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美苏冷战
填空题
杜鲁门主义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的 、 和 迅猛增长,成为 ,企图 ;经过战争洗礼的苏联成了美国实现野心的障碍,美苏从 变成了 。
时间: 年3月。
意义:标志着美国推行 的开始。
探究:美苏从盟友变成对手的原因是什么?
两大阵营对峙
1949年4月,美、加、英等十二国在华盛顿签署《 》。8月, 正式成立。
1955年5月,苏联东欧八国在 签署《 》,建立 。于是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探究:
1、美国全球扩展战略的重点是哪里?为了稳定和控制这一区域美国推出了什么计划?
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哪些?(政治、经济、军事)
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
柏林危机
背景:二战后,德国及其首都柏林为 、 、 、 四国分区占领。
表现:两次柏林危机
结果:德国分裂为 和 ;1961年8月,苏联和东德政府修筑“ ”,成为美苏冷战加剧的标志物。
古巴导弹危机
背景:1959年,古巴人民推翻亲美政权,建立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始末:1962年8月,苏联在古巴建立 ;10月,肯尼迪下令海、空军从海上封锁古巴,要求苏联撤回导弹,遭到苏军拒绝。后经双方讨价还价,双方都作出了一些让步。
结果:危机通过 解决。
美苏争霸态势
20世纪60年代,美、苏战略核力量基本接近,形成“ ”;
70年代双方改变各自战略,关系趋于 ;
里根上台后,美国推出“ ”,使双方关系再度紧张;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美苏关系又逐渐趋 。
伴随着 ,美苏冷站宣告结束。
探究:
1、冷战期间,美苏双方经常剑拔弩张,但是美苏之间始终没有爆发正面直接冲突,为什么?
2、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选择题
1、“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亚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 来……”这是著名的铁幕演说,它成为即将开始的美苏冷战的信号。那么,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D.苏联的解体
2、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而推行的“冷战”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杜鲁门主义” ②“马歇尔计划” ③组织“北约” ④成立“华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冷战”局面的开始与美国哪个总统有关?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
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这里的“战时同盟”指 A.三国协约 B.三国同盟 C.轴心国集团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5、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6、下表的内容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有关,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史 实
结 论
①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
②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
③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④苏联解体
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7、对右上图(图中左是赫鲁晓夫,右是肯尼迪)理解不正确的是
A.美苏两国激烈对抗 B.美国实力比苏联强大 C.互相以导弹威胁对方 D.对抗导致两国发生战争
8、王涛同学从历史课本中选取了以下一组历史漫画,它们反映的相同主题是
A.英国衰落 B.大国争霸
C.两极对峙 D.世界大战
9、两极格局结束后,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0、在美国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苏 联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古巴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柏林危机 B.越南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科索沃战争
11、握手是一种礼仪,但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都赋予这个动作丰富的内涵。40年前中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就美国而言,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处于劣势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C.与中国友好交往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 D.只有联合中国,世界才能和平
第20课 美苏冷战
填空题
冷战的原因:二战后,_______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障碍。
手段:战争以外一切手段。
序幕: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开始标志: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___出台。
美国实施冷战的表现
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推出“______________”;
军事上:建立________________组织。
苏联进行反击
政治上:建立___________局;
经济上:建立_______________会;
军事上:建立_______________组织。
两大阵营:美国为首的__________阵营和一苏联为首的________阵营。
两大阵营对峙中的危机或事件:两次_________危机和___________危机。
冷战中的美苏关系:紧张——缓和——再紧张——再缓和。
冷战结束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20世纪三对军事政治集团
一战: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战: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冷战期间: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选择题
1.右面漫画生动地反映了两极格局下的较量,其为首的两大国是( )
A.英国、苏联 B.美国、中国
C.苏联、美国 D.德国、苏联
2.对右图(图中左是赫鲁晓夫,右是肯尼迪)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美苏两国激烈对抗 B.美国实力比苏联强大
C.互相以导弹威胁对方 D.对抗导致两国发生战争
3.在美国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苏 联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古巴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柏林危机 B.越南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科索沃战争
4.肯尼迪在会议古巴导弹危机是曾说:“觉得核战争在那天比在核时代的任何时候都逼近”,这一危机反映的世界政治局面是( )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美苏冷战 D.一超多强
5.中国漫画家华君武创作了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注:“黄鼠狼”指美国;“鸡”指西欧各国)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登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成立
6.肯尼迪在会议古巴导弹危机是曾说:“觉得核战争在那天比在核时代的任何时候都逼近”,这一危机反映的世界政治局面是( )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美苏冷战 D.一超多强
7.两极格局结束后,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8.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形成 D.华约的形成
9.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改变。
探究一: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确定了战后国际“新秩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1)这个“新秩序”是指什么格局?(1分)
(2)二战后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1分)此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分)
