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滋润(cí) 呜咽(yàn) 惟妙惟肖(xiào)
B.妥帖(tuǒ) 明媚(mèi) 脍炙人口(zhì)
C.给予(ɡěi) 屏风(pín)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字的一组是( )
A.扫视 噪声 脊背 阴喑 B.玲珑 象征 追逐 榨油
C.侵略 触动 奉命 懂得 D.杀菌 梳理 隐蔽 辛酸
3.“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中的“逝”与下面哪个词语中的“逝”意思不同? ( )
A.稍纵即逝 B.转瞬即逝 C.流光易逝 D.溘然长逝
4.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诸葛亮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B.他日复一日处心积虑地从事着音乐创作。
C.联欢会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谈笑着。
D.签的这本书,我看完后一定完璧归赵,绝不食言。
5.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这句名言出自“墨子”。
B.外祖父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C.我喜欢读的书有《呼兰河传》《唐诗三百首》《窗边的小豆豆》……等
D.“他不肯接见你的”,一个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谁都不肯接见。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联欢会后,徐丽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B.这座高山我估计接近有两千米以上。
C.通过这次体验活动,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我断定这个扎辫子的小姑娘可能是王红。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走进草原,jí mù yuǎn tiào( ),liáo kuò( )的草原上,jùn mǎ bēn chí( ),牛儿悠然自得地yóu guànɡ( )。你会yóu zhōnɡ( )感叹草原真美啊!
8.读句子,在括号中填入一对恰当的反义词。
这里曾经是 的城市,战争让它变得一片 。
9.“虎”字的成语
(1)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2)比喻极大的力量。( )
(3)比喻张口大嚼。( )
(4)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
(5)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
(6)比喻坏人的帮凶。( )
10.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
(2)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11.按要求写句子。
(1)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一句名言,“夫孝,德之本也”。所以,我们要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 ”
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需“常将有日思无日, 。”关于学习,他们如是道“ ,老大徒伤悲”告诚我们为学趁年少;“读书须用意; ”劝勉我们为学下苦功;“使弈秋 ,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思援弓缴而射之”《学弈》启示我们为学心专注。
(2)李大钊的女儿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的开头和结尾处分别写到“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妈,昨天是4月28日”。这样写的好处是 。
1927年李大钊被捕后,在狱中备受酷刑,面对敌人的嚣张气焰,他始终安定沉着、大义凛然,此时,让我们不由得想到了于谦在《石灰吟》中“ , ”所表达的从容自若,以及郑燮在《竹石》里“ , ”所展现的坚韧刚强。
(3)“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 ?我 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 ?但不能平的, ?”在这一连串的问句中,我感受到了 。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桂花盛开,太香了。(改成夸张句)
(2)我常常怀念家乡院子里那香飘十里的桂花。(缩句)
(3)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4)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13.口语交际。
请以下面的句子为开头,结合生活实际,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式写一段话。
妈妈真勤劳,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亲力亲为。
四、诗词曲鉴赏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①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②潼关:古关口名,下临黄河,非常险要。③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④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⑤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⑥伤心:令人伤心的是,形容词作动词⑦经行处,经过的地方。⑧宫阙:宫殿。
[阅读训练]
14.曲的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15.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16.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的?
17.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这句诗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18.对这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气势飞动。作者纵笔酣写山川的壮美,赋于它以强烈的感情。沉郁的声调,产生闷雷滚动般的效果,使人心灵震撼。
B.“山河表里潼关路”,突出写潼关的险要。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多少次关系着兴亡的战斗在这里展开。
C.“伤心秦汉经行处”两句,是说遥望那片秦代人、汉代人乃至历代人曾经走过的土地,不禁感慨系之。诗人感到,历史在他面前一页页地翻开,无情地宣示王朝更替不可避免的现实。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四个字,鞭辟入里,精警异常,恰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使全曲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辉。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和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摔跤(节选)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 ,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楼。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 ,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A.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B.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 ,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 。
(作者:徐光耀)
19.选择下列词语填入片段中的横线上。
膀大腰粗 精神抖擞 仰面 朝天 手疾眼快
