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八年级下册 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八年级下册 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媒体素材若干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3 10:06:45

文档简介

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主要原因是( b )
a、计划经济
b、改革开放
c、人民建设热情高
d、平均主义
2、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已经开始( b )
a、脱离贫困
b、迈向小康
c、解决温饱
d、走向富裕
3、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标志是( a )
a、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
b、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
c、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d、现代化的交通通讯费用支出大幅度增加
4、文化成为一种世俗的消费融入市场的大潮之中开始于( c )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期
5、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是( c )
a、绿色食品
b、出门旅游
c、凭票购买
d、提前消费
6、下列不属于目前的时尚消费行为的是( d )
a、购买家用汽车
b、贷款购买住房
c、出境旅游
d、长期储蓄
7、关于今天五彩缤纷的服装,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衣服是过去岁月留下的化石
b、衣服是看得见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审美潮流
c、社会意识和时代精神是看不见的
d、一个社会的历史也是写在衣服上的
8、关于我国城乡居民改革开放以后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增多
b、文化精神生活日益缺乏
c、很少人意识到知识信息的重要
d、医疗、养生、保健很少有人重视
9、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c )
a、基本持平
b、时增时减
c、大幅度增长
d、大幅度下降
10、我国的旅游“黄金周”主要是指( c )
a、元旦
b、暑假
c、“五一”“十一”长假
d、中秋节
11、关于我国城乡居民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消费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①在生活消费上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
②不同群体与个人表现出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上的差异
③生活出现了多样性、个性化的特征
④提前消费、休闲消费等成为新时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12、20世纪90年代中期家庭文化消费的“三大神器”是( b )
a、彩电、冰箱、vcd
b、卡拉ok、彩电、vcd
c、卡拉ok、彩电、电脑
d、电脑、彩电、手机

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 嘉兴有一座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内三楼展厅里全方位的展示着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这直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A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C.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2.张大伯结婚时,购买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 张大伯的儿子结婚时,购买的“四大件”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脑。张大伯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应该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后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D.中共十二大召开后
3.以前,人们购买生活日用品必须使用票证;但这些票证最终被取消。这种变化,反映出( C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符合国情
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中国人不习惯使用进口日用品
4.游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下列游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D )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
C.红卫兵
D.网上购物
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走向了小康,你认为生活条件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6.在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作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7.现在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有很大差异,展现出了生活的多样性与个性化,你认为如何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
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下列关于中国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史实前后搭配不一致的是(C)?
A.?第一个电报机房——上海????????????????
B.?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台湾?
C.?第一个无线电台——天津????????????????
D.?第一个电话局——南京?
2.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是在?(C)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戍变法前????
C.辛亥革命前夕??????
D.?辛亥革命?
3.表明西方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局面被打破的史实是?(B)
A.福州船政局建立?????????????????
B.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成立?
C.中国自行制造出第一艘蒸汽轮船????
D.南京国民政府将轮船招商局改为官办?
4.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交通运输业中比重逐步下降的是(D)?
A.铁路运输业??????
B.公路运输业?????
C.民航运输业????
D.轮船运输业?
5.下列有关中国通讯事业表述正确的有?(B)
①1875年,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电话
②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了第一个电话局??
③到2000年末,中国的固定、移动电话的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④近年来,互联网成为人们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工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D)
①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②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歌词中的“天路”指的是?(D)
A.兰新铁路???????
B.宝成铁路??????
C.京九铁路??????
D.青藏铁路?
8.如果你想和远方的朋友进行沟通,最快捷、最省钱的方式是?
A.书信联系??? ?
B.打电话或发电报??? ?
C.发短信??????
D.上网聊天?
9.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D????)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
10.19世纪中期前后,中国报业主要创办者是?(A)?
A.外国在华传教士? ?
B.清朝政府?? ?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D.洋务派?
11.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B?)?
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恢复了生机,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下列四种报纸中,明显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
?A.《人民日报》????
B.《光明日报》???
C.《南方周末》??????
D.《文汇报》?
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在近代,首先突破中国人传统服饰、穿上西装的是( B )
A.政府派遣的第一批留美幼童
B.部分买办
C.孙中山
D.康有为
2、某电影公司拍摄一部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上海街头的影片,下列镜头中明显“穿帮”的是( A )
A.大街上出现了穿着中山装的、西装的、长袍短装的各色人物
B.留着辫子的达官贵人进了咖啡馆
C.中国人自办的轮船公司的广告出现在街道两旁
D.有人正在看中国人自办的报纸
3、19世纪末,有人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从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有钱人能实现的有
( C )
①吃西餐 ②喝西洋饮料 ③喝咖啡 ④建造花园式洋房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如唐之“丰满华丽”,宋之“理性美”,民国的“中西合璧”,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多姿多彩”。这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B )
A.“百家争鸣”、商业繁华、政治民主、经济全球化
B.富强开放、理学盛行、民主共和、经济全球化
C.“百家争鸣”、理学盛行、新思想萌发、百花齐放
D.富强开放、民族融合、中体两用、百花齐放
5、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C )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1950年以后,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好莱坞的电影受到批判,后来遭到禁演,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饰,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C )
A.建国初期社会物资比较匮乏
B.受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C.冷战与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
D.受苏联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7、下列诗词中,能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风尚的是( B )
A.簷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
B.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
C.雪亮玻璃窗洞圆,香花爆竹霸王鞭
D.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8、我国休闲活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休闲方式,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
A.民国时期:戏曲、逛游艺场、电影、集邮、聚赌、茶馆
B.新中国初:卡拉OK、蹦迪、健身、泡吧、电视、收藏、旅游、探险
C.文革时期:体育、交谊舞、集邮、电影、样板戏、喝咖啡
D.改革开放后:看样板戏、唱语录歌、跳忠字舞
9、1872年《申报》报道:“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喧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奠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正确的是(A)
①传统道德礼教受到冲击
②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③女子逐渐融入都市新生活
④辛亥革命推动社会生活变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