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张PPT。基础知识1、 年开始的_____________ 和 ,为我国经济建设留下深刻教训。
2、“大跃进”的核心内容是全民“ ”。
3、面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1961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式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 、 、 、 ”的八字方针。1958“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大跃进”本是一个褒义词,为什么 要加上引号?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跃进,而是急于求成的浮夸蛮干。急于求成的根源在于党中央一部分领导人对经济建设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议一议: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会带来什么后果?给我们带来什么深刻教训?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任何工作的进行,都必须做到必要性和可能性两者结合。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才是妥善之举。思考:
从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国民经济的调整,说明了什么?课件4张PPT。学习与探究1.“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是片面强调了党的“鼓足
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中的( )。
A.多 B.快 C.好 D.省
2.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出现在( )。
A.1956年 B.1958年 C.1960年 D.1961年
3.人民公社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超越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C.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BBA4.为何“大跃进”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应吸取什么教训? 答: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经济建设没有经验,又急于求成,提出了脱离实际的过高的生产指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经验教训:①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②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讨论:“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和教训 违背客观规律,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打乱正常生产秩序,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积累和消费之间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工作中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人民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从1961年起,国家不得不用5年时间进行经济调整。 ①原因:总路线提出以后,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同时,主观上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律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特点和危害:“大跃进”主要是片面地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评价: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在探索中,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第4课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选择题
1.195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总路线的目的是 (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B.掀起大跃进运动
C.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D.割资本主义尾巴
2.“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是片面强调了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中的 ( )
A.多 B.快 C.好 D.省
3.下列关于“大跃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由于在执行总路线的过程中忽视客观规律造成的
B.农业中的浮夸风和工业中的全民大炼钢铁是其主要内容
C.“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这一时期的宣传口号
D.这场运动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4.下列关于大炼钢铁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
B.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速度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合理利用了人力、矿产等资源
5.曾有报刊宣传某人民公社“早稻亩产3万6千9百多斤”,甚至
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这种宣传应出现于 ( )
A.土地改革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大跃进”时期
6.1958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把小型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通过了 ( )
A.《土地改革法》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下列对于人民公社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符合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是切实可行的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C.“吃饭不要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D.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8.造成1959年-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
C.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合同
D.全国人民没有建设热情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人民大会堂已经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它建成于 ( )
A.“一五”计划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参考答案
1. C 2. B 3 .D 4 .C 5.D 6. C 7. B 8. B 9.D 10.C
第4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综合训练
1、阅读课文,了解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现象,正确回答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这种现象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3)我们从中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1)材料一是哪次会议上提出的总路线?
(2)材料二中的现象是否违背了材料一的指导方针?请简要说明其理由。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三:这一时期,浮夸风相当严重,1958年,丰都县全县粮食总产量21万多吨,竟报成42万多吨;1958年要求全县户户有存款,数量多多益善。三建公社11个信用社五天实现储蓄万元化,三元营业所一个晚上储蓄余额达8万元等等。
材料四:“大战钢铁”是“大跃进”的产物。丰都树人区在1958年10月份,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000多人,干部、师生、居民大献柴火,提供废铁。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年我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
(2)材料二的名称是什么?此材料制定后,中共中央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3)针对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4)全国大战钢铁,大量砍伐森林,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5)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1)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高速度的结果。
(2)使国民经济正常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国家正常工作无法进行
(3)经济建设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
2、是。理由:①材料二中的现象反映了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片面追求了材料一中的“快”的方针。②“大跃进”运动时大搞群众性的炼钢铁运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与材料一中的“省”的方针相违背。
3、(1)一五计划时期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总路线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需要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4)森林的大量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无限热忱和献身精神,要加以科学的引导;要充分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客观现实;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盲目主观意断等等(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课件2张PPT。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大跃进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
盲目蛮干,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
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
重失调。
结 果对国情分析不够
缺乏建设经验
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严重失误的原因与教训,对于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原因: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