20.用一句话概括片段的主要内容,要体现出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21.片段中A、B两处都是 句,都是动作描写,A处生动地表现了小嘎子 的性格特点;B处形象地写出了两人 的情景。照样子,写一个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
:
22.读了片段,说说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小嘎子:
(2)小胖墩儿:
阅读。
①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提着一只小皮箱,陷入沉思。
②耶鲁大学的毕业晚会开始了,校园里到处是音乐、鲜花、美酒。可是詹天佑并没有去参加舞会,他来到老师罗索夫人的办公室,聆听老师的临别叮咛。罗索夫人说:“我衷心地祝贺你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接着她拿起一只小皮箱,又说:“这箱子里装着修铁路的资料,是我多年来搜集的,现在就送给你吧。希望你能利用它,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詹天佑紧紧握着老师的手,激动的连声道谢。想到这里,詹天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轻轻地抚摸着这只珍贵的小皮箱,深深地怀念老师的崇高情谊。忽然,詹天佑怒目远望,屈辱的心事涌上心头。
③这是美国诺哈夫中学的一堂地理课,屏幕上出现了铁路、火车、满载的货物、肥沃的土地。老师开始讲解:这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新式的火车。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幻灯片换了,出现的是另一幅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
④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
⑤下课以后,他依然坐在那里默默不语。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詹天佑说:“那老牛破车是哪个国家的?”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说:“高才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詹天佑忽然站起来说:“是我们国家,但,那是暂时的。”“哈哈哈……”在一阵哄笑中,另一个学生说:“听说大英帝国在中国修了一条铁路,可你们的皇帝却硬说那是怪物,把它拆了,扔到河里去了。”“哈哈哈……”又是一阵哄笑。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
⑥“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轮船靠岸了,他望着岸上同胞的亲切笑脸,兴奋地踏上祖国的土地。
23.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写在文前横线上。
24.从文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 )——( ) ( )——( )
25.短文开头一段与结尾一段形成 的关系。
26.文中多处描写詹天佑神态的语句,表现了詹天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请你任选两句写在横线上。
(1)
(2)
27.詹天佑为什么“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用文中的语句作答。
28.目前,中国高铁的威名响震全世界,作为中华儿女,你有什么感受呢?请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谈。
六、书面表达
29.习作。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在这六年里,你一定遇到过许多特别的人和事、也有过许多特别的收获和成长……请以“特别的_____”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事例具体,情感真挚。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
A.“滋润”的“滋”读音为zī;“呜咽”的“咽”读音为yè。
B.全部正确。
C.“给予”的“给”读音为jǐ;“屏风”的“屏”读音为píng。
2.A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A阴喑——阴暗
3.D
【详解】考查多义字。
消逝:指慢慢逝去,不再存在;消失。逝:消失。
A.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过去了(多指时间、机会)。逝:消失。
B.转瞬即逝:转瞬:转眼,形容时间短促。逝:消逝,消失。
C.流光易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逝:消失。
D.溘然长逝:指忽然去世;逝:死亡。故D项意思不同。
4.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能力。要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根据语境判断解答。
B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贬义词,应改为“呕心沥血”。
5.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墨子”是一本书,应该为书名号。
C.句末的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使用,应去掉一个。
D.“他不肯接见你的”后面的逗号应放在引号内,“为难地说”后面的冒号应该为逗号,因为前后都是说的内容。
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优美的舞姿”不能和“萦绕耳畔”搭配,删去“优美的舞姿”;
B.“接近”和“以上”前后矛盾,删去其中一个;
D.“断定”和“可能”前后矛盾,删去其中一个。
故选C。
7. 极目远眺 辽阔 骏马奔驰 游逛 由衷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注意先认真拼读字音,再结合句子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结构和笔顺,做到规范、工整、美观。
“眺”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目字旁,右边是“兆”。
“阔”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要先外后内。
“骏”的笔画较复杂,书写时需注意。
“逛”是左下包围结构,书写时注意先内后外。
“衷”的字形易混淆,书写时需注意。
8. 繁华 萧条
【详解】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能力。
“城市”一般用“繁华”形容,繁荣热闹的意思,与之相反的词语是“萧条”。
故分别填上“繁华”和“萧条”。
9. 生龙活虎 九牛二虎 狼吞虎咽 虎背熊腰 卧虎藏龙 为虎作伥
【详解】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能力。
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九牛二虎:比喻极大的力量。
狼吞虎咽:比喻张口大嚼。
虎背熊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卧虎藏龙: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为虎作伥:比喻坏人的帮凶。
10. 排比 拟人 比喻、夸张 对偶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1)本题“将我……”“使我……”“让我……”“令我……”句式相同,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2)本题将杨树当做人来写,会嘻嘻地笑,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本题“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是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把绵延的五岭比作细浪,磅礴的乌蒙山比作泥丸,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山(五岭和乌蒙)说成细浪与泥丸,这是缩小的夸张。
(4)本题“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上下句对仗工整。上句的“七八个”对应下句的“两三点”,两者都是数词与量组的组合,而后名词“星天”与“雨山”相对,方位介词“外”与“前”相对。
