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考前冲刺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荡漾(yàng) 羞涩(xuī) B.琴弦(xián) 慷慨(kǎi)
C.缝隙(féng) 高尚(sàng) D.冰雹(páo) 恍然(huǎng)
2.下列选项中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玻璃 建树 五湖四海 B.干脆 飞溅 维妙维肖
C.斗蓬 搜寻 截然不同 D.腊月 搅绊 司空见惯
3.下列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鼎力相助:大。 B.鼎盛时期:正当,正在。
C.革故鼎新:建立 D.大名鼎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
4.下列加点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B.农机补贴和家电下乡等农惠政策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不言而喻。
C.当时他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他的英雄事迹。
D.小轩的表演十分搞笑,每次都使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5.下列语句中使用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雁们一边朝大地低飞,一边喊着:“跟我们来吧!跟我们来吧!现在飞向高山。”
B.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渔,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C.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孰是过春节的“彩排”。
D.“要等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毕业在即,校园里回响着我们童真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能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C.通过新开园的毕昇纪念馆展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历程,使众多游客慕名参观。
D.夏天的毕昇森林公园翠树掩映,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二、填空题
7.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
回顾六年的小学时光,我们从shū jí( )中学到了知识,在老师的jiào huì( )中懂得了道理、从同学身上感受到rè qíng( ),还学会了guǎn lǐ( )自己的情绪,从yòu zhì( )逐渐变得成熟。今后,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希望能在我喜欢的lǐng yù( )里有所jiàn shù( )。
8.查字典,填空
【协调】xié tiáo
①形 配合得适当:色彩~|动作~。
②动 使配合得适当:~产销关系。
“协”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下面句子中的“协调”分别取哪一种意思?
(1)人们走搭石的时候,要协调手脚的动作,保持身体平衡。( )
(2)这位建筑师设计的房屋风格,与周围环境是那么协调啊!( )
9.成语之最
最大的容器( ) 最有福的人( )
最繁华的街道( ) 最激烈的辩论( )
最大的叫声( ) 最大的鱼网( )
10.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3)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入睡。( )
11.根据要求填空。
(1)古诗中的真情,情在郑燮“ , ”的坚强不屈的傲骨中;情在于谦“ , ”宁死也不能屈服的呐喊中;情在陆游“ , ”对统一中原的遗愿中。
(2)《两小儿辩日》中,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儿就不同时间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展开辩论:一儿从 角度出发,认为“ ”;一儿从 角度出发,认为“ ”。因观察的角度不同,故两小儿得出的结论不同。我们不禁为两小儿的 点赞,不禁为孔子承认这个问题“不能决”的 态度点赞。
(3)学习成绩的取得需要刻苦付出,我们要牢牢记住宋庆龄说的“ 。”学习成绩的取得也需要珍惜当下的光阴,如葛洪说的“不饱食以终日, 。”
(4)阅读世界名著《童年》,需要大致了解名著的 来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人物众多时需要理清 来帮助我们读懂故事。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2)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3)我走到哪里。我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13.语言实践。
“买短乘长”(指旅客购买了短途车票,到站后不下车而是继续乘坐)已成为社会“热词”。春节期间,你与表姐想去海南游玩,在购买车票时,表姐也想这么做,请你来劝劝表姐吧!注意用上本学期所学的一句名言哟!
