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30 22:0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表示酶和无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A.a表示没有催化剂时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b、c分别表示有无机催化剂和酶催化时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据图可知,无机催化剂和酶的作用机理相同
D.d的数值越大,则表示酶的催化活性越低
2.图1表示某酶促反应中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图2是ATP和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点和b点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相同
B.图1所示的实验给予的温度应该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只能发生图2所示的部分过程
D.光下叶肉细胞中能发生图2中①过程的场所有2处
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麦芽、葡萄和酵母菌等生产各种酒需要控制通气
B.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透气
C.储藏水果和粮食需要给予低温、低氧和干燥等条件
D.皮肤破损较深时需要及时处理,抑制破伤风杆菌的繁殖
4.CO2浓度增加会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产生影响。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等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三种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的环境中培养60d,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可以为大田保持良好通风,利于作物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B.若该实验不能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则直接影响的主要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C.丙组的光合速率低于甲组,主要原因是光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不足
D.该实验表明CO2浓度倍增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所以无需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
5.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与酶和ATP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每个阶段均可产生ATP
B.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都能产生NADH
C.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所需的酶都有多种
D.同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相同
6.科学家用含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变实验温度可能会改变分裂期的长短
B.32P标记的结构不可能是染色体
C.据实验结果可推测间期长于分裂期
D.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需要对根尖进行解离处理
7.鸡爪和鸭掌的最大不同在于,鸡爪的趾骨间没有蹼状结构,但在胚胎发育形成趾的时期,这两种动物的趾间都有蹼状结构。为了探究蹼状结构的形成和消失是如何进行的,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①:将鸭胚胎中预定形成鸭掌部分的细胞移植到鸡胚胎的相应部位,结果鸡爪长成了鸭掌;
实验②:将鸡胚胎中预定形成鸡爪部分的细胞移植到鸭胚胎的相应部位,结果鸭掌长成了鸡爪。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时期通过细胞分化形成蹼状结构,鸡的蹼状结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
B.该实验可以证明无论是鸡的体细胞,还是鸭的体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C.实验①和实验②中发生的变化,对于鸡或鸭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D.一种生物的细胞只有在该种生物体内才能进行细胞分化
8.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各占30%和40%,含a基因的雄性配子有一半致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含a基因的雄性配子全部致死,则该植物种群中无基因型为aa的个体
B.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2:3:1
C.该植物种群随机传粉,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2:3:1
D.该种群进行自交或随机传粉,基因型为aa的个体都将很快消失
9.某植物茎的紫色与绿色这对相对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可分别用A、B、C、D…表示,纯合紫茎个体(甲)与纯合绿茎个体(乙)杂交,F1(丙)都是紫茎,经自交产生的F2表型及比例为紫茎:绿茎=27∶37。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植物茎的颜色至少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B.纯合绿茎个体间杂交,所得F1再自交,F2中紫茎植株不可能占27/64
C.植株丙与相关基因均为隐性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紫茎:绿茎=1:7
D.F2中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绿茎植株的基因型有19种
10.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和发育简要过程。图中A~F表示细胞(其中A、B、F分别表示爸爸、妈妈和男孩的细胞),①~④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基因组成为MmNn的A细胞或B细胞均可产生四种生殖细胞
B.过程①②都是减数分裂过程,C和D中分别只有Y染色体和X染色体
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过程③,该过程可以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D细胞的体积大于C细胞,F细胞中的基因来自母亲的部分多于父亲
11.图1表示甲、乙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2表示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乙为雄性,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较少适合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
B.图1中甲的体细胞内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C.摩尔根解释亲本中白眼雄果蝇的来源时,提出了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说
D.摩尔根通过图2所示的杂交实验及相应的测交实验,为萨顿的推论提供了实验证据
12.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其中Ⅱ-1不含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理由是Ⅱ-3或Ⅲ-7的父亲正常