11.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莫把无时当有时 少壮不努力 一字值千金 诲二人弈 专心致志 鸿鹄将至 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对文章的中心起到了强化作用,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憎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遇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游丝样的痕迹呢 赤裸裸 赤裸裸地回去吧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没有作为的自责,对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渴求
【详解】本题考查谚语、古诗文默写、现代文默写、课文理解和名言警句的积累。
(1)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要静也静不下来;儿女想要孝敬父母了,父母却已过世。多用来劝诫人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生活富裕之时,要时常想到困难时该怎么办,不要等到贫穷了,才后悔当初没有节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的《长歌行》,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只能徒然悲伤了。此句勉励年轻人好好把握时光,以免年华消逝,后悔莫及,充满劝诫意味,传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读书时应该好好下一番苦功夫,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
书写时注意“待”“值”“诲”“弈”“鹄”的正确写法。
(2)《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4月28日”这个时间,属于首尾呼应的写法,不仅让整篇文章结构紧凑,而且强调了“我”把父亲的被难日记得很清楚,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诗人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此句描写岩竹的品格,表现诗人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书写时注意“碎”“清”“劲”“尔”的正确写法。
(3)出自课文《匆匆》,书写时注意“痕”“裸”“遭”的正确写法。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具体生动的景象描写和一连串的疑问,不仅把看不见摸不着而匆匆流逝的时间形象地展现出来,而且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怅惘,对“去日苦短”的恐惧与悲伤,体现了作者对人生问题的严肃思考,要珍惜时光,珍惜生命,不要让日子白白过去,不要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白白走一遭,暗示自己要惜时奋进。
12. 桂花盛开,香飘十里。 我怀念桂花。 父亲说,那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的。
【详解】考查按要求写句子。
(1)改为夸张句。夸大桂花的香气即可。
桂花盛开,百米外的地方都闻得到。
(2)缩句。1、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2、“的”前修饰都删去3、“地”前限制要删去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5、数量词语照样删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8、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9、特定词组的缩写。
可以直接利用“谁做什么?”进行缩句,我怀念桂花。
(3)直述句改转述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1)去掉双引号和语气词;(2)把冒号改成逗号;(3)把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或“她”;“我们”改为“他们” 或“ 她们 ”;把第二人称应改为第一人称,或者具体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提示语不变,“:“”改为逗号,“这”要改为那,“我”要改为“他”,“你们”要改为“我们”,删去后引号。
(4)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将句中双重否定词换为肯定意思的词即可,
“没有不”表示全部。用“全”“全都”“全部”替换。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全浸在桂花香里的。
13.家里的卫生是妈妈打扫的;桌上的饭菜是妈妈做的;穿坏的衣服也都是妈妈修补好的。因为有妈妈的存在,这个家才变得无比温暖!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结合所给开头,围绕开头的意思继续往下写出妈妈平时在家里忙碌的具体表现即可,注意合理组织语言。
示例:白天她穿梭在家中,走到哪里,哪里就变得干干净净;晚上做饭,她的手艺堪比米其林大厨;辅导功课时,她更有一手,能让我规规矩矩地坐在桌前学习。
14.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15.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16.潼关,地势险要,扼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关系着关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兴亡。因此,当诗人在“潼关路”上望“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朝代的兴亡了。 17.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18.C
【解析】14.本题考查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
句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的意思是:山峰从四面八方汇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将通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15.本题考查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
首先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找到“聚”、“怒”,然后再结合句子赏析,运用拟人手法,“聚”字化静为动,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字赋予了黄河人的情绪,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所以这两句正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入手,前半句“峰峦如聚”通过视觉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后半句“波涛如怒”通过听觉表现了波涛呼啸的气势。
16.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扼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关系着关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兴亡。因此,当诗人在“潼关路”上望“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朝代兴亡了。
17.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这两句,指出一个朝代的兴也好,亡也好,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
18.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曲的理解与辨析。
C选项中的“遥望那片秦代人、汉代人乃至历代人曾经走过的土地”错误,此处只是指秦汉的宫殿遗址。
【点睛】参考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汇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19.手疾眼快 精神抖擞 膀大腰粗 仰面朝天 2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小嘎子因为沉不住气被小胖墩儿摔倒了的故事。 21. 比喻 机灵 谁也不轻易下手 他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冲去 22. 机灵、争强好胜。 憨厚老实。
