花聚在一起组成的花序。垂柳的花没有花瓣和花萼,只有一个鳞片。雄花序上长满雄花,每朵雄花有两枚雄蕊,两个蜜腺。在垂柳的雄花序中不可能具有的结构是
A.花丝 B.鳞片 C.花药 D.子房
8.植物在缺磷的土壤中,常会在靠近土壤表层长出大量的平行根。不同的植物,侧根形态结构略有差异,例如有些植物长出短而密集的侧根,甚至会紧密到形成毛刷状的结构(如图中C)。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含磷的无机盐影响植物侧根的形态
B.根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伸长区
C.与A植物相比,B植物可能更缺含磷无机盐
D.密集的侧根成毛刷状可增大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9.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B.植物的生长只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油菜生长过程中缺少含钾的无机盐时,只开花不结果实
D.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10.我市五月鲜桃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科研人员对该品种的桃树进行相关实验,以研究如何丰产增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越充分,桃树的叶面积越大
B.光照越充分,桃树光合作用的强度就越大
C.生产实践中,影响鲜桃产量的只有光照强度
D.生产实践中,适当遮阴可以提高鲜桃的产量
11.下列有关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要在同一时间测量裸地、草地和灌丛中的湿度
B.测量灌丛中的湿度时,可以把干湿计放在地上测量
C.每个地方分三处测量湿度,将其平均值作为测量数据
D.经过测量,灌丛中的湿度最大,裸地的湿度最小
12.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生命活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瓶中换成煮熟的种子,观察不到火焰熄灭的现象
B.图二中塑料袋上的水珠全部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C.图三试管里收集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
D.图四中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3.如图所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二氧化碳(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的是( )
A. B.
C. D.
14.在生产生活中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把蔬菜、水果放到冰箱里冷藏 B.农田被淹后及时排涝
C.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 D.用粗糙的瓦盆养花
15道路两旁种大量树木,改善了城市环境。下列关于城市绿化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环境湿度
B.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C.城市绿化后,可减少工业废气和车辆尾气的排放
D.在道路两旁栽种树木,可以减小车辆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第II卷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5分)
16.(7分)鱼缸造景是热带鱼饲养与种植水草的基础上新兴起来的一项艺术,被称为“玻璃后面的艺术”,每年在世界许多地方还举行水族箱造景比赛。在造景的过程中,绿色植物贡献不可小觑,例如金鱼藻、莫斯藻、轮藻、山椒藻等水草都是常用到的造景植物。如图为这四种植物的分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四种植物名字中均带有“藻”,而真正属于藻类植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2)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中的“苔花”与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所属类群相同,它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
(3)金鱼藻比裸子植物高等,主要表现在一般都能__________,种子外面有起保护作用的果皮。
(4)图中四种植物可利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四种植物除为水族箱造景外,还可以为小鱼提供__________。
17.(7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劳动课在2022年9月正式回归,成为一门必修课程。同学们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播种玉米,观察、记录玉米的一生,品尝劳动果实,体验收获的喜悦。请回答问题:
(1)种子萌发:种子播种前,同学们要浸种和翻耕土壤,目的是为玉米粒的萌发提供一定的水分和__________。
(2)苗期管理:同学们选择了追施有机肥料,这样不仅使土壤疏松透气,而且有机肥料被分解后,一方面能产生植物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___,提高了土壤肥力;另一方面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3)花期管理: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现象,通过__________,可以大大提高玉米的结实率。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容器靠近玉米雄穗,轻轻晃动花朵,使花粉落在容器中,然后用干燥毛笔将采集的花粉涂抹到玉米雌蕊的__________上。
(4)劳动收获:玉米喜获丰收。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玉米生长的全过程,同时了解到整个玉米粒是由__________发育来的。
(5)成果分享:同学们一起品尝了爆米花。爆米花中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__,这种有机物是由叶的光合作用制造后通过茎中的__________运输而来。
18.(7分)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物结构和生理活动,做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撕取一小块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物像如图甲所示,图中的气孔是由图中的[ ]__________围成。图丙表示同一植物在不同地区由于受降水量影响而导致叶片上气孔数量的差异,则__________地区的降水量最大。
(2)如图乙,将装置放在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该装置毛细管中的气泡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气泡移动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可通过茎内一根根由长方形、管状细胞组成的__________运输到叶片,并散失到大气中。
(3)制作并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后,在生物模型制作活动中,小明利用废弃的羽毛球拍、绿豆、透明硬塑料板以及标签纸等制作了叶片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该模型形象的展示了叶片结构的三部分,其中透明硬塑料板模拟__________,绿豆模拟__________,羽毛球拍中的网格细线模拟__________。
19.(7分)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
(1)森林是“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__________。
(2)森林也是“钱库”。我国森林每年为我们提供5亿立方米优质木材的物质财富。木本植物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__________。森林还是“天然粮库”,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营养丰富的食粮。
(3)森林更是“碳库”。绿色植物如何“储碳”呢?生物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①将两盆牵牛花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然后设计一组对照实验装置(如图1)。
②将这组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取A、B叶片进行处理(如图2)。你打算用装置_________进行水浴加热,滴加碘液漂洗后,请推测叶片A、B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③由此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从而将碳储存起来。
(4)“爱护植被,从我做起”。为了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你应该如何做?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条)。
20.(7分)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乙中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二氧化碳(C0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光照强度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F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所示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B点和C点时,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__。此时B点和C点二氧化碳浓度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
(2)图乙中,在EF段的变化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随着__________增强而增强;F点时光合作用突然增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列举一种情况即可)。
(3)某同学为研究某些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图丙中有关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并根据结果绘制了图丁所示的曲线(实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的强度变化、虚线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变化),请分析:图丁中曲线MN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曲线PQ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Q点之后曲线趋于水平说明当环境中__________达到一定程度,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再随着增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