四、诗词曲鉴赏
阅读文段,然后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4.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萧萧:
休:
15.“谁道人生无再少?”这是个 句,意思是: 。
五、现代文阅读
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猎人海力布(节选)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地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
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6.文中哪句话写出“有了宝石,海力布打猎方便极了”?用“﹏﹏”画出来。
17.从带头的鸟的话中找出表现灾难非常严重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
18.海力布向乡亲们说出搬家的原因,当时他( )
A.心里想都没想就做出了决定 B.实在经不起乡亲们的催促。
C.经历了非常痛苦的思想斗争。 D.心中犹像不决以致延误了时间
19.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什么描写?你从中看出海力布怎样的品质?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生长在一个小镇。从我家走着去那里的小学只要10分钟。
我至今还记得,每天中午的铃声响起,我总是上气不接下气地冲回家。母亲总是站在楼梯的顶层,向下对我微笑。她的神态告诉我:在她心中,我是唯一重要的。对此,我终生感激。
我永远忘不了发生在三年级时的一件小事。在校节目演出中,我被选为剧中的公主。母亲煞费苦心地陪我练台词。但不论我在家念得多么自如,一上台,每个词都从头脑中消失了。老师终于把我搁在一边。她解释说她已经为该剧设计了一个叙述者,要我担任。她的话是亲切婉转地说的,但仍然刺痛了我,特别是当我看到公主的角色由另一个姑娘扮演时。
那天中午我回家时,没有告诉母亲发生了什么。但她很快觉察到我心神不安。她没有建议我们一起练台词,而是问我是不是想到院子里散散步。
这是一个春光灿烂的中午。格架上的蔷薇藤正在变绿。高大的榆树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丛丛黄色的蒲公英钻出草地盛开,宛如一个画家用金色的染料在我们的风景画上涂抹过。
我看到母亲漫不经心地在一丛蒲公英旁弯下腰:“我打算挖掉这些草。”她边说边连根拔起—株蒲公英。“从现在起,我们只在这个园子里留蔷薇花。”
“可是我喜欢蒲公英!”我表示抗议。“ 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 。”
母亲严肃地看着我:“是的,每一朵花都以自己的方式给人以愉快,对吗?”她想了想问。我点点头,感到高兴,我赢了。“不可能每个人都扮演公主,这并没有什么羞耻。这一点,对花来说是这样;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她补充说。
相信她已经猜到了我的痛处,我开始大哭,告诉她发生的事。她听着,放心地笑了。
“你将是一个可爱的叙述者。”她提醒我,“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完全同样重要。”
演出前一天的夜里,我很紧张。开演前几分钟,老师走到我面前:“你母亲要我给你这个。”她说着递给我一朵蒲公英。它在茎上耷拉着,边儿已经开始卷了。只看它一眼,就知道母亲正在外边,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那天中午的谈话,精神格外振奋。
演出结束后,我把那朵花带回家。母亲把它放在两张擦脸纸之间,小心地夹在一本词典中。母亲一边做一边笑着说,我们也许是唯一夹留这样花草的人。
我经常回想起与母亲一起沐浴在柔和的太阳光中的日子,尽管那些时刻只是我童年篇章中小小的逗号。
20.请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1.联系课文内容,想想下面句子中“如此”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1)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 。
(2)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 。
2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3.“在后来的几个星期里,她不断鼓励我,我逐渐为自己担任这个角色感到自豪。中间被用来念我的台词或者谈论演出时我将穿什么。”该语段应该插入第 和第 段之间。
24.母亲带“我”到院子里散步的真实用意是什么?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母亲想带“我”散散心,看看风景,忘记烦恼。
B.母亲借蒲公英让“我”自己去发现,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同样重要。
C.母亲带“我”散步,告诉“我”蔷薇花和蒲公英一样美丽。
D.母亲借蔷薇花和蒲公英不同的美,告诫“我”不要抢风头。
25.照样子,写出你对文中“母亲”的感觉。
例:我认为,母亲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因为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她总是站在楼梯的顶层,向下对“我”微笑。
我认为,母亲是个 的人,因为 。
我认为,母亲是个 的人,因为 。
六、书面表达
26.习作。
“尝试”是对没有做过的事情试着做。在生活、学习中,你一定有过不少的尝试,请以“尝试”为题写一篇作文,把你试着做的一件事记下来,让大家和你一同感受尝试的甜、酸、苦、辣。要写清楚为什么要尝试,怎样尝试,尝试中有何情感体验。不少于400字。注意书写工整,标点正确。
参考答案:
1.B
【详解】考查汉字字音。
A羞涩(xuī)——xiū
C缝隙(féng)——fèng 高尚(sàng)—— shàng
D冰雹(páo)——báo
2.A
【详解】本题考查对错别字的辨析。
B.维妙维肖——惟妙惟肖。
C.斗蓬——斗篷。
D.搅绊——搅拌。
故选A。
3.D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
A.鼎力相助:指大力支持帮助,用于请别人帮自己。鼎:大。
B.鼎盛时期:正当兴盛的时候。鼎:正当,正在。
C.革故鼎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鼎:建立。
D.大名鼎鼎:形容名声极大。鼎鼎:盛大,显赫。
故选D。
4.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理解。
A.坚持不懈:坚持下去,决不放松。