B.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若I-1不含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Ⅲ-4和Ⅲ-7的致病基因均来自I-2
D.若I-1含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Ⅲ-1、Ⅲ-2是携带者的概率都是1/2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如图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⑤代表过程,I~Ⅶ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I和ATP在叶绿体中的运动方向相同,二者均可为②提供能量
B.物质Ⅲ和Ⅶ是同一种物质,物质Ⅱ和V是同一种物质
C.图中的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可以被彻底氧化分解
D.③④⑤三个过程均可产生ATP,且⑤过程产生ATP最多
14.如图表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所以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不是真核细胞
B.“造血干细胞一幼红细胞”属于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利于其发挥运输氧气的功能
D.成熟红细胞凋亡是遗传机制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利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15.一对夫妇色觉正常,但生育了一个基因型为XbXbY的红绿色盲儿子。假设父母将基因传递给儿子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因为该对夫妇中丈夫色觉正常,所以他们不应该生育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B.生育出该红绿色盲儿子的原因与其母亲有关,因为其母亲含有致病基因
C.据该红绿色盲儿子的基因型可知,其母亲在减数分裂I后期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
D.因为红绿色盲与色觉、性别有关,所以该遗传病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6.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控制其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的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杂交,子代中♀芦花:♀非芦花:♂芦花:♂非芦花=1:1:1: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雄性芦花鸡出现的概率高于雌性芦花鸡
B.据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可推知鸡的羽色遗传与性别无关
C.亲本中的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都属于杂合子
D.非芦花雌鸡×纯合芦花雄鸡,根据子代羽色即可判断其性别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0分)图1表示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两种抑制剂对某消化酶的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均为最适条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制的图;图2表示该兴趣小组利用相关装置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研究酶的特点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实验“其他条件为最适条件”中的最适条件主要指的是温度和pH,若第一次实验用的是人的胰蛋白酶,第二次实验用的是人的胃蛋白酶,则与第二次实验相比,第一次实验对应的温度和pH两个无关变量中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图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酶促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是________(答出2种即可)。
(2)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有两种:①与底物争夺酶的结合位点;②与酶结合改变酶的结构,从而抑制酶促反应速率。结合图1分析,抑制剂Ⅰ的作用机理应是__________(填序号);若抑制剂的量不变,提高抑制剂Ⅱ作用下的酶促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
(3)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所进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在不另设空白对照组的前提下,用其中的乙装置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
18.(13分)图1中的甲表示光照强度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图,乙表示温度对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图2表示探究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在相应的温度条件下,苹果树幼苗的呼吸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梨树幼苗的呼吸速率,光照强度大于b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一般条件下,苹果树幼苗生长速率大于梨树幼苗,原因是__________。
(2)据图乙分析,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是__________,温度从30℃升至35℃后,植物的呼吸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和生长速率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
(3)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一次测定出植株的实际光合速率。假设CO2浓度改变不影响呼吸速率,用该装置可以验证适宜浓度的CO2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速率逐渐增大,请简述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__________。
19.(10分)图1中的曲线表示某雄性生物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结构数量的变化情况;图2中A、B、C、D、E分别为该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3表示该生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②和⑤时期该结构数量比上一个时期都增倍,增倍的原因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④时期该结构数量减半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将图2中处于减数分裂的细胞图像按照时期的先后顺序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来:__________。细胞C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时期,细胞B中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图3中“A→B”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图1中与图3中DE对应的时期是__________(填序号)。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佳时期的细胞应处于图3中__________段,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一般取材于睾丸而不是卵巢,原因是__________。
