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八年级下册 第7课 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八年级下册 第7课 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3 09:05:19

文档简介

第7课 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
课时训练:
1、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个凡是”错误分针在党的思想界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还没得到平反。
C、老 一辈革命家还没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兴起。
2、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种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
3、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意义重大的转折性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
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
4、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 ( )
A、实事求是
B、科教兴国
C、四项基本原则
D、改革开放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7、下列描述中,最符合邓小平的是( )
A、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B、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
C、他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劳动者
D、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8、党的哪一次会议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9、按照党的“十三大”部署的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步骤,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 )
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10、下列哪项不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作用)( )
A、 “南方谈话”后,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B、 从理论上回到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C、 对当时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D、 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引导作用
11、哪次会议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 平理论”,并把它写入党章做为党的指导思想(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 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2、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因为( )
A、他经历了“三起三落” B、他主张拨乱反正,打破精 神枷锁
C、他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D、他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1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党的正确领导是根本保证;回答下列党史有关问题。
(1)、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2)、党的哪一次会议后,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了什么主张?
(3)、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明了什么理论?简要概括这次 会议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4)、邓小平同志是哪一年逝世的?同年召开的“ 中共十五大”把哪一理论写入党章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
1—5:A A C A A 6—10:A D B B A 11:D 12:D
13:(1)、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是建国以来中共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张。
(3)、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五大)。
课件4张PPT。当堂训练一 个中心?
二(两) 个基本点?
三 步走?
四 次会议?比一比:看书,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最先找到答案?
一 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 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三 步走——第一步······温饱
第二步······小康
第三步······比较富裕
四 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大 、十三大 、十五大连一连: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大
十三大
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你知道吗?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它是哪一次会议上确立的?这次会议还有哪些主要内容?下列不属于党的基本路线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课件6张PPT。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AB我党出现的“左”倾错误:A图表明,六七十年代大搞_______;
B材料表明,中共领导人提出“___”的方针,左倾错误仍在延续。左倾错误引起全国不满,思想理论界展开一场关于_____的讨论,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纵横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哪次会议?历史学家胡绳认为: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纠错领导核心历史地位彻底纠正了“左”的思想错误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纠正了博古等人
的错误指导思想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党、红军、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请说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9、祖国统一:1、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根本任务(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改革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5、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6、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7、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8、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一国两制巩固与提高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和两次历史性的飞跃。请回答:三次历史性的变化和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分别是什么?结合史实谈三次历史性变化的意义,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两次飞跃:
第一次是
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是
邓小平理论。
辛亥革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
为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奋斗
国庆60周年时,天安门广场出现了以下三位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伟人照片。 请结合所学,完成表格。课件6张PPT。课堂检测1、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个凡是”错误分针在党的思想界仍占 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还没得到平 反
C、老一辈革命家还没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兴起。
A2、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种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A3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意义重大的转折性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
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
4、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cA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 ( )
A、实事求是
B、科教兴国
C、四项基本原则
D、改革开放A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A7、下列描述中,最符合右图人物
的是( )
A、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B、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
C、他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劳动者
D、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D课件1张PPT。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你怎样理解“转折”?1、指导思想上: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 经济建设为中心
2、经济上:从单一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对外关系:从封闭保守→对外开放
从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
4、政治上:从维护僵化体制→全面改革
从强化集权、个人崇拜→建设民主政治5、文化上:从轻视知识、践踏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