只有坚持下去,决不放松。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坚持不懈”符合句意。
B.不言而喻:用不着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农机补贴和家电下乡等农惠政策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用不着说就可以明白。“不言而喻”符合句意。
C.家喻户晓:家家全明白,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当时他是家家全明白,户户都知道的人物,因为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他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符合句意。
D.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
小轩的表演十分搞笑,每次都使人哈哈大笑了起来。“忍俊不禁”和“笑起来”重复。
故选D。
5.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标点符号的使用。
D.“要等到夜里!”后应去掉冒号,改为:“要等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故选D。
6.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本句语病属于搭配不当,“回响”不能与“情谊”搭配,应去掉“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本句语病属于两面对一面,应去掉“能否”。
C.本句语病属于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和“使”。
故选D。
7. 书籍 教诲 热情 管理 幼稚 领域 建树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籍、诲、理、稚、域”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8. X 十 ② ①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按要求查字典。
音序查字法:用“音序查字法”首先要读准字音,根据该字音序确定应查什么字母。然后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一字母,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
音节:音节是指整个拼音(包括声母、韵母以及音调)。
音序:以汉语拼音为顺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
部首查字法: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字。首先找出所查字的偏旁部首,数清部首笔画,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看清部首旁边标明的页码。
协”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X,再查音节xié。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十”部,再查4画。
(1)本题中“协调”的意思是使配合得适当,指人们走搭石的时候,要使手脚的动作配合得适当,保持身体平衡。
(2)本题中“协调”的意思是形容配合得适当,指这位建筑师设计的房屋风格,与周围环境配合得适当。
9. 包罗万象 福星高照 车水马龙 唇枪舌剑 震耳欲聋 天罗地网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理解与积累。
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完成作答即可。
最大的容器:包罗万象、无所不包等。
最有福的人:福星高照、洪福齐天等。
最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八街九陌等。
最激烈的辩论: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等。
最大的叫声:震耳欲聋、振聋发聩等。
最大的鱼网:一网打尽、天罗地网等。
10. 比喻 对偶、夸张 排比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1)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学生容易搞混比喻句和“像”字句,在这里教师要明确,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本句把“花苞”比作“盘花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意思是: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句中“五岭”对“乌蒙”;“逶迤”对“磅礴”;“腾细浪”对“走泥丸”,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同时,五岭和乌蒙说成细浪与泥丸,这是缩小的夸张。
(3)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此句是由“……我……”引导的排比句。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11.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视觉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触觉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实事求是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不弃功于寸阴 写作背景 人物关系
【详解】(1)考查诗词名句的积累与识记。
出自郑燮的《竹石》,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出自于谦的《石灰吟》,原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出自陆游的《示儿》,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2)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文章讲述了春秋时期,孔子游历途中,遇到两个小孩子为太阳离地球(地面)远近问题而争论,不能判断是否的故事。全文7句话,第1句为起,为故事作铺垫,第2、3、4、5句顺承而下,第6、7句急转而后合,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文章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世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而不妄加决断,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以及谦虚谨慎的教育与学习态度。还表明了就连孔子也有不知道的事,所以知识是学无止境的。