【解析】19.本题考查课文词语理解与填空。
膀大腰粗:基本意思为形容长得又高又大,身体健壮。膀大腰粗膀:肩膀。形容长得又高又大,身体健壮,既含褒义,也含贬义。
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手疾眼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也说眼疾手快。
仰面朝天:脸朝上平卧或身向后摔倒的样子。
根据词语释义可知答案为:手疾眼快、精神抖擞、膀大腰粗、仰面朝天。
20.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
概括段落大意,主要概括为“谁干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了?”。此段落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两个人比试摔跤,最后小嘎子输了的故事,故可以概括得出答案。
21.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对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猴子似的”“走马灯似的”可知这两句是比喻句;
“猴子似的蹦来蹦去”可以看出小嘎子机灵的特点;“三抓两挠”“揪在一起”写出了两个人谁也不轻易放手的情景。
这是开放性的题型,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她握住我的手,下下打量一番,轻轻叹了口气。
2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这是开放性题型,言之有理,符合人物形象即可。
23.归途中的沉思 24. 肥沃 贫瘠 惭愧 傲慢 25.前后照应
26. 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 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 27.幻灯片换了,出现的是另一幅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 28.我看到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无比的自豪,想起詹天佑那个年代,中国贫穷落后,饱受外国人的欺负和歧视。现在的中国终于强大了,中国人终于站起来了。
【解析】23.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
本文主要写了詹天佑在在回国的途中的回忆,耶鲁大学毕业时罗索夫人给他的叮嘱,以及在耶鲁大学被人嘲笑的经历,这些都让他立志为中国修建铁路。故可拟标题:怀志归国,立志造路。
也可以以第①段和第⑥段重复出现的“沉思”拟写标题。
24.本题考查反义词。
反义词就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反义词一定是反映同一意义范围里的词。寻找反义词:可以从词语的每个字出发,寻找相反或相对的字再组成词;可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否定,再找出能表示否定后意思的词;可以从具体语境中,找反义词。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反义词,可以更快的完成题目。
文中第③段写到地理课上,两个景象的对比时,用到了“肥沃的土地”和“贫瘠的土地”,这里的“肥沃”和“贫瘠”为反义词。
第④段,“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和第⑤段“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也是一组对比,句中的“惭愧”和“傲慢”是一对反义词。
25.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判定。
文章开头一段写到了“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提着一只小皮箱,陷入沉思。”结尾一段写到“‘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都写到了轮船,都写到了“沉思”,故这是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
26.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
要求找出写神态,同时表现詹天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句子。文中④段写的是看了两个国家不同的景象,詹天佑痛心疾首地低下头,这一句既是神态描写,同时也体现了民族自尊心。
第⑤段写到詹天佑被那些傲慢的美国学生嘲笑后,“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体现的也是民族自尊心,“怒视”写的是神态,故这一句也符合题意。
2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④段写到“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原因一定是在上一段中。第③段写的就是一个对比的情景,因为另一幅落后景象就是中国,因此他才羞愧地低头。描写落后景象的那句话就是原因。
28.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和现在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文章写的是之前落后中国的交通景象,而现在的交通则名震全世界,要把这个对比写出来。言之成理即可。如:
现在中国的高铁威震全世界,作为一位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以前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早就一去不复返了。生活在现在的中国,太幸福了。
29.范文:
特别的礼物
说到礼物,大概很多人都会想到精致的手表,贵重的水晶石,让人喜欢的八音盒……在我的小学生活中,我曾得到了比这些更珍贵的礼物。
事情发生的不久,数学的一次测试,本来信心十足的以为会考的很好,可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的差,我的数学成绩怎么会变的这么差?当时接到卷子,我的心已经凉了一大截,眼睛里溢满了泪水,我没有让眼泪掉下来,因为我不想朋友和老师看到平常坚强的我,会哭,所以硬是咽了下去,此时,心里非常非常的内疚,绝望,特别是一想到爸爸妈妈对我的付出那么多,可我是怎么回报他们的,仅仅这样吗?
怎么办?怎么办?要是被妈妈知道了,我……我……,我没在往下想,决心把这事隐瞒,等下次再考,就一定考个好成绩,补回这次的失误!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吧!按同学们的说法,胜利的太多,失败会受不了。是吗?是这个原因吗?我想不通,但是那种滋味真的很难受。
躲的过今天,躲不过明天啊!妈妈最终还是发现了,她没有告诉我她偷看了我的成绩单,而是在碰到我时亲切的跟我说:“孩子,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次次失败,知道失败了,不是让你整天都垂头丧气,应该赶快找出错在哪?那次你不是和我说过课文上的那几句话吗?失败者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干未来呀!这可是你亲口说给妈妈听的,怎么?想赖啊!”我记的很清很清,妈妈眯着眼,嘴角弯起对我微笑,这个笑不同于平常的笑,他包含着妈妈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是啊,不能在这样子下去了,我要从新振作起来才对!这副摸样不像我。
我快过生日了,许多朋友都在为我准备生日礼物,我想妈妈的那段话和那个微笑就是最棒的礼物,那个使我从拾信心的笑,我会永记得。
【详解】:考查书面表达的能力。
审题立意: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本次作文首先明确是半命题作文,要求以“特别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选材分析: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习作要求选好所写的内容,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回顾自己六年的小学生活,想想在这六年里,你遇到过哪些特别的人和事,有过哪些特别的收获 选择一个补充题目再写下来。
构思指导:
开头:以讲故事开头,激发读者的兴趣。
中间:承接第一自然段的故事展开叙事,点明自己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曾经遇到的特别的人和事,收到过很特别的礼物。注意条理要清楚,层次要清晰。
结尾:抒发自己的感情,升华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