20.(14分)如图表示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白花植株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紫花植株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两对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
(2)现有各种基因型的植株若干,请选择合适的植株并采用两种方法来验证这两对非等位基因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简述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紫花植株,请用最简便的方法检测其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__________(答出检测思路、结果和结论)。
21.(13分)某家族涉及甲、乙两种遗传病,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且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小组成员对该家族部分个体的这两对基因进行凝胶电泳分离,得到如图2所示带谱(四种条带各代表一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A/a和B/b在遗传上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
(2)写出I1、I4、Ⅱ6关于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型:__________。检测Ⅱ5关于两对基因的带谱,可能具有图2中的条带是__________。Ⅱ3和Ⅱ4再生育一个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
(3)写出Ⅲ2两种致病基因的来源(图中的最终来源):甲病__________,乙病__________。
生物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图中的a、b、c、d分别表示没有催化剂时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有无机催化剂时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催化时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降低的活化能,A项正确、B项正确;据图可知,无机催化剂和酶的作用机理相同,都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项正确;d的数值越大,说明酶降低的活化能越大,酶的催化活性越高,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图1中a点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b点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数量,A项错误;图1中温度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为了避免温度对实验的影响,给予的温度应该是该酶的最适温度,B项正确;光合作用中既有ATP的合成也有ATP的水解,C项错误;光下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3处,即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在利用酵母菌生产酒精时,酵母菌开始要先进行有氧呼吸,然后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需要控制通气,A项正确;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透气,避免根细胞因缺乏氧气进行无氧呼吸,进而避免烂根现象发生,B项正确;干燥条件不适合储藏水果,C项错误;由于破伤风杆菌属于厌氧菌,所以皮肤破损较深时需要及时处理,抑制破伤风杆菌的繁殖,D项正确。
4.【答案】A
【解析】通过乙组和甲组对照,可以说明CO2浓度倍增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大田保持良好的通风可以增加作物间CO2浓度,所以该实验可以为大田保持良好的通风,利于作物生长提供理论依据,A项正确;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水的光解发生于光反应,若该实验不能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则主要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B项错误;丙组的光合速率低于甲组,主要原因与CO2浓度有关,而NADPH和ATP是光反应的产物,C项错误;该实验虽然证明了CO2浓度的倍增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但当下的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中CO2浓度过高引起的,所以不提倡化石燃料的过度利用,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ATP,后期不能产生,A项错误;细胞呼吸过程中能产生NADH,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是NADPH,B项错误;无论是细胞呼吸还是光合作用,所需的酶都有多种,C项正确;由于呼吸酶和光合酶不是同一类酶,所以同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由于有丝分裂需要酶的催化,所以温度改变后可能会改变分裂期的长短,A项正确;由于染色体中的DNA含有P元素,且在间期需要进行DNA的复制,所以32P标记的结构可以是染色体,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分裂期之间的间期长度大于分裂期,C项正确;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对植物组织进行解离处理,目的是使植物细胞彼此分散开,便于观察,D项正确。
7.【答案】A
【解析】蹼状结构是细胞分化的结果,鸡的蹼状结构消失是正常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A项正确;该实验不能证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项错误;鸡生活于陆地,所以不需要蹼状结构,C项错误;该移植实验可以证明一种生物的细胞可以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进行细胞分化,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基因型为aa的个体是含a基因的精子与含a基因的卵细胞受精形成的,若含a基因的精子全部致死,则无法产生基因型为aa的个体,A项正确;基因型为Aa的雌性植株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1/2A、1/2a,由于含a基因的精子一半致死,所以基因型为Aa的雄性植株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为2/3A、1/3a,所以自交产生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2:3:1,B项正确;该植物种群中AA、Aa和aa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30%、40%和30%,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及其比例是1/2A、1/2a,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及其比例是2/3A、1/3a,所以随机传粉产生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2:3:1,C项正确;由于含a的精子不会全部致死,所以无论是自交或随机传粉,基因型为aa的个体比例逐渐降低但不会很快消失,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F2的紫茎植株所占的比例是27/64=(3/4)3,据此可判断该植物茎的颜色至少受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项正确;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是A_B_C_,其余的基因型为绿茎植株,如AAbbee和aaBBCC,AAbbcc×aaBBCC,F2的表型及比例与题干中的相同,即F2中紫茎植株占27/64,B项错误;F1(植株丙)基因型为AaBbCc,