(3)考查对名言的积累与识记。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意思是:想要取得成就,不能单凭运气和聪明才智。还需要靠付出辛勤的汗水刻苦的钻研和劳动,才能够成功。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4)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阅读名著时首先要了解名著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如果有多个人物需要理清人物关系便于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12. 灯照耀着建筑。 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难道我们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详解】(1)此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而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
题干中,去掉“广场上千万盏”“静静地”“周围的”“宏伟”这样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缩写为“灯照耀着建筑”。
(2)本题考查陈述句改反问句。
根据题干可知,是给句子换一个说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本题可将句子改为反问句,改写时,就是把表示否定的词“不能”改成肯定词“能”,在肯定词前面加上“难道”反问语词, 最后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即: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难道我们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3)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我走到哪里”和“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之间是条件关系,正句表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不以偏句的条件变化为依据。可以用“无论……都……”相连。即: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13.“买短乘长” 是一种恶意逃票的可耻行为,《朱子语类》中曾说过:“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我们应该有羞耻之心,不能做这种事。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组织、表述能力。
解答时,需要紧扣题干所呈现的现象和所表达的观点,进行概括归纳,再结合自身日常生活体验与积累作答。题干要求劝告表姐不要“买短乘长”,回答此类题,首先要说明“买短乘长”是不对的,其次用上相应名言警句即可。示例:“买短乘长”是不对的, 三国时期刘备曾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应该坚决杜绝这种逃票行为。
14. 这里形容雨声 不要 15. 反问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年轻一次呢。
【解析】14.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萧萧暮雨子规啼:日暮雨声萧萧,其中还夹杂着杜鹃的啼叫声。萧萧:形容雨声。
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休:不要。
15.本题考查了诗歌词句理解和翻译。
“谁道人生无再少?”一句是反问句,看似提问实则词人心中已有答案,句意: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年轻一次呢?表达了词人对世人的规劝,不要因为年华老去而暗自神伤,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点睛】参考译文:游览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兰花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松林中传出杜鹃鸟的叫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流淌呢!所以,不要在年老时感叹时光的流逝。
16.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 17.崩塌 淹没 淹死 18.C 19.心理描写。表现了海力布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
【分析】16.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文中这句话写出“有了宝石,海力布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
17.崩塌:崩裂而倒塌。
淹没:(大水)漫过;盖过。
淹死:指大量液体进入呼吸道,影响气体交换而发生的死亡。
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这三个词语表现灾难非常严重。
18.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海力布向乡亲们说出搬家的原因,当时他经历了非常痛苦的思想斗争。
19.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
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海力布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