(3)写出上文所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3分)
探究二: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
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各国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1)这表明当今世界格局正朝着什么趋势发展?(1分)
(2)决定当今世界国与国竞争的决定因素是什么?(1分)
探究三: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随着政治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也呈现全球化特点。
(1)世界暂时形成的“一超多强”局面中的“多强”除欧盟、日本外,还有哪两个国家?(2分)
(2)谈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分)
第20课 美苏冷战
填空题
知识点1 杜鲁门主义
____年“____________”出台,标志着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霸权政策)的________。
知识点2 两大阵营对峙
____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年,苏联与东欧八国建立了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标志着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最终形成,即两极格局。
知识点3 冷战对峙中的危机
长达40多年的冷战对峙中,出现过多次危机,其中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这种对峙后来演变成了美苏争霸。这些危机一次次把世界推向全面战争的边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和安全。随着东欧剧变和____________,美苏冷战宣告结束,两极格局随之解体。
讨论探究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各是什么?
选择题
1.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他说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 D.朝鲜战争
2.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盟友走向对抗,其根源是 ( )
A.二战消灭德、意、日法西斯的总目标已经实现 B.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C.互相抢夺彼此的势力范围和控制区域 D.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3.下列对“冷战”政策含义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发展资本主义 B.发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
C.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 D.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5.1947年,为帮助西欧摆脱社会动荡的局面,美国总统杜鲁门强调:“我们的帮助应该首先通过经济和财政援助的途径。”为此,美国采取的行动是 ( )
A.发表“铁幕”演说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建立华约组织
6.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
A.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B.都是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C.都是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但却利益一致的大国集团
7.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在争霸中,使双方冲突升级、战争一触即发的事件是 ( )
A.美苏冷战的开始 B.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C.古巴导弹危机 D.柏林危机
8.二战后造成德国分裂的历史原因是 ( )
A.德国是战败国 B.战胜国对德国处置意见不一致
C.苏、美、英、法对德国及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D.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美苏冷战对抗
9.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 )
A.北约的建立 B.华约的建立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欧盟成立
10.王涛同学从历史课本中选取了以下一幅历史漫画,它所反映的主题是 ( )
A.英国衰落 B.大国争霸 C.和平之路 D.世界大战
11.“苏联、英国、和美国在希特勒垮台之后有效地控制了欧洲的发展。”这是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的一句话。下列时间能够反映“有效地控制了欧洲的发展”的是 ( )
A.巩固战时同盟 B.实行冷战 C.成立欧盟 D.发动科索沃战争
12.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个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即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护了相对的和平。这场战争是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冷战 C.朝鲜战争 D.中东战争
材料题
13.以下三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前的剑拔弩张的气氛?图二反映了哪种反动势力的猖獗?图三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世界形势?这种对峙局面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三幅图反映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第20课 美苏冷战
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下列人物中,对两极格局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的是 ( )
A.华盛顿 B.杜鲁门 C.奥巴马 D.林肯
2.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这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下列关于杜鲁门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
B.美苏在希腊和土耳其发生战争
C.美国谋求世界霸权
D.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3.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制度的不同
B.苏联的强大威胁到美国的安全
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妨碍其称霸
D.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
4.小亮准备找“冷战”的有关知识,可以用下列哪组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搜索 ( )
A.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苏联解体
B.《北大西洋公约》、马歇尔计划、科索沃战争
C.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
D.珍珠港事件、马歇尔计划、欧共体
5.下列有关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发出了冷战的信号
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③敌对双方是根据国家社会性质来划分的
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探究题
6.在九年级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探讨了有关二战后世界格局的问题,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结论一:“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结论二: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请你判断哪一个结论是错误的?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题
7.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绝对优势,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
材料二: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材料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2)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