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节选)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诗经》中的《采薇》(节选)。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采薇》(节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中的第1课,本模块的十首诗词都是借春之景抒发不同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感受不同节气、不同地域的春之景。其中,《采薇》(节选)这首诗通过对春冬景色以及戍守边疆将士内心感受的描写,表达了将士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掌握了借助资料、注释来学习诗词的方法,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之前也已经学过很多古诗,其中思乡诗有《静夜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长相思》等,对思乡怀人题材的古诗并不陌生,对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积累。但通过对比的手法来体会戍守边疆对将士的思乡之情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加以点拨。
三、说教学目标
王荣生教授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因此,针对教材编排特点、学生学情特点以及2022版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霏”字,会读“雨”“载”两个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大意。
2.通过反复朗读和小组合作讨论,探讨诗歌的感情基调,了解对比的手法。
3.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讨诗歌的感情基调,了解对比的手法。难点是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五、说教法学法
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课堂不单单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已经有向多边活动发展的趋势。所以在教法上,我将采用朗读法、讲授法、提问法和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学是提倡链接式学习的,《采薇》(节选)是属于思乡怀人的题材,因此在开始上课之前,我会询问学生还记得哪些之前学过的思乡怀人的诗句,通过复习旧知进行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初读
在初读环节,首先我将组织学生借助注释自由朗读课文,学生朗读完后我示范朗读,组织学生全班齐读。接着讲解易错和重点的字词,对学生的自读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如:霏、雨、载。最后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说说诗歌的大意,并询问这首诗整体的感情基调。(悲伤)
(三)精读
在精读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分析整篇古诗,围绕诗歌“悲伤”的感情基调提出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并且进行讲授。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思考以下问题:首先询问学生从哪里看出悲伤的情感呢?相信学生朗读后很快就能找出景物变化和内心变化这两个各方面。紧接着围绕景物变化具体谈谈变化的表现,出示“对比”的手法,引导学生关注季节的变化,透过现象看本质,体会将士出征时间之长的悲哀。然后引导学生想象“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的画面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对战争的痛恨以及思念故乡的情怀 。最后总结“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作业环节,首先我将组织学生带着对战争的不满以及思念故乡的情怀再次朗读全文。接着引导学生以板书为线索,回顾本课所学,由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最后我加以点拨,并布置以下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请同学们联系下面这段材料以及课文《采薇》,为戍守边疆的将士们写一句颁奖词吧!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材料:边疆就是军人的战场,在每一座界碑的后面都有边关军人青春与生命的付出,他们的艰辛付出令人难以想象。边防连指导员吴亚峰就曾说过:“结婚前,愧对父母;结婚后,愧对父母,也愧对妻子;有了孩子后,愧对父母,也愧对妻子和孩子。”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板书是教案的浓缩,是课文内容的主线,也是文章主题的升华。我的板书是根据古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悲伤”进行展开的,通过对景物变化和内心感受的分析,体会诗人对战争的痛恨以及思念家乡的情怀。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
采薇(节选)
昔:杨柳依依(春)
景物变化 对比
今:雨雪霏霏(冬)
悲伤 痛恨战争
(情景交融) 思念故乡
载渴载饥
内心感受 疲惫哀伤
我心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