20.母亲的爱 21. 美丽的 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公主 22.本文讲述了我在参加学校演出活动时遇到挫折,母亲在和我用散步的时候,拔出一株蒲公英,引出我对花的同情,从而让我明白每一株花都有自己美的一面。鼓励我在挫折中正视自己,学会自信,勇敢面对 。 23. 10 11 24.B 25. 谆谆教导子女 她告诉我每朵花都以自己的方式给人以愉快,人也是如此。 关心子女 尽管我没有告诉母亲发生了什么。但她很快觉察到我心神不安。
【解析】20.本题考查给文章加题目。标题就好像文章的眼睛,它能够突出文章的主题,而且能够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以下为小学语文给文章加标题的方法:1.根据主要内容概括出题目。2.根据文章中心提炼出题目。3.利用相关的物或景做题目。4.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也可做题目。通读全文可知,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文章,那可采用方法一。
本文主要讲了一位母亲对孩子循循善诱的开解,展示了一位母亲的爱,所以可以用母亲的爱为题目。
21.本题考查“如此”的指代。学生要在文中找到这个句子,结合上文,便可理解“如此”的指代。
(1)第一小题在第七段:“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在这个句子中,前面说了花是美丽的,所以这里的如此也只美丽的。
(2)第二小题在第八段:“不可能每个人都扮演公主,这并没有什么羞耻。这一点,对花来说是这样;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前面说到不可能每个人都扮演公主,所以这个如此是指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公主。
2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解答本题,要认真解读文本。找到文章的关键句、关键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在参加学校演出活动时遇到挫折,母亲在和我用散步的时候,拔出一株蒲公英,引出我对花的同情,从而让我明白每一株花都有自己美的一面。鼓励我在挫折中正视自己,学会自信,勇敢面对 。
23.本题考查文章篇章结构。学生先通读全文,弄清全文的脉络,然后再读所给自然段,弄清所给自然段主要写了母亲在演出前是如何用行动一直鼓励我的。所以这一段应该加在母亲劝勉我的话后面,加在正式演出前面。故应该加在第十段和第十一段之间。
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要通读全文,找到这一部分,然后结合全文来理解。母亲带我散步是发生在我被换角心情沮丧时,母亲想开导我,便带我去散步。而在散步时通过对蒲公英的谈论,让我自己去发现,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同样重要。
25.本题考查人物分析。学生通读全文,找到体现母亲品质的事情,具体分析即可。注意格式要仿照例句,最少要分析两点。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无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6. 尝试
大胆的尝试,让人磨练胆量;有趣的尝试,使人欣喜若狂;失败的尝试,令人刻骨铭心;而成功的尝试,则让人受益匪浅。那次尝试,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在我过十岁生日的时候,叔叔给我买了一辆平衡车。那天我迫不及待地吃完晚饭,我和妈妈、姐姐到楼下练衡车。周围的树木仿佛正在为我和姐姐唱战歌,小草小花正对我们微笑,路灯正在为我们加油。
然后我们开始正式学平衡车,我和姐姐先把开关打开,妈妈对我们说:“先把脚放上去,千万不要把脚放反了,如果放反了,上去就会摔个‘狗啃泥……’我心想,平衡车肯定特别容易骑,根本不用听妈妈在这儿瞎唠叨。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就一脚踩了上去,结果我刚刚充满信心地迈上了第一步,就摔了下来。因为姐姐早就会骑,就直接上去,像一只小燕子在我的身边飞了过去。这个时候,我的希望、信心瞬间都熄灭了。
妈妈看到我垂头丧气的样子,鼓励我说:“不要灰心,你只要上去站好,脚尖朝哪儿你的车就会去哪儿,脚尖千万不要往后,就算是一点儿也不行,平衡车要是想后退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听到这些话,我的希望、信心又重新燃烧了起来。我迈出了这一只脚,没有问题,又迈出了另一支脚,还是没有问题,我按照妈妈的话脚尖朝前,可是车却好像失去了控制,一直往前,就像一只野马失去了控制,一下子就撞到了墙上,我再次摔了下来,看到腿上青一块儿紫一块儿,我不禁想流泪,可作为一个男子汉,我尽量不让眼泪掉下来。
妈妈又说:“哎呀,儿子,忘记告诉你了,不能使太大劲,等你骑车的实力提高了再慢慢使劲。”于是,我又重新踏了上去,按妈妈的指示只用了一点儿劲,这回终于成功了。我骑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停了车,下车,关上开关。这时妈妈为我鼓掌喝彩,我终于能平稳地骑平衡车了。我感觉周围的花草都为我跳舞祝贺。啊!我终于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通过这次尝试,我懂得了我为什么能学会骑平衡车,因为:我没有被自己打败,被困难击退,而是选择战胜困难,战胜自己。有了这种勇气,就一定会成功。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
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一篇以“尝试”为题的写事记叙文。万事开头难,在生活学习中我们做任何事都避免不了第一次尝试,在尝试过程中你获得了成功喜悦的甜,还是明白了父母的不易或者其他的感受和收获。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种感受,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吧!
选材分析:
在生活、学习中,你一定有过不少的尝试,比如:尝试包饺子、尝试滑冰、尝试骑自行车……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写清楚为什么要尝试,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你有什么深刻的体验 你的收获是什么
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中间:具体写一写第一次尝试做的故事,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写出自己当时的心情和感受。
结尾:最后写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抒发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