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八年级下册 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八年级下册 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3 09:03:47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 1.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C.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就
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就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②香港、台湾也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③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3.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荣誉
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越大
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4.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主权,这主要是指( )
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外国资本不动
C.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5.历史反复证明,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对于中华民族的振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今,国共合作、和平统一在海峡两岸的呼声更趋高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再次郑重向全国宣告: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一切存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此次合作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次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效?目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2分)
成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1分)。材料二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2)在材料二中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于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政策转变的标志是什么?请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关键:国共两党平等会谈,不可让外国势力插手(2分)。
变化:从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 (2分)。
标志: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1分)。
原因: ①20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②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③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台海两岸关系的实际状况考虑(任答其中两点,3分)材料三 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谈。穿越60年历史,两党最高领导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胡锦涛总书记说:“从你们踏上内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两党就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了会谈。胡锦涛强调,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材料四 2008年11月3日7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七十四人的代表团访问了台湾,广受世界瞩目的历史性会晤——“陈江会”于11月4日胜利举行,并签署了航运、货运、海运、食品安全多项协议。陈云林与江丙坤共同出席了两岸互赠珍稀动植物记者会,大陆赠送的是除了大熊猫“团团”、“圆圆”外,还有珙桐树,而台湾方面赠送的是长鬃山羊和梅花鹿。不断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次两会在台北举行会谈,成为了两岸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协商进程的持续、成果的累积,将扩大两岸交往,增进双方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迈入新的境界。(3)联系时代背景并结合材料三、四,分析海峡两岸一定能实现统一的主要条件有哪些?条件:①根本保证: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②人心所向: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③历史依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国际法依据:中美联合公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建交公报等国际文献关于台湾问题的原则。⑤政策保证: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⑥榜样借鉴:港澳回归并保持了繁荣,提供了榜样和借鉴。⑦当前,两岸高层接触频繁,直航初步实现。⑧两岸经济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等。(4分,涉及其中4点即可)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其成功也日益依赖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两岸民族认同感的亲情;
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经济发展优势可以互补;
台湾地区与美国经济联系的逐渐减弱。
(每点一分)材料二 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海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材料三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深情地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民主党人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却延续了共和党人当政时期的政策,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两党制定政策都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当前美国遭遇经济危机,需要中国共同应对危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3分,任意3点得3分)政策:维持现状(或不独不统)。表达他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2分)表现: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海基会和海协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通”;连战访问大陆等(2分,任意2点得2分)(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温总理的一席话? 1987年以来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表现?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选择题:
1、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
A、《联合声明》 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C、《告台湾同胞书》 D、《中美联合公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
A、1999年7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2000年12月20日 D、1999年12月20日
3、“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是( )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一个国家,两个政府
C、一个政府,两个国家 D、一种制度,两个国家
4、台湾方面授权同大陆进行经济,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的民间团体是( )
A、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B、祖国统一促进会
C、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 D、海峡交流基金会
5、“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适合解决的问题是( )
A、少数民族问题 B、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C、邻国边界问题 D、外交关系问题
6、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 )
A、和平统一的方针 B、一国两制
C、停止炮击金门 D、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话
7、“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提出是在( )
A、1979年元旦 B、20世纪80年代
C、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D、邓撒会谈中
8、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更大的自主权,这主要是指( )
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外国资本不动
C、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9、我国之所以能运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 )
A、英葡国家力量的削弱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外交政策的成熟
10、我国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澳门回归祖国 D、香港回归祖国
二、阅读下列材料: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的神圣职责,也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则两利,离则两伤,捐弃前嫌,携手共进。我们希望李登辉先生从现实出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顺应民意,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作出贡献。
(1)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和则两利,离则两伤”的最有力证据是什么?
(2)为什么说“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神圣的职责”?