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紫茎:绿茎=1:7,C项正确;F1中紫茎植株的基因型
(A_B_C_)共有8种,绿茎植株共有27-8=19种基因型,D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一个基因组成为MmNn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A项错误;C是精子,D是卵细胞,两者既含有常染色体,也含有性染色体,B项错误;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①②)中,C项错误;卵细胞的体积大于精子,F细胞是由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在受精卵中细胞核基因各有一半来自母亲和父亲,但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母亲,所以F细胞中的基因来自母亲的部分多于父亲,D项正确。
11.【答案】C
【解析】图1中甲的2条性染色体都是X染色体,所以其性别是雌性,乙中的性染色体1条是X染色体,1条是Y染色体,所以其性别是雄性,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较少适合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A项正确;雌果蝇的体细胞内成对的常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性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也相同,B项正确;摩尔根提出的假说是为了解释为什么F2中的白眼果蝇都是雄性,而不是为了解释亲本中白眼果蝇的来源,C项错误;摩尔根通过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包括杂交实验和测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从而为萨顿的推论提供了实验证据,D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假设控制该遗传病的等位基因用A/a表示。由于图中的Ⅱ-3或Ⅲ-7两位女性患者的父亲均正常,所以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正确;图中的Ⅱ-6和Ⅲ-4两位男性患者的母亲均患病,所以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项错误;若I-1不含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类型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Ⅲ-4和Ⅲ-7的致病基因均来自I-2,C项正确;若I-1含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Ⅱ-1不含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所以其基因型是AA,Ⅱ-2的基因型是Aa,所以Ⅲ-1、Ⅲ-2是携带者的概率都是1/2,D项正确。
13.【答案】AB
【解析】物质I是NADPH,该物质在叶绿体中的运动方向和ATP的相同,都是从类囊体到叶绿体基质,A项正确;物质Ⅲ和VII都是CO2,物质Ⅱ和V都是O2,B项正确;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第一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中不含该过程的酶,所以葡萄糖在线粒体中不能被氧化分解,C项错误;③④⑤分别是有氧呼吸的第一、三、二阶段,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其中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D项错误。
14.【答案】BCD
【解析】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真核生物,所以真核生物的细胞都是真核细胞,A项错误;“造血干细胞→幼红细胞”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所以该过程属于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项正确;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利于容纳更多的血红蛋白,进而利于行使运输02的功能,C项正确;细胞凋亡是遗传物质控制下的一种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对于机体是有利的,如有利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D项正确。
15.【答案】CD
【解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对夫妇中丈夫色觉正常,所以他们不应该生育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A项正确;该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XBY和XBXb,由于只有妻子含有致病基因,所以生育出该红绿色盲儿子的原因与其母亲有关,B项正确;据该红绿色盲儿子的基因型可知,其母亲在减数分裂Ⅱ后期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了基因组成为XbXb的卵细胞,C项错误;由于红绿色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项错误。
16.【答案】A
【解析】雌鸡的基因型有ZAW和Z*W两种,雄鸡的基因型有ZAZA、ZAZa、ZaZa三种,据此可推测,一般情况下,雄性芦花鸡出现的概率高于雌性芦花鸡,A项正确;由于控制鸡的羽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与性别有关,B项错误;亲本中的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的基因型分别是ZAZa、ZaW,雄鸡为杂合子,而雌鸡为纯合子,C项错误;非芦花雌鸡(ZaW)×纯合芦花雄鸡(ZAZA),子代都是芦花鸡,所以不能根据子代的羽色判断性别,D项错误。
17.【答案】(1)pH(1分)底物浓度、抑制剂的种类(和抑制剂的有无)(1分)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单位时间内产物的增加量(2分)
(2)①(1分)增加酶的数量(1分)
(3)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合理即可,1分)不能(1分)温度升高本身就会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2分)
【解析】(1)人的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相同,但是胰蛋白酶的最适pH大于7,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所以由胰蛋白酶改为胃蛋白酶后,温度条件保持不变,但pH需降低至1.5。图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浓度、抑制剂的有无和抑制剂的种类。酶促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单位时间内产物的
增加量表示。
(2)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抑制剂I的抑制作用被抵消,可以达到无抑制剂时的最大速率,所以抑制剂I的作用机理应是①(与底物争夺酶的结合位点)。抑制剂Ⅱ的作用机理是与酶结合改变酶的结构,从而抑制酶促反应速率,所以要增大抑制剂Ⅱ作用下的最大酶促反应速率,应增加酶的数量(浓度)。
(3)比较图2中的两个装置可以看出,除了催化剂种类不同外,其他处理方法相同,所以该装置可用于验证酶具有高效性。由于温度变化本身就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在不另设空白对照组的前提下,乙装置不能用于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8.【答案】(1)小于(1分)温度和CO2浓度(1分)相同光照强度下,苹果树幼苗吸收CO2的速率(或净光合速率)大于梨树幼苗(2分)
(2)25℃(1分)升高、不变、降低(2分)
