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群诗联读教学设计
课时 1课时
1.教材内容分析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都属于登临诗。《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从题目上指明了登临地点。《望岳》题目和诗中没有说明登临地点,但呈现了雄浑开阔的登临之境。所以《望岳》也属于登临诗。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评论登临诗说到:“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这三首诗歌中,诗人都由眼前之景而生发无限感慨。《登幽州台歌》中陈子昂登临历史古迹,追古思今,抒发了壮志难酬之情。《望岳》中青年杜甫远望泰山,被泰山的“神秀”所震撼,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誓言,体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雄心壮志。《登飞来峰》中诗人借景说理,表现了政治家的思辨精神和不畏艰难险阻的乐观情怀。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多首古诗,初步掌握了鉴赏古诗的一些基本方法,大体能够归纳出三首诗歌的景色特点。三首诗歌登临景色不同,诗人的生命经历不同,所以抒发的情感也有所差异。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挖掘诗歌深层含义。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想象、比较等活动感知诗歌意境,引导学生在寻同比异中学习知人论世的方法,感知三首诗歌的“登临情”差异。
3.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学习三首登临诗,了解登临文化。 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三首诗歌,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思维能力:通过想象、比较、归纳,赏析登临之景,学习鉴赏登临诗歌的基本方法。 审美创造:学习运用“知人论世”,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差异,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阅读感知。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听名家诵读、学生诵读、诗图对比等多种方式感受诗歌意境。 通过诗、画对比,感知诗歌景色特点,学习鉴赏登临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知人论世”,感知三首诗歌中的“登临情”。
5.教学方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评点法、诵读法、比较法 学法: 诵读法、圈点批注法、自主探究法、比较法
6.教学资源:音频、PPT
7.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信息技术应用环节一:开门见山,明登临诗特点教师活动1 导入: PPT展示登临诗登临诗定义以及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学生活动1 明确登临诗特点,思考并回答七年级下册古诗中哪些古诗可以入选。媒体&信息技术应用1 PPT展示登临诗登临诗定义以及特点。活动意图说明:直接导入学习主题:登临诗,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的思考。环节二:初步诵读,感受登临诗基调教师活动 (1)引导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诗歌。教师补充诗歌节奏相关知识(注意《登幽州台歌》后两句多了虚词“之”和“而”,音节更舒徐,语速要缓慢。《登飞来峰》首句中“飞来山”为地名,首句是三一三节拍。) (2)请学生听名家诵读诗歌,同时提示学生跟读诗歌,注意诗歌节奏和感情基调。 (3)听完名家诵读后,指生读诗歌(1人读一首),点评并引导学生感受三首诗歌感情基调差异。教师给出提示词,让学生选取合适词语确定诗歌基调。学生活动 (1)全班齐声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意境。 (2)听名家范读,教师指引学生探究诗歌基调和意境。 (3)个别学生诵读诗歌,师生探究,明确诗歌感情基调。媒体&信息技术应用2 运用音频播放名家诵读活动意图说明: 引导学生明确字音,感受诗歌节奏、基调差异。环节三:诗图对比,观登临诗景象(1)赏登临景 展示学生所画的三首登临图,让学生猜想每一幅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一首诗歌?让学生对比图画和诗歌画面,总结诗歌画面特点,判断图画是否准确表现诗歌画面特点,并用下列句式回答问题。 这幅画画的是《 》,在这首诗中,诗人看到了______等景物,这些景物组合而成的画面特点是__________,诗中“____” “____ ”等词体现了画面的特点。 (2)感登临情 PPT展示问题:由这些景物,诗人又生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用下列句式回答问题。 在这首诗中,诗人置身“_______ ”(登临地点),生发了“_______”(诗句)的感慨,句中“_______”“_______”等词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_的情感。 引导学生读表现诗人情怀的诗句,教师点评。学生活动3 (1)看图猜诗。 (2)圈点评注,找诗中景物、分析景物特点。 (3)判断图画是否准确表现诗歌画面特点。 (4)结合诗句,分析情感,诵读相关诗句。媒体&信息技术应用3 PPT展示相关问题活动意图说明: 图画激趣,诗图对比,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分析三首诗歌的登临景和登临情。环节四:知人论世,辨登临诗情怀教师活动4 (1)展示问题:同时登临高处,为何陈子昂的心情是“怆然”,另外两位诗人是乐观自信?杜、王两位诗人登临高处,诗歌都显示出乐观积极之态,诗歌情感有什么差异? (2)PPT展示“知人论世”概念,说明何为“知人论世”? (3)“知人论世”方法运用示例。以陈子昂的诗歌《登幽州台歌》为例,PPT展示陈子昂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展出问题:结合陈子昂的生平、诗歌创作背景,同学们能否再来说一下幽州台让陈子昂联想到什么而不禁发出悲伤感叹呢? (4)PPT展示杜甫和王安石相关资料,让学生结合助读资料分析杜甫、王安石两人的登临情差异,学以致用。学生活动4 (1)学习知人论世方法,感知陈子昂的“怆然”之因,明确陈子昂为何生发孤独悲伤情绪。 (2)阅读PPT上的助读资料,尝试运用“知人论世”法分析《望岳》《登飞来峰》。明确登临情怀差异:同为登临,杜甫写的是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雄心气概,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前途和命运的自信。王安石写的不畏“浮云”遮挡、不惧困难,体现的是政治新秀不怕险阻、锐意革新的远大抱负。 媒体&信息技术 PPT展示助读资料活动意图说明: 引导学生理解“知人论世”概念,学习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诗歌。环节五:归纳总结,析登临诗思路教师活动5 (1)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总结这三首登临诗的同与异,总结登临诗鉴赏思路。 (2)请同学再次齐声朗诵诗歌,感受诗人的登临情怀。学生活动5 (1)根据板书内容总结三首登临诗的同与异:同为登临,因诗人登临地点不同,所观景色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所以生发的情感也不同。 (2)总结登临诗鉴赏思路:赏景—悟情。 (3)齐声诵读三首登临诗,感受诗人的登临情怀。 媒体&信息技术应用5 活动意图说明: 引导学生总结这三首登临诗的同与异,总结登临诗鉴赏思路,让学生通过诵读加深对三首诗歌的认识。
板书设计 板书: 睹物 兴情 《登幽州台歌》 悠悠天地 悲伤孤独 登临览胜思幽情 《登飞来峰》 巍峨泰山 积极进取 《望岳》 高远云、塔 自信乐观
9.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后作业: 1、基础作业:背诵并默写《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 2、提升作业:给三首诗歌配上合适的音乐,自主诵读并录制成音频,上传到班级钉钉群。
10.教学特色和教学反思: 教学特色 (1)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加深对三首登临诗的认识。 (2)通过看图猜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诗图对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图画信息和诗歌信息来理解诗歌登临景象和登临情怀。 教学反思 这次公开课收获颇多。开始,自己的教学设计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教学重点也不够突出。在组内老师的帮助下,自己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学习如何在各个教学环节合理顺畅地运用多种诵读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以及如何顺畅地串联知识点。这次公开课的课前准备帮助自己在实践中加深了一些教学方法的理解。总体来说,教学流程比较顺畅,但课后回看视频,发现自己在引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学生诵读的点评太简单,不够精准。一些环节的转换衔接过渡语不够精炼。还有就是课程结尾略匆忙,给学生消化的时间略少,应该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做笔记。另外没有及时安排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