三.问答题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产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实践效果如何?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D 5、B 6、A 7、B 8、D 9、B 10、C
二、材料题
(1)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使国民大革命蓬勃兴起,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并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革命成果巨大。当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合作关系破裂,国共两党开始了尖锐对峙,为日本30年代一步步扩大侵华提供了可趁之机,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30年代,随着日本侵华的加深,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胜利。然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是中国人民重新陷入战火,并造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2)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大陆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海峡两岸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代表了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因此,顺应民意,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的神圣职责。
三、问答题
(1)“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全国人大党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具体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这就是“一国两制”政策的雏形。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一国两制”具体的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87年中葡两国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4)“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圆满的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课件9张PPT。练一练:1.“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D2.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最大的区别在于
A、法律制度 B、经济政策
C、社会性质 D、政治体制C3、在实现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中,英方 提出用主权换治权的方案,其实质 是
A、保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B、维护英国在香港的经济利益
C、香港主权归还中国,仍由英国继续 治理
D、维持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BC4.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辜汪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辜汪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D.“辜汪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辜汪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D.“辜汪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5.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下列对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中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B.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C.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D.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D6.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苏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CC7.中新网2009年8月4日电,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逾八成受访台湾民众不反对胡锦涛与马英九会面,其中72%的民众希望在马英九本届任期内举行,30%的民众希望胡锦涛能来台湾。促使这—局面出现的原因有①两岸之间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多;②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③国共两党交往的不断增多;④“一国两制”在台湾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8.2005年4月一7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新民党主席郁慕民先后访问大陆,三位均表示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这表明 ①祖国和平统一符台中华民族的心愿 ②“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③“台独”缺乏政治基础 ④国民党、亲民党、新民党官员访问大陆为两岸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平等对话树立了典范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9.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A.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定期互访 D.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B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选择题
“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解决问题的基本方针。据此回答第1——4题。
1、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这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观点表明
A、“一国两制”只适合台湾 B、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C、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D、反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2、“一国两制”政策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
A、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B、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
3、“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4、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因为
A、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主体 B、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
C、“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 D、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长期并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祖国统一大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据此回答第5-8题。
5、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中国有着较高的国际地位
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6、实现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根本条件是
A、“一国两制”构想深入人心 B、改革开放政策的吸引
C、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7、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搞中央与地方谈判。”这段话的精神实质是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谈判 B、实现统一大业,共创中华未来
C、准备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D、统一后,国共要继续合作
8、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进程的主要原因
①台湾大陆“三通”不能实现 ②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的发展 ③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④台湾大陆社会制度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9.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本质不同在于
A.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B.属于政党政治问题
C.属于外交问题 D.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二、简答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9日《中英南京条约》:“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害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需物料,今大皇帝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既嗣后世袭王位者,长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1860年10月24日《中英北京条约》:“将粤东九龙司一区(按: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中国领土)……付予大英君主并历后嗣,并归属香港界内。”
1898年6月9日《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规定英国租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200多个小岛屿(即“新界”,约占香港地区总面积的91%),租借期99年。
材料二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开始了3年零8个月的日占期。1942年10月中英谈判中,国民政府要求终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收回新界,遭英方拒绝。在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上,丘吉尔公开反对在亚洲及中国实行大西洋宪章,并声称要让英国国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他说:“我们也有我们的传统,只要我在白厅一天,人就要坚持这些传统和维护大英帝国。”
材料三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指出:“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仅不是一个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人是李鸿章!”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香港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⑵材料二反映出什么问题?丘吉尔所谓的“传统”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⑶材料三反映出邓小平的原则立场是什么?此后中英两国就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办法谈判的结果是什么?
⑷从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不同结果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或结论?
11.“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包括: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什么?
⑵中国政府的这一构想先后在哪两个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⑶中国政府对台湾和香港的基本政策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⑷当前严重阻碍和平统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⑸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你认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有哪些有利条件?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台湾地区于2003年11月28日凌晨通过了所谓“公民投票法”。该“公投法”否决了有关针对所谓“国旗、国号、国歌、领土变更、主权”等事项进行“公投”及“制宪会议”的内容,但某些条文也为“台独”分子进行分裂国家活动留下了隐患。
材料二  2003年12月9日,温家宝访美时指出,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我们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我们尊重台湾人民的民主要求,但台湾当局假借民主、搞所谓“防卫性公投”,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对这种分裂活动,我们绝不能容忍。维护台湾地区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两岸人民的利益。只有坚定不移地反对“台独”,才能维护台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和平的努力。
请回答:
(1)分析说明为什么解决台湾问题要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
(2)分析说明“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和平的努力”。
(3)你如何看待台湾“公投”?
参考答案
1-4 、CAAA 5-9 、CCBCD
10、(1)从19世纪40年代-90年代,英国倚仗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先后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不平等条约,侵占了香港地区。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政府曾要求收回新界,由于英方拒绝而失败。邱吉尔所谓的“传统”不过是炮舰政策和侵略扩张。
(3)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一定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在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4)国民政府腐败无能;国力是外交的保障;“一国两制”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典范,是实现香港回归,加快祖国统一的战略决策。
11、(1)“一国两制”(2)香港、澳门(3)台湾可以保留军队,香港则不允许(4)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某些外国反华势力(5)综合国力的增强;广大人民渴望统一;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有利的外部条件。
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以及对政治的了解和关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材料一反映了台独势力的猖獗,材料二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答案(1)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用它来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一国两制”方针的落实,既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又充分尊重了世界和平和中国历史和现状,是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统一的最好方式。
(2)实现国家的统一,无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武力方式。用和平的方式,可以避免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不损国力,不伤民心,是人民的共同心愿。因此,我们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3)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性质,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当局推动“公投”,是在挑战“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搞台独,企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不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违背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愿望,是绝对行不通、也是我们坚决要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