(3)不能(1分)处理方法:用图中的装置设置A、B、C三组,装置内NaHCO3溶液的浓度适宜且大小为A>B>C,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装置内的气体增加量(3分),实验结果:气体增加量的大小关系为A>B>C(2分)
【解析】(1)图1甲中坐标曲线的起点表示呼吸速率,起点越靠下说明呼吸速率越大,据图可知,苹果树幼苗的呼吸速率低于梨树幼苗。当光照强度大于b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和CO2浓度。植物的生
长速率取决于净光合速率,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相同光照强度下,苹果树幼苗吸收CO2的速率(或净光合速率)
大于梨树幼苗,所以苹果树幼苗的生长速率大于梨树幼苗。
(2)据图1中的乙可知,在25℃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最大,所以该温度下植物生长速率最快。实线表示呼吸速率,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二者之和为实际光合速率,所以温度从30℃升至35℃后,植物的呼吸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和生长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升高、不变、降低。
(3)由于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但在光照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所以用图2所示的装置不能一次测定出植株的实际光合速率。装置中的NaHCO3溶液的浓度大小可以调整CO2浓度,所以用该装置可以验证适宜浓度的CO2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速率逐渐增大,具体操作方法及实验结果见答案所示。
19.【答案】(1)相同(1分)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1分)
(2)A-C→B(1分)④(1分)0(1分)
(3)DNA复制(染色体复制,1分)②③⑤6(1分)BC(1分)睾丸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能统计到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多,而卵巢中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不连续的,)不能统计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少(答案合理即可,2分)
【解析】(1)图1表示的是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其中②和⑤时期分别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这两个时期染色体数量增倍的原因相同,都是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④时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2)图2中A、B、C三个细胞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所以按照减数分裂时期先后的排序是A→C→B。C细胞对应图1中的④时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
(3)图3表示的是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变化,A一B每条染色体中的DNA由1个变成2个,这是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的结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该时期处于图3中的BC段。由于睾丸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能统计到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多,而卵巢中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不连续的,不能统计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少,所以观察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一般取材于睾丸而不是卵巢。
20.【答案】(1)1(1分)4(2分)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I后期)(1分)
(2)用基因型为DdRr的蓝花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蓝花:紫花:白花=9:6:1(3分)用基因型为DdRr的蓝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是蓝花:紫花:白花=1:2:1(3分)
(3)让该紫花植株自交,若后代全部是紫花植株,则该紫花植株为纯合子;若后代紫花:白花=3:1,则该紫花植株为杂合子(4分)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是D_R_,共4种基因型;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D_r、ddR_,共4种基因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ddr。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验证两对非等位基因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常采用自交法和测交法,具体操作及结果见答案所示。
(3)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D_rr、ddR_,探究某紫花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采用自交法和测交法,但自交法最简便,操作方法及结果和结论:让该紫花植株自交,若后代全部是紫花植株,则该紫花植株为纯合子;若后代紫花:白花=3:1,则该紫花植株为杂合子。
21.【答案】(1)遵循(1分)根据“I3和I4不患甲病,Ⅱ4患甲病”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A/a位
于常染色体上,另外,由题干可知B/b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合理即可,2分)
(2)AaXBXb、AaXbY、AAXBY(2分)条带1、2、3、4或条带1、3、4(答不全给1分,共2分)1/6(2分)
(3)一个来自Ⅱ1,另一个来自I1或I2(2分)一个来自Ⅱ1,另一个来自I1(2分)
【解析】(1)I1和I2正常,但生有患甲病的女儿,所以甲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且I4患乙病但生有正常的女儿,所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可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两对非等位基因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结合图2中6个人的带谱图和图1中这6个人的表型和基因型可推测,条带1~条带4分别代表基因A、a、b、B,所以I1、I4、Ⅱ6。关于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AAXBY。Ⅱ5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所以检测Ⅱ5的基因带谱,其可能具有的条带是1、2、3、4或1、3、4。Ⅱ3的基因型是1/3AAXBY、2/3AaXBY,Ⅱ4的基因型是aaXbXb,所以Ⅱ3和Ⅱ4再生育一个患甲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3,生育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1/2,所以Ⅱ3和Ⅱ4再生育一个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男孩的概率=1/3×1/2=1/6。
(3)Ⅲ2的基因型是aaXbXb,一个a来自Ⅱ1,另一个a来自I1或I2;一个b来自Ⅱ1,另一个b来自I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