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张PPT。1.“文革”后,中国现代化建设重新启动,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
A .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取消人民公社
D .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 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 适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 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BB3.右面表格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农业生产的变化情况,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
D.义务教育制的推行
4.下列关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B.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C.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D.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5.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集体企业 B.国有企业
C.个体企业 D.合资企业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ACB史料分析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1)材料1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2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
(3)材料3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顺口溜反映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什么情绪?农村生产遭受极大的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8年,安徽凤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包产到户);
热情高涨、生产积极性高小组讨论 1、你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初步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在改革浪潮中,出现了企业破产、职工下岗、东西部差距、环境污染等社会现象。对此,你有何看法?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待改革,态度谨慎,指导有力:①试点探索,逐步推广②下放权限,责任到位 ①判断成功与否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进更多人的利益②前进道路上的暂时困难,我们不能因此退缩迟疑,从而失去机遇,前功尽弃③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与时具进.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 )掀起。
A、农村
B、城市
C、沿海地区
D、内地
2、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区是( )
A、广东、福建
B、安徽、四川
C 、广东、安徽
D、广东、四川
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4、“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自从分 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化与下列哪一政策息息相关?( )
A、“大跃进”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 是 (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关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济体制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就已进行
B、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城市进行
C、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
7、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新收获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性调动起来了
B、农村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观
C、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D、 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8、是什么促使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南方谈话”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对外开放
9、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私有企业改
C、大中型企业改革
D、小型企业改革
10、对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进行的试点和探索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政企分开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实行经营责任 制
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开始于(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 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2、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终极目标)是建立( )
A、现代企业制度
B、国营经济
C、民营经济
D、经营责任制
13、大概什么时候,我国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 )
A、 1983年
B 、20世纪90年代
C 、1984年
D 、2000年底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民公社 时期农村社员出工是:“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安排生产靠队长,下地干活等队长,遇到困难找队长,牲口下田喊队长,收不到粮食怨队长。”
材料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2分 )
(3)材料三中的“大包干”指的是什么制度?(2分)
参考答案
1—5:A B D D D 6—10:C D C A C 11:C 12:A 13:B
14:(1)农民生产自主性、积极性极低;主要是人民公社制度造成的。
(2)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课件5张PPT。2 、建国后我国在农业(农村)政策上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适合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土改 改造 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知识迁移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哪几次调整?1950年-1952年 土地改革,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1953年-1956年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走合作化道路
1958年-1978年 人民公社制度
1978年至今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掀起于
A、农村 B、城镇
C、国营企业 D、乡镇企业
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A、按劳分配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制度
D、互助合作制度A B3、下列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适合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B、得到了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支持
C、使农民获得了更多的生产积极性
D、是对农业集体经济的全面否定D4、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A、国有企业
B、乡镇企业
C、厂长负责制
D、公司制度
5、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基本实现是在
A、1997年底 B、1998年底
C、2000年底 D、2001年底AC课件6张PPT。20世纪70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 小岗村农民 ( )
A.安徽肥西 B.安徽凤阳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B课堂演练 这段花鼓词说明农村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政社合一,
集中劳动,吃大锅饭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凤阳花鼓词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 群众自行发动: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徽凤阳县犁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社员的代表聚集在村里一间屋里秘密写下了一张契约。在契约中,每户农民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粮食任务,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功,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如发生意外,社员保证把干部的小孩养活到18岁。18个农民在保证书上按了指印或图章,之后他们把牲畜、土地分到每户手中。动脑筋包产到户与以前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包产到户后,那么土地归谁所有呢?
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
来,我国农村经
历了哪几次生产
关系的变革?革
改
地
土社
公
民
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这番话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生产经营局面?
这种局面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课件5张PPT。 问题探究:乡镇企业为什么会“异军突起”? 我们农村改革总的来说,发展是比较快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了,异军突起。
——邓小平渔业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广东南海县的渔业生产大幅度增长 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发展道路,成为该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荣膺联合国“全球生态500佳”。滕头村村委会办公楼绿色长廊→川西农家发展庭院经济 看图说史:谈谈乡镇